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探析
2013-09-03王栗鹃
王栗鹃
【摘 要】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命线”,是其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必须建设构建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注重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载体建设和关注大学生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
【关键词】宣传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338-01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到 “五位一体”的社会建设总体布局中,?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十八大报告指出将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等不同角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对于其它生态文明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意义更加重大。
一、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的讯息表现手法。在西方,宣传原本的含意是散播哲学的论点或见解,但现在最常被放在政治脉络(环境)中使用,特别是指政府或政治团体支持的运作。同样的手法用于企业或产品上时,通常则被称为公关或广告,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1]简而言之,从一般意义分析,宣传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方法。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对人的意识产生影响,从而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恩格斯说过,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人类一切文明的成果无不打上了“意识”的痕迹。每一个人都会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为社会发展打上不同“意识”的痕迹。由此,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无论是小到个人发展还是大到国家建设个体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个体选择什么怎么选择,只有当个体的“意识”与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相一致时,才能大力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才能做到理论、思想和实际相统一。反之,则是背道而驰。
生态文明是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根据中国国情、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构建“五位一体”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做到生态文明,才可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只有让每一位公民都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并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才能更加迅速。因此,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宣传教育制度是“生命线”,是其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保障。
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度建设
(一)构建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
1、确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
2、推进生态文化繁荣。
(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载体建设
1、加强传统宣传载体建设。
2、重视网络载体的建设。
3、打造新型宣传教育载体。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既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高校是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摇篮,是社会精神风尚的引领者,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把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划内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自合素质,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教育,践行生态道德和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的宣传和教育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人生环境,用和谐的态度对人生实践,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首先要加强生态文明知识教育。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是生态文明意识尚处于浅层,并未对生态文明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而且生态保护的执行转化能力较弱。有些同学甚至还对生态文明建设有较大的误区。只有充分在理论中充分理解生态文明,才可能确立生态文明意识。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在课程中穿插生态文明知识教育,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安排中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中可以介绍国情基本知识,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可以根据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介绍和谐思想,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中可以介绍自然伦理道德等等。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侧重生态责任意识教育和健康消费观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实质是人对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和历史高度负责,加强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引导大学生明确自身在国家社会发展中所担负的历史责任,从而建立起对世界、对自然、对子孙后代全面系统的责任意识。只有确立生态责任意识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大学生才可能把自身行为和环境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承担起对国家、社会和民族所应承担的责任,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健康消费观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建立以功效优化为目标的适宜型消费、以内需为中心的科学消费。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媒体宣传诱导或社会上以数量多多为目标的占有型消费和以外显为中心的摩登消费影响出现高消费、超前消费和攀比消费。强调适度消费、适宜消费,提倡勤俭节约,既有利降低消费给生态带来的消耗,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理财能力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念。
高校加强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式可以丰富多样,以传播生态文化为重点,确立生态文明理念为目标,通过开展生态知识竞赛、生态知识讲座、电影展播、专题图片展等形式,通过文明寝室建设、生态文化节、爱我校园节约资源志愿活动等载体,形成良好的构建生态文明的校风,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将大学生吸引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队伍中。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93752.htm
[2] 沈满洪.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地位【N】.浙江日报,2010-0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