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学习者语音障碍对听力的影响

2013-09-01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实验班外语

崔 博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1)

1 问题的提出

在外语学习者需掌握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中,听力是最为重要的,据美国语言专家统计,在成人的沟通过程中,45%的时间用于听,30%用于说,16%用于读,而仅有9%的时间用于写[1]。英语四级考试大幅度提高了听力的比重,由此可见,专家学者希望以考试为手段来引起外语学习者对听力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学习者往往以一种“饥不择食”的态度,大量听各种各样的听力材料,以期通过熟能生巧的方式提高听力水平,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影响提高听力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心理障碍因素、文化障碍因素、缺乏听力技巧因素等。可是,很长时间以来被专家学者所提出的语音因素却一直未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语音对口语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语音因素对外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Jenkins对日本人和欧洲人使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时出现的听力错误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70%的错误源于他们薄弱的语音知识,20%的错误源于不熟悉的词汇,10%的错误源于语法[2]。绍春在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上也提到,我们认为听力的本质是外部语音信号刺激听觉神经后经过大脑对语言信息进行处理,在处理前,大脑中早已存储信息作为处理外部语音信号的原码。在处理过程中,大脑根据已有的信息代码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处理,大脑的处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解码和输出的过程,解码过程需要与之相联系、相对应的信息。如果学习者没占有必要的原码信息,大脑就会出现处理延时、拥堵,丢失信息,甚至会出现无法处理的状态[3]。

遗憾的是,我国的外语学习者几乎没有进行过语音学习,这是应试教育的恶果之一:大学之前没有口语考试,外语教师自然不会花费精力去完善学习者的语音。其实,同为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中小学教师对教授语音知识也没有什么信心。高校外语教学中,只有语言专业的学生才会接受较为系统的语音知识教学,大部分高校的其他专业学生虽被要求重视听说能力,但除了课堂上教师只言片语的语音纠正,很难得到较为系统的语音讲解和训练。

2 语音和听力的内在关系

语音和听力相辅相成,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语音知识的学习是通过听力的手段来实现的。语音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别的知识的学习,仅凭对相关知识的阅读是绝对无法获得语音知识的,只有通过对相关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反复听与模仿,才能掌握正确的语音与地道的语调。与此同时,在交流中,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没有语音,语言是无法表达的,听力则更无从谈起。语言学家认为: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心理词典。在心理词典中,语音、语法和语义信息分别储存在大脑中。当语音输入大脑时,自动化程序分别检索语音、词法、语义信息,然后加以分析、判断和综合,从而确定词义,帮助语言学习者在快速语言交流中辨别词的音位,进而辨别句义和语句的意义。而听力理解的障碍首先体现在辨音的困难上,英语初学者对听力理解感到困难,是因为他们的心理词典缺乏音位辨别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如果学习者语音不准,又不能掌握正确的语调,就会失去一定的辨音能力,从而影响整体的听力理解程度[4]。由此可见,脱离语音知识来提高听力水平,将是“事倍而功半”的。

3 产生语音错误的原因

既然语音和听力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那么经过长期的听力训练,为什么外语学习者仍无法掌握正确的语音,反而阻碍了听力水平的提高?学习者产生语音障碍的根本原因在于母语和外语在文化和体系上的巨大差异。以汉语和英语为例:中国文化讲究整体,重视和谐和平衡,重视集体利益,强调“从多而一”的思维。这种思想体现在汉语的语音体系中,表现为音节结构、声母、韵母与字调的整合,如汉语的音位时长相等;没有长音,音节的结构平衡对等,一个音节就是一个词,一个词就是一个音节等。而英语语言的发音体现了多样性和不规整性,表现出词的多音节性,重音的不规则和语流音变等特征,如英语的音位时长不等,有长音,有短音;音节结构复杂;重音位置不固定;在连续语流中,常常发生音变,语调调型丰富,没有限制;节奏呈不规律性等。

4 语音错误对听力的影响

由于文化和语言体系上的差异,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在语音方面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元音、辅音错误对听力的影响

元音和辅音是语音中的基本要素,若是不能正确掌握元音或辅音,就会对听力理解产生影响。

元音方面,以英语为例,部分外语学习者区分不清[ei]、[e]等;有的外语学习者单独看这些音标时,发音也相对准确,可是一旦这些音标放到具体的单词中,又会混淆不清了,这会对听力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如:plan[plaen]若发音为[plein]则变成了plane;The floor iswet,don’t sleep/slip on the floor.[5]这句中无论是用sleep还是slip都是讲得通的,因此,若是对语音中的长短音不了解的话,是很难通过上下文来判断句意的。另外,近年来美式英语似乎比英式英语更受欢迎一些,可是很大一部分英语学习者并没有系统了解两种英语发音的不同,只是将很多元音都儿化音了,反而弄巧成拙,似邯郸学步,学得不伦不类。这就造成了语音输入的错误,在听力理解辨音时会引起一定的滞后甚至是缺失。

辅音方面,外语学习者主要的表现为:清辅音、浊辅音含混不清;汉语中没有的发音,如:[v]、[θ]等,外语学习者容易出现混淆(把[θ]发成[s])或发音不到位([v]不咬下唇)等现象,于是就出现把think听成了sink;部分外语学习者对清音浊化不了解,对于像sport,sky这样简单的词还好,像spectacular这样较长的词,学习者往往花了很大的工夫,却记住了一个错误的单词。

4.2 语流音变对听力的影响

语音变化是自然口语的一大特征,它在使语音发音更加便利和省力的同时,也使口语语音变化多端,很难识别,因此,若不了解相关知识势必会对听力理解造成障碍。语流音变包括语音相似、同化、连读、弱化、吞音等。对这些语音知识,大多数外语学习者知之甚少,这对其听力理解也有很大影响,以笔者近日教学中的一个听力理解题为例。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egarded as Chinese ill-mannered practice?

A.Offering name cardswith both hands to strangers.

B.Addressing a person with high status by his given name.

C.Handingwith a slightbow.

D.Accepting the advice of elders.

很多学生因为不了解语音弱化,因此即便Chinese和manner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但在没有听清ill的情况下,学生做出了错误的选择,经过笔者讲解后,学生才恍然大悟。

4.3 节奏对听力的影响

由于汉语是以音节计时,因此说话时间的长短是和句子的长短成正比的,但是有些语言如英语就不是这样,是以重音计时的,如读'Tell the boy to'put the book'down.和'Tell the other boy to'putall the book on the'table.两个句子的时间长度是基本相当的,这对于已经适应了课堂记汉语笔记的中国学生是极其不适应的。面对较长的英语句子听写,他们往往是刚记下几个单词,整个句子就读完了。因此,教师在平时读课文的时候就应该尽量多训练外语学习者通过重音掌握句子朗读的节奏和速度,这样学习者既可以读出较为优美的韵律,也有助于他们适应较长句子的听写。

5 通过系统语音教学来提高外语学习者听力水平的实验

5.1 实验目的和对象

外语学习者的语音知识是否扎实、发音是否准确能够影响其听力理解的水平。为了证明这一点,笔者选取了中国医科大学97期五年制本科临床药学专业两个班(共43人)和预防医学专业两个班(共48人)的英语学习者进行教学实验。

5.2 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数据分析,选取临床药学专业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班,预防医学专业的两个班作为控制班进行教学实验。实验开始前,分别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了2010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实验前实验班与控制班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成绩比较

从测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实验正式开始前,实验班和控制班听力平均成绩基本相同,因为两个班的样本数量较大(每班大于30人),故采用Z检验方法进行统计测试,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听力的平均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开始前两个班学生的听力水平相当。

实验前听力测试结束后,开始教学实验,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语音教学,对控制班的学生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进行实验后测试,测试内容为2011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实验后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实验后实验班与控制班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成绩比较

从表2中体现的实验后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经过教学实验,实验班学生的听力平均成绩高出控制班学生的平均成绩2.83分。但要确定教学实验的方法是否确实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还需做进一步分析。通过 F 检验,F 值 =1.25<1.65=F0.05(42,47),说明实验后两个班的听力成绩总体方差齐性,同时两个班数据为独立大样本,故采用Z检验统计决断规则进行检测,得出结论:教学实验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成绩。

6 结语

通过理论假设和实验证明,外语学习者在语音上的障碍能阻碍其听力理解。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除了多听多练、消除心理和文化障碍、积累听力技巧等手段外,还需向其传授相应的语音知识。

[1]Rivers,Temperley.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Jenkins J.Variation in phonological Error in Interlanguage Talk[D].Queen Mary∶University of London,1995.

[3]绍春.语音分析:二语学习者英语听力失误类型研究[C].北京:中国语文杂志社,2008.

[4]国伟秋.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5]郭瑞芝.语言学:语音与听力玄机透视[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56-58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实验班外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液膜法在线制备微细工具电极教学实验系统研制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基于PLC的冲压成型自动化教学实验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