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读者阅读与需求分析

2013-09-01霍秀花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银川750004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年9期
关键词:文学类医药卫生类图书

●霍秀花(宁夏医科大学 图书馆,银川 750004)

为了解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不同时期读者借阅量的变化情况、原因以及读者的阅读需求,笔者于2012年4月对2008~2011年读者的借阅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汇总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选取2008~2011年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不同时期各类图书的借阅量,作为本次统计分析的资料,统计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年份各类图书的借阅量及五大类别图书(马列哲社、语言、文学、自然综合、生物医学)的借阅总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期各类图书的借阅量分析

不同时期借阅量排在前四位的图书分别为,2008年:文学类(51798册)、医药卫生类(31438册)、语言类(20672册)、哲学类(6927册);2009年:文学类 (35298册)、医药卫生类(31061册)、语言类(16617册)、哲学类(5492册);2010年:医药卫生类(30566册)、文学类(24589册)、语言类(13639册)、哲学类(4608册);2011年:文学类(26952册)、医药卫生类(25795册)、语言类(10995册)类、哲学类(5572册)。四年中借阅量排在前4位的图书类别的顺序几乎没有变化,只有2010年图书类别前两位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具有医学院校图书借阅的特点。说明医学院校图书借阅量排在前4位的图书类分别是:文学类、医药卫生类、语言类、哲学类。

2008~2011 年,图书的借阅总量分别为:134514册、105895册、88428册、84220册,借阅总量呈下降趋势。

2.2 不同时期五大类别图书的借阅总量分析

将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图书类别按表1划分为五大类,从表1可以看出,五大类图书借阅量的排序分别为:文学类、生物医学类、马列哲社类、语言类、自然综合类,基本符合医学院校图书借阅的特点。

表1 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2008~2011年大类图书流通统计表

从表1还可看出,不同年份图书借阅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文学类不同年份借阅量变化较大,生物医学类不同年份借阅量变化不大。另外,2008年同类图书的借阅量与其他年份相比变化较大。

3 讨论与建议

3.1 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网络及数字图书馆已成为读者学习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以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到图书馆的读者中,学生约占95%,教师约占5%,而学生中大约有1/3是把图书馆当成自习室来利用的。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更多地是利用网络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到图书馆查阅文献的学生并不多。随着社会网络环境的形成,由于大量的文献和读者从实体的图书馆向网络转移,图书馆必然会出现到馆读者人数减少,相当一部分文献资源闲置的情况。[1]因此,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学习、研究以及查阅图书资料的需要,作为现代图书馆功能的补充,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

3.2 加强图书馆馆藏特色建设,满足借阅需求

特色服务是以特色图书馆为依托,以特色馆藏为基础,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一种独特服务方式,主要是以其独特的文献信息资源、独特的服务手段吸引更多的读者。[2]医学院校图书馆应该以医学专业的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以及医学生的借阅特点为依托,建设特色馆藏,充分地为这些重点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以及满足医学生的借阅需求提供服务。在加强图书馆馆藏特色建设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一般馆藏与特色馆藏的关系,特色藏书过多会影响一般馆藏,过少就使特色馆藏难以形成系统与规模。因此,在图书采购前应首先要确定特色馆藏的范围与比例,根据医学院校图书借阅的特点,增加医学类、文学类图书的采购比例,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对于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而言,应特别加强医药卫生类图书的馆藏建设。医学院校图书馆不但要拥有一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书籍,更重要的是要拥有极其丰富的医疗卫生科技书籍和各种医学资料。统计分析显示,医药卫生类借阅量仅排在各类图书借阅总量的第二位,这与此类馆藏图书更新少、文献陈旧、图书针对性不强有关,直接造成读者对图书需求不足。图书需求不足就意味着读者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意愿不强,造成图书利用率和流通量不高。近年来,由于图书采购经费投入不足,图书采购量下降,满足不了读者借阅需求。因此,在今后的馆藏建设中,应加大采购经费的投入,提高图书采购质量。在图书采购过程中,多与读者特别是各学科的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定期沟通交流,了解借阅需求动向,加强图书采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兼顾其他类图书采购比例的同时,加大对医药卫生类图书采购的比例,形成“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医学院校馆藏特色。不断优化藏书资源配置,满足医药卫生类图书借阅需求,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服务。

3.3 努力为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与人文环境

图书馆的作用不仅是有大量的藏书,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汲取知识的学习环境。其中,借阅氛围与人文环境的营造十分必要。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场所,面对的群体是大量的读者,在环境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人文关怀的因素。典雅、幽静、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是图书馆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让读者不仅有书可看,有地方看,还要让读者在看书的过程中,舒服舒心,其核心便是要为读者打造一个幽雅、清新、恬静的学习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能使读者产生愉悦心情,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则可能导致读者情绪低落,影响和妨碍读者的学习。以我校为例,2008是学校新建图书馆开馆的第一年,相对来讲软硬件环境比较优越,师生来新图书馆的热情较高,从统计分析看,年借阅量也最大。因此,拥有一个优美安静的环境对读者来说十分重要,不能忽视。

[1] 徐静.网络阅读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流失的回引力[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8):23-25.

[2] 胡钉根.试论农业高校图书馆以服务农民为服务特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155-157.

猜你喜欢

文学类医药卫生类图书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文学类文本“文本二”的前世今生——“八省联考”卷《国文教员》点评题命意溯源
【重点】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谁是2019美国图书市场最大黑马?
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论科普类图书如何借力融媒体转型树立精品品牌
文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