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及净化对策
2013-08-31王和平
马 沛,王和平
(湖南中岸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4 1 0 1 0 0)
1 猪伪狂犬病概述
伪狂犬病(PR)又称狂痒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以发热、流产、奇痒(除猪外)及脑脊髓炎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本病1813年发现于美国,1902年匈牙利学者Aujesjky证明为病毒引起。20世纪60年代以后,该病出现强毒株,对当时的欧美养猪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现该病已遍及欧洲、东南亚、南美洲、中美洲及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在我国1948年,刘永纯首次从猫体内分离出伪狂犬病病毒,至今为止,我国已有31个省(市、自治区)报道发生本病。其中以对猪的危害最为严重,已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
2 猪伪狂犬病的病原学
伪狂犬病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呈圆形或椭圆形,含双股DNA,直径为150~180nm,核衣壳直径为105~110nm,二十面体对称,有囊膜,囊膜表面有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有报道称囊膜与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本病毒具有泛嗜性,能在很多细胞中增殖。伪狂犬病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株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伪狂犬病毒的毒力是由几种基因协同控制,主要有gE、gI和TK基因等。发现T K基因一旦缺失,则伪狂犬病毒对宿主毒力将丧失或明显降低。因此伪狂犬基因工程疫苗株都是缺失以下一种或同时缺失几种基因,如gE、gI、gG和TK。糖蛋白gC、gD和g B在病毒免疫诱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该病毒抵抗力较强,在畜舍内的干草上夏季能存活30天,冬季可存活46天。本病毒对热、甲醛、乙醚、紫外线等都很敏感对石碳酸有一定的抵抗力,在5 6℃30min可以被灭活。病毒在p H值5~9中一般较稳定,不耐受5%的酚,5%的石灰乳和 0.5%的苏打,0.5%的硫酸和盐酸 3min,0.5%~1%NaOH均可将其杀死。
3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
在自然条件下,PRV感染的初始部位是鼻咽部上皮和扁桃体,随后病毒由淋巴管扩散至局部淋巴结,当病毒被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和嗅神经末梢摄入后,有囊膜的病毒粒子或无囊膜的核衣壳沿轴突逆行至嗅球或三叉神经,并至中枢神经系统,然后在脑桥和脊髓复制,再侵入到小脑和大脑。神经细胞感染P R V后,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新生仔猪感染时,病毒最初增殖部位为口咽部及呼吸道组织,然后进入神经进而传播到中枢神经系统。随后有病毒血症及内脏器官的病变,主要是肝、脾。最终仔猪因神经系统紊乱很快死亡。稍大的仔猪、架子猪、育肥猪感染时,病毒在最初增殖部位的复制可导致扁桃体坏死及肺炎。怀孕母猪感染导致的病毒血症可造成胎盘感染引起胎盘病变并导致胎儿死亡,造成流产、死产和胎儿木乃伊化。在流产胎儿的不同内脏器官常可发现坏死灶,提示全身感染。
4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
4.1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猪伪狂犬病在自然条件下可感染猪、牛(黄牛、水牛)、羊、犬、猫、兔、鼠等多种动物。猪和鼠类是该病主要的贮存宿主和排毒者,是引起其他动物发病的疫源动物,在病毒的传播上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病猪、带毒猪和带毒鼠类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从病猪的鼻分泌物、唾液、乳汁和尿液中排出,猪感染后2~4周内经口、鼻排毒,康复6个月后的猪在三叉神经节和扁桃体内可分离到病毒,有的带堵猪可持续排毒1年,其他动物的感染与接触猪、鼠类有关。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猪、猫、犬常因吃病鼠、病猪内脏经消化道感染。本病除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外,也可通过皮肤外伤、交配,精液或胎盘感染。
4.2 流行特点
伪狂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和产仔旺季多发。往往是分娩高峰的母猪舍先发,但发病和死亡往往有一段高峰后逐渐减少,由整窝转为散发。妊娠母猪感染本病时可经胎盘垂直传播侵害胎儿,所以该病对胎儿的感染是致命的。泌乳母猪在感染本病后一周左右乳汁中有病毒出现,可持续3~5d,此时仔猪可因哺乳而感染本病。带有病毒的空气飞沫核可随风传到9 k m或更远的地方,使健康猪群受到感染。
4.3 国内流行情况
自1948年我国首次报道以来,已有3 1个省、市、自治区相继报道过本病。总结1998~2007年全国各地区P R野毒感染抗体(gE-ELISA)流行病学调查的报道,全国P R V猪群感染平均阳性率达20.85%,其中河南42.89%、陕西30.4 8%、河北21.3 2%、广东27.63%、天津22.18%、浙江29.74%、、湖南39.59%。目前为止猪伪狂犬病在我国流行仍相当严重。
2011年末开始,猪伪狂犬病在我国许多养猪场又一次卷土重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河北、北京、山东、河南、江苏、上海、安徽、广东、湖南和浙江等地区零星出现返强迹象。表现为:母猪妊娠母猪早、中期及后期大面积流产、返情,或死胎弱仔增多或新生仔猪口吐白沫、神经症状、角弓反张、水肿、迅速死亡,个别保育猪及60~100kg体重育肥猪神经症状。我国猪群伪狂犬病的感染压力仍然很大,伪狂犬病仍然是我国猪群的重要威胁,这也是导致种猪繁殖障碍和育成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5 当前猪伪狂犬病再度流行原因可能性分析
5.1 放松警惕,管理松散
目前我国伪狂犬病疫苗总体上来看,疫苗使用方便,免疫原性好,抗体产生快,保护力高并且十分安全,在对于我国猪伪狂犬病整体净化防控做出突出的贡献,但由近年来伪狂犬病又反强的趋势看来,不少猪场放松了对该病的警惕,为节约成本减少正常的免疫接种次数,免疫空白期过长,并且未对新生仔猪进行免疫,导致当母源抗体不整齐,或消失都给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提供了机会,使伪狂犬病再度爆发。
5.2 引种检疫不完善
引种是实现猪场品种改良和迅速提高养猪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使传染源引入猪场的风险增加。各个种猪场的细菌病毒环境差异很大,而且现在疾病多数都呈隐性感染,如若由不同猪场的猪混群后暴发疾病的可能性很大,加之引种时一旦检疫工作疏忽,将导致伪狂犬病的进入。2012年,湖北某猪场由于引种时只做一般性检疫,当引入种猪进如猪场后在隔离期发现为伪狂犬病阳性猪。造成该猪场由阴性猪群转为阳性,导致伪狂犬病的流行。
5.3 猪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绝大多数猪场对于伪狂犬病的疫苗接种仍然比较重视,但猪群整体健康状况、猪场饲养环境、饲料以及其他病原体(有报道称圆环病毒、蓝耳病病毒等会影响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败)影响均会对猪群的免疫效果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免疫抑制。
6 猪伪狂犬病净化措施
6.1 建议有效的可执行方案
根据猪场自身实际情况:(1)对猪群进行严格的血清检测,根据检测情况对猪群进行免疫、淘汰达到检测与疾病防控相结合,从检测上对伪狂犬病进行排查,对阳性猪进行淘汰,并制定年检。(2)加强对人员的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责任心和执行力。
6.2 伪狂犬整体净化方案。(一般需要3~4年)
6.2.1 提高整个猪群免疫力。(1)对所有种猪、母猪包括后备猪、育肥猪用伟之安进行全群免疫。(2)免疫接种30天后,对所有普免后的猪只,再次接种免疫一次。(3)之后一年1~2次对所有成年猪进行普免(每年3~4月)。(4)对育肥猪:0~3日龄进行滴鼻免疫,5~6周龄首免,1 0~1 1周2免。
6.2.2 制定一个健全的隔离系统。全进全出是理想的生产体系。早期隔离断奶的系统非常有效,猪的断奶不晚于3周龄。如无法做到,也可将未感染的动物与感染的动物隔离。
6.2.3 减小应激。猪只如果处于应激状态,极易感染病毒。通常猪舍拥挤是常见的应激反应的根本原因,不同阶段猪的饲养密度推荐如表1。
?
冬天在同样的面积下可适当增加1~2头猪来保暖,并可节省面积提高效益,夏天则可适当减少猪只,对于在室内饲养并配备一个外室围栏的猪舍,要保证每只猪至少有0.5 m2。同时还要减少环境和采食应激。
6.2.4 监控与种猪更替。要定期对猪只进行全群监控,对于育肥猪每年至少监测2次,每次随机抽取1 5~2 0头即将上市的猪。并检测所有新引进的种猪,只有阴性的猪才能被放回饲养阳性猪坚决淘汰不能用作种猪,在种猪分娩后仍需检测所生小猪是否保持阴性。制定一个检测替换计划,逐渐将猪场阳性公猪淘汰,将阳性母猪在断奶之后转走。只有阴性猪才能进入生产群。
伪狂犬病的净化是一个严格而又艰巨的过程,在实际中,更需要养殖场各部门包括检测机构的相互配合。 □
[1]臧莹安,杨小明,杨傲冰,等.广东地区部分中小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0,(4):35~36.
[2]李春华,王英,蒋凤英,等.猪伪狂犬病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3):68~72.
[3]黄良保,刘烈发,万阶南,等.江西省部分规模种猪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报告[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1,(2):11~12.
[4]何启盖,方六荣,吴斌,等.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制备、安全性、免疫原性、保存期测定及区域试验[J].畜牧兽医学报,2005,(10):1055~1063.
[5]刘亚彬,闵成军,文美英,等.猪伪狂犬病的控制[J].猪业科学,2005,(2):38~39.
[6]樊泰山,谢继光,黄新民,等.引种导致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和防制[J].四川畜牧兽医,2007,(1):52~53.
[7]姚敬明,王娟萍,韩一超,等.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苗免疫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2011,(2):184~187.
[8]覃庆玉,明发,李桂花,等.广西某地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09,(2):119~122.
[9]程晶,陈艳红,荫硕焱,等.2006~2008年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PR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2009,(1):67~72.
[10]吕超超,焦连国,张金双,等.2010年上半年11省市规模猪场疫病监测与剖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1,(2):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