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大学生信息素养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2013-08-31高元先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年8期
关键词:家境差距城乡

●高元先,朱 丽

(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图书馆,长沙 410205;2.湖南城市学院 图书馆,湖南 益阳 413000)

1 教育公平与城乡大学生信息素养差距

教育公平是指符合社会整体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个体的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的教育资源。教育公平的最终体现是受教育者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综合国内外研究,信息素养基本上由信息意识、信息技能(需求表达能力、获取能力、评价能力、组织管理与交流能力)、信息应用与创造、信息安全与道德构成。

近年来国内学者高度关注信息素养教育,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用信息需求、信息源选取和信息查找、信息获取能力及技巧、信息评价和处理、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信息素养认知和信息教育状况六个方面的特征,对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从教育公平视野的角度审视分析了我国城乡信息素养教育的差距,探讨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消弭数字鸿沟中的作用。

2 调查用表设计

本文所采用的调查用表由个人基本信息、信息素养调查量表两部分构成。个人基本信息部分主要包括家庭住址、小学位置、初中位置、高中位置、家庭收入、家中有无电脑、首次接触电脑年龄、大学年级八个观测点;信息素养调查量表主要是在学习吴晓伟等[1,2]的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并根据调查需要做了进一步改进,它由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应用、信息安全与道德四个维度,共34个测试点构成(见表1)。

表1 信息素养调查量表

上述题项除第24题以外,其余的均从同意度或熟悉度,用五级里克特回答,受试者根据测试内容,在5个不同的选项中,如“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一定”、“不同意”、“完全不同意”或“完全熟悉”、“部分 (2/3)熟悉”、“有点(1/3)熟悉”、“稍微(只知道1或2项)熟悉”、“完全不熟悉”进行选择,并分别给予5分、4分、3分、2分及1分。而第24题根据受试者选择的交流方式数量来说明学生的信息沟通能力,满分为5分。将所有分数相加之和为其信息素养分数,所得的分数越高,表明其信息素养越高。本信息素养调查量表满分为170分。

3 数据调查与结果分析

本次信息素养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1200份,其中大学一、二、三、四年级每个年级各300份。问卷回收后,我们采用统计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用归纳分析法对统计结果作初步的研究。

(1)城乡大学生间存在较大的信息素养差距。表2是按家庭住址统计出的信息素养结果表,从中可以看出,居住在不同地点的大学生在信息素养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并不大。这是因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量没有考虑进来,即学校所在地,住在农村的学生也有可能到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的县城中学、甚至是城市中学去上学,接受到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另外如果家境富裕,农村学生家中也会有电脑,他们的信息素养就不会太低。

表2 按家庭住址统计出的信息素养结果表

为了排除上述干扰,本文统计了家住农村,一直在农村读小学、读初中、读高中,并且家中也无电脑的大一新生的信息素养得分情况,与家住城市,一直在城市读小学、读初中、读高中,并且家中也有电脑的大一新生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见表3):一直在农村读书的大一新生与一直在城市读书的大一新生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素养差距,前者的信息素养仅是后者信息素养的68.45%,也远低于大一学生整体的平均水平。这是因为农村学校有关信息素养培养的教学设施、教学条件明显不如县城学校及城市学校,因此在农村学校读书时间越长信息素养就提升得越慢。

表3 城乡大一学生信息素养调查结果表

(2)家境是导致大学生信息素养差距的主要原因。统计结果显示(见表4),家境越好的学生信息素养也就越高。这是因为家境越好的学生首次接触电脑的年龄就越小,家庭拥有电脑的比率就越高。可以推断,家境越好的学生家中拥有网络的概率也要远远高于家境不好的学生。即使家中没电脑,家境好的学生在网吧上网的时间也要多于家境不好的学生。长此以往,家境好的学生在信息获取技能、信息应用能力上的训练时间就会远远多于家境差的学生,自然两者的信息素养就会产生较大的差距。而从表5可以清晰地看出,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是非常惊人的。农村学生正是因为家境不好,无法选择更好的居住地,无法经常接触现代信息设施,没有足够的金钱支撑长时间的网吧上网,因而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训练时间明显不足,与城市学生形成差距。而本次调查中镇上的学生也正是因为整体上家境要好于县城的学生,因而他们的信息素养要比县城学生的高。

表4 按家庭收入统计出的住处素养结果表

表5 城乡收入差距

(3)大学学习没能缩小城乡大学生间的信息素养差距。本文在调查前的研究假设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通过几年的大学学习,信息素养明显提升,因此缩小了与来自城市的同学在信息素养上的差距,因而大四城乡学生间的信息素养差距要小于大一城乡学生间的信息素养差距。调查结果(见表6)却显示事实并非如此,城乡大学生间的信息素养差距在大二时稍有缩小,但随即再次逐步扩大。

表6 各年级城乡大学生信息素养差距

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信息素养最相关的计算机课程主要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来自农村大学生平等地享受大学的相关教学资源,通过学习,逐步学会了城市大学生早就牢牢掌握了的一些基本的信息获取技能,并且由于计算机过级是毕业条件之一,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为了毕业必然花大力气刻苦学习信息技术,因此两者间信息素养差距在大二时有所缩小。进入大三,大学提供的信息素养训练减少,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受制于经济原因,无法像城市大学生一样,在寝室用自己的电脑自由地上网,或者用高级手机自由地登录QQ、博客、微博、微信。农村大学生即使偶尔到网吧上网也要担心自己的钱袋子,而城市大学生由于没有了高考压力,被压抑的对信息技术的热情此刻得到充分释放,结果在信息素养上也形成了“马太效应”,城乡大学生间的信息素养又逐步拉开。这只是本文目前对形成这种现象原因的初步推理,要完全揭示其原因还需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

4 解决问题的对策

(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结果显示,形成城乡大学生间信息素养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家庭收入差距大,且农村的相关公共信息资源匮乏。因此只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首先要创新思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农村家庭的经济基础,这样农村家庭才有能力购买相应的现代信息产品;其次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强农村公共信息资源建设,如信息网络建设、农村图书资料室建设,使农村学生在他们的生活区域就能尽早接触到现代信息。

(2)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优化公平配置。由于客观上存在着“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目前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基本仪器不足等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与信息素养培养相关的仪器设备、师资等教学资源更是匮乏。从调查中已经看到这种现实对农村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因此必须从制度层面确保向农村教育给予必要的倾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教育均衡发展的量化标准和教育评估机制,实现教育资源优化公平配置。

(3)构建高校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长效机制,力争消除信息素养差距。高校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尤其要重视培养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此首先要抓好新生入馆教育,使他们尽快了解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其次开设文献检索课,举办信息检索培训班,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三,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提高馆藏资源的开放度,建立电子阅览室并提供低廉甚至免费的上网服务,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平台。最后,要建立全面提升农村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长效机制,针对农村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测量,帮助农村学生查漏补缺,根据其不足,定期举办各种文献利用讲座和计算机使用操作演示培训班,开设专题性数据库使用讲座,使农村学生提升计算机运用能力和学会利用电子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确保他们在信息社会中不掉队。

[1]吴晓伟,等.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能力量表设计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12):84-88.

[2]吴晓伟,等.面向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量表设计研究[J].现代情报,2011,31(8):73-78.

猜你喜欢

家境差距城乡
鲁迅的出身和周家的文化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释道安日背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