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
2013-08-30皮云琳
皮云琳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总结,论证了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双管齐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工作实践,对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双管齐下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探索。得出了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双管齐下是切实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作文教学模式的结论。
【关键词】作文能力 课内作文 课外作文 作文教学
作文是体现学生的文字表达、知识储备、生活积累和思考水平的一种形式,也是对学生进行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综合训练的一种途径。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多年来,我以课内作文为主,以课外作文为辅,双管齐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1.课内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主线
这里所谈的课内作文是指常规的每周一次的当堂作文。这种作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内完成,重在围绕教材中的作文训练点,假设环境,创造氛围,让学生通过当堂审题、立意、构思,从而进行记叙、说明、议论等的练习。这种在有限时空内进行的当堂训练,让学生有紧迫感,有压力,使他们提高效率,快速作文。一学期通过这样多次的练习,学生就会加快速度,珍惜时间,养成按时完成作文的好习惯。
要使课内作文保质保量,老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的名篇面前心生仰慕之情,手生写作欲望。当他们跃跃欲试时,教师适时地布置当堂写作,或口头作文,这就容易达到预期效果。学了朱自清的《春》,受美的感染,学生仿写出了《秋》、《冬》等文字优美的散文;学了秦牧的《大自然警号长鸣》,很多学生被大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形所激愤,他们在课堂上一气呵成地写出了《保护校园环境时不我待》、《地球只有一个》等感人文章。
2.课外作文是课内作文的补充和延展
学生应立足于课内,经营于课外,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亲自到课堂以外的广阔空间、大千世界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生活、思考生活,从而提高思维能力,真正做到能书善写、能言善辩,让学生能够运用全部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思想积累,调动、感觉、感知、感受,去深入体察、体味,融通那些有血有肉的"人、事、物",养成一种自觉作文的习惯。
通过一周一文,通过日记和读书笔记等的练习,我所任班级初中三年下来每个学生要写下厚厚的 6本左右,其中有写新闻的,有写见闻感受的,有写亲戚朋友的,有写读书心得的,有对社会现象发表看法的,有写个人苦衷的,还有向老师发牢骚的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作文中无处不是生活,生活中无处没有作文。借助了课外作文的帮助,为课内作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课内作文的质量,让学生锻炼了感悟生活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结合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
课内作文有其不可低估的优势,可以培养学生思想感悟,技巧能力;而课外作文则在对学生领域面的拓宽,思维上的延伸上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二者有机结合,必然带来作文教学的新局面。那么,当如何做好这一结合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3.1 通过课内作文练习指导学生认识生活
以教材的"例子"教学作为出发点,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其兴趣,唤起其积聚在头脑中的各种素材,使他们迅速地进入写作状态。课文多是概括生活的典范之作。教课文不能忽视对其生活内涵的揭示和其表现生活技术的点拨。利用教材"例子",使学生掌握作文有关的知识技巧和方法,领悟生活的"源头活水",以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生活中的语文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教材中出现的各类生活点作为课内外写作的结合点,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拓展和迁移,活化作文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
本着这一思路教学,学了《背影》,我班学生写出了:《我读〈背影〉》的读书笔记,从中联想到"奶奶的手"、"老师的身影"等;学了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有的同学写下了《我的一家》、《母亲和我之间》;学了《羚羊木雕》,有同学写下了《我妈就是这样》;学了《松鼠》以后,我班同学写出了《我家的小狮子狗》……我班有一个学生,家里靠卖豆腐为生,做豆腐的情形让他耳濡目染,学了说明文之后,他写下了《豆腐的制作》,语言朴实真切,清楚明白,引得班上不少同学跑上门去观察了解。还有一同学,由于受贾平凹的《我的小桃树》的感染,他以自己独立生活的一段经历为内容,写成文章《生活锻炼了我》。通过生活的体验,他不仅学会管理自己,且作文也逐渐走向深度。
因此,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形成浑然一体的结合,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课堂步入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在写作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的的同时养成观察认识生活的好习惯,在提高语文素质的同时,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从而促进自身人格的完美,更好地写好生活中的作文。
3.2 用课外作文辐射并推动课内作文
除在课内作文中进行技巧方法的训练外,课外作文对学生进行 积累生活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做法:其一,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文章,辅之以词汇、格言、佳段等栏目的摘抄练习,每周一交,周三前发放,均由老师评改或抽改,写法是学生可自由拟题,也可出参考题目,并附有审题揭示,文体根据各年级各学期训练点而定。评改:只要认真完成均给"优",不完成给"差",有后来补上的也评"优"。特殊情况还有特殊布置。如有一同学作文成绩一向很好,作文竞赛均拿年级第一,有些忘乎所以,结果在市级竞赛以两分之差而落选,一种失落感笼罩着他。我提醒他,一周一文何不就写此内容,于是他以《失败的滋味》为题写下了一篇真实感受的作文并发表在市报《新兴宁》上。
此外,培养学生写日记和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我要求:日记和读书笔记在下午自习课或其他自习时间完成,书写必须工整,难字难词,自查字典;内容:或头天见闻感受,或当天读书心得,或摘抄重要文章段落。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和勤练的好习惯,有利于学生丰富词汇,减少了错别字。一开始要求学生能写就行,然后逐步要求能达到表达自己的认识,并加以联想、评论,最后过渡到连段成文,同时也为一周一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辐射并推动课内作文。
通过这样训练,我所教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提高,学生作文多次获得市级竞赛奖,如2009年我指导的学生陈颖参加兴宁市"汇丰年书城杯"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荣获二等奖,本人也因此荣获"优秀指导奖"。学生写作热情高涨,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在考试中,学生的作文成绩优秀,名列前茅。
总之,经过不断尝试,我认为,可将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的结合方式概括为"一点二线"的训练过程。"一点",指的是作文能力训练这个中心点,所谓"二线",即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两条线,课内作文致力于"课文例子",致力于"举一";课外作文致力于课外练习,致力于"反三",课内作文旨在点火,课外作文旨在燎原。在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的结合中,教师只要坚持不懈,进行指导,便会看到作文教学的新局面,给语文教学展示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顾之川;作文教学理论不能缺位[J];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王慧秋;初中自主作文教学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