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初现私有化端倪
2013-08-30张芯瑜张贯之
○文/张芯瑜 张贯之
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将在今年夏天进行能源改革,放开石油市场。在各国石油公司跃跃欲试的时候,美国早已枕戈待旦,不过进入墨西哥石油市场风险较大。
墨西哥,一个曾被称为“漂浮在油海上的国家”。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不仅是国民致富的利器,而且是维护政治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象征。近日,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新任命的首席执行官埃米利奥·洛索亚向媒体表示,墨西哥议员们最快可能于今年夏天通过佩尼亚·涅托总统的能源改革提案,向外资放开本国石油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世界石油界对此反应迅速。
当墨西哥新上任总统恩里克·佩尼亚·涅托在美国确认,他打算2013年开始能源改革,美国共和党外交事务委员会参议员理查德·卢格就下令立即准备一份关于墨西哥改革对美国中长期能源安全的评估报告。报告称,墨西哥能源改革是美国和北美能源安全的一部分。同时,建议国会不要错过机会,以支持墨西哥明显的战略价值和巨大的双边利益。
在各资源国竞相刮起石油国有化浪潮的时候,墨西哥何以有此举动?
●进入墨西哥油气市场还有多远?不仅仅是4公里。 供图/CFP
墨西哥石油改革迫在眉睫
1938年,在总统卡德纳斯的倡导下,墨西哥政府将控制在美、英等国手中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建立了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墨西哥最大的国家控股的一体化石油和化工公司。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作为卡德纳斯政府的一项历史性举措,控制着全国石油的勘探、开采、生产和销售全过程,到2009年年销售额超过了1000亿美元。这个数字甚至高于拉美一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国有化石油收入占墨西哥国民经济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墨西哥石油公司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发展制度滞后、生产效率低下、资源利用率低、贪污腐败等一般老牌国有企业固有的诟病。
作为20世纪90年代私有化改革中幸存下来的少数大型国有企业之一, 墨西哥石油公司的改革在近年来成为墨西哥政府的重要议题, 而老国企深层次矛盾的盘根错节也决定了其改革进程的举步维艰。这是墨西哥进行石油改革的直接原因。
具体来说,推动墨西哥石油改革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墨西哥石油产量急速下降。
墨西哥石油产量大幅度下降这一最初警报信号来自曾为墨西哥石油工业堡垒、世界第六大油田的坎塔雷尔(Cantarell)油田。2004年起,坎塔雷尔油田产量便以每年11%的速度减产,2007年以来产量降幅甚至达到了51%。2008年11月,坎塔雷尔油田的产量继续下降到每天811000桶,较2007年同期下降了36%。经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测算,2007年到2012年之间,公司的石油产量减少了13%。由此,国内外媒体纷纷开始质疑墨西哥能否继续保持其能源供应大国地位。
其次,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率低下。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墨西哥石油公司无法进行更多新的勘探、开采和精炼活动,开采出的原油利用效率低下。人们无法想象作为世界最大的原油生产和出口商之一,墨西哥每年从国外进口的成品油和其他能源产品的速度越来越快。美国能源信息中心和国际能源署发来警告,2020年墨西哥石油日均产量将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墨西哥将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最后,管理制度滞后和内部腐败。
近年来,墨西哥石油公司效益呈大面积下降趋势,资产负债率高涨。据了解, 2009年9月30日,墨西哥石油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191.7%,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此外,公司内部管理薄弱、职能管理部门权责重叠、管理组织工作松懈、人浮于事现象严重。这些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当初,墨西哥人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支持政府,有些人主动把钱甚至结婚戒指奉献给国家来支持石油国有化。现如今墨西哥石油公司却成为了贪污腐败的代言词,公司内部从来都不缺乏政治丑闻。像在2002年,公司员工就联合起来多次请求弹劾石油工人工会领导,要求逮捕严重违反机构管理的公司前负责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
墨西哥试图改革能源行业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4月初,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向国会递交了能源改革方案,拟在不改变宪法的情况下增大国营的墨西哥石油公司的运营权限,从而使该公司可适当引进外部资本与技术。现在改革的信号更加明显了。
积极推动能源改革法案通过的除了墨西哥的涅托政府外,还有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米利奥·洛索亚。这位美国哈佛大学毕业、现年38岁的PEMEX新掌门人对外表示,对改革法案充满信心。
墨西哥石油资源禀赋,潜力无限,各国都在为墨西哥能源改革的消息所刺激。目前,墨西哥石油公司同英国石油公司、巴西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雪佛龙公司、壳牌公司以及加拿大Nexen公司,均在技术交流、人员培训、共同深水钻井研究等方面签订了合同。
曾被墨西哥拒绝的美国埃克森美孚和荷兰皇家壳牌均表示,如果墨西哥议会通过各方期待已久的改革法案,它们有意进行投资。作为墨西哥的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以及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石油公司对此也有想法。
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将进行能源改革的一举一动更是在美国的放大镜下被看得一清二楚。早在2012年,墨西哥史上关键的大选年,美国察觉到实力雄厚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可能东山再起,墨西哥石油公司改革势在必行。于是在该年2月2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墨西哥外交部长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在美国南加利福利亚州率先签署了一份墨西哥湾跨界油气开采协议,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立了两国在海洋边界未来的油气共同开采问题。总统卡尔德隆在签字仪式上说:“协议的签订结束了墨西哥民众对以往的只能由单方面开采石油的担忧。如今我们可以共同开采并且平等地分配利润。这确保了我们的石油资源用于造福所有的墨西哥民众。”根据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自己的估计,这份墨美边界共同开采协定涉及该国50%的石油储备。有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协议的签订意味着墨西哥为美国在墨西哥湾开采石油开了绿灯。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长达70多年国有化的历史已发生改变,私有化正在被推向高潮。
●墨西哥的石油市场一向对外资封闭,成品油市场当然也不例外。 供图/CFP
墨西哥石油市场风险较高
虽然现在墨西哥石油改革已经散发出诱人的气息,但是全球各大公司仍得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因为进入墨西哥石油市场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第一,2012年,墨西哥第一大党、革命制度党的涅托胜出总统大选透露落实能源改革的消息后,墨西哥左翼民主革命党通过组织群众游行,表达抗议政府这一不顾国家利益的行径。他们在民众中具有一定的号召力。由于未来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包括之前与墨西哥石油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的一些外国公司,也仅把合作内容建立在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上。
第二,墨西哥市场竞争较大,特别是美国近水楼台先得月,即手可得的利益不会拱手让人。在距离涅托正式走马上任不到一周的时间,这位墨西哥新总统北上访问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由此可见新政府对墨美两国关系的重视,同时双方会谈的内容也给外界传递出一个不同以往的信号。正如涅托在《华盛顿邮报》上刊文所说的那样:“今年墨西哥与美国都进行了总统大选,给两国的双边关系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位的机会。把两国的双边关系限制在打击毒品和安全保障方面的是错误的,双边关系必须聚焦在经济和贸易上。”美国早已枕戈待旦,别人想分一杯羹难度有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