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强经济学
2013-08-30卫思宇黄彦
□ 文/本刊记者 卫思宇 黄彦
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供给。“克强经济学”在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后,下一步就是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制改革和以改善供给为核心的结构性改革。这也正是实现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去泡沫化、化解产能过剩所急需的“药方”。
2013年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 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以刺激保增长,一直是中国经济宏观政策的主旋律。这种凯恩斯式的拯救也正是导致我国目前经济泡沫化严重、增长乏力的症结所在。
可以说,李克强总理接手了一个过度投资的经济体,新一届政府置身于一个矛盾和利益冲突极其尖锐和复杂的转型期。而且,现今的环境更为复杂,全球化红利在减退,新一轮改革遭遇深水区,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多元化……宏观经济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经济转型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
履职半年,“克强经济学”的思路已经日渐清晰——追求发展质量,GDP增长保持在6-8%之间,保就业;物价涨幅不超出3.5%左右的“上限”,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 金融改革
改革一:用好增量 盘活存量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可谓涉及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这一步棋走好了,经济改革的其他领域,也就全盘皆活。
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呈放缓趋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李克强指出:“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推高,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是权衡利弊,我们认为这样无助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因而选择了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
不出台刺激成为新政的第一记重拳。6月份,中国银行业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流动性短缺,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一路狂飙,各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焦虑地挣扎。面对压力,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此语浇灭了市场对央行“放水”的强烈期盼。会议同时指出:“金融和实体经济密不可分,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随后,国务院出台了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推动民间资本进入等八项金融改革新政,彻底打破了市场以往的惯性期待。
这样的决策并非偶然。央行6月25日已经做出印证: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显然,决策层的目标在于通过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建设更多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引导有限的资金更多地进入到实体经济而非虚拟经济,更多地进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而非落后产能,更多地进入到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而非房地产等泡沫经济领域。
改革二:推进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这一过程充满荆棘和风险。利率市场化后,意味着银行系统将面临更加严重的不确定性,甚至承担更多的风险。但这同时也提高了金融机构调节资产结构的主动性,促使金融机构增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自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事实上,市场化改革始于1996年央行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此后近十七年不断推进。直到这时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专家分析,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后可使银行更加专注于服务中小企业,因为贷款的下限都是大企业贷款,取消下限之后,因为银行对大企业的议价能力比较弱,迫使银行更多做中小企业业务。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表示,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会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而影响整体经济层面。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将有助于提高金融稳定性。
不止如此,在2013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又明确表示,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只是开始,还会继续往前走。简化利率档次、存款利率1.2倍、大额可转让存单等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改革三:资本市场多元化
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也是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中国间接融资比重较高,融资渠道还不够丰富。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进一步发挥民间资本在村镇银行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民营企业家的银行梦终于成为可能。
在近期的达沃斯夏季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又一次明确表示,未来要继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让社会、企业、个人有更多的投资渠道。也就是说,要拓宽投融资的渠道,使社会、企业、个人有更多的选择。前不久推出了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措施,将会继续推进。专家称,放开市场准入将催生存款保险制度出台,自1993年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以来,这一制度已酝酿二十年之久却仍无实质性进展,而今年年底很大程度上有望推出存款保险方案。
专家分析,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将利好信托业的健康发展,下一步还会推出细化和深化后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修订《证券法》和《公司法》等资本市场“大法”,为市场进一步改革发展预留出足够空间。
金融改革加速的背后,则是日益迫切的结构性改革需求。伴随着新一届政府对经济增速放缓容忍度的提高,“结构性改革”成为贯穿上述改革始终的指挥棒。然而,结构性改革不仅和中国政府的经济和产业政策相关,还与国际经济和贸易环境息息相关,堪称是目前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
◇ 结构性改革
改革一:财税上扩围“营改增”
中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几乎涉及中国所有行业,“营改增”影响之大可想而知。从“营改增”试点情况看,这是财税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如果说简政放权是政府和市场“换手”,那么“营改增”就是继简政放权之后政府对企业的又一次松绑。早在201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就亲自“督阵”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工作。今年4月10日,国务院第四次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8月1日开始,“营改增”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预计全年将直接为纳税人减税1200亿元。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难题的理解,都离不开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这个前提。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局面下,中央政府加快推进“营改增”扩围,正是向全社会发出了坚定改革的积极信号。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作为财税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将倒逼整个财税体制改革,带来包括地方主体税种重建,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及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从长远来看,营改增的进一步提速不仅从制度上解决了现代服务业重复征税的问题,而且也是推进制造业升级、解决服务业发展滞后问题的重要措施。通过打通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能够促进工业领域专业化分工,做大做强研发和营销,使企业结构从“橄榄型”转变为“哑铃型”,推动产业层次从低端走向中高端。
改革二:小微企业减税
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也越来越难。金融市场化旨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要突破就业困境,必须进一步释放民间活力。
继“营改增”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为小微企业传来福音:从今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并暂不规定减免期限。这将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享受与个体工商户同样的税收政策,为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带来实惠。
据专业测算,小微企业年内减税规模约为120亿元,总量不多但意义重大。与小微企业发展紧密联系的数千万人的就业和收入将因此受益,同时也为探索符合现实的减税政策提供了一个方向。
长远来看,减税将进一步促进投资,从而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对经济也有间接的拉动作用。一大批小微企业将借力金融市场化和减税政策快速成长起来,为经济发展提供后劲和内生动力。
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三:完善福利 改善民生
近几年高速发展的行业,如钢铁、煤炭、有色、水泥,甚至包括新能源,几乎都产能过剩。金融业、房地产及相关产业,泡沫化尤其严重。“克强经济学”的调结构和去杠杆从长期来看将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化解泡沫危机,但短期内政策的效果很难马上显现,甚至会带来“阵痛”。
然而,新政相关政策表明,未来三年,只要每季度保持3%,每年保持6%-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在这个合理区间内,中国绝不会采取激进的财政和货币扩张政策。那么,没有财政主导的大投资,没有宽松货币和高流动性,中国经济如何发展和增长?“以扩大内需为基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最好的选择,目前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会议决定,今年要改造棚户区304万户。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先行者,“棚改“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专家认为,“棚改”一方面可以拉动投资,另一方面可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奠定基础。此外,可增加住房供应,有望给房地产市场温和降温。
另外,城镇化未来还面临着两难问题: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大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投入难以应付投资需求,债务负担沉重。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从政府直接投资转变为政府服务采购,不仅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也减少了地方政府的资金负担,拉长政府的现金链条。
随着民营资本的参与,一些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短缺、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将逐步得到有效解决。公共基础设施、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城市配电网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也会更加完善,群众将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现在的政府决策不是重在应急,而是强调长短兼顾,努力在治标的同时,把治本的长效机制建立起来,这个特点越来越清晰。”
巴克莱资本总结“克强经济学”有三个重要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本质上,“克强经济学”就是通过改善供给,激活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以此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