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的维权选择研究方兴未艾
2013-08-29刘冰清
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利益群体的维权选择问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民族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都把它提升到战略高度给予重视。这种超越国界的共识,已成为21世纪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欧阳琳副教授所撰写的《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的维权协调机制和模式选择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3年7月出版),作者在广泛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针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的维权选择问题作了及为详细的和归纳,为全书的论述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欧阳琳副教授所撰写的《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的维权协调机制和模式选择研究》一书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经济学及旅游产业发展理论为指导,依托旅游学、民族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以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为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的维权现状和实践的实证考察和定量分析,并通过上述研究方法的交替运用,揭示了古镇居民的生存权益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根本保证,而“第三方”参与管理机制的建设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发展方向,基于“第三方”参与管理机制的制度设计则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常态。《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的维权协调机制和模式选择研究》一书,正是为研究和解决这一重要问题而撰写的。该书是201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的维权选择——基于湘黔渝川古镇个案研究》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实践性的学术成果,对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的维权协调机制和模式选择进行了全方位探索。全书的主要亮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第一,明确政府引导功能。作者正确诠释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与市场在旅游发展中的相互关系,即,在当前新的经济运行背景下,政府只能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去引导投资方到民族地区投资。在旅游开发的实践中,突出政府优惠的引导政策,是保证民族地区旅游开发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第二,全方位多角度研究。作者将共生理论、竞合模式、利益相关者、“第三方”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纳入研究基础,确定其主要方法,从研究方法上,系统地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的维权选择进行了规范意义上的理论实证研究。
第三,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作者在对通过整理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的维权选择的各种存在模式,并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论述了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维权选择的体系构成,在一般规范论述的同时,都配以相应的个案,使读者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能实际操作运用。特别是作者所选择的武陵山区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的维权协调机制和模式选择研究》一书结合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特征,探索适合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维权选择的模式和路径,其研究成果对于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这此亮点充分表明了《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的维权协调机制和模式选择研究》一书的研究基础工作系统扎实,立足于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群体的维权选择的实际,特色鲜明,观点新颖,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创新性,是一项优秀的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方面的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简介:刘冰清(1968——),女,湖南怀化人,三峡大学武陵民族研究所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