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处理风格、关系冲突及团队绩效影响机制——基于Dutch 冲突量表
2013-08-29傅世昌刘家诚
傅世昌,刘家诚
(1.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2.云南大学 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3.海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据Thomas K.W 1992年研究[1],西方经理层平均要花费21%的时间去处理管理团队内部冲突。Chen Guo-Ming 2000年研究表明[2],指导和规范中国人冲突管理的五种文化价值观依次是:和谐、关系、面子、资历和权威,和西方人行为方式有很大不同。和谐团队、和谐社会是中国文化追求的目标,而在实际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冲突。实际上团队内部冲突在中国还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民营企业,内部冲突导致散伙的现象在中国相当普遍。团队在初期能够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但一旦有所成就后,利益与权利的分配导致内部冲突,以致于不可调和最终导致团队的瓦解,是中国大多数创业团队的普遍问题[3]。那么,了解中国团队成员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冲突处理风格分布特点,关系冲突以及团队绩效等冲突关联变量的内部影响机制,对如何预防、解决及管理内部冲突问题,提高团队的绩效,具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冲突及冲突管理理论是一个很受西方社会科学关注的领域,有些专门的期刊专注于此领域,例如:《冲突管理国际学报》、《冲突解决学报》等。
相关文献中,最广为接受的是Thomas[4]模型,该模型将冲突管理风格分成五种:协作型、竞争型、折衷妥协型、包容型、回避型,如下页图1 所示,水平维度代表合作性,垂直维度代表武断程度。
冲突管理风格按两维进行分类的双因素理论被大量的文献所承认,但也有少量的学者提出了怀疑,如Ma Zhen Zhong[5]怀疑“我们并不倾向于相信双因素冲突管理理论能较好地预测中国人(冲突解决)的谈判行为”。尽管如此,图1 被很多导论性的教科书所引用,非常多的实证文献及心理学的文献在此基础框架下进行研究。
二、测量误差与Dutch 冲突模式量表
对中国文化影响下的团队成员冲突处理风格、关系冲突及团队绩效,关于同样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文献经常得到不同的结论。如Paul S.kirbride[6]和Tang su ping[7],样本分别来自香港在职人员和大陆学生,得到的冲突处理风格偏好分布不同;也可能由于统计方法不同,如郎淳刚[8]和陈晓红[9],分别采用普通多元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同样的问题,结论出现偏差,从理论上来讲主要有以下原因:遗漏变量、测量误差和同时性内生造成,其中测量误差可能由问卷设计造成,可以多选择不同的成熟问卷进行随机抽样,进行对比研究。
图1 Thomas(1976)冲突管理风格分类模型图[4]
双因素理论得到了组织领域内的田野研究、社会心理实险室研究的大量支持,这也使得发展其度量工具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最古老的度量方法是KaLimann 和Thomas 于1977年发展的冲突测量表,后来发现其信度、效度较差[10],对其改进的量表是Rahim组织冲突量表(ROCI-2)。ROCI-2 被广泛使用,但其信度、效度也还不够好,后来人们继续改进,Vande Vliert 等[11-12]发展了一种冲突处理量表,新的量表在ROCI-2 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修正,使得alpha 信度系数提高了,上述量表也称为Dutch 量表。本文选用Dutch 冲突模式量表,并且在变量系统中加入个人特质、工作经验、文化程度及团队中的地位,再来研究冲突处理风格、关系冲突及团队绩效影响机制,并与傅世昌[13]基于Thomas-kliman 冲突模式量表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关系冲突问卷的Cronbach’s 系数为0.8369,团队关系量表的Cronbach’s 系数为0.8330,团队合作绩效量表的Cronbach’s 系数为0.8498,可见信度质量良好。
三、研究假设与研究样本
本文选取一个人的年龄、工作经验、文化程度及其在团队中的地位作为个人特质,探讨个人特质与冲突管理风格之间的关系。从直观上看,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经验的增多,一般会成长得更成熟稳重,会改变其冲突处理风格。文化程度是一个人后天教育所得,而且团队地位这些变量也应该对人的冲突处理风格产生影响。
本次研究样本分别取自于云南省昆明市某会计师事务所(发放20 份,回收有效问卷13 份),于2011年11 月,通过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向当时各项目团队发放,每个团队2~3 人;昆明某民营中学(发放60份,回收有效问卷18 份),于2011年11 月通过该校聘用的校长向各教研室发放;海南海口市企业中工作人员(海南大学MBA 在职学员)发放40 份,回收有效问卷24 份,于2012年3 月通过该院教师向在职MBA 学员发放,其总体情况如下页表1。从表1可以看出,受访者最偏好协作性风格(得分4.36),最不偏好屈服型风格(得分2.76),处于中间状态的风格依次是折衷型(得分3.53),逃避型(得分3.45)和力量型(得分3.26),而Paul S.kirbride[6]、Tang su ping[7]等人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中国人最偏好的风格是折衷型。
四、模型设定
首先,研究将挖掘个人特质和冲突管理风格之间的关系,利用变量的混合选择和向前选择方法,找到以下联立方程:
表1 样本描述性总体情况
上面方程组,并非似无关方程组,是典型的同时性方程组,具有同时性内生性,如果将它们孤立起来应用OLS 估计,将导致有偏估计,并且得不到有效估计,并可能导致错误结论。
对异方差的检测,首先可以用回归方程1 得到的残差与解释变量作散点图,如图2 所示。
图2 冲突变量相关性散点图
从图2 的第一行,可看到residual 和collaboration 及avoiding 有一定的异方差的特征。
综合运用Residual 和解释变量的散点图,White 检验,Breusch-Pagan(LM)检验,改进的LM 检验,以及OLS 回归结果和Robust 结果对比,综合考虑各种结果后,对异方差性作出判断。通过以上过程,笔者认为本模型没有异方差现象。
经过多重共线性分析,再用稳健方差及稳健t 统计量剔除多余变量,用Ramsey 检验遗漏变量(只能检测是否遗漏现有解释变量的非线性组合变量),进行异方差检测,内生性检测等程序,另外还需要其他形式如函数形式的检验等,通过上述检验,并且将所有的内生变量用外生变量来表示,得到一个新的联立方程,写成如下形式:
对于方程组的识别,要利用阶条件和秩条件。对第一个方程,考察秩条件是否满足:
Rank(R1B1)=G-1=3,B 阵是将所有的结构式方程的左边项右移,排列成如下形式:
显然Rank(R1B1)=3,根据秩充要条件,可见本方程可以识别。对另外两个方程的可识别判断过程类似。
对于联立同时性方程,我们需要用3SLS 方法进行估计,估计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别将所有的内生变量向外生变量集投影,得到与内生变量相关部分,滤掉不相关的部分。
第二步:联立方程右边的内生变量全部用上述估计值代替。
第三步:对上述方程每项分别左乘Ω(-1/2)。
分别对上面联立方程作OLS,得到βij的估计值。
估计的结果列表如表2。
表2 同时性联立方程估计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最明显的特征是文化程度对逃避型风格影响即使在1%的水平下也是显著的,其边际效应达到0.39,文化程度越高,越偏好逃避。另外,文化程度对协作型风格也存在影响,在10%水平下是显著的,文化程度越高,越偏好协作。性别中男性相对于女性比较容易产生关系冲突,但性别对团队合作绩效无显著影响。工作经验对关系冲突影响统计意义上显著,但边际效应只有-0.026,影响系数较小。
五、结论
很多中国创业团队,由于内部冲突导致散伙,而文化背景将影响个人的冲突处理风格,从而影响关系冲突及团队合作绩效。针对上述问题,相关文献经常得出不同的甚至矛盾的结论。同样问题,结论不同,其导致的原因可能是样本、冲突量表或者估计方法不同,有必要进一步取样,选取不同的冲突测量量表及避免估计偏差,本文选取Dutch 冲突量表,通过来自企业的55 个真实样本,建立联立方程估计,以消除同时性内生,研究个人冲突处理风格、关系冲突及团队合作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此次分析,发现使用频次最高的冲突处理风格是协作型,最低的是回避型,而Paul S.kirbride (1991)[6]、Tang su ping(2006)[7]等研究结果都表明中国人最偏好的风格是折衷型,可能是三篇文章的样本有明显差别,有必要继续并且分散取样。而本次研究的冲突处理风格分布与傅世昌[13]采用Thomas-kliman 冲突模式量表的结果对比,最偏好都是协作型风格,其余风格的排序大体相同,可见量表的影响不明显;研究发现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在冲突环境中,更多采用回避方式,或者采用协作性方式;男性较女性更容易产生关系冲突,工作经验对关系冲突影响统计意义上显著,但影响系数较低。对于本问题及本次研究,结论有差异,主要原因还是样本的差异造成的,样本也比较少,有必要在样本选取上,更多在实际工作者中选取;次要原因是估计方法不同,对于同样的样本有必要选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如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比研究结果。
[1]THOMAS K W.Conflict and Negotiation Process in Organizations[M].San Francisco: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92:651-717.
[2]CHEN Guo-Ming.The Impact of Harmony on Chinese Conflict Management[J].Seattle: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00 :9-12.
[3]王端旭.民营科技型企业创业团队散伙现象成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24-28.
[4]THOMAS K W.Conflic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M].Chicago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press,1976:889-935.
[5]MA Zhen-zhong.Chinese Conflict Management Styles and Negotiation Behaviours.An Empirical Tes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2007(7):101-119.
[6]PAWL S Kirkbride,SERA F Y Tang,ROBERTL Westwood.Chinese Conflict Preference and Negotiating Behaviour:Culture and Psychological influenc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1(22):23-24.
[7]TANG Su-ping,WANG Jing.Interpersonal Conflict Handling Styles:A Survey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J].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06(2):63-67.
[8]郎淳刚,席西民.团队内冲突对团队决策质量和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9(19):28-35.
[9]陈晓红,赵可.团队冲突、冲突管理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l13:31-35.
[10]LANDY David C.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Bioethics:A Response to Our Critics[J].American Journal of Bioethics,1978(8):11-13 .
[11]EVERT vande Vliert,BORIS Kabanoff.Toward Theory-Based Measures of Conflict Management[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0 (33):199-209.
[12]EVERT vande Vliert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by Willem F.G.Mastenbroek[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6(10):295-296.
[13]傅世昌.成员冲突处理风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Thomas-kliman 冲突模式量表的实证研究[J].学术探索,2013(6):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