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野生杀菌植物资源初步调查研究
2013-08-28曹金亮
曹金亮
(福建省将乐县白莲林业站,福建 将乐 353300)
1 引言
杀菌植物是指利用植物含有的某些杀菌物质或诱导产生的植物防卫素,杀死或有效抑制某些病原菌的生长发育,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主要有生物碱类、类黄酮类、蛋白质类、有机酸类和酚类化合物等许多不同的类型,如毛蒿素(Capillin)、皂角苷类(Saponin)等。1989年 Wilkings和Board报道,大约有1389种植物有可能作为杀菌剂,占植物种类的0.28%[1]。从杀菌植物中筛选、开发研制的植物源杀菌剂具有生物活性多样性,与环境相容,易降解,作用机理独特及开发费用低廉,对人畜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具明显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等特点,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进行广泛研究。到目前为止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植物杀菌剂主要有乙蒜素、稻瘟灵、恶霉灵、肉桂酸衍生物、吡咯类化合物、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等[2]。植物源农药对环境生态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植物源杀菌剂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泛,但目前,国内外有关植物杀菌剂研究的文献报道甚少,与世界上已知的植物种类相比,已调查过的野生杀菌植物只占其中的很少一部分,还有许多有关野生杀菌植物资源有待调查、发掘,有许多相关研究的工作要做[1],所以,积极开展地区性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调查,对开发植物源杀菌剂、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方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乐县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未见报道,为合理开发和保护该区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变当地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也为国内外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我们采用实地调查、访问与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于2005~2006年,分数次对该区具有杀菌、抑菌和抗菌作用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2 将乐县自然地理概况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江支流金溪中下游,地处东径117°05′~117°40′,北纬26°25′~27°04′。土地总面积224420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95585hm2,占87.2%;非林业用地面积28835hm2,占12.8%。地形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金溪由西南向东斜贯全境,地形复杂多样,区域性差异较大,海拔高差显著,最高海拔西南部龙栖山主峰1620m,最低海拔黄坑口仅为138m,相差1482m。属于中西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雨季明显,潮湿多云雾,风小多静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8℃,7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8.4℃,极端高温达40.2℃;极端最低温达-10.9℃;大于等于0℃的活动积温为5500~6800℃。年平均日照数为1593.9t。全年无霜期为299d。年降水量1363.6mm,最高年份达2481mm。年平均蒸发量1348.2mm。常年相对湿度82%,7月最小为79%,6月最大为85%。由于受中西带季风的影响,高温与多雨同时出现,这种气候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森林小气候,非常适宜各种类型野生植物生长,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成为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避难场所和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全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71科548属1113种,分别占福建省野生维管束植物231科1255属3721种的74.0%、43.7%、29.9%。
境内山地土壤有红壤、黄壤、紫色土和石灰性土壤等4种土类、11个亚类、31个土属,属侵蚀中低山地貌。
3 调查方法与结果
调查采用全县各乡镇踏查与重点区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重点区域主要调查九仙山、雪峰山、云瞿山、七姑山、宝台山、莲花山、天阶山及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乐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漠源曹溪、安仁元洋等植被生长较好的地区。为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采用当地有经验的农民、植保专家与专营农药的店铺负责人访谈核实相结合的方法,借以补充外业调查或原有文献记载有可能遗漏的种类。对野生杀菌植物的分类主要根据植物对病害作用大小、方式以及强弱把野生杀菌植物分为杀菌、抑菌、抗菌三大类[6]。
4 野生杀菌植物组成分析
4.1 种类组成
据统计,将乐县野生杀菌植物共计36科54属67种,主要集中于菊科、蓼科、唇形科、大戟科、樟科、桃金娘科、禾本科、桑科、毛茛科、忍冬科等,具体见表1和表2。
表1 将乐县野生杀菌植物科、属、种统计
表2 将乐县野生杀菌植物的科属分布
4.2 生态类型
野生杀菌植物中,草本植物35种,占总数的52.2%,木本植物32种,占总数的47.8%,具体见表3。
4.3 野生杀菌植物活性部位分布情况
野生杀菌植物的活性部位分布于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将乐县野生杀菌植物杀菌器官一览
5 结论与讨论
将乐县野生杀菌植物共有6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33科51属64种。分布广、数量较大的种类主要有海金沙、马尾松、杨梅、商陆、山苍子、樟树、乌药、叶下珠、盐肤木、水蓼、枫香、赤楠、毛竹、金银花等。其中菊科、蓼科、唇形科、大戟科在该区野生杀菌植物中分别占总种数的10.4%、9.0%、7.5%、7.5%,它们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是寻找理想植物杀菌剂的重要来源,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有必要对这4科植物作深入研究。依杀菌生物活性、有效成分、分布、资源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特点,初步认为该区野生杀菌植物以水蓼、猪毛蒿、苍耳、艾蒿、叶下珠、飞扬草、紫苏、射干、虎杖、枫扬、竹叶花椒、乌药、乌桕、芦苇、毛竹、冬青、三叶木通、商陆、凹叶厚朴、虎耳草、海金沙、蓼科蓼属等的部分植物具有较大的商业开发利用价值,它们对多种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或杀菌作用。
5.1 该区的野生杀菌作物类型多样化
在生态习性方面有1、2年生和多年生草本、灌木和小乔木、常绿与落叶乔木和本质藤本各种类型,生境栖息地有原始森林、人工林、灌丛、森林、农田和荒地等。在杀菌作用方式方面,有杀菌、抑菌与抗菌3种方式,其中很多种类具有较强的杀菌、抑菌与抗菌作用,有些种类还具有杀虫作用。野生杀菌植物的活性部位有全株、树皮、枝叶、茎、果、花、种子、根与汁液,类型非常多样化。其中全株具有活性的占总数的37.5%,种子及果实、叶、茎木及皮类具有活性的占总数的53.8%,根与根茎具有活性的占总数的8.7%。
5.2 该区的野生杀菌植物具有多种用途
除了可用于杀菌防治植物病害外,还能生产其他形形色色的化工产品或作他用,很多种类还可供治疗疾病、园林绿化、食用、工农业原材料等其他方面用,因此,在进行开发利用时要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开展资源综合性开发利用研究。如可作为药用的有:乌药、山苍子、冬青、盐肤木、叶下珠、白茅、紫苏、薄荷、益母草、金银花、苍耳、射干、商陆、凹叶厚朴、艾蒿等,其中紫苏、薄荷、益母草、金银花、苍耳、射干、商陆、凹叶厚朴、艾蒿还是地道和大宗药材。可作为食用的有:油茶、紫苏、铁苋菜、虎杖、苍耳、龙芽草、水蓼、牡蒿、商陆、艾蒿、杨梅等。可作为观赏用的有:虎耳草、乌桕、樟树、香桂、苦楝、海金沙等。可作为优良用材使用的有:马尾松、毛竹、柳杉、油桐、樟树等。在化工上有广泛用途的有:油桐、樟树、香桂、山苍子等。有些种类同时具有观赏、药用与食用等多种价值,如马齿苋既可食用,又可作药用、观赏与饲料等用。
调查发现,该区的有些野生杀菌植物人为破坏现象比较严重,如金银花、凹叶厚朴、香桂、柳杉、樟树等资源日渐减少,所以,对该区应加强管理,使该区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6 开发与利用建议
6.1 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
植物性杀菌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但该区的野生杀菌植物真正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很少,在崇尚绿色植保的今天,要大力发展植物性农药。但在开发利用时,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采取限制采挖或间采、轮采的方法,严禁杜绝掠夺式的采挖行径,做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要综合考虑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生活环境和资源优势度等情况,在选用植物杀菌剂时,应重点选择数量多、繁殖快和药效好的种类,尽量选用叶片和种子含有杀菌活性成分的植物,以利资源再生。
6.2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力度
要制定针对野生杀菌植物资源保护的相应政策、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意识到生态、环境、资源平衡发展以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提高当地群众保护野生杀菌植物资源的意识,杜绝乱挖、滥采及清林破坏野生杀菌植物资源的不良行为,保护好野生杀菌植物遗传资源,使该区的野生杀菌植物资源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6.3 加强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扩大资源数量
对野生资源数量少和自然繁衍能力较差的种类,进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对利用价值大和有开发潜力的种类进行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扩大数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6.4 加强资源综合性开发利用研究
很多野生杀菌植物具有多种用途。有的植物杀菌剂既含有杀菌成分又含有杀虫成分或同一成分兼有杀虫、杀菌作用,在杀虫的同时可防病,在防病的同时可杀虫,如马尾松、龙芽草、乌桕、野艾蒿、樟树、猪毛蒿、艾蒿、水蓼、苦楝、盐肤木、杨梅、葎草等既能杀菌又能杀虫。有的野生杀菌植物可作药用、食用、绿化与化工原料用等,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要从环境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的要求,多学科、多部门、多行业齐抓共管,综合开发,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6.5 加强科学研究,积极探索研究以天然产物为先导的天然产物替代品
植物性杀菌剂具有不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安全、无残留,容易获得等多种优点,所以,在整治环境,提倡绿色环保食品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植物杀菌剂无疑是人们所期望的农药制品。因此,应加强科学研究,加强植物源杀菌剂农药的基础性研究,特别是资源普查,有效成分分析,多效关系,作用机理和抗性预测等方面加强立项研究,加强植物源杀菌剂农药的成果评价、鉴定、质量监测等工作,建立统一的化学和生物测定标准方法,统一用标准方法进行筛选、测试和分析,确保试验的可靠性、重复性和可比性。同时,积极探索研究以天然产物为先导的天然产物替代品,研究开发活性更高、稳定性更优的新产品——天然产物替代品、复方剂型植物杀菌剂,或研发既能治病杀虫,又有利于刺激植物生长,有利于植物增产的植物源农药。这样不仅可节省资源,而且能保护环境,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6.6 建立植物性农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植物性杀菌剂是一类重要的生态保护型农药,应用植物源农药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好、价格高,所以,应把植物杀菌剂首先应用于蔬菜、果品、茶叶、中药材、花卉生产以及城市园林绿化,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污染,大量的农副产品出口受到影响。因此,如能把植物性农药首先应用于以上领域,就能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1]张应烙,尹彩萍,冯俊涛,等.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进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3):402~409.
[2]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1-6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995.
[3]徐燕云.白云山农药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J].丽水师范专科学报,2002,24(5):61~63.
[4]褚秀梅,赵 坤,史少军.山东木本植物源农药药源植物及其利用前景[J].山东林业科技,2004,154:55~56.
[5]蒋学杰,蒋红云.我国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及发展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31(3):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