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碰撞 分享成果多出精品佳作
2013-08-27高善罡
高善罡
在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暨长江韬奋奖高端研讨会”上,部分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满怀深情地回溯了新闻生涯的精彩片段,中国新闻奖获得者介绍了打造新闻精品佳作的做法经验和切身感受,大家结合新闻工作实践对本届新闻奖获奖作品进行了认真评析,专家学者对新闻获奖作品做了精品点评。研讨会很有成效,对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推动新闻宣传工作水平,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在研讨会上,大家讨论的问题比较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评价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充分肯定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工作业绩。大家普遍反映,这次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工作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充分反映了新闻战线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全面展示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此次评选出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题重大、立意深远,来自基层、服务百姓,全球视角、回应关切,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无愧于中国新闻奖的荣誉称号,一些作品堪称改进创新新闻宣传的样本。此次评选出的20位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长期奋战在新闻工作一线,在各自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投身“走转改”活动;对新闻业务精益求精,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是新时期优秀新闻工作者的代表,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学习楷模。比如,有的同志评议通讯获奖作品《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主题鲜明、思想深刻,角度独特、论述有力,事例生动、数据翔实,语言凝练、用词得当,是一篇真正“沉下去”的好作品,其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可谓是实至名归,也为群体_生事件深度报道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有的专家评价录音报道《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报道视角精巧,结构均衡合理,由记者精心选择的新闻价值蕴含多重社会传播的政治文化意义,是一篇值得称道的优秀广播新闻作品。有的专家评价网页设计获奖作品《聚焦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色彩精到,新颖美观、大气磅礴,洋溢着可上九天揽月的豪迈之情。有的专家评价网络专题获奖作品《接力寻美温暖中国》,让网民成为最美新闻的发现者和报道者,在地方媒体上成功地呈现整个中国,细节出人意料,温暖的色彩、柔情的音乐为网民营造了感人氛围,任凭网民在这个美丽温暖的天地释放内心的善良,还原、塑造美丽的中国。与会同志对获奖作品的褒奖,肯定了各类媒体在适应受众信息需求和接受习惯的新变化方面作出的努力,彰显了获奖作品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努力强化新闻工作的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严肃认真地考虑报道的社会效果,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工作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共同特征。当今社会,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辐射日益加强,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各类媒体新闻从业人员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从事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责任心。有的同志讲,记者并非仅仅是新闻事件简单的记录者和反映者,而是站在时代船头的瞭望者,要在众多的信息中捕捉社会发展进步的脉搏、洞察时代的变迁、发现时代印记。有的同志说,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着伟大而深刻的转型,这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讲,是巨大的机遇,更是挑战。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在推进中国转型、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辱使命。有的同志说,捧得至高荣誉韬奋奖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无比激动;也从那一刻起,我又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我告诉自己,须铭记韬奋先生“乐其业,尽其职,负其责,精其术,竭其力”的工作准则。有的同志在畅谈采访报道体会时深有感触地说,采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其中有与人民群众情感交流时的畅快,有被人民群众热情拥抱的感动,有为全面准确传达人民群众心声时的辗转反侧。实践中,我们认真思考着“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重大命题。这些由衷感言充满着新闻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揭示了记者采写制作新闻精品佳作的动力源泉,使我们更加深切地了解到优秀新闻作品采写者的心路历程,更加深切感到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的可亲可敬。
三、努力强化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使新闻始终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常走基层、扎根基层,坚持为人民立言、为人民服务,是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的不懈追求,是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打动受众的根本所在。有的同志说,只有带着真心真情走近人民,才能真正感知人民的疾苦,才会创作出有利于改变人民疾苦的作品;只有带着真心真情走近人民,才能感悟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才能创作出堪与人民壮举相匹配的作品;只有带着真心真情走近人民,才能发现普通小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才会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只有带着真心真情走近人民,才能细致入微地去了解人民,才会创作出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的作品。许多同志都有这样的同感,可以说这样一个概括代表了与会代表的心声。有的同志说,我们要学习韬奋先生“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努力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和影视作品,充分发挥媒体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有的同志说,新闻工作者,“接地气”“抓活鱼”就像拿漏勺从大桶里捞面条,要“沉到底,靠边挤,慢慢提”。还有的同志说,当“走转改”逐步常态化,“特殊要求”变成所有人的习惯思维、习惯行动的时候,即便把“走基层”报道的牌子摘掉,广大群众仍能感受到中国当代新闻工作者不断前进的脚步。这些体会,不仅谈出了“走转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谈出了走基层应当具备的精神状态和工作要求,谈出了“抓活鱼”的方法途径,这是新闻工作者经过“走转改”活动磨砺的肺腑之言,是“走转改”活动见实效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化拓展“走转改”活动的强烈愿望。
四、努力强化改革创新意识,使新闻工作常做常新。刻苦钻研新闻业务,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探索新闻宣传规律,是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的内在品质,是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胜人一筹的重要原因。有的同志说,我们身处变革的时代,社会和传媒的“双重转型”日益加速;我们从事的是新闻职业,天天求新是我们的基本特征。不创新,就有负我们这个职业;不创新,就必然被时代抛弃。所以,“宁可探索失败,也不因循守旧;宁可在快步前进中跌倒,也不原地踏步。”有的同志说,新闻媒体要善于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走向市场,通过媒介创新走向未来,通过平台创新走向世界。人民日报社任仲平文章《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的作者在谈到写作过程中的创新体会时归纳为三条:一是创新表达体系——突破刻板语态,重拾生动的表达传统,适应新的语言环境;二是要完善知识体系——突破生硬说教,丰富我们的增量储备,盘活我们的存量资源;三是转变思想体系——突破自我设限,正面报道也要抱有“问题意识”,引导舆论必须加入“思想竞争”。《辽宁日报》把改版创新进报亭进家庭的经验总结为:省委腋持、重新定位党报读者、选定一个中心城市为突破口、党报不能都市化、打破邮局垄断发行、党委高度统一、营造浓厚的业务氛围。有的同志在总结提升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感染力的经验时强调,要注意五个W的特殊定位,丰富的镜头语言,多种媒介符号的综合运用、精致的内容剪辑以及彰显鲜明主题内涵。有的同志在总结网络评论成功经验时说,一定要遵循网络规律,与事件、新闻、报道紧密结合,针对性强,突出网络语言特色,用轻松的话语来论证所要报道的重要内容,要用网民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客观、公正、及时、多样l生地表达,说出网民在阅读时的感受,并亮出他们还没有认识到的观点,说出他们的心里话,符合他们的心理状态,以及要表达的心愿。这些高度凝练的体会,充分显示了新闻战线强烈的创新意识,饱含着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创新心血,为我们把握新时期新闻宣传规律提供了宝贵借鉴。
五、要统筹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大力推进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现代传播意识,抢占舆论引导的制高点,是中央对新闻战线的新要求,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有的同志总结电视专题片《南海:前世今生》创作体会时说,《南海:前世今生》能够脱颖而出、突围获奖,就是因为做到了三个“度”,也就是:题材的“高度”、制作的“速度”,以及成品的“可看度”。有的同志说,当前中国存在三大话语系统,政府话语系统、精英话语系统、平民话语系统,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三种话语体系的交流交融甚至交锋中,最大程度地求同存异、弥合分歧、凝聚其识。我们必须转变理念思路,创新手段方法,增强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的同志在总结网络专题报道传播经验时讲,要重视专题的整体设计,增强吸引力;重视专题的表现形式,增强冲击力;重视专题的原创报道,增强影响力。有的同志在谈到《中国企业走向非洲》系列报道采写体会时讲,这次的非洲采访和获奖的启示是,紧抓热点重点话题,积累广泛和强有力的人脉,必须要走出去,找对人、找关键的人,寻找最独特的角度。这些感受反映出新闻媒体对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和话语权的自觉自信,体现了新闻媒体以国际视野谋划新闻报道付出的艰辛努力,显示出新闻媒体打造现代传播新平台的工作成效,这些点滴经验的积累,必将有助于推进新闻战线传播理念现代化、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