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土争端报道的对外传播要点——以“钓鱼岛事件”为例

2013-08-27蔡尚伟

中国记者 2013年2期
关键词:凤凰卫视钓鱼岛争端

□ 文/陈 怡 蔡尚伟

领土争端报道的对外传播要点
——以“钓鱼岛事件”为例

□ 文/陈 怡 蔡尚伟

目前,钓鱼岛争端还将持续,且敏感而复杂,在事涉国家主权的重大问题上,中国电视媒体应当更引人瞩目地作为。电视国际传播是国家外交的重要手段,做好领土争端报道也是扩大中国电视媒体国际传播影响力的契机。

电视媒体对外报道领土争端概况

随着钓鱼岛事件的不断升级,钓鱼岛受到世界关注,成为外媒近期主要关注点。仅以2012年9月14日为例,就有美联社、路透社、共同社、法新社、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香港《明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对钓鱼岛相关问题进行了报道。

同时,国内各家电视媒体也纷纷加大了报道力度,特别是相关报道国际传播的力度。自2010年新华社挺进国际电视媒体主战场,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简称中国电视网或CNC)中英文台相继开播,到目前,初步形成了以CNC、CCTV、凤凰卫视为主力军,以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中国黄河电视台、蓝海电视等为方面军,以长城平台为依托的,多语种、多频道、全媒体、全天候的电视对外传播新格局。

这些频道中的主力军CNC、CCTV和凤凰卫视截止目前已经围绕钓鱼岛争端进行了大量报道,并呈现出各自特色。以央视为例,央视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和英语新闻频道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从各自定位出发进行多角度报道,全面、丰富、理性、沉稳。各档新闻知名栏目轮番出击,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合力。特别是自2012年9月11日起,中央气象台在国内城市预报中发布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天气预报,内容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气象要素,预报在中央电视台一经播出,其宣示主权的意义可谓重大。

凤凰卫视两名记者随保钓船登上钓鱼岛,并拍摄到登岛的全过程画面,这样的独家报道为凤凰卫视吸引了不少眼球。凤凰卫视的评论尺度大、体现多方观点也是其独特优势。凤凰卫视也充分利用凤凰网进行相关报道,其中的评论也是主要特色。一方面,凤凰网依托凤凰卫视,推出视频评论节目“独家评析”,播发凤凰卫视主持人阮次山、何亮亮等知名评论人的相关评论;另一方面,推出“独家对话”,先后访谈了台湾保钓协会秘书长黄锡麟、首次登上钓鱼岛的保钓人士冯锦华等等。

而新华社旗下的CNC中英文台则充分利用其传递来自决策层信号方面的独特权威和优势,侧重报道国家领导人、相关部委、军方高层的表态,明确立场,宣示主权。CNC制作的专题《钓鱼岛的故事》,采访权威专家,从历史和法理依据入手,重申钓鱼岛主权。《中国海监66、46船继续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等展现我政府严正立场及积极举措。《民调显示过半数日本民众认为“国有化”无助于解决钓鱼岛争端》充分报道国际舆论于我有利的声音。另外,CNC还充分利用新华社遍布全球的新闻采集点的优势以及与文字、图片记者的协调配合,主动进行议题设置,如《日窃占钓鱼岛 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前后方多点联动,通过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外国专家之口,以第三方的视角权威发声,措辞准确,切中要点。

领土争端报道下一步需强化的要点

总体看来,中国电视在领土争端报道的原则把握上还是比较适当的,这些基本原则包括:时效性强、权威度高、准确性强、角度巧妙。比如,时效性强是指要及时反映事态的最新发展,充分宣传我方维护钓鱼岛主权的严正立场,有效抓住舆论引导的先机,把握主动权。

但还有几个要点是中国电视媒体在下一步报道中应该切实加以关注和加强准备的。

1.建立应急机制,做好直播准备

面对领土争端,一旦有大事件发生,现场直播的特殊报道形态可以直接表明我国政府和人民对该事件的高度关注,此外,直播报道的反应速度、直播的内容质量以及灵活运用各种电视新闻元素的能力也能最大程度地展示我国电视媒体的实力,其中所展现的中国立场和中国态度也能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外交。①

那么,要做好直播准备,除了直播策划方案的准备,以及各工种,如出镜记者、摄像师、灯光师、主持人、评论嘉宾、导播、字幕、音频、视频、微波、动力等的准备外,鉴于领土争端的特殊性,报道有可能在海上发出,因此特别需要考虑直播信号的传输准备工作。而直播准备中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人员的准备。鉴于钓鱼岛问题的特殊性、复杂性和持久性,电视媒体要致力于在实战中培养锻炼人才,让更多的记者具备从多角度接触切入钓鱼岛问题的能力。比如,锻炼记者分别从法律、文化、渔业、历史、旅游等多视角出发进行报道,使钓鱼岛报道更加多层次、多样化,更加专业。要使得我们的记者具备能够全天候应对钓鱼岛变局的能力,不仅是相关知识的储备,还需要掌握在海上等特殊条件下进行报道和传输的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也要过关,还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唯有如此,记者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2.以我为主,主动设置议程

最初,从舆论主动权的掌握情况看,日方更具优势,现场、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几乎都来自日方,而中方除了官方回应外,鲜有其他的新闻报道。甚至央视的相关报道都使用的是日本方面提供的画面,这还曾一度受到网民质疑。因此,以我为主,主动设置议题,掌握舆论的主动权至关重要。在报道形式、报道内容和报道角度方面可以另辟蹊径,不被日方牵着鼻子走。比如,探访中国的海监船、渔政船的执法情况、解密中国海洋调查船、中国实施海底石油开发战略的配套项目设施、海警巡逻执法情况、中国民间保钓人士等,从不同侧面和细节对外传递中国拥有主权并有效行使管辖权等信息。特别是跟随中国渔政船编队前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进行现场报道,“在现场”的报道形式更有利于显示我维护主权、在领土问题上绝不让步的坚决态度。

除了对事件发展的动态信息报道、电视新闻评论以及针对外媒有的放矢的报道,利用纪录片、专题片等其它形式,也可以更加灵活地阐述我们的态度。日本NHK2012年10月16日曾经放映一部纪录片,片名为《中日之海:不为人知的攻防》。该片以纪录片——所谓“客观”的方式记录了中日关于钓鱼岛问题各方面的争端。该片中还首次发布了关于日本P3C预警机飞越钓鱼岛附近海域的录像以及中国渔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舰船碰撞的清晰画面。还有中日就钓鱼岛问题展开会谈的记录。整个纪录片全部以日本的立场为日方对钓鱼岛采取的行为做辩护。虽然该纪录片的内容不够客观,但是NHK利用纪录片形式进行议程设置,强化观众对其观点的认同是有一定作用的。中国电视也可借鉴他们的经验。

3.借船出海,利用国外主流媒体发出中国声音

目前来说,我国电视媒体在海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比较有限,而借助西方传媒的固有影响力发出我们的声音,可以更大范围地影响世界上一些活跃在政治、经济、外交、媒体高层的人们,从而影响世界舆论。因此,以开放、务实的姿态积极寻求与西方主流媒体的合作,“借船出海”,是现阶段在国际舆论场中有效传播中国声音、增强我国电视媒体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这一点新华社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李从军社长连续在西方主流媒体发表三篇文章:2011年6月1日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2011年12月2日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网站发表《消除贫困:媒体应有更大作为》,2012年7月18日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全球经济再平衡》。上述文章的发表,产生了很大影响力,引起西方传媒的极大关注。而能够在西方主流媒体上发表我们的言论,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兼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韩松将这些因素做了很好的归纳:全球权力的变迁,新兴国家的崛起,机构影响力的上升,作者个人的魅力,现代公关手段的运用,以及媒体领域发生的革命等等。从中可以看出国际传播中一种新的传播模式的出现:依托国家、整合机构、集中智慧,用精英加群体的思维方式,以舆论领袖的个性化面目发声,以富于勇气的创新手段和适应现代传媒话语的方式,实现中国立场的表达。

4.把跟踪外媒舆情,有的放矢组织报道纳入常态机制

钓鱼岛事件这样的国际重大争端,外媒非常关注,但他们的关注点和报道角度可能有失偏颇。电视媒体必须密切跟踪了解外媒的舆情,在后续报道中随时进行调整,做到有的放矢,回应外媒的关注,以引导舆论朝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以新华社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舆情监测显示:针对中国国内的反日示威游行,多家外媒进行了报道,2012年9月14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报道《中国52座城市爆发反日游行活动》;9月16日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北京等大城市反日示威抗议升级》《反日游行之际多家日本商铺遭砸抢》;9月16日,美联社、法新社、共同社纷纷报道《日本要求中国阻止针对日本人的暴力》。针对这些报道,我们的媒体也及时做出了反应,对国内民众理性爱国,和平游行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重点报道,也对政府相关部门及时阻止和严惩借反日之名打砸抢的犯罪行为,有力反击了外媒的肆意歪曲和以偏盖全的报道。这样的舆情跟踪和对我报道的及时调整应当纳入常态机制。

5.利用不同电视媒体优势,打好“组合拳”

中国电视媒体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不同电视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从各自定位出发共同对这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报道,形成舆论合力。例如,新华社可以侧重报道国家领导人、相关部委、军方高层的表态,明确立场,宣示主权。而央视的报道特点是信息量大,整合能力强,能够将历史和现实等相关的资料通过内在逻辑联系在一起,因此,央视的报道可以在多角度、多方位和报道深度上下功夫。凤凰卫视则可以充分发挥其评论的尺度更大、体现多方观点的优势和特点,使得对外电视报道从总体上看更加平衡。其它地方电视台的国际频道也不能置身事外,可以在各种类型的节目,包括娱乐类、文化类等节目中隐性贯穿有关钓鱼岛争端的报道,特别是侧重体现普通民众的呼声,对外显示强大的舆论场。

【注释】

①张兢:《公共外交理念下突发性新闻电视报道策划刍议》,《中国编辑》2011年第1期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分别是: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四川大学;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XW013)“国际电视新闻频道全球传播与拓展战略研究”课题成果)

猜你喜欢

凤凰卫视钓鱼岛争端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国际法探讨
凤凰卫视资讯台时事类节目开场白及结束语分析
中央电视台《读书》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对比分析
有第三方干预的两方争端的博弈分析
职工权利议题的电视媒体呈现*——以央视和凤凰卫视的相关报道为例
痛惜被贼惦记的钓鱼岛
对日受降权争端背景下的中共与美关系
钓鱼岛问题溯源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钓鱼岛主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