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级“牌”怎样打

2013-08-27王运宝钱阳

决策 2013年8期
关键词:合肥市升级消费

■本刊记者 王运宝 实习记者 钱阳

7月30日下午,合肥市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到场的干部领到了一本“特殊教材”,这在合肥市政府的历次全体会上还是首次。

这本教材汇集了今年5月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有关内容,以及国务院和有关部委近期出台的重大政策。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要求说:“我们要学会在国家政策的字里行间,寻找到发展机遇。”

怎样才能找到机遇?正在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因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就是在做选择题,而且大多是单项选择,所以一定要深思熟虑,选对答案才能得高分。

促进信息消费的拉动效应明显,可以牵动消费和投资两大领域。2013年,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

字里行间的机遇

在国家政策的字里行间寻找机会,眼下最大的机会莫过于税制改革。

8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再度扩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试点范围,将由现行12省市扩至全国。201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此次“营改增”扩围通过直接减轻绝大多数企业税负,直接改善企业利润率,对整个产业链乃至社会释放出积极健康的正能量与辐射效应。据税务部门测算,2013年“营改增”将为企业减税1200亿元。

对地方来说,通过税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实施结构性减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张“牌”。“营改增”为何能够具有如此“魔力”?原因主要体现在对市场主体企业发展活力的推动上。

打造经济升级版,产业升级是核心。企业为最大化享受税收优惠,必然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借力政策利好加快企业技术设备升级,促进企业改进经营方式、提高管理水平,进而优化整个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

一棋活,满盘活。以最早开展试点的上海市为例,2012年,“营改增”因素使上海市经济增长增加了0.6个百分点;上海市2012年第三产业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 D P比重首次达到60%,数据凸显“营改增”为上海市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明显效果。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营改增”座谈会上的概括。因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许多难题,都离不开以财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为破解前提。对此,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营改增涉及政府职能的各个层面,牵动着政府和企业、政府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它实际上已经成为重大财税改革乃至新一轮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导火索。改革再度提速,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全面改革的突破口和主线索。”

更进一步来说,作为财税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将倒逼整个财税体制改革,带来包括地方主体税种重建,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及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变化。这就为下一步地方经济发展,打开了充足的空间。

经济专家和企业界的共识是,“营改增”扩围是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时刻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其改革红利将会随着改革深入而持续释放,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

正如李克强所言,实施“营改增”,是推进制造业升级、解决服务业发展滞后问题的重要措施。通过打通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能够促进工业领域专业化分工,做大做强研发和营销,使企业结构从“橄榄型”真正转变为“哑铃型”,产业层次从低端走向中高端。

在从低端到高端的升级过程中,将会产生怎样的经济拉动力?让我们从一部智能手机,以及由此引发的信息消费提升说起。

一部智能手机的牵动力

7月12日,家住合肥包河区的王建经过货比三家,在一家大型商场里买了一部最新款的三星智能手机,已经使用近10年的老牌诺基亚手机终于“下岗”了。王建换新手机满足了自己的通信和上网需求,但他并不知道,就在同一天,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信息消费促进经济升级。

不经意间,王建换购手机,已经汇入到信息消费的国家主题中。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到2013年底,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数将超过5亿,其中就包括王建。

正是亿万个王建,才汇集成信息消费的大市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测算数据,2013年1-5月份,信息消费的规模已经达到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8%。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信息消费领域的服务和产品快速增长,以家庭宽带接入、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微媒体、手机支付、手机视频为依托的新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2013年上半年,微信用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56.8%,电子商务整体市场的规模达到5.4万亿元,增长38.5%。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销量增幅都超过了25%。显然,信息消费正在成为市场新的亮点和热点。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求,今后三年信息消费年均增长20%以上。

从王建换购手机这个普通的消费行为,到国务院专门研究信息消费,再到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最后到经济转型升级,这是一根持续递进的经济链条。

如果深入分析会发现,一部智能手机牵动着消费和投资两大领域。首先,积极寻找在消费领域里的新增长动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信息消费是增长潜力巨大、影响范围广泛、拉动作用持久的新型消费形式,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的便利,都将会拉动服务业的发展。

“这符合经济发展的方向,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地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是一项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分析说,“一是服务业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相对低,二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中,高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创意研发的比重还是相对较低。”

其次,智能手机必须依托强大的移动互联网平台,这正是“宽带中国”战略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而要实现移动互联网络的高速、稳定、畅通,仍然需要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这对任何一个地方来说,都是一块吸引力巨大的“磁场”。

移动互联网中到底蕴藏多大的商机?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围绕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7月21日,在合肥市经济发展务虚会上,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分析说:“合肥要紧盯不放松。市场太大了,合肥一定要抢块‘蛋糕’。”

在实践上,合肥市包河工业区已经开始抢抓移动互联网创造的商机。“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将是包河产业发展新的引爆点。”7月26日,在包河区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包河区委书记胡启生说,“单纯依靠土地、资源、劳动力的投入是有限的,更多的是依靠产业转型提高经济发展效益。”

该出手时就出手

7月22日,合肥市发改委高科技处的姜洋来到美菱股份公司,进行为期一周的“企业留学”生活。到合肥市发改委工作之前,姜洋是一名乡镇公务员,也曾到农村、乡镇企业调研过,可是到生产线上做工人,他还是头一遭。一周后的7月29日,合肥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的汪鑫也来到美菱股份公司。

作为高科技处的工作人员,姜洋不止一次接触到转型升级。但真正到了企业一线,“我才更深刻地理解转型升级对企业到底意味着什么,企业是怎么样转型升级的。”

理解的同时,还有更深切的关注。在美菱的第一天,汪鑫就不止一次地问企业相关负责人,“这个方面享受到了什么政策?还需要哪些政策扶持?”

这个创新性的举措,一方面锻炼干部,更重要的是为政府推动经济升级做好准备。合肥在行动,安徽同样在谋划。

7月30日,安徽省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举行。10天前,安徽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简称20条)的红头文件刚刚出台。这次会议,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次招商引资专题会议;这份文件,也是5年来的第一份招商专题文件。

两个“第一”,凸显出眼下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对安徽这样的中西部后发省份来说,扩大投资仍然是推动发展的主力军。统计数据显示1-6月份,安徽省1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4800个,实际到位资金3091.6亿元,同比增长27.3%。全省1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02个,实际到位资金472.2亿元,同比增长102.1%,增势迅猛。

但经济数据体现出来的现状也不容乐观。2013年上半年,安徽省投资增速只有21.6%,与“十一五”期间年均37.5%的增幅相比,回落幅度较大。于是,高规格的招商引资会议,才格外引人关注。

此前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关于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政策信号,再次打开了铁路投资的想象空间。紧接着在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包括地铁、道路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未来支持投资的领域是一些薄弱的基础设施,既不会造成重复投资,也不会形成产能过剩,如铁路、城市地下管网、污水处理等设施。基础设施投资会保持一个比较高位的增长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室主任陈耀说。

这一系列密集出台的政策,好比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换句话说,推动经济升级,“该出手时就出手”。

相比以往,新的调控政策的最大亮点在于创新扩大内需的方式,“现在是改变以往单纯靠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扩张来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做法,而是精准地找出既能有效稳增长,又促进调结构,既有利于当前,又惠及长远的消费增长点和产业增长点。”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分析说。

但是,推动发展不能光靠中央政府来“配菜”,不能让地方和企业养成习惯坐等用餐。如果只有政府在“热厨房”里干得热火朝天,企业却在一旁常感“不对口胃”,甚至发出抱怨声,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就会运转不畅。

所以说,更重要的是用经济方法把企业、民间的力量撬动起来,增加正能量。这才是李克强总理半年来,突出强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深意。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打造经济升级的新牌局,才刚刚开局。

猜你喜欢

合肥市升级消费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国内消费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合肥市朝霞小学
回暖与升级
新消费ABC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