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设备管理 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2013-08-25方丽娜曹小海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3年2期
关键词:钢铁企业污泥设备

方丽娜 曹小海

作者通联: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铁区点检中心 河北唐山市古冶区 063100

E-mail:caowenxuan1982@163.com

一、设备管理在钢铁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地位

钢铁企业是关系国家命脉的重大工业。我国钢铁行业迅猛发展面临的形势是,全球矿产资源日益匮乏,生产成本增加,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此就要求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生产节奏进一步加快。公司对产量、质量要求苛刻,生产设备的日益精良和单体资产价值的不断提升,对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先进的设备管理水平与先进的工艺水平结合起来,不断加快设备管理进程和强化员工的经营管理意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更大的效益。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设备不仅是钢铁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保证生产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支柱。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其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产量、质量、成本等。因此设备管理作为提高企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立足的必要条件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钢铁企业设备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机、电、仪、液压等相互联动,要求复杂,有某一方面不达标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提高设备系统的运行效益,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能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设备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设备管理,促企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为了加强设备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钢铁企业的设备特点,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从企业基层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观点和方法,以期为企业设备管理和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1.树立成本意识,构建经济型体系

钢铁企业设备成本管理主要包括备件成本、设备检修成本、维修成本等,是以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目标的,建立经济型设备管理体系,就要树立全员性的经营意识。但有些车间往往因忽视了对设备运行时的经济性管理问题,造成检修过度,修理费用和设备运行费用越来越高。因此,公司应加强对点检员成本知识的培训工作,使点检员在编制设备检修计划时,加强概预算意识,树立成本管理意识,体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同时,技术员应每月对材料消耗情况及外委费用进行统计,结合生产经济指标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对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并及时反馈给点检员,使检修或维修带有计划性和预防性,从而达到减少设备故障停机,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2.加强设备资产管理,降低固定资产费用

对于钢铁企业而言,设备资产在所有资产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与之相对应的折旧、修理费用也快速增长,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日益突出。一个拥有大量资产的大型钢铁企业,设备资产往往决定了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1)做好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定期或每年至少盘点一次,与盘点账簿和卡片相核对,详细填写盘点报告表,发现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等历史遗留问题应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和及时作出报告并及时进行整改,使资产的安全、完整得到充分保障,提高资产信息质量。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为了提高资产质量,减少资金占用,闲置固定资产应及时处置、盘活,实现企业内部闲置固定资产的交易,达到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能实现固定资产有效利用最大化的目的。另外,提高有修复价值零部件的修复率,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固定资产的修理分为大修理与零星修理,大修理应由其相应的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部门共同组织评估,提出具体修理方案,并按规定履行申报手续后,方可实施。

3.节能降耗,企业生存之道

钢铁企业是耗能大户,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应当承担对社会一定的责任。设备管理属于企业管理,也是能源管理,节能降耗任重道远。设备管理工作的加强和装备水平的提高,对于企业的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有着直接的作用。必须用技术创新的手段给设备的管理注入活力,杜绝“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降低能源消耗及生产成本,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提高市场竞争力。

(1)降低无功损耗。132m2烧结机尾除尘平时的负荷大约在900kW,现电机为1800kW,导致利用率较低,电能浪费严重。为此先将轧钢车间闲置的1250kW电机进行维修;再将原1800kW电机及配套设施保护性拆除备用,同时取消强制润滑;最后将修复后的1250kW电机安装找正。此举不仅每天节电1262kW·h,而且优化了设备闲置资源,使设备得到了“互换”。

(2)高速线材生产线充分考虑节能降耗。公司新上高速线材生产线项目全面考虑工艺配套问题,使新上项目不仅在技术上高起点,而且在节能降耗方面高起点,配套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由单体设备节能降耗向系统优化节能降耗转变,实现上下工序的优化和合理配置,有效地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新的设备闲置或资源浪费。

(3)开展“关注公辅设施”的活动。公司切实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在降低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近年来启动了一批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措施和项目,如高炉出铁场除尘风机变频节电改造、绿色照明节电改造项目等,项目实施后,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例如,公司有4座高炉,配置了4台出铁厂除尘风机,原设计采用液力耦合器调速及风机阀门来配合控制风机风量,电耗偏高。根据生产现状和工艺要求,应用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去掉液力耦合器,将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直接串联于高压电源与高压电机之间。利用高压变频调速技术改变设备的运行速度,来调节现场工况所需风压、风量的大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根据风机负载的流量与转速的关系分析可知,当转速减小时,电机的能耗将以其三次方的速率下降,因此变频器调速的节电效果非常显著。根据高炉风机运行工况,如果风量要求为原来的20%时,理论上消耗的功率仅为原功率的(20%)3=0.8%,节电效果非常可观。应用变频器节电效果,见表1。

表1 应用变频器节电效果

4.坚持设备管理培训,挖掘潜在经济效益

对钢铁企业而言,培训是最好的投资。对职工来讲,培训是最大的福利。人才是钢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1580mm不锈钢热轧生产线拥有先进的装备,更需要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设备管理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把培训作为职工最大的福利来抓,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使设备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排除一些小的故障,而设备维修人员在传授维修技术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而高素质的维修队伍也正是强化设备操作维护,保持企业的正常生产先决条件和最可靠的保证。同时,要抓好设备基础管理工作,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将设备管理上升到企业文化层面,用企业文化的理念引导设备管理行为,使其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以利于广大设备管理工作者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重视设备点检,消除薄弱环节

(1)提高点检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随着钢铁企业生产节奏的进一步加快,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保证设备在最佳的状态下运行,就需要企业对设备的点检程度不断加深,降低设备故障率,消除设备事故隐患,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做好设备的点检管理工作。例如,加大设备点检力度,做好班前、班中、生产间隙、交接班等中间环节设备的维护、巡视,以便跟踪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排除随机故障或对故障隐患进行预防性处理。及早发现设备故障与隐患,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预防及妥善处理,以防止故障面积扩大,防患于未然。

(2)治理设备薄弱环节,保证全线稳定运行。一条生产线停机,往往是因为这条生产线上的某个设备已到寿命周期或者出现隐患,这些薄弱环节致使整条生产线停机,制约生产的稳定高效运行,易造成生产成本上升。为了保证全线稳定运行,技术人员、点检人员、维修人员、专业生产厂家应进行技术创新,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不断探索设备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

132m2烧结车间的污泥池是将炼钢污泥水供向烧结混合机的,由于近期污泥水中污泥量较大,搅拌机搅拌阻力增大,电机经常发生过载保护停机,从而影响生产。根据公司要求——有效利用炼钢污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结合生产实际——炼钢污泥水中含铁量较高,回收利用在混合机中,降低烧结成本;依据环保要求——炼钢污泥水回收再利用,节约能源。

企业从改善搅拌机结构入手,将原搅拌机的单层双叶片改成双层叶片,从而增加物料与搅拌叶片直接接触并发生强制作用的机会,来消除搅拌低效区,从而提高搅拌质量。原叶片螺旋角较大,搅拌功率所需加大,且污泥容易沉淀,将叶片螺旋角改小,并将原来的双叶片改为四叶片结构,提高搅拌效果。另外,将原搅拌轴上边固定,下半部分悬空的固定方式改造成上部固定在污泥井的井盖上,下半部分固定在井底的固定方式。

改造后,搅拌机整体运转良好,搅拌过程稳定性好,减速机及电机不再随叶片晃动,污泥搅拌效果良好,污泥水得到合理利用,满足了生产需求,同时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污泥中铁成分的合理利用,污泥水回收再利用每年产生效益为69.36万元;改进后使用污泥水,烧结无耗水费用,每年节省水费27.72万元。所以,改造后每年创效约97万元。

6.强化设备液压润滑,防范设备泄漏

设备的润滑管理同样是企业设备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冶金设备大都在高温、高负荷、高粉尘的环境下运行,条件相当恶劣,只有正确地做好润滑工作与合理使用润滑油脂,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设备静(动)密封点泄漏率是判定设备安全状况和对环境影响度的指标之一,有了良好的设备,静(动)密封点泄漏少了。这样,就使设备安全状况和生产环境有了物质保证。同时,企业应认真贯彻执行设备润滑“五定”(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的管理规定,定期检查和监测设备润滑状态,做好设备漏油的预防与治理工作,减少磨损,降低设备故障率,润滑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状况,润滑管理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液压系统工作环境一般都是处在高温、高压、高粉尘变化等条件下,在使用、维修及保养过程中,液压系统中的油液容易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了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根据现场的实际环境,采取如下措施治理液压系统污染:

(1)传统的加油方式为开启液压油箱的加油盖,用一临时油泵将油加入液压油箱,此加油方式很容易造成大量的粉尘进入液压系统。将液压油箱加油口改造成全封闭结构,把好“病从口入”关,避免污染物进入油箱。

(2)控制工作过程中油温变化。尤其高炉炉前液压站周围环境温度过高,并且高负荷连续使用的时间过长,应有专人每天对油温进行监控,填写记录,及时调节冷却水量,调节溢流阀和泵的流量与压力,始终将油温控制在35~50℃。

(3)加强液压缸的维护和保养。开铁口机作为高炉炉前出铁的必备工具,一般都要有旋转、打击和吹扫这三个动作,才能使固化后的炮泥破碎排出。由于频繁的出铁、堵铁口动作,恶劣的高温、粉尘烟尘工作环境,液压油箱不可避免混入灰尘烟尘,污染液压油使密封圈拉伤或老化,造成液压缸内外泄漏。为了防止污染侵入系统,应定期更换轴端和活塞密封,阻止与外界环境或其他系统介质的交换,防止内泄外漏和外部杂质的侵入。通过改进液压元件局部的结构,提高其密封性能。如在打泥液压缸的活塞杆处增设密封防尘罩,减小水气通过活塞杆密封间隙混入液压系统的概率。

7.完善设备档案,确保有据可依

(1)加强基础档案管理。随着钢铁设备的大型化、复杂化、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设备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它作为设备管理的一部分,反映出设备在企业生产中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记载了设备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维修档案、设备易发故障点、预防措施、应急预案等。作为设备管理的基础来说,随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和历史,完备详实的设备信息对设备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2)实时完善四大标准。四大标准包括检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润滑标准和检修作业标准。随着钢铁企业设备改造技术的不断深入,四大标准在制定后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实时修改,使其日臻完善。四大标准是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指引,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开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公司高炉热风炉液压站液压泵长期运转,但每天正常情况下,只有在倒炉时才需要动作阀门,其余时间基本上不动作阀门。将热风炉液压站控制系统引入中控室,方便工人操作,实现远程控制启、停液压泵功能。为了更好地维护设备,提高工人操作标准,重新修订了热风炉液压站操作规程和四大标准。

三、结束语

设备管理是钢铁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设备管理,挖掘设备的潜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于生产,使设备管理更能促进生产,减少设备故障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入、深刻地认识到钢铁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 郁君平.设备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钢铁企业污泥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
钢铁企业设备环保发展趋势探讨
关于钢铁企业转型的思考
加强污泥处理处置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