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27例疗效观察

2013-08-24李江龙刘继波熊飞龙

重庆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后缘前路植骨

陈 春,李江龙,刘继波,熊飞龙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562400)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经前路减压的主要方式有经椎间隙椎间盘摘除术以及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1]。迄今为止,2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尚有争议[2-3]。现将本院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27例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28~71岁,平均48.12岁。道路交通伤14例,跌伤5例,坠落伤4例,重物压伤4例。27例伤前均无临床症状,伤后出现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中央型脊髓损伤10例,所有患者颈脊髓损伤程度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评价标准:A级0例,B级6例,C级11例,D级10例,E级0例。患者C4~5、C5~6、C6~7或 C4~6、C5~7行经椎间盘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共计12例,经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5例。

1.2 方法 (1)影像学检查。本组术前均行X线片和MRI检查。X线片检查均未见颈椎骨折脱位。MRI检查:脊髓水肿14例,脊髓出血或血肿7例,脊髓软化或空洞6例;24例存在颈椎间盘损伤、突出,其中单节段椎间盘突出7例,两节段椎间盘突出17例;4例有前纵韧带损伤的影像表现。(2)手术方法。①经椎间盘间隙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切除退变突出的椎间盘,保留软骨终板至软骨下渗血,撑开狭窄的椎间隙,清除相邻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冲洗止血后植入自体髂骨,钢板锁定[4]。②经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首先切除退变突出的上下椎间盘,切除椎体大部分,带钩剥离子辅助下切除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咬除椎体后缘及相邻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减压范围至两侧钩椎关节内侧,冲洗止血后植入预装自体碎骨的钛网或自体髂骨,钢板固定。(3)术后处理。神经营养药物2~3个月,给予激素脱水7d,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24h,24~48h拔出引流皮片,在颈围保护下鼓励早日坐立或下地活动,颈部制动3个月。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入院时和末次随访时的脊髓神经功能分级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0~28个月,平均23.24个月,所有患者获得骨性融合(图1~2),内固定物无松动和断裂,患者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级0例,B级0例,C级2例,D级12例,E级13例,所有患者终末随访时神经系统症状较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图1 患者椎间隙减压植骨术前MRI表现和术后X线影像学表现

图2 患者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内固定术前、后影像学表现

3 讨 论

自1982年Pang和Wilberger将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列为脊髓损伤的一种类型,随着MRI的普及,对此类损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5]。此类损伤多见于成人,是在原有颈椎疾患的基础上发生的,颈椎疾患导致椎管储备间隙明显减少,加上外力造成的直接损伤,过伸性损伤及屈曲压缩过伸型是其损伤机制,突出的椎间盘骨赘、后纵韧带黄韧带或椎体瞬间轻微的位移,致颈脊髓损伤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6-7]。

3.1 MRI对颈脊髓损伤的重要价值 MRI检查是诊断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最有效的手段。在伤后早期,就可明确脊髓损伤、脊髓受压部位、椎管内变化等表现;脊髓损伤晚期的可有判断脊髓信号改变等。即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而且对定位明确责任椎间盘或椎体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利于指导手术方式和减压范围的确定,并为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提供了依据[8]。

3.2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手术目的 当脊髓损伤后,立即出现原发性脊髓损伤,随后出现继发性损伤。治疗的目的在于防止或减少脊髓的继发性损害,有效地减压和增加脊髓的容积,保守治疗无法改变,采用手术治疗即可彻底解除脊髓的压迫因素,充分地改善脊髓血液循环,为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防止或减少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3.3 两种经前路减压手术方式的选择 前路减压问题,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常发生于年龄较大的人群,因此前路减压可以直接解除前方以椎间盘突出为基础合并骨赘韧带增生等所导致的压迫,对于局限性颈脊髓腹侧的压迫,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获得神经功能的改善[9]。前路手术减压的方法是依据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受压程度来选择的手术方法,临床上常依据患者的X线及MR的定位和患者的表现来决定手术的方式和范围。临床采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固定术或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固定术,如何决定需要呢?应关注的是致压物的部位和性质,如术前影像学证实致压物存在骨化、或椎体后缘骨赘增生明显,甚至硬脊膜有骨化现象即为硬性压迫时则应采取果断的决策,或者有椎体后缘的骨赘、或椎间盘已经破入硬膜下时,采取椎体次全切以达到彻底减压为脊髓恢复提供有利的条件,本组采取不同的两种前路手术减压重建的方式,均获得功能的改善[10]。

总之,对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依据颈椎椎间盘突出及椎体后缘对脊髓的压迫程度等因素及术中的因素来选择个体化的前路减压手术方法,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1] 潘剑成,昌宏,林鸿,等.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术后并发呼吸道梗阻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9,38(1):73-74.

[2] 黄祖珍.颈脊髓损伤致尿崩症22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4):375-376.

[3] 何斌,蔡小军,韩建华,等.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8):691-692.

[4] 陈景春,窦洪磊,方军,等.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J].山东医药,2009,49(14):55-56.

[5] 武文杰,陈海,黄德征,等.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9):776-778.

[6] 詹翼,吴增晖,章凯,等.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3种金属置入物疗效观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2):4135-4138.

[7] 焦新旭,冯世庆,王沛,等.天津市553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9):725-730.

[8] 肖文德,陈建庭,高辉,等.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3例手术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8):3615-3616.

[9] 孙邦建,何磊,段泽敏.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10):1273-1274.

[10]项惠灿,叶君健,欧国潮,等.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4):301-303.

猜你喜欢

后缘前路植骨
莫愁前路无知己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客机气动特性影响
柔性后缘可变形机翼气动特性分析
逐梦记·马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TNF-α和PGP9.5在椎体后缘离断症软骨终板的表达及意义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