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改变刀具提高加工效率

2013-08-24刘广清

科技传播 2013年14期
关键词:粗加工铣刀精加工

刘广清

广东省清远市技师学院,广东清远 511517

1 概述

数控加工过程中,同一零件往往存在不同的加工工艺,而工艺的与生产联系相当紧密。不同的生产工艺,对工厂的生产成本、加工效率都有很影响。

作为一名编程人员,除了掌握熟练的编程技巧外,还必须根据工厂的现有条件,做出比较合理的工艺。

今年上半年,本院实习工厂接到了如下图一所示的一批工件的定单。工件毛坯为尺寸为80×80×30mm,材质为45#钢;工件共生产264 件,且在加工完成后不准用砂布及锉刀等修饰工件表面,要求十天内交货。

图1 零件图

2 现状分析

1)本批工件加工时间紧,任务急,且加工质量要求较高。从我们接到定单到完成所有工件仅有10 天时间;

2)机床台数,共有兼备990M 数控系统的数控铣床10 台,其中能够正常加工的有7 台,按照每天工作8 个小时计算,七台机床十天合计约为560 多个小时,分到每个工件上面仅有两个小时多一点,如表1。

表1

3)本工件最合适的加工方案是用加工中心,但条件有限,我们只能用数控铣床来加工。因而在用MASTERCAM 过程中,有两个方面来提高加工效率:一是合理的设置工艺参数,在保证工件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效率高的走刀路线、切削用量即工艺方案,确保操作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工件的加工无疑是;二是选用合理的刀具,特别是粗加工时的刀具选择,对提高加工效率至关重要;

4)产品需切除的金属材料较多,提高粗加工的效率对按时完成产品的加工来讲至关重要。

3 零件形状分析

如图1 所示,零件外轮廓为四边形,左右对称。整个零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底板,由厚为5mm,基本轮廓为四边形的长方体,但在长方体的下端,切割出圆弧过渡(此圆弧半径根据图中尺寸通过画图可求出),底板上部轮廓倒角为10mm,下部轮廓倒角为5mm;

2)曲面轮廓,曲面轮廓由R100 的圆弧面和下X 轴成30°夹角的斜面组成,曲面和斜面通过R2 的圆弧过渡,整个曲面与底板通过R2 的圆弧过渡,曲面的左右两个侧面、斜面和底板的连接圆弧也为R2;

3)凹槽部分,在曲面轮廓上挖有凹槽,长40mm,宽22mm,最深处13mm。凹槽底部有一凸台宽16mm,凸台两端与凹槽两个内侧连接,连接半径为R2。凹槽底部左右两侧各有直径6mm 的两个孔;

从整个零件形状来看,选择刀具对零件的加工效率影响非常大,若选择的刀具尺寸太大,虽然效率高一些,有利于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工件的加工,但不易加工出来出此处的小圆角;反之,则会降低加工的效率,故应该综合的加以考虑才行。

从整个图来看,零件各部组成元素之间关系清楚,条件充分,编程时的点位坐标很容易可以求出。在加工时孔与工件底面的垂直度、零件侧面与底面的垂直度这些未注位置公差,范围较大,可由机床本身的精度来保证。

4 工艺分析

4.1 装夹方案确定

本工件有三个方向的尺寸即纵向、横向与深度方向,为了加工的需要,按照工件定位的“六点定位原理”,需要完全限定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位置完全确定下来。

纵向基准选工件底板的前后侧面;横向基准选择工件的左右面,高度方向的基准选择工件的底面。

由于本工件采用的毛坯是80×80×30 的长方体,可直接利用机床自带的平口虎钳装夹,不用另外设计夹具。工件毛坯高度为30毫米,因此在装夹时要注意给加工高度方向留有余量,应该在工件下面加上垫块,使工件以防止在加工过程中的意外碰撞。

4.2 刀具选择

刀具选择要综合考虑加工效率也加工质量,根据工厂现有条件,我们常用的刀具为:φ10 的平铣刀、φ6 的平铣刀、φ6 的钻头、R2 的球刀。以上刀具全部为高速钢。

我们的第一个方案是:采用第一把刀为φ10 的平铣刀用于粗加工,φ6 的平铣刀为凹槽的半精加工,φ6 的钻头钻孔,R2 的球刀精加工。

试切削及调整,我们发现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加工,主要原因为:由于采用φ10 的高速钢铣刀来进行粗加工,切削参数不能选得太大,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但是所给工件切除金属的量太大,使得大量时间消耗在粗加工工序上。

另外,为了保证R2 的圆弧过渡,特别是凹槽侧面与凹槽底部R2 的圆弧过渡。精加工刀具选用了R2 的刀具,使得精加工时的行距不能选得过大,导致精加工时走刀路线太长,加工时间无法缩短。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两个措施:其一是将原来选用的φ10 的高速钢平铣刀改换成φ10 的镶硬质合金刀具,提高其切削速度与切削深度,从而提高切削效率;其二是与设计人员协商,能否将部分R2 的圆弧过渡更改成R3 的圆弧,经过协调,设计人员同意了我的方案。这样就将精加工刀具半径加工大1mm,使得行距也相应刀加大,提高了切削效率。

通过两方面的改动,经过试切削,我发现切削时间基本上可以控制在2 小时左右。

4.3 工艺路线安排

4.3.1 粗铣内外轮廓

完成工件整个外轮廓及凹槽内部的粗加工,刀具为φ10的镶硬质合金铣刀,本工序切除大量金属,先用环切法加工,然后用行切法清除曲面残余高度。

当该刀具加工完大部分金属后,改用φ10 的高速钢平铣刀加工曲面轮廓的左右侧面与底板的连接圆弧。粗铣时用逆铣,外轮廓加工时沿切向进退刀,内轮廓采用螺旋式下刀。

由于镶硬质合金铣刀耐热性能良好,建议在用此刀加工时不使用冷却液。原因是机床冷却液的流量不稳定,而且不能保证在加工过程中始终能对铣刀进行冷却,一旦发生冷热不均,容易崩刀。

4.3.2 半精铣凹槽内部

用φ6 的平铣刀粗铣凹槽内部的残留高度及圆弧过渡。

4.3.3 钻孔

用φ6 的钻头,进行四个孔的加工。

4.3.4 精加工

用R3 的球刀进行精加工,采用行切法加工,加工方向与X 轴方向成45°夹角。

上述加工中,后四把刀的加工始终要进行冷却。

4.4 切削用量确定

总的加工用量选用的原则是,粗加工阶段,采用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和较大的进给速度,精加工阶段采用较大转速进行加工。

切削用量如表2。

表2

4.5 对刀方法

采用试切对刀法进行对刀,将工件原点放置在毛坯上表面的中心。由于机床不具备自动换刀功能,第一把刀对好后,记下第一把刀的Z 向位置。

一般方法是用一把废弃的把柄在虎台钳的后钳口表面进行定位,将钳口表面及刀柄清理干净,刀柄放到钳口表面,切削用刀的刀口接触到刀柄时记下此时的Z 向位置即可。

为了定位准确,以后每一把刀确定Z 向坐标时,其(X、Y)坐标最好能与第一把刀的坐标位置相同,因此,我往往习惯取(0、Y),这里的Y 根据工件大小,确定一个整数。

5 加工工艺的改进

在此工件的加工过程中,由于选用的粗加工刀全部是平刀,使得在加工过程中过渡圆弧的加工时间用时较长。如果选用比较先进的刀具(如牛鼻铣刀),刀片选用R3时,则可将表2中的第一、二两个工步合二为一,节省了加工时间,但此进加工成本也会升高,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没有选用这种刀具。

6 结论

针对实际情况,我们将工艺适当改变,使得加工时间尽量紧凑,满足了客户提出的要求,使工件能如期交货。

[1]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田春霞主编.

[2]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2005,7.

[3]数控加工技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数控加工技师手册》编委会编.

[4]邓奕,苏先辉,等编著.MasterCAM数控加工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粗加工铣刀精加工
大型压铸模具铸造模架数控粗加工的高效方法
铣刀盘的5轴数控加工
粗加工切削参数对钛合金多工步加工过程的影响
三次参数样条在机床高速高精加工中的应用
椭球精加工轨迹及程序设计
螺纹铣刀
应用数控加工技术提高曲轴轴颈的粗加工精度
山高新型PCBN材质可执行大批量粗加工作业
伊斯卡拓展了中高速进给铣刀
高校学习方式从知识精加工型到知识贯通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