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3-08-23宋兴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年11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技术人员队伍

宋兴辉

(浙江大学医学部公共技术支撑体系,浙江杭州310058)

0 引言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必备设施,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1-2]。当前,随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等仪器专项资金投入的增加,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快速增长,为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奠定了硬件基础[3]。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作为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管理者和操作者,其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和功能开发,进而影响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竞争力。因此,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技术队伍成为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1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的现状

长期以来,作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一直处于教学科研的辅助地位,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队伍稳定性差,流动性大

由于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在高校日常工作中处于辅助地位,其在培训、进修、评优、评职、晋级等方面往往遭受不平等待遇,加之有些单位存在编制落实不到位,从而使许多具有高技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通过转岗或跳槽离开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岗位,人员流动性大,造成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工作无法保持持续稳定的运行,阻碍了仪器使用率的提高和功能开发,对高校教学和科研产生诸多不利因素[4-6]。

1.2 队伍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整体不高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实验技术队伍往往是低学历、低职称、低业务素质(包括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及管理水平)、高年龄人员的流通场所,有些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甚至成为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转岗的重要流通场所[7-8]。据调查,真正从事仪器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普遍偏少,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管理者一般由教师兼职,技术人员则往往同时管理多台仪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专心开发、钻研仪器设备,仅停留在简单的操作上[9]。这种无规划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实验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责任不明确,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的现象。

1.3 制度建设不健全

由于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于教学科研人员存在较大差距,其工作性质也不一样。但其在职称、待遇、考核晋升等方面又和教学科研人员要求一致,忽视了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使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所以他们很难以一种积极、主动、创造的热情去对待工作,从而制约了仪器设备的管理与使用[10-13]。

2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的措施与实践

浙江大学医学部公共技术平台自成立以来,重视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主要从人员招聘、技能培训和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取得了一定成绩,得益于以下措施:

2.1 领导重视,制度规范

构建共享平台首先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打破原有的管理壁垒,并制定完善的管理规范,使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可以充分体现,晋升有途径,从而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平台运转与发展基本保障,只有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绩效考核的长效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考核制度才能够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和挖掘仪器的潜在功效。

2.2 队伍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

浙江大学医学部公共平台自建立以来,重点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技术队伍建设。平台通过转岗和招聘方式先后遴选1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9人,全部具有医学及相关学科背景,形成了学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技术队伍,为仪器的开发与使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为进一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平台制定了完善的岗位培训计划,对所有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并颁发相应上岗证,从而保证时常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技能。对新参加工作和转岗的技术人员进行规范系统的岗前培训,保持每位技术员都持证上岗。这就使得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设备的熟练使用和实验技术的常规操作,还要重视其使用功能的开发和实验技术的改良,从而能够适应当前高校科研快速发展的需要,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2.3 明确责任,提高效率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开发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功能,必须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大型设备管理的技术队伍。从事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技术队伍不仅要求有技术精湛的操作人员,还需要具有一定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的管理者。平台选拔优秀的一线技术人员做为专职管理人员,从一线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及时准确的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效增强了技术队伍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选配实验技术人员,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经过2年的工作实践,浙江大学医学部公共平台的大型仪器设备总体运行良好,仪器使用率和共享率明显提高。数据显示,公共平台仪器年机时数均超过600小时,其中有7台年机时数超过2 000小时;纳入平台管理后仪器利用率均有明显提高,利用率最高提高3倍以上;连续两年共4台仪器荣获“浙江大学优秀机组”称号;由于各项工作成绩突出,2012年荣获“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大型仪器管理的技术队伍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外高校的实践证明和我国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都要求我们重视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14-16]。因此,高校必须要抓住当前高校发展的大好时机,紧跟形势,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探索研究,努力推进实验室工作的建设和发展,全方位地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学术水平、技术精湛、作风过硬、思想稳定的大型仪器管理队伍,为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1] 许溯伦,卢青兰,施岱松,等.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5):170-179.

[2] 万淑然.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和建议[J].管理科学,2010,2(9):94-95.

[3] 严 薇,柴 毅,廖 琪.构建高效运行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4-7.

[4] 尹蔚兰,何剑琴,杨丝丝,等.高校研究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浅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1(2):6-7.

[5] 陈子辉,王泽生.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和共享[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163-167.

[6] 陈敬德,温光浩,周海涛.贵重仪器设备共享激励机制的系统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12-15.

[7] 吴锦霞,邹永东,刘 刚,等.整合资源构建开放互动的设备管理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235-238.

[8] 王惠琴,王一柏,郑大威,等.依托学科优势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212-214.

[9] 葛亚明,王科俊,吕淑平,等.提高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390-392.

[10] 阮 慧,李五一.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6-8.

[11] 刘丽琴,陈永清.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208-211.

[12] 张丽梅,刘 震.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292-295.

[13] 费克文,倪光峰,王伏玲.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400-402.

[14] 张家栋,何 凌,丁鹏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体制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71-173.

[15] 苏丁丁,熊兴耀,曾建国,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1,14(4):192-197.

[16] 冀 斌,高 静,顾文斌,等.浅谈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型仪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232-236.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技术人员队伍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