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学生的身心注入旋律

2013-08-22古晓琳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教学手段教学内容

古晓琳

【摘 要】中职音乐欣赏课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因此中职的音乐欣赏课应该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课堂主要应以创设优美的艺术形象的意境来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用心灵感受美,从而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关键词】中职音乐欣赏;创设意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

音乐是人类第二语言,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她凝聚了人类的聪明、智慧、才能、天赋、情感等。音乐又是最能感染人们最容易触及人的灵魂,她在表达人们的心声,抒发人们的情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不管是古典音乐的博大深邃,还是民族音乐的悠远多姿,或是通俗歌曲的鲜活率真。所有的音乐都足以让喜欢她的人们如痴如醉、赞叹不已。音乐拥有着神奇的魅力,如何使中职音乐欣赏课让每个学生沐浴在音乐优美的意境之中,给学生的身心注入旋律,不仅赋予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感受美,发现美、追求美,从而达到美育的效果,笔者对此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音乐教学追求美的感受,美的境界,实际上就是从“美”入手,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等三个方面进行“美”的创设,“美”的熏陶。

一、选择“美”的教学内容

任何一个学科都蕴涵着美,而且任一学科的教学不单是为了学生知识的获得,也要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幸福学习创造条件。为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教给学生知识完成认知任务的同时,还应该包含着审美、道德、意志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在中职非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欣赏课没有指定的教学内容的现状下,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及中职学生的特点和爱好,选择了具备“美”的教学内容,作为音乐欣赏课的教材,并创编了一本《音乐欣赏》校本教材,供校内外同行们使用,反应良好,也深受学生欢迎。在该教材中笔者收集了诸如:琵琶独奏《十面埋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色》,《牧童短笛》、《新疆之春》,还有交响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等等,让学生在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细腻、委婉的同时,享受着西方交响乐的气势宏大与震撼。在歌曲方面笔者选择了《梨园撷英》中的《唱脸谱》片段、《我和我的祖国》、《飞来的花瓣》、《赶圩归来阿哩哩》等歌曲,这些歌曲意境都十分地优美。如《赶圩归来阿哩哩》等这些优秀民族歌曲,让学生感受并了解独特的民族风情,进而喜欢并爱唱祖国的民歌。当然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尊重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因此我们也选择了一些美妙的国外歌曲,如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日本民歌《樱花》、印尼民歌《哎哟妈妈》等歌曲。通过欣赏这些歌曲,让学生在了解各国民族风情、音乐发展成果的同时,懂得享受艺术之美,从而为喜欢并创造音乐之美奠定基础。

二、善用“美”的教学手段

如何把“美”的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美,只能通过“美”的教学手段。教师必须要通过它再现、强化、传达教学内容。笔者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以“美”为突破口,通过各种手段来再现音乐教材所蕴涵的美妙意境,让学生经历特殊的情境,体验各种情感,或愉悦、或激情、或悲伤,从而使音乐所蕴涵的相关“美”的意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想象,创造性地用自已的语言、动作或歌唱来表达自已对音乐的感受与喜爱,从而提升辨别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来创设音乐美妙的意境

中职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并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新生事物。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利用多媒体手段把音乐所蕴涵的优美动态的意境展现出来,就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笔者在进行《梨园撷英》中的《唱脸谱》片段的教学时,先自己范唱一遍,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然后再借助多媒体,这时大屏幕上呈现出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京剧脸谱,同时奏起韵味十足的京调音乐,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觉得特别地新奇,他们有的已经开始情不自禁模仿起视频中的动作,做起了“兰花指”手势,有的跟着音乐的节奏哼唱起来,大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态势,整节课学生们趣味盎然、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又如在欣赏《森林之歌》这首歌曲时,将多媒体声色等多种效果合一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创设了一系列的情景,如茂密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还有原野、河川、清新的花香,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对着画面朗诵歌词。这时,看着优美的画面,在这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中,让学生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能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并体会到歌曲的情绪,从而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再把这些情绪在歌唱中较好地表现出来。在多媒体手段应用过程中,教师必须切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视觉画面,以增强音乐教学效果为目的。例如,在欣赏《新疆之春》时,利用多媒体歌曲所蕴涵的优美意境,一边欣赏新疆春天的无限生机,一边感受欢快明亮的主题旋律和欢快的舞蹈节奏,给学生带去无穷无尽的遐想:春天像健壮的青年;像小姑娘;像刚落地的娃娃;山泉淙淙,小鸟歌唱,鲜花竞相开放,伴着这优美的旋律,眼前展示一幅恬静的春晓图……,让学生们很快进入歌曲所蕴涵的优美意境,这种形象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将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春天优美的乐曲,从中真正体会到歌曲的意境,尽情地感受、体验、表现音乐,身心俱在地投入到音乐中来,课堂成为流淌着欢乐的小溪流。

(二)用钢琴演奏来渲染音乐美妙的意境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她在渲染音乐美妙意境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此,笔者十分重视用琴声把学生们带入音乐优美意境之中。例如:笔者在给学生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之前,先用钢琴弹奏一段旋律,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妈妈在月光下的小院子里轻轻地摇着摇篮,哄着宝宝入睡的温馨画面。在钢琴弹奏过程中笔者运用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的旋律,使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运用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突出了摇篮摇动的感觉,再运用装饰音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小小的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如水的月光、无私的母爱、摇篮有节奏摆动的感觉、都在钢琴轻柔的琶音和富有摇摆感的伴奏音型贯穿的旋律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而用钢琴渲染的这种美妙的意境,也让学生如痴如醉地感受着音乐所带来的美的体验,从而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音乐,从而用心灵感受音乐之美。

(三)用形体来表现音乐美妙的意境

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的运用,往往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令人记忆深刻,为此,教师生动活泼富有表情的动作往往也能很快地把学生带入音乐美妙的意境。如:在欣赏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时,教师先进行范唱,在范唱过程中用中速优美而抒情的语调,并结合一些戏曲手势等形体动作来表现董永与七仙女取得自由之后的喜悦心情。当然,在教师形体动作的带动下,学生也会慢慢地投入到音乐中来,伴着音乐的节奏,或模仿教师的动作,或自创自已独特动作来表达、感受音乐之美,畅享学习的快乐。如欣赏《北京的金山上》这首藏族舞蹈音乐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首歌曲的舞蹈性,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积极启发学生编排舞蹈动作,在教师富有表情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了各具特色的动作,尽情体验藏族舞蹈的激越与奔放,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表达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进入角色,就会像亲历过程和情境一样感同身受,引起心灵的共鸣,进而受到教育启发。同时教师的示范、形象感人的表演也会让学生为之震撼,进而加深理解,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四)用歌唱来赞美音乐美妙的意境

在所有艺术中,音乐最能调动和激发人的情感,最能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为此,当学生沉浸在音乐美妙的意境之中时,会迫不及待地用歌声来赞美她。例如欣赏《飞来的花瓣》一课时,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范唱,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深情的意境,在教师富有魅力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这首歌曲,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爱,以及对老师这么多年辛劳的感激,歌声响彻了整个校园。又如:在欣赏电视剧《天路》片头歌《青藏高原》时,教师可以用深情、激昂的脸部表情,深情而高亢的歌声来赞美青藏高原雄伟、壮观的情景,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声的表达不仅能让学生们得到美的享受,而且鼓舞人的斗志,使人精神振奋,培养人的高尚情操,使音乐强大的感染力得到展现。

音乐教学手段的美感更多地源自音乐本身,或者说音乐本身就具有美妙的意境性。音乐以其独特词汇营造了一种让人浮想联翩的意境,这种意境作用于学生的感觉、知觉,使学生的多种感官交叉活动,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深刻了许多,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那样:“只有学生多种感官的多次活动,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活用“美”的教学语言

教师塑造了童话般的意境,还需要用诗一般的语言进行描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缺少了诗意、美感的交流,孩子的智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具有美感的教学语言,会再现教材所蕴含的情境,为此美的教学内容,美的教学手段都应该借助美的教学语言去阐述、去描绘、去展现,从而对学生的感知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产生作用,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引导她们利用联想、想象,把她们带入美仑美奂的音乐境界,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如 :在欣赏《蜀道难》和《忆秦娥.娄山关》选段时,第一首表现的中心意境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二首所表现的中心意境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先是借助多媒体展示这两首歌曲所蕴涵的画面的优美意境,教师再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其中的意境,并配合音乐朗诵引导学生领会其音乐风格。当学生的身心被音乐情感浸润时,课堂便焕发出如痴如醉的意境,此时,师生的地对话便不是干巴巴的符号,而是心灵的倾诉。这时,启发学生利用想象说话,描述音乐有关问题时,我们就不会再为学生的词不达意而苦恼。在这基础上,简要概括出《蜀道难》峻峭美的音乐风格,以及《忆秦娥.娄山关》悲壮美的音乐形象,这些是画龙点睛式的总结性表述,有助于音乐意境教学的深化与美化,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合唱音乐的艺术魅力。为此,“美”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在课堂上理解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享受音乐所带来的文化大餐,经历着难忘的精神之旅,幸福地栖居在诗意的课堂上。

总之,音乐欣赏课以美为境界,让学生用心灵感受美,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完善完美人格的培养,应该说这也是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美能激智、美能冶情、美能育德。当我们音乐教师能自觉地选择“美”教学内容,善用“美”的教学手段。活用“美”的教学语言时,我们的学生必定会感受美、享受美、理解美,从而积极地在学习中创造美,追求美,最终达到音乐教学最完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教学手段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