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独瓣蒜对美国出口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3-08-22李宏洁山东女子学院
■ 李宏洁 山东女子学院
近年来,国内农产品外贸出口越来越多地面临日益严峻的贸易摩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新的贸易形势,要求农产品出口必须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避开低价陷阱,实施以WTO规则为指导的以非价格竞争为基础的自我保护与发展战略。本文选择以云南独瓣蒜出口美国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云南独瓣蒜出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的策略与建议。
一、云南独瓣蒜出口形势分析
云南独瓣蒜是一种得益于云南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大蒜品种,据统计,现在云南全省栽培面积约1.6万亩,独瓣蒜年产量7万~8万吨。云南独瓣蒜具有外形美观,个大质优,剥皮方便的特性,云南独瓣蒜的可食率比普通瓣蒜高5%-10%。据科学检测分析,云南独瓣蒜含铁量是普通瓣蒜的5倍,维生素B2接近普通大蒜的4倍。而且独瓣蒜具有最先成熟的特性,云南地区一般在每年的9月播种,当年的12月至翌年1-2月,鲜蒜即可上市,独瓣蒜价格一般是普通大蒜的2-3倍。作为一种特色大蒜商品,云南独瓣蒜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在对外出口方面也占据着国内大蒜出口的重要位置,是国内独头蒜出口的重要基地。
据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大蒜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为70万公顷和1200万吨,占世界大蒜收获面积和产量的55%和75%左右。同年,我国大蒜出口金额达到10亿美元,占世界大蒜出口总额的68%。大蒜产业在增加产品供给、提高产值贡献、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外汇收入和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云南独蒜主要产区在云南省的大理州和玉溪,昆明也有少量种植,年种植面积约2.5万亩左右,年产量3万吨左右,主要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云南独头蒜出口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反倾销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加之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下,云南独头蒜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年来贸易壁垒增多,出口环境恶化,美国、巴西对我国大蒜实施了反倾销;日本“肯定列表”和欧盟新的食品安全法,提高了进口中国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部分国家也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设置了新的门槛。加之受国外媒体对我国食品安全的负面宣传和2008年2月份输日饺子事件的影响,不少国家有意识地限制中国农产品的进口,致使大蒜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如何走出困境,实现云南省大蒜产业的新发展,是当前云南独瓣蒜产区、独瓣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二、云南大蒜对美国出口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图1 云南独瓣蒜对美国的出口情况示意图
美国一直作为云南独瓣蒜主要的出口市场,云南独瓣蒜产量的20%左右出口到美国市场,目前,主要目的地是美国的纽约和洛杉矶。但目前云南独瓣蒜对美国出口的总体形势并不乐观,首要面对的问题是来自美国的反倾销,云南独瓣蒜对美国的出口受到了严重阻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出口量下降
据云南大理州政府以及云南独瓣蒜主要报关地(如青岛海关、北海海关和大理海关)的资料统计,云南独瓣大蒜近年来对美国的出口量呈现下降态势(见图1)。
(二)出口价格下降
云南独瓣蒜在对美国出口量呈现连年下降的情况下,出口价格近年来也出现了回落,据山东青岛海关数据显示,云南独瓣大蒜对美国出口的FOB价格近四年来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见表1)。不仅如此,近年来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整体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给云南独瓣大蒜的种植与出口带来了双重的压力。
表1 云南独瓣蒜出口美国的年平均价格表(FOB)(单位:美元/千克)
(三)遭遇美国的反倾销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云南独瓣大蒜的欧洲市场基本因为反倾销和绿色贸易壁垒而停滞,美国市场的形势也不乐观,国内只有四家公司通过应对反倾销核查能够继续对美国的大蒜出口,而其他企业面对将近300%的反倾销关税,只能望洋兴叹。而四家公司都在山东省,云南独瓣蒜在对美国的出口中,要以山东为产地进行出口,一般是由山东的公司将云南独瓣蒜运到当地加工之后,通过青岛或者烟台港出运,这无形中增加了运输和加工成本。
三、限制云南独瓣蒜对美国出口的内外因素分析
(一)内部因素分析
1.规模效益不足。现代企业经营理念认为,规模效益是企业实现利润目标的根本保障。企业要做大做强,就离不开走规模化运作的道路。虽然独具地域特色,但是云南独瓣蒜的种植与加工始终没有达到规模化。具体表现在运行操作方面,一是由于客户源的不稳定性,出口产品价格的经常性变动以及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既不能利用稳定的客户源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也不利于与客户之间产品价格的商讨和产品价格的顺利形成,而导致了广大农户种植热情不高。二是在加工生产领域由于缺乏稳定的供应和市场,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愿意在独瓣蒜加工方面进行过多的投入,云南独瓣蒜往往是运到山东金乡等大蒜主产区进行加工,在增加了出口成本的同时,也进一步打压了种植的积极性。
2.品牌化经营缺失。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求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品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国内大蒜出口企业都处在求生存的阶段,缺乏品牌和长远的规划,出口产品大多以低价取胜。虽然云南独瓣蒜具有自身的特色和独到的营养价值,但是对于出口产品的品牌宣传还有差距,一些出口企业品牌意识也有待于提高。例如,在云南独瓣蒜的出口中,很多的产品是依照中性的包装来做的,而不是做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化的发展,产品的竞争力在层次上就不会得到提升。
(二)外部因素分析
1.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在经历了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之后,和国内大多数外贸出口企业一样,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同样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冲击,在成本增加、价格提高的影响下,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下降成为一种必然,而传统的出口行业正是以低价形成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而从长期来看,这种影响将进一步加剧。竞争力下降的必然影响是国内大蒜出口额的下降。
2.国家出口退税降低的影响。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口退税以及加工贸易限制目录等调控政策相继出台并付诸实施,以出口为主导的加工贸易类企业压力陡增。以食品行业为例,2007年7月1日实施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以后,食品制造行业的退税税率下调了两个百分点,从13%下降到11%,国内出口的大蒜片、大蒜粉都在调整的范围。虽然调整幅度不算很大,但对利润本来就已经摊得很薄的加工企业来说,这些内外压力如果不能在内部消化,又找不到一个出口传导出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危机。
3.目标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抵制。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平均每六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一起针对中国产品。近年来,中国制造正遭遇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和起诉,几乎涉及所有出口产品类别。云南独瓣蒜同样遭遇了反倾销的厄运,如美国商务部每年对我国大蒜出口的反倾销调查导致了国内对美国的大蒜出口受到限制,并且大蒜出口企业每年要支付额外的核查费用和大额的保证金,而一旦被认定为倾销行为,保证金则会被没收。
四、云南独瓣蒜对美国出口的对策与建议
(一)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针对当前美国对国内大蒜出口的抵制热潮,云南独瓣蒜生产加工企业要注意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及时发展并努力消除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充分利用WTO规则应对不利影响,对不合理的国外抵制,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予以反击,建立以行业协会为核心,企业为主体的贸易壁垒应对组织。
面对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云南独瓣蒜生产加工企业要立足自身优势,提高产品品质,以绿色营销为理念,努力提高对出口产品的质量要求。对各国和各地区造成的贸易技术壁垒,要从观念上予以重视,在WTO规则范围内从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出发加以应对。而对于不平等的待遇,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进行坚决的抵制,跨越技术壁垒的限制。
(二)增加企业金融避险工具
由于长期面对的是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国内出口企业一般很少采用风险规避工具。而面对目前变幻莫测的汇率波动,若不采取专业的避险手段是很危险的。云南独瓣蒜出口企业一方面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培养和引进相关的专业人员,增强处置汇率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购买银行提供的外汇衍生工具规避外汇风险。而最适合企业使用的外汇避险工具是远期结售汇和人民币与外币的掉期交易。
(三)适当提高产品出口价格
面对人民币升值和美国国内的贸易抵制,云南独瓣蒜出口企业可以采取适当提高产品出口价格的策略来应对这种不利影响。之所以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云南独瓣蒜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物产,世界范围内没有其他地区的大蒜可以替代,相对具有一定的价格发言权,适当提高价格不会过大的降低市场需求;其二,在美国对我国大蒜及其制品反倾销气焰高涨的形势下,提高出口价格不失为一个绕过反倾销壁垒的途径。
(四)积极推行规模化生产
规模效益是当前云南独瓣蒜生产加工中的一个突出难题,如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不仅是我们的地方特产保持活力和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实现其经济效益,带动整个地区对外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现阶段可以由地方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尽快形成一个固定的独瓣蒜产区,同时政府应该扶持一部分加工、冷藏的贸易企业,让广大种植户放心种植。具体模式可以学习山东金乡的大蒜集群规模化生产和加工贸易的模式。
(五)努力培育云南独瓣蒜品牌
云南独瓣蒜出口企业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重点支持、大力培育一批在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方面的优势企业,鼓励大蒜产业集群区打造行业品牌,争创自主品牌的市场环境。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努力使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明显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国外频繁以反倾销、特保等措施对我们施压,才能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完成由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云南独瓣蒜产业应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竞争能力的优化升级。加大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努力做好发现和预测潜在需求的工作,着力做好开发、生产、销售、管理工作。既要提高产品档次,建立起从生产种植到产品出口的一系列整体的开发体系,又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资金尤其是技术方面的合作,学习和借鉴其在产品研发设计、质量管理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早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
[1]张吉国.中国大蒜出口态势与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09).
[2]宋雅楠.现代营销中的非价格竞争因素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3]苏钦东.大蒜生产与出口状况分析及展望 [J].农产品加工,2008,(03).
[4]周念利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价格竞争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