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翻番” 怎么实现
2013-08-22
□ 本刊记者 陈 颖
“收入翻番” 怎么实现
□ 本刊记者 陈 颖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收入翻番无疑令人期待,但“翻番”该如何解读?钱从哪里来?收入翻番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少?到2020年,翻番的收入是否意味着民众应付所遇到问题的能力也翻番?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收入翻番”,意味着什么
“我现在一个月5千,再过8年,我每个月就有一万元的收入了。”在成都市一家公司工作的李小玲为自己未来的收入规划着用途,“我的房贷就不用担心了,可以买个便宜点的车,还可以去看看演出啥的。”
李小玲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是众多受访对象的共同表现。其中也有不少人对收入翻番表现出不理解,甚至担心“物价不断上涨,将冲淡收入提高带来的幸福感”。也有人担心收入“被增长”和“被平均”。对于这一担忧,省委党校副教授肖尧中解释说:“需要澄清一个概念,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指的是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的实际倍增。”
“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并不意味着全民涨工资,不是每个人都在目前水平上翻一番。”肖尧中告诉记者,“收入倍增,强调的是整体上的平均水平,而且主要是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翻番,对社会低收入者,甚至不止翻番。”
报告提出尤其要保证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幅高于高收入者的增幅,劳动报酬增速快于资本所得,彻底扭转要素分配不公导致的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市场内部实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分配差距的缩小。
收入倍增目标的提出,不仅体现了这一要求,而且在时间、收入水平上都具体量化了,它让人们看到,一种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指日可待。
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我省就已经提出了在未来5年努力实现“三个翻番”的目标,即全省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要比全国的目标提前4—5年完成。而提出这一目标是有所依据的,那就是目前的发展基础和潜力。最近两年,四川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国要快5个百分点左右,也更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十八大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钱从哪里来
2013年的元旦是唐晓老师很期待的日子,因为她所在的四川师范大学将在这一天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十八大“收入倍增”的大背景,更增加了唐晓对涨工资的信心。
“绩效工资的具体方案还没确定,但是会上浮。”该校的计财处处长刘东告诉记者,“像高校这样的单位,要收入翻番,更多还得依靠财政。因为我们不可能因此通过提高学费、缩短培养周期等方式来赢利,那就将我们的收入建立在了学生的教育成本上。”
在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乳腺科,严肃的医生、憔悴的病人、焦虑的病人家属在讨论治疗方案。当记者提到2020年收入倍增的目标,该科室的副主任医师胡锐笑着与他的病人开起了玩笑:“我希望收入倍增,但不能让你来买单。”
今年28岁的王刚是成都一家民营企业的员工,“我要收入翻番,就要靠我的老板多发工资”。王刚的老板林毅告诉记者,相比五六年前,员工工资翻了番。人工成本在增加,加上各种税费,企业的压力很大。
只能想尽各种办法消化工资上涨带来的压力,这是林毅给出的答案。他说,企业一方面通过创新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申请了多项专利;另一方面积极与网络经济相结合,开通了微博,并开始在网络上销售产品。
2012年12月11日,在八里庄蔬菜批发市场,记者遇到梁平夫妻,他们种大棚蔬菜已经有十多年,起初用自己家在彭州的1亩多地种蔬菜,一年除去日常开销,能剩1万元左右。感觉效益不错,且市场前景看好,梁平决定把大棚种植面积扩大。
“由1亩多,扩展到3亩多,现在已经达到10多亩了。”叶建平说,现在除去成本外,一年能收入10多万元。“我今天来这调查一下行情,以便更好地配置产品。”梁平告诉记者,“有了好政策,还要靠勤劳致富,才能过上好日子。”对于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梁平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事实上,居民收入是一个比GDP复杂得多的概念,它说到底是一种收入分配。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除了政府公务员和一些由政府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民众收入的获取一般都是通过市场来实现。除了对一些保障线之下的低收入乃至无收入者,政府不可能直接给老百姓派发货币。那么,居民收入要倍增,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措施来保障?
牵一发动全身
“收入要倍增,不是哪一个部门能解决得了的事情。”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除了督促相关单位保障最低工资、工资按时支付外,也会出台一些举措”。要解决钱的来路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它的实质是收入分配改革。而这项历时8年的改革方案近日即将出台的消息,更让其被广为关注。
“经过多年酝酿、讨论和修改,即将出台的方案已经比较成熟了。”曾参与该方案内部讨论的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马小丽透露,最终版本的方案将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组合设计,也更加着重于如何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收入水平。
收入分配无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财政、税收、社保等诸多领域,与个税改革、养老金改革、国企改革等政策如何厘清界限、衔接配套,考验“顶层”设计的大智慧和大魄力。
而要实现收入倍增,怎样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怎么靠发展和制度来保障,中小企业的生存与活力会否受到影响,也需要决策者抽丝剥茧,理清头绪。
“对于我省而言,尽管总量翻番没有问题,但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发展质量实现翻番,使翻番以后的发展更协调,可持续性更强,朝着新的目标迈进的步伐更坚实,则面临着巨大挑战,”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告诉记者。“面对全省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实现翻番必须有新的思路和特定的途径。”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五个提升”的奋斗目标,即产业实力显著提升,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要实现倍增,我们是有信心的,但也是要经过努力的。”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介绍了他的倍增实现路径,“我们必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达州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可以以此为突破口,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改变经济结构。同时,我们要扩大对外开放,千方百计引入新的产业,在引入增量的基础上实现结构调整。”
焦伟侠的全盘规划体现了系统性,“动全身”无疑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镇化进程等等。
“作为民营企业,近年我们已经感受到政策的温暖,如果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企业发展好了,就更有钱给员工加薪了。”林毅对收入倍增计划的配套政策满怀期待。
“收入倍增”的另一个代名词应该就是“幸福”。从这个角度来看,幸福指数的顶层设计,用量化的数字,是“翻一番”,是“倍增”;用形象的比喻,是看得到的张张笑脸。而最为关键的是,幸福的衡量权和判断权在民众手上——8年,不久的将来,一个摸得着的荷包,要实打实。
那时,倍增的不只是收入,更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