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研究①

2013-08-22黄涛尚菲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2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体育场馆贵州省

黄涛 尚菲

(遵义医学院 贵州遵义 563003)

“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党和政府针对当前“重智轻体”的教育和成才观念背景下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现状而采取的措施。贵州经济相对落后,体育基础较薄弱,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上与经济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贵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临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省18所省属及地方全日制本、专科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为调查研究对象,以了解“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五年来在贵州高校的发展现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贵州省18所全日制本、专科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为调查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方向,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分析、整理、提炼,对相关文献所提出的一些普遍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总结和借鉴。

1.2.2 访谈法

调研期间,通过与贵州高校相关教师的访谈交流,对各高校关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了解。

1.2.3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针对贵州省18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份,回收18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17份,有效率为94%。

1.2.4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中,主要利用Excel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2 贵州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

2.1 对“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情况

从表1可见:仅23%的学校专门针对“阳光体育运动”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77%的学校没有制定详细的的实施计划或仅是在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中有只言片语而已。在调查中只有23%的学校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6%的学校配备了专职的管理人员;17%的学校是有专项经费。可见贵州省各高校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

2.2 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

由表2可知:只有71%的高校开展了选项教学,其中能满足学生选修两个体育项目的仅占到41%,59%的学校只能满足学生选修一个体育项目,该比例未达到“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的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要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的要求。调查中还了解到,由于学校场地和师资配置的原因,多数学校选修主要还是篮、排、足等较传统的体育项目,学生所喜爱的一些新兴体育项目无条件开展,从而影响到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课余锻炼的兴趣。

2.3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

国家文件通知要求教育部门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机制,确立学生体育活动的地位,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保障全体学生每天锻炼1h,使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得到充分的保障。从表3发现:仅有29%的学校给学生安排了课外锻炼时间,17%的学校每天七八节不安排文化课,把时间安排为课外活动时间。在和学校体育负责人交流中了解到相关规定执行情况并不理想,由于学生积极性较差、学生锻炼项目选择面小、缺乏体育教师的辅导、缺乏严格管理等原因,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关文件中要求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由表4得出:94%的学校每年只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开展2次的仅为6%。另外,每年举行六个以上项目竞赛的学校占35%,3~5项为47%,3项以下为18%,调查还了解到多数学校竞赛项目比较单一,大都以传统的篮球、足球、田径为主,没有全面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参与面和积极性都受到的限制,不利于学生形成崇尚体育的风气,也不利于学校体育氛围的形成。

2.4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情况

相关文件通知要求“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要以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称《标准》)为基础,充分发挥它对体育课程的导向、激励、监测和调节的作用。由表5可知:所有学校都实施了《标准》测试工作,但只有52%的学校针对其测试和管理工作下拨了专项经费,35%的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这说明多数学校重视程度还不够。调查还表明有82%的学校每年都进行了数据上报,但将其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评奖及学生毕业的依据的学校只占到6%,这种情况下实施《标准》发挥其激励作用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在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学校因为测试合格率要求的原因,存在数据造假、篡改测试成绩的现象,使测试数据缺乏真实性,对上报后的全国数据统计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调查认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以来《标准》合格率提高的学校占23%,认为没有变化的学校占77%,这说明大多数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效果并不明显。

2.5 体育场地设施及利用情况

体育场馆设施是体育教学开展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根本保障,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贵州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由表6可见:贵州全省高校体育场馆总的生均面积仅2.47m2,条件最差的学校竟然只有生均1.84m2,仅有条件最好的一所院校达到生均6.54m2,省属院校情况稍好,基本都在生均3m2左右,而地方院情况不容乐观。另外,全省高校生均室内场地仅为0.68m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素有“天无三日晴”说法的贵州,室内场馆资源的严重匮乏,较严重的影响了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调查显示,能满足开展8种以上体育项目的学校仅占52%,据了解,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达到“一池、一场、一馆”的要求,大多数学校没有游泳池、网球场,少数学校甚至没有塑胶田径场、室内的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和健身房。然而,令人欣慰的是2012年中央2号文件的实施,多数高校都在建设新校区,相信未来贵州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将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表1 对“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

表3 各高校课外活动安排情况

表4 全校性竞赛活动组织情况

表5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

表6 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贵州省高校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视普遍不够,学校领导班子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亟待加强,加上缺乏主管部门有效监管和督导,多数学校并没有认真组织实施,真正将“阳光体育运动”相关要求落到实处。

(2)贵州省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还不能全面达到“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的目标;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仍是许多高校主要教学内容,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兴趣受到较大的影响。

(3)贵州省高校多数学校没有严格贯彻相关文件通知的要求开展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及校内体育竞赛,较大程度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4)贵州省高校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重视不够,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要求,未能发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体育课程的导向、激励、监测和调节的作用。

(5)落后的体育场馆设施条件成为目前贵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所面临的最主要制约因素,运动场地面积不足、室内场地稀缺、场地种类配置不全,都从根本上制约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3.2 建议

(1)加强主管部门的督导监管作用。贵州省主管高校体育部门应设立专门机构实施全面的督导和监管,完善奖惩制度,引起各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视,促使学校建立一切必要的制度化的措施以确保“阳光体育运动”健康有序地进行;同时,组织开展省内、外的经验交流和推广活动,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2)以完整的课程理念来整合高校体育工作。结合贵州的多民族、多文化省份特点,加大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实体育教学内容和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的形式,使学生达到增强体质和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目的。

(3)建章立制,确保学生活动时间。不仅要提供场地器材和技术指导的保障,还要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实现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另外,有条件的学校要充分发挥体育系科资源的带头作用,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4)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学校应在设备、经费和人员上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完善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记录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体育课程的导向、激励、监测和调节作用。

(5)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在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学校要把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作为校园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对照普通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目录要求,创造积极条件,加大投入,突破建设资金的瓶颈,建设高标准的体育场馆设施。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R].2006-12-20.

[2] 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通知[R].2007-06-07.

[3] 王月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1):6-7.

[4] 胡传庆,许国芳.对“阳光体育”的思考和对策[J].体育师友,2007.

[5] 张凤华.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

[6] 苗秀丽.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运动体育场馆贵州省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浅析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