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一公里,距离巴马近一步

2013-08-21赵媛

全国商情·分销时代 2013年7期
关键词:巴马杭州志愿者

赵媛

在美国,因为奥巴马还是候选人时骑自行车上街的飒爽英姿,以及时尚杂志封面上前车筐中装满鲜花的单车女郎的妖娆风姿,很多纽约年轻人已经把骑自行车看成像踩滑轮一样酷——要是腰上绑上一条粗重的自行车链条锁,再戴一个头盔,就显得更酷了。在中国,很多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行车文化的珍贵。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自行车代表的是贫穷落后的过去,而拥有汽车才代表着幸福的未来。短短几年中,似乎所有国内的朋友、朋友的兄弟姐妹,甚至朋友的父母,都以车代替骑行。

话虽如此,早在5年前,杭州就推出了公共自行车理念,它不仅改变了杭州市民的生活,也成为杭州的金名片,更是解决了公共交通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010年,浙江省确立每年6月30日为浙江生态日,从去年开始,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以“生态养生”为产品理念的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积极主动地与浙江省政府合作,开展宣传生态环保的“千人大骑行”活动,继去年首次举办后,该活动到今年已经是第二届了,本次活动参加人数更是达到了3000人。“这是杭州目前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公益活动了”,杭州市体育局局长赵荣福说。

捐车促进周转率

身为浙江人的中脉国际副董事长周希俭以身作则支持浙江生态日,他说:“中脉科技倡导的生态养生理念与杭州关注生态、环保的理念可谓不谋而合,因此中脉宣布将连续5年不间断地向杭州捐赠公共自行车,合计将超过3000辆。”

不要小看这3000辆自行车,其实目前国内的公共自行车运行还不是非常顺畅。今天,国内公共自行车投资模式大体分为两种:政府投资、企业主营;企业投资、政府补贴。以北京市为例,早在2005年,北京市就开始对公共自行车租赁进行探索,扶植一些民营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到2008年奥运会时,公共自行车租赁业一度红红火火。然而,没几年这些民营企业就相继销声匿迹,原因何在?一家民营公司负责人说,之前公共自行车租赁的运营模式为企业主导,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只给予有限的支持。但由于运营成本高、投资回报小、后期维护难,再加上各公司之间的站点互不兼容、收费标准不统一、企业“各自为战”等种种问题,导致公共自行车叫好不叫座。

如何让公共自行车项目真正落到实处?作为民营企业,为了尽一份心力,中脉的选择是硬件辅助。公共自行车使用周转率是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成功运转的重要指标,但就国内而言,迄今为止单一城市超过40000辆公共自行车规模,能达到或超过周转率4次/天/辆的城市,国内仅有杭州和武汉。中脉免费向政府提供3000辆自行车,该批自行车后续将陆续投入市场,政府也将利用自行车租赁所得款项继续服务于杭州的公共交通事业,此举不仅减轻了政府的压力,缓解了企业的尴尬,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大众“想骑有的骑”的现实问题,是真正用实际行动推广生态养生的得力举措。

中脉志愿者合力推广

如果说骑着单车带着头盔,让环保酷起来,那绿衣红车与西湖美景的相得益彰则让环保更加具有中国韵味。6月30日的杭州中山路,千余辆自行车清一色的水红,冥冥中昭示着中脉志愿者如火的热情和炽热的事业心。奥运冠军、杭州姑娘罗雪娟作为特别嘉宾,参加了“千人大骑行”。在她的带领下,3000名中脉志愿者身穿统一的绿色服装,组成骑行队,井然有序地从黄龙体育中心出发,途经曙光路、保俶路、北山路、曙光路一路环西湖骑行。自行车上的中脉旗帜随风飘舞,放眼望去,整个自行车队伍形成了一条长龙,蜿蜒向前。

“骑自行车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我平时就经常骑自行车上下班。”中脉员工翟铭华边做热身运动边告诉记者。一旁的戴眼镜高个子男孩翟奕熹是他的儿子,刚初三毕业,趁暑假跟随爸爸也来参加此次骑行活动,“上高中以后我准备骑自行车上下学,这点爸爸也很支持我。”

将近一小时的环湖骑行刚结束,暴雨就倾盆而至,硕大的雨珠重重砸在石板上,暴雨持续了十分钟,水洗钱塘城,绿色的中脉活动衫与湖边的绿树融为一体,在天空下显得更加鲜翠欲滴。据了解,为了本次“千人大骑行”,很多中脉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他们用骑行的形式宣扬环保理念,倡导健康养生,不仅给温柔的杭州增添了几分活力,更让美丽与环保更加深入人心。

古老的自行车文化、逐渐变窄的自行车道正像北京曾经的那些古老建筑一样,一旦失去就很难找回。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公共自行车不存在大气和噪音污染,可为居民和旅游者提供便捷的绿色出行方式,同时骑车还有助于强身健体,减少城市病的发生。从摸索过河到今天的发展,以杭州为代表的国内公共自行车已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中脉科技倡导生态养生,力图为大众带去巴马的空气、阳光、水和磁场,如果多一份绿色出行,城市就会少一分污染;低碳解决最后一公里,距离巴马也会近一步。

猜你喜欢

巴马杭州志愿者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志愿者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龙井茶园
杭州旧影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