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复合空间结构的城市三维模式探索

2013-08-21王子光

山西建筑 2013年8期
关键词:立体化立体空间

王子光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 611756)

1 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

当前,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关键和飞速发展时期,城市规模的扩大伴随出现土地资源的相对紧缺,我国虽然地广,但人口问题带来城市空间资源紧缺。尽管传统模式的城市发展是以人的平面行为展开,但这种二维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城市空间的演进需求,会导致城市交通加剧,继而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安全问题。正如美国建筑师格兰尼曾经提到过,惯常的新城镇设计已形成的特点是水平发展——低房屋,大而开阔的空间以及无规则的向四周蔓延占据大片面积——造成经济的、社会的、能量的高消费。因此我们需要在三维空间内对城市进行再开发,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前提下,拓展城市空间容量,形成地下、地面、地上三位一体的全新城市发展格局。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和人的活动行为密不可分。建筑、景观、城市是综合性的一个整体,互相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建筑设计人员在做建筑的时候,在将城市、景观综合考虑的前提下提出建筑方案,继而全方位、多角度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而不是为了单纯的建筑方案在封闭的环境下创作。其实,对于立体化城市发展形态的研究现在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在我们国家,效果不是非常明显。

2 立体城市发展的不同形态

1)山地城市。山地城市发展形态实际就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立体发展实例。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山地城市是一种“天然”的立体城市雏形。依附于高低起伏的地形,城市呈现错综复杂的地面形态、多层次的城市景观,城市建筑空间基面的不定性。产生这样的立体特征一方面是人类顺应自然开发城市的结果,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构建集约化城市、有效利用更多城市公共空间而做出的选择。山地城市所形成的城市空间形态可以为我们在此基础上开发三维城市提供借鉴(见图1~图3)。

图1 依山而建之都——重庆

图2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图3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

2)城市地下空间。对于地下空间的探索和研究,在包括日本、德国、加拿大、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中,成果比较显著。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主要包括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地下步行街、下沉式广场等。地铁的出现无疑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探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缓解了地面交通对城市的高强度负荷,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城市工作人群的生活效率。城市地下空间以点、线、面的网络放射性发展形态促成了城市立体化的发展(见图4,图5)。

图4 成都一号地铁站

图5 某城市地下商业空间

3)城市立体交通系统。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普遍认为,交通矛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并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的蔓延,传统的城市发展将人流和车流系统混杂为一体,对人和车的出行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矛盾,这样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效率必然会受到影响。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的这种支离破碎的形态,有人提出了发展立体交通,将人流和车流分开,形成高效、稳定、快捷的新型城市交通体系,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有效避免了安全隐患等问题。立体城市交通系统在城市当中运用的一些实例包括高架立交,人行天桥、过街楼、地铁等等(见图6,图7)。

图6 重庆立体交通

图7 南宁综合交通运输大道

4)城市综合体。传统城市单一功能的建筑已经完全不适应城市人群日益丰富的生活方式。基于提高城市运作效率,方便城市人群生活,城市综合体的出现打破了城市低效率、低节奏的死板模式。它是将建筑的多项功能空间、城市交通、城市公共空间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赋予其城市性的显著特征,对于这样一个复合的城市实体,更讲究城市功能的开放性和公共性,例如美国纽约世界金茂中心,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心。城市综合体有效提供了城市运作效率,整合了城市单一空间的功能互补,提供了人与人交流和协作的平台(见图8,图9)。

图8 成都来福士商业综合体

图9 香港太古广场内部空间

3 建筑设计和城市“立体化”的关系

建筑学在微观意义上是以建筑为研究对象,探讨创作建筑的方法学科,而城市设计则是在更大层面上以整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去探索一套城市发展的理论和方法,表面上看二者研究对象有本质不同,但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和城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建筑无所谓城市,脱离了城市,建筑的创作没有任何意义。现在建筑学科所涵盖的范围甚广,甚至可以说城市设计也是建筑学所研究的对象。因此,作为设计人员来说,要以一种三维的或者广阔的视角去研究问题,以一种可持续的观念去看待所研究对象,将建筑、景观、规划、城市发展视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

我们现在在探讨绿色建筑、可持续景观、宜居都市发展,所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视角去搞研究,无意识地将建筑设计和自然、城市、景观联系到一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研究才会有价值、有意义。今天在探讨城市立体化发展,那么从研究对象出发,我们应在城市构成要素的每个节点、每个环节上都要融入“立体化”这个概念,而并不只是单一意义上去研究城市立体化。

4 对于“和谐”城市建设发展的个人看法

和谐城市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全民都应该在城市建设上给出意见,做出贡献。城市的更迭和复新需要新型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协调配合,需要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协作。单一城市发展模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为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满足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提高城市运作的效率,更大程度上节约城市紧缺空间资源,需要对城市发展提供更加适应时代、适应未来的发展策略。

建筑是城市的静态元素,而城市设计要求我们动态运用灵活思维融合城市与建筑。长期以来,关于城市设计,很多设计人员都在自己的圈子里搞创作,而没有与其他人员包括使用人群、政府人员、其他城市设计师交流和沟通,因此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的发展。立体化城市发展无可厚非是未来城市空间和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实践,不断验证其实施的可行性,当然本论文并未在具体方法上给出意见,只是阐明了城市三维空间开发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希望能以此作为今后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创作出更多有利于城市立体化、和谐城市发展的作品来。

[1]李德民.城市空间的立体化和复合化[J].建设论坛,2000(8):7-8.

[2]郑时龄.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J].建筑学报,1998(10):40-41.

[3]詹克斯.紧缩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0.

[4]董贺轩.城市立体化——“节约型”和谐城市建设的一个务实途径[J].建筑学报,2008(1):16-21.

猜你喜欢

立体化立体空间
空间是什么?
念个立体咒
创享空间
立体登陆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山西太原南中环立体化改造启动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