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8-21耿向华
耿向华
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河南开封475000
2型糖尿病是原发于胰岛素抵抗,伴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逐步发展为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并伴有一定的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病理包括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以及胰岛素抵抗[1]。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自上世纪70 s开始,胰岛素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当中。为研究并探讨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该研究,就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并将之与胰岛素皮下注射相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研究选择该院确诊收治的80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治疗前的血糖控制水平较差,FPG>12.0 mmol/L。其中男45例,女35例,患者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2.2±8.5)岁。病程在1~9年不等。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间以及病理状况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均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给予糖尿病患者的标准饮食,每天进行一定量的体力活动以及体育锻炼。
治疗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治疗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优泌林R,将每日患者所需胰岛素量的50%通过胰岛素泵进行持续的皮下注射,其余胰岛素量按照早、中、晚平均分配。
对照组患者根据每日血糖监测情况,3~4次/d采用优泌林N以及优泌林R经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
1.3 血糖监测
全部患者均在早、中、晚三餐前以及三餐后2 h、睡前以及凌晨2∶00取指血进行血糖监测,每天记录8次。分别计算两组患者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内所需要的时间[2]。
1.4 统计方法
应用 SPSS 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范围所需时间明显较短,且治疗期间胰岛素使用量有明显减少,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对比(mmol/L)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范围所需时间以及胰岛素用量对比
3 讨论
胰岛素泵,是目前医学上认为最为适合人类生理状态的胰岛素注入方式。其主要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脉冲式连续输入的方式保持胰岛素的持续注入,从而达到降低餐前胰岛素使用量的目的,能够更为有效的消除胰岛素抵抗状态,而且采用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的注射治疗,患者对于胰岛素的吸收更快,血糖能够更快的恢复到正常水平。
该研究就采用胰岛素优泌林R进行胰岛素泵注射治疗,这能够有效的降低多种胰岛素同时使用时的吸收差异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每隔一段时间调节基础率能够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3]。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难以模拟人类生理状态下的胰岛素分泌情况,对于凌晨空腹下的血糖控制情况也较差。多数的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胰岛β细胞的功能会逐渐的退化,使得常规的饮食控制以及皮下注射胰岛素很难控制血糖水平[4],采用胰岛素泵进行药物给予,可以很好地控制药物的浓度及避免一些人工注射带来的不便,而且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危险,血糖浓度波动范围小,对于血糖控制效果更佳。此时胰岛素泵就成为治疗糖尿病较为有效的方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糖脂毒性,使得部分濒危的胰岛细胞恢复其生理功能,同时提高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减小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的几率,大大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远期预后。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范围所需时间明显较短,且治疗期间胰岛素使用量有明显减少,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采用胰岛素泵进行血糖控制能够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缩短治疗时间,相比传统的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效果较好,是治疗2型糖尿病较为安全可靠的方法。
[1] 杨兆军,杨文英.重组人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影响的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5(11):989.
[2] 李会霞.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5):132-133.
[3] 代树东,赵蕾.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多次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对比[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2):2852.
[4] Gwang Yeon Kim,Myeon-Cheon Choi,Myungkwan Song,et al.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Donor-Acceptor Type Copolymers Based on FluoreneDerivativesforPhotovoltaicSolarCells[J].Journal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2012,12(7):5735-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