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箬”
2013-08-20邵则遂
都 林,邵则遂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箬”的词义演变
1.“箬”字本义探源。
许慎《说文解字》曰:“楚谓竹皮曰箬。”[1](p95)“箬”在东汉许慎看来出自古楚语,其义为“竹皮”。《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应劭曰:“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鹊尾冠是也。”韦昭曰:“竹皮,竹筠也。今南夷取竹幼时织以为帐。”师古曰:“竹皮,笋皮,谓笋上所解之箨耳,非竹筠也。今人亦往往为笋皮巾,古之遗制也。韦说失之。”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箬”进行了进一步解释:“今俗云筍箨箬是也。脱而陊地,故竹篆下垂者像之。从竹,若声。若,择菜也。择菜者绝其本末。此形声包会意也。而勺切。五部。”[2](p189)在段玉裁看来,“箬”是一个形声兼会意的字,笋壳脱落犹如择菜时去其头尾。除此之外,与“箬”同样表竹皮之义的还有“箨”、“箁”两字,亦为形声兼会意。“箨”从竹,择声,其会意与“箬”相似,而“箁”从竹,箁声,犹如箨解之剖声。许慎认为楚方言的“竹皮”是“箬”字的本义。
2.先秦两汉时期的“箬”。
“箬”最早就出现于《石鼓文·乍原》:
□□□猷,乍邍(原)乍□。□=□=,道(-就)我(治)。□□□除,帥皮(彼)阪□。 □□□(草),爲卅(三十)里。□□□微,=(秩秩)(卣-攸-所)罟。□□□栗,柞棫其□。□□(棕),=(祗祗)鳴□。□=□=,亞箬其華。□=□□,爲所斿(遊)(累)。□□盩道,二日(樹)□,□□五日。
被誉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的石鼓文,现为我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唐初时被发现于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从唐代至今,对于石鼓的国别及年代探讨似乎从未间断过。韦应物、韩愈等均认为石鼓是周宣王时期的作品。到了宋代,程大昌等认为石鼓应为成王时刻。对于石鼓的国别及年代考证较为可信的当属郑樵,他认为石鼓当为秦惠文王之后的作品。到了清代,震钧在《石鼓文集注》和《天咫偶闻》中认为石鼓诗文内容与《史记·秦本纪》所记载的“文公三年,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谓之会”等史实相符,提出石鼓应为秦文公刻。至近代,学术界对于石鼓的国别及年代问题仍然争论不休,最为著名的当属王国维和郭沫若,王国维先生从文字学角度考证认为石鼓应为秦德公刻,而郭沫若在《石鼓文研究》中则对“襄公说”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并提出了石鼓“建畤说”的看法。[3](p39)到了现代,香港易越石先生从《虞人》鼓的内容出发,研究其中的“吴人”即是春秋时“吴国人”,认为石鼓应为秦哀公时作品,徐畅先生从之。[4](p75-82)直至今日,对于石鼓年代及其国别仍然未有定论,但大多学者均认为石鼓应为秦物,早于始皇。
该鼓记录了秦文公治道植树和在树木间设网捕鸟之事,但由于该鼓曾被盗,皇祐年间向传师搜得时顶部已缺,故成了一个碓臼。[5](p92-95)王国维曾曰:“‘亚箬’与‘猗傩’音义俱近,亚箬其华犹言猗傩其华。”由此可知,“箬”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于雅言之中,其义是“箬竹”。
近些年,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出土文物越来越多,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就是其中之一。《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甲种》中有这样两段话(此处参照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改为简体字):
①“人卧而鬼夜屈其头,以箬鞭击之,则已矣。”
②“鸟兽虫豸甚众,独入一人室,以箬鞭击之,则止矣。”
这两段话均出自《日书》甲种的“诘”篇,用于表现秦代的祛邪之术。这里的“箬鞭”是“竹子”还是“用竹皮编制的鞭子”呢?吴小强将例①中的“箬鞭”释为“用竹皮做的鞭子”,将例②中的“箬鞭”解释为“竹鞭”。“箬鞭”其实就是用箬竹做的鞭子。宋人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卷二:“笞用竹鞭”。笞刑中所用的就是竹鞭,作为古代“五刑”之一的笞刑,开始于战国时期,是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的轻刑。直至汉景帝的时候,还固定下了笞刑的刑具是竹板和长度厚度。[6](p441)故笔者认为,这里的“竹鞭”应该就是古代的竹鞭刑(笞刑)中所用的竹子,且为竹子的一种,即箬竹。
从现有的文献看来,楚方言中的“箬”最早出现于楚简。徐灏注笺:“箁之言剖也,言其箨解也。”朱骏声《通训定声》:“箁,苏俗谓之笋壳。”这里的“箁箬”出自楚语,应理解为“竹皮”,当属同义复用,而“箁箬帽”即为“竹皮帽”,且应与汉高祖刘邦的竹皮冠一致,此处“箁箬”正是“竹皮”之义。
由此看来,“箬”最初在雅言中所表示的应为“箬竹”之义,而表“竹皮”之义则为古楚方言。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箬”。
秦汉后,“箬”主要出现于古楚方言区的作品之中,由于受到了通语的影响,这时的“箬”既能表示“竹皮”,又能表示“箬竹”。清代杰出学者桂馥作《说文义证》:“楚谓竹皮曰箬者。王彪之〈闽中赋〉:‘缃箬素筍。’〈郭文举别传〉:‘卖箭箬易盐米。’〈易林〉:‘折箬蔽日。’〈舆地志〉:‘箬溪悉生箭箬,南岸曰上箬,北岸曰下箬。皆村名。’”[7](p1913)桂馥在此并未将“箬”表竹皮义与箬竹义分开,王彪之《闽中赋》中的“箬”应为“竹皮”,而后两例中的“箬”应为箬竹,乃非竹皮。梁沈约《宋书》中亦有:“百年少有高情,亲亡服阕,携妻孔氏入会稽南山,以伐樵采箬为业。以樵箬置道头,辄为行人所取,明旦以复如此,人稍怪之,积久方知是朱隐士所卖,须者随其所堪多少,留钱取樵箬而去。或遇寒雪,樵箬不售,无以自资,辄自搒船送妻还孔氏,天晴复迎之。”此例“箬”为竹皮。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箬”在《齐民要术》中也多次出现:
①覆瓮多用荷、箬,令酒香。燥复易之。
②以竹箬交横帖上,八重乃止。无箬,菰、芦叶并可用。
③“裹蒸生鱼:方七寸准。——又云:五寸准。——豉汁煮秫米如蒸熊。生姜、橘皮、胡芹、小蒜、盐,细切,熬糁。膏油涂箬,十字裹之,糁在上,复以糁屈牖篸祖咸反之。——又云:盐和糁,上下与。细切生姜、橘皮、葱白、胡芹、小蒜置上。篸箬蒸之。——既奠,开箬,褚边奠上。”
汪维辉先生在其著作《〈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中将以上所出现的“箬”均释为“竹笋外壳”,笔者有不同意见。[8](p283)例①讲述的是酃酒的酿造过程,其覆瓮的物品应为箬竹之叶,而非竹笋外壳。箬叶与荷叶有共同的功效,即可以令酒更加清香,而竹笋外壳在这方面的功效却很小,且竹笋外壳与鲜箬相比,易燥易碎,故覆瓮之物应为鲜箬叶。例②中的“箬”同样应为“箬竹之叶”,既然菰叶和芦叶可以替代,那么就应与粽叶相似,且叶子较大,故应为箬叶。例③用来裹物的也应是“箬叶”,柳宗元《柳州峒氓》:“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墟人。”陈耆卿主纂《嘉定赤诚志》:“叶云:‘箬叶以裹物不渍润。’”罗愿《新安志》云:“箬竹罗生,叶大可以苴裹。”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记载:“箬竹柔而韧,南人取叶作笠,及裹茶盐,包米粽,女人以衬鞋底。”
4.隋唐五代时期的“箬”。
隋唐五代时,“箬”表“箬竹的叶子”之义更为普遍。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子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除此之外,《船子和尚拔棹歌·续机缘集》亦写道:“短蓑箬笠凭谁问,独傍芦花浅水眠。”《汉语大词典》中对于“箬笠(箬帽)”解释为:“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即用竹蔑、箬叶编织的斗笠。”当然,在我国古代亦有用笋皮做成的斗笠,例如唐代高适的《渔父歌》:“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然而,从斗笠的颜色上,我们不难判断出“青箬笠”仍然是“用竹篾、箬叶编织的斗笠。”李时珍《本草纲目》释名:“箬,草名。一曰辽叶,生南方平泽,根茎皆似小竹,叶与箨似芦荻。叶面靑背淡,柔而韧,新旧相代,四時常靑。男人取叶作笠,女人以衬鞋底。”作为我国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是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其生活之处并无箬竹,故只能以笋皮作笠,并不稀奇。据笔者统计,仅“箬笠”一词在隋唐五代就出现了70次,其中许浑《丁卯集》出现16次,《全唐诗》出现31次。另有唐朝著名御酒“箬下春”,刘禹锡曾曰:“骆驼桥上苹风急,鹦鹉杯中箬下春。”这个时候,带“箬”的地名和官职名也开始增多,例如“小箬”(地名)、“箬库丞”(官职名)、“茭箬典军”(官职名)。在此之前,仅南朝《舆地记》中提及过“上箬”和“下箬”(地名)。
5.宋元时期的“箬”。
宋元时期,“箬”仍然以表“箬竹的叶子”之义为主。《广韵》曰:“竹箬也。”陆游曾作诗曰:“囊盛古墨靴纹皱,箬护新茶带胯方。”由此可见,人们用叶为茶罨,使茶保持新鲜。除此之外,还有“箬蓬”、“箬笼”等。
虽然“箬”在这个时期以表“箬竹的叶子”为主,然竹皮、竹叶之古义仍然存在。韩彦直为陕西绥德人,任温州知州时著《桔录》:“乡人有用糖熬桔者,谓之药桔。入箬之灰于鼎间,色乃黑,可以将远。又桔微损,则去皮以肉瓣安灶间。用火熏之,曰熏柑。置之糖蜜中,味亦佳。”这里的“箬之灰”即“笋壳之灰”。
“箬”之所以表“箬叶”之义增多,而表“竹皮”之本义很少,笔者以为其可能被同样表“竹皮”之义的“箨”取而代之。“箬”与“箨”在上古同属铎部,发音相近,且意义相同。“箨”最早见于《山海经》:“甘枣之山,其下有草,葵本而杏叶,黄花而荚实,名曰箨。可以已瞢。”这里的“箨”是一种草名。《文选·谢灵运〈于终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李善注引服虔曰:“篁,丛竹也。箨,竹皮也。”服虔是东汉人,由此可见,“箨”至少在东汉就有竹皮之义了。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箨”在秦汉时期作品中仅出现2次,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箨的出现次数增加到28次,隋唐五代共78次,宋元时期达167次,到明清之际,“箨”在文献作品中共出现356次,且多出现于古楚方言区的作品之中。
6.元明清时期的“箬”。
明清之际,“箬”表“竹皮”之用法在一些典籍中仍能见到,例如:
①制度俱依法了,用银匙或银筋或竹筋拌匀,不可犯手抄,入净干磁器内,不可大,恰好盛得十盏料满者,仍用少炒盐,掺在面上,不可用箬箨作掩面,只用两层油单,夹一层厚表纸,紧紧扎定,必依法,然后可全脆青。(《医方类聚》卷一百九十八)
②别去新篁方解箨,重来芳树欲过头。萧萧竹影遮红药,细细波纹映白鱼。才过轻雷收笋箬,旋斟新水试茶芽。)王慧《凝翠轩诗》)
③造茶始干,先盛旧盒中,外以纸封口。过三日,俟其性复,复以微火焙极干,待冷贮坛中。轻轻筑实,以箬衬紧。将花笋箬及纸数重封扎坛口,上以火煨砖冷定压之,置茶育中。切勿临风近火。临风易冷,近火先黄。(《茶录》)
④用笋箬包九里光草。煨熟捻入眼中。(《谱济方卷》)
明清之际,“箬”在词义和词性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词义上来看,“箬”从表“竹皮”、“箬竹”、“箬叶”引申到还可以表一般性植物的叶子,例如《普济方卷》:“茶箬一握、绵胭脂十个、白梅四十九个、右件并烧灰和匀。米饮调下二钱。空心服。”“茶箬”即茶叶,这种说法在现在的闽语中仍然存在。除此之外,现在的台湾部分地区还将“树叶”说成“树箬”。在词性上,明清之际,“箬”还可以作为量词使用,例如何良俊撰《四友斋丛说》卷第十五:“衡山先生于辞受界限极严。人但见其有里巷小人持饼饵一箬来索书者。欣然纳之。遂以为可浼。”彭养鸥《黑籍冤魂》:“这几日正是穷得过不去,灶内无柴,釜中无米,还要吃鸦片。忽然有人来请他去出诊,拿这请封,买了些柴米。剩下的钱挑了两箬鸦片,勉强过了瘾。”
综上所述,从先秦到明清,“箬”的词义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最终,“箬”具有了以下几个义项:(1)竹皮,即笋壳;(2)箬竹;(3)箬叶;(4)代指一般性植物的叶子;(5)作量词。
二、“箬”的现代分布
“箬”在现当代文学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其多表“箬叶”之义。现列举两例以供说明:
①县前街上,几乎是五步一哨;蓝衣的是纠察队,黄衣的是童子团,大箬笠掀在肩头的是农军。(茅盾《蚀》)
②每到小溪边去散步时,必携同朋友五岁大的孩子,用箬叶折成小船,装载上一朵野花,一个泛白的螺蚌,一点美丽的希望。(沈从文《绿靥》)
时至今日,我国很多地方方言中仍然保留着“箬”的说法,整理情况如下:
带“箬”的词语有(括号内为“箬”的含义):华箬竹(箬竹)、箬席(箬竹)、箬笠壶(箬叶)、箬籽(箬竹)、箬子米果(箬叶)、柳叶箬(箬竹)、箬笼(箬叶)、箬下酒(箬竹)、箬下春(箬竹)、箬篓(箬竹)、箬兰(箬竹)、笋壳箬(笋皮)、箬篑(箬竹)、箬包船(箬叶)、桑箬(叶子)、蚕子箬(叶子)。
与此同时,在搜集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了不少以“箬”命名的地名,这些地名中有的自古就有,有的后来才兴起,“箬”作地名时多表箬竹之义,现一一列出:箬田(江西九江)、下箬寺(浙江长兴)、箬岭关(安徽歙县)、箬洋(福建闽侯)、箬岗(浙江义乌)、箬横(浙江台州)、箬山(山名,浙江台州)、白箬铺(湖南望城)、箬寮(浙江丽水)、箬坑(安徽黄山)、小箬(福建闽侯)、箬阳(浙江金华)、箬溪(浙江长兴)、大箬岩(浙江温州)、箬岙(浙江温州)、摘箬山(浙江舟山)、箬糖(浙江衢州)、箬隆(浙江永嘉)。
为了更加直观地看“箬”字在现代方言中的分布情况,特附上“箬”字方言分布图,如图所示:
结合现代带“箬”字的词语和“箬”字在方言中的分布,我们可以得知以下两点:
第一,从地域分布上看,“箬”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古楚方言区。其中,浙江、福建、江苏、湖北、安徽一带使用较为频繁。其他方言区“箬”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也基本属于古楚方言区。[9](p41-44)
《汉语方言大词典》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布地区 用例 “箬”的含义 分布地区 用例 “箬”的含义江西瑞金 箬叶 箬竹 安徽绩溪 箬皮、箬芜 箬竹安徽绩溪 箬皮 箬竹 浙江宁波 箬壳 箬竹江苏丹阳 箬壳 笋皮 福建雷州 菜箬 叶子浙江杭州 箬壳 箬竹箬壳 笋皮箬草鞋 笋皮箬塌鱼 箬叶箬帽 箬叶湖南长沙 箬笠壳 箬叶 浙江杭州 箬壳 箬竹浙江金华安徽休宁、福建蒲城、福建南平、福建顺昌、福建建阳、福建建瓯、福建崇安、福建仙游上海 福建厦门竹箬 粽箬弓蕉箬 箬脉叶子箬帽 箬叶 浙江金华 箬篷 箬叶江苏丹阳江苏苏州箬帽箬叶箬笠 箬叶箬叶箬竹箬壳江西于都 箬叶斗笠笋皮箬叶
第二,从词性和词义上来看,现代的“箬”在方言中大多用作名词,主要表“箬竹”、“箬叶”之义。“箬”表“竹皮”之义在今虽然很少,然仍存在,例如在浙江、江苏等地仍有“笋壳箬”的说法,其代指的即为笋壳。除此之外,浙江杭州仍有“竹箬儿”之说,表“笋成竹时脱下的外壳。”而“箬”表一般性植物叶子的说法在福建、台湾为较为普遍,例如台湾部分地区的“树箬”、福建雷州的“菜箬”等等,作量词仅在台湾部分地区可见,如“一箬树箬”。
“箬”作为古楚方言词,是“竹皮”,在江浙一直传承到现在。雅言中,是“箬竹”,进而表“箬叶”、“叶子”等义。其词义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演变中,“箬”既保存了最原始的含义,又演变为多个义项。每一个词语都是一部文化史,只有深刻地了解了词义的演变规律,才能厘清相关文化的丰富内涵。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郭沫若.石鼓文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4]徐畅.石鼓文刻年新考[J].考古与文物,2003,(4).
[5]徐宝贵.石鼓文《作原》石的佚失及成臼俱在唐时[J].考古与文物,2008,(3).
[6]李学勤.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7]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8]汪维辉.《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9]杨雅玲.中国特产属——箬竹属的地理分布[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