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韦散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51 例
2013-08-20刘会峰
刘会峰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563000)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病。结石可见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 但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 临床表现因结石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异。 肾与输尿管结石的典型表现为肾绞痛与血尿,在结石引起绞痛发作以前,病人没有任何感觉,由于某种诱因,如剧烈运动、劳动、长途乘车等,突然出现一侧腰部剧烈的绞痛,并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程度不同的血尿;膀胱结石主要表现是排尿困难和排尿疼痛。 笔者对近5 年来门诊51 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用石韦散加味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102 例患者,96 例以突然腰腹绞痛,B 超示:强光回声最大0.8×0.7cm2,尿潜血+ ~+++;6 例为体检发现,B 超示:强光回声最大0.4×0.6cm2;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1 例:男36 例,女15 例;年龄最小7.5 岁,最大79 岁,平均年龄40.12 岁;结石最大的0.85×0.75cm2,肾及输尿管结石24 例,肾结石12 例,输尿管10 例,膀胱7 例。 对照组51 例:男32 例,女19 例;年龄最小6.8 岁,最大78.6岁,平均年龄38.7 岁;结石最大0.9×0.7cm2,肾及输尿管结石22 例,肾结石10 例,输尿管10 例,膀胱2 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结石部位、结石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石淋”[1]的诊断标准,均经B 超确诊,结石直径小于1.0cm 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解痉药654-2 片10mg (按该药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症使用),每次一片,每日三次,嘱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3000ml 左右,鼓励做纵跳、跑步运动(老年、体弱者适量)。 同时口服肾石通颗粒(四川旭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0012.),没次15g,每日三次并配合抗炎、利尿等对症治疗。
治疗组:口服解痉药654-2 片10mg(按该药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症使用),每次一片,每日三次,嘱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3000ml 左右,鼓励做纵跳、跑步运动(老年、体弱者适量)。 服石韦散[2](《证治汇补》:石韦、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各30g。)加:金钱草30g,海金沙30g,穿山甲15g,王不留行15g,鸡内金10g,黄柏20g,川牛膝20g,水煎服,1剂/日,18 岁以下用半量。 10g,每日三次,开水冲服。 疼痛甚者加元胡15g,芍药12g,木香15g 行气缓急止痛;尿潜血阳性加小蓟30g、三七粉15g 凉血化瘀止血;老年、久病体虚者加黄芪30g、天冬30g 益气滋肾。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结石排出,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 型超声检查结石消失。 好转:临床症状改善,多发结石部分排出,肾结石通过第一狭窄,降入输尿管上段;或输尿管结石下降1 个椎体以上;或肾积水减轻。无效: 结石无变化,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完成后,有两名数据分析人员核对所有结果,查漏补缺并将数据独立录入到EpiData 软件中,数据录入结束利用程序比对,若发现有不一致的数据提示至少一人录入错误。 数据录入核对完成后,由统计人员和本项目最高负责人进行审核。 计量资料描述采用( ±s),方差齐时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不齐时校正的t 检验;计数资料以实际发生数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Ridit 分析,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3 典型病例
程某,女,52 岁,河南南阳人。 2013 年2 月19 日以腰腹绞痛2h,小便频数刺痛来急诊就诊,B 超示:双肾多个强光回声,最大0.7×0.3cm2、右输尿管强光回声0.5×0.6cm2,右肾盂液暗区2.9×1.4cm2;尿潜血+++。诊断:双肾、输尿管结石,肾积液。 方药:金钱草30g,海金沙30g,穿山甲15g,王不留行15g,鸡内金10g,黄柏20g,川牛膝20g,元胡15g,赤芍15g,木香10g,小蓟15g,三七粉15g,3 剂,水煎服,每日一剂;654-2片10mg,3 次/日;嘱多饮水和运动。 4 日后复诊:腰腹痛、小便频数刺痛消失,B 超示:右肾强光回声0.5×0.3cm2,左肾强光回声0.4×0.4cm2,上方加皂角刺15g, 继服7 剂后复查,B 超示: 左肾强光回声0.3×0.3cm2。
4 讨论
泌尿系结石系指肾、输尿管、膀胱、尿道部位的结石,乃中医内科淋证范畴之石淋,早在《内经》、《金匮》中已有论述。 随着当今饮食结构、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发病率明显增高。 中医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熬津灼液成石。 多因素体湿热久积,嗜食肥甘辛辣厚味,加之饮水不足,以致湿热积于下焦,热灼湿聚,煎熬尿液,杂质凝聚成石;砂石盘踞不除,膀胱气化不行,气滞导致血瘀,瘀血阻滞则痛。 正如《中藏经》云:“砂淋者……又如以水煮盐, 火大水小, 盐渐成石……”;《医学统旨》指出:“石淋乃膀胱蓄热而成,尤如汤瓶久在火中,底结白碱而不能去。 ”《金匮要略心典》也曰:“淋病有数证,云小便如粟状者,即后世所谓石淋是也。乃膀胱如火热燔灼,水液结为滓质,犹海水煎熬而成盐硷也。 ”治疗当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淋排石。 方用四金排石汤加减,方中:金钱草、海金沙清热利湿,利尿通淋、消石排石;鸡内金化坚消石;石苇、冬葵子、车前子、木通清热利尿、通淋排石;王不留行、郁金行气导滞、活血止痛;琥珀利尿通淋、活血散瘀;大黄、牛膝活血软坚,引石下行;生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尿、活血止痛、消石排石之功。下蹲、慢跑、跳跃等运动,是借结石重力而加快结石下移,配合大量饮水,可增加尿量,藉以增水行舟,以提高疗效。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27.
[2]周仲瑛,龚丽娟.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中医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8:295.
[3]熊辅信.临床中药辞典[M].大理: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308-327.
[4]田德禄,蔡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