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水岭上五彩情——安徽省纪委帮扶明光市加快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十年纪实

2013-08-20■李

决策 2013年3期
关键词:明光市明光分水岭

■李 龙

这十年,是省纪委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上上下下情系明光、投身江淮分水岭治理开发的十年;

这十年,是省纪委探索明光分水岭综合治理、实施“四把工程”取得明显成就的十年:把水留住取得实效,把树种上成果丰硕,把路修通成绩斐然,把结构调优迈出步伐,尤其是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2年明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590元,是十年前的3倍;

这十年,也是省纪委和有关省直部门的一批帮扶干部得到锻练,在一线成长起来的十年;

.......

提起这十年明光市的发展变化,尤其是该市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的位次不断前移,明光分水岭地区的基层干群总会感慨地说“:难忘啊,这十年!省纪委各级干部用自己的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牵头帮扶,为我们建起了五彩家园——‘贴心的红’、‘沁心的白’、‘舒心的绿’、‘甜心的橙’‘、暖心的黄’!”

贴心的红

安徽省中部的江淮分水岭地区,其面积、人口均占全省三分之一,但干旱缺水、灾害频繁、丘陵起伏、岗冲交错、地形破碎的恶劣条件扼住了岭区人民发展的步伐,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97年,省委、省政府做出对岭区实行综合治理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出台了《关于加快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的意见》,吹响了我省第一个区域性发展战略的奋斗号角。

明光市地处皖东北,全市17个乡镇、街道中有10个处在江淮分水岭地区,是全省江淮分水岭重点县(市)之一。其中,位于江淮分水岭脊背南部低山区的张八岭、三界、石坝、明南、自来桥等5个乡镇、街道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治理乡镇。2002年起我省确立了对口联络帮扶制度。以省纪委牵头联系共同帮扶明光分水岭治理的省直单位;于是省纪委、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商务厅、省建筑工程学院、省皖能集团、省电信公司组成干部帮扶队伍就此进驻明光市。

十年来,几任省纪委领导都先后带队到明光市进行调研、考察,找重点、破难点、明思路、定举措、选项目、筹资金,对治理工作在实施、验收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倾情帮扶,在明光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宾宜亲自到明光开展走访活动,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在当地百姓中留下了动人的佳话。

2011年11月6日上午,王宾宜书记乘车直接前往分水岭重点乡镇石坝镇的王桥村开展走访调研。当晚,王宾宜就住在村民家中。第二天上午,他又早早起来,与王桥村村干、村民一起到困难户李道新家承包田里,为刚撒下麦种的田块清沟沥水。

王桥村总支书感慨地说,王书记通过亲自协调,可帮我们村解决了大问题。他一一细数道:一是整理全村项目区4000多亩土地;二是协调150万元革命老区建设资金从而建成了小区道路、路灯、下水道、绿化、公园等;三是协调了24万元资金,深挖了村里8个村民组的当家塘等等。

2012年12月19日,王宾宜书记再次到明光王桥村回访,在调研期间对从事江淮分水岭治理工作的同志们说,分水岭项目建设要注重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入手,从挖塘、打井、修路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做起,扎实实施“四把工程”,让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工作成为明光农村工作、民生工程的一个亮点。

此外,省纪委分管定点扶贫工作的副书记车建军、秘书长张正耀也定期听取包括王桥村在内的联络帮扶工作汇报,研究落实治理项目、资金和部署年度工作等。据明光市农委副主任、分水办主任胡旭介绍,省纪委常委基本上都到过明光市调研、指导和帮扶,自2003年起,省纪委先后派出金国文、刘卫平、胡郡、张增佳、解志国等5位处级干部在明光市任联络组长、副市长,专职驻点帮扶。十年来,省纪委和省直五家单位驻点帮扶的干部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帮扶工作。他们帮助明光市和有关乡镇、街道搞好规划,理清治理开发思路;选准帮扶工作切入点,以项目为抓手,通过修桥、修路、挖水塘、绿化荒山、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既加大对当地的“输血”力度,又着力提高当地的“造血”能力,做到了“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

十年帮扶不寻常。从治理之初明光市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工作便走在全省前列,并连续九年获得省级优秀表彰,考评得分排名都在全省第一、二。截至目前,明光市的治理工作共有14人次获得省委、省政府和滁州市委、市政府先进个人表彰,6人记二等功。省及滁州市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的现场会也多次在明光市召开,其工作成为全省的佼佼者。

沁心的白

“甘泉流进百姓家,惠风吹进万民心”。这是明光市石坝镇三关女村民胡新琼见家里用上了白哗哗的自来水,特地请人写的一幅对联。

吃水问题是岭区人民亟盼解决的民生问题。分水岭治理开发的实施为群众带来了实惠。

明光市自来桥镇的平田村矮山头自然村,以前家家打个土井、压井,但都是表层水,水浑,猪粪水、鸡粪水都能洇到井水里。在分水岭治理中,经考察决定在附近的杏山上建个大水池,引入经检测完全合格的泉水,利用水位差向山下村庄供水。群众高兴地说,政府给我们干了件大好事,现在吃上了干净水,通过水泵还可以把水抽到家里的水罐,太阳能淋浴也能用上了。

如今,通过挖深井、建水塔等集中供水项目的实施,明光岭区群众吃水困难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与此同时,在一个接一个项目的实施带动下,岭区各乡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旧貌变了新颜。

“在岭区建设的过程中,历任挂职市长都兢兢业业。”长期从事乡镇分水岭治理工作的张八岭镇副镇长姚国青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像刘卫平副市长,工作责任心很强,项目一批下来后,他都要亲自到现场督查督办。即使是很远的村庄,车子不能开到跟前,他也坚持跑几里路到项目点。”

经过十年的努力,明光市岭区累计实施“把水留住”各类治理工程2196处,完成土石方1184万方。其中,大塘259面,中塘501面,兴修水库27座(含小I I型),疏浚、整治引提水渠道34条185公里,解决了3.4万人饮用水的困难,新增蓄水1600多万方,新增灌溉面积6.2万亩。

像解决吃水困难一样,明光市分水岭治理工作之所以能受群众欢迎、得上级肯定,关键是多年来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治理思路。

金国文副市长是首任联络组长,他经常奔波在乡镇一线调研,着力探讨治理开发思路,确定了工作指导思想: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实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和生态文明三大工程建设。

此后几任联络组长又根据岭区特点,把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由治理转向开发,由改善转向提高,着力在结构调整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上下功夫,制定并实施了了以岭区甜叶菊、红薯、花生、水产品、畜禽等特色农副产品为主的开发及深加工规划。

省分水办主任王俊修称赞明光市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有章法,尤其是领导重视,把分水岭治理做成“一把手”工程;的确,市委书记李庆宁、市长杨甫祥亲自过问,经常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并多方面给予支持。这一点也体现在“把路修通”上。经过十年的努力,明光市把路修通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和“村村通”工程相结合,共修建乡村道路650公里,使偏僻的山村小路与国道、省道连接,农副产品运输难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

舒心的绿

“人在岭上走,身在绿中行。”在“把树种上”工程中,明光市以这样的目标来鞭策自己,他们特别重视实施机制创新,为岭区农民、社会力量投资搞绿化开发吃了“定心丸”。当地百姓称这种绿化荒山为“舒心的绿”!

十年来,历任帮扶干部解放思想,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基础上,通过项目建设引导调整;通过整合水利、林业、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打捆集中开发;通过推进林木产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放开荒山、荒岗的经营权,把林木权属落实到户、到人,颁发林权证,提供多项优惠政策,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多方吸收外资和民间人力物力进行全面开发。

副市长胡郡在负责全市实施绿色工程中,率领绿化大军苦干两冬春,共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占完成任务的100.3%,完成绿色长廊林带30公里,实施村庄绿化34个,栽植各类苗木近30万株,完成生物能源黄连木造林5800亩,义务植树110万株,绿化改扩建道路10余公里,得到了省林业厅的充分肯定。

随着村庄整治和整村搬迁越来越多,明光各地遗留下来许多当地特有的树种。副市长张增佳以项目扶持为抓手,对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利用,支持开发风景树建设示范区。目前风景树示范区已经育有朴树、广玉兰、红枫、三角枫、紫薇等20多个知名风景树树种,畅销山东、浙江、上海、云南等省市和长三角苏锡常地区,形成了一个符合市场需求的园林产业雏形,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当地的生态面貌。

经过十年的努力,明光市岭区累计造林13.8万亩,栽植经果林2.84万亩、用材林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4万亩,完成“绿色长廊”林带58公里,线路绿化41公里,完成村庄低效林改造50个,新栽各类苗木581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8%。

甜心的橙

橙色使人联想到金色的秋天,是一种富足而甜美的颜色。十年来,省纪委帮扶工作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红草莓、金银花、大白鹅、紫甘薯......在点缀着明光山岭的同时,让农民尝到了治理开发的甜头,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有特色的乡镇:

坝西牌“草莓之乡”明南街道、“山芋城堡”自来桥、“绿豆之乡”涧溪、“金银花之乡”张八岭、“甜菊重镇”管店、“杂粮之乡”石坝........

“山芋城堡”自来桥镇的名气日响。近年来,这个江淮分水岭治理重点乡镇抓住治理开发契机,积极发展以鲜食为主的山芋生产,全镇种植山芋面积1.6万亩。仅此一项,全镇农民增收2240余万元。此外,全镇储藏山芋30万斤以上的16家、100万斤储藏户4家,尤其是分水岭项目扶持的明光市兆星农特产品有限公司储藏量达1200万斤的特大型储藏窖更为省内所仅有。为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红薯产业引领上的作用,胡郡副市长在任期间还支持投入项目扶持资金,让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永言集团”建成生产线,进行红薯深加工,让红薯产业再发后劲。

金银花产业是明光农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省纪委几任帮扶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做好金银花文章。解志国副市长到明光后,针对金银花行情形势,他带队到山东平邑和河南封丘调研,对金银花前景充分论证,将其列入2012年度明光市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示范片项目建设内容。目前,新加坡客商投资400万美元组建绿大地合作社,现已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租赁山场5159亩,建育苗基地97亩,张八岭全镇已栽种金银花1500多亩。如今,明光全市金银花种植已达8000多亩。

石坝镇紫甘薯育苗基地建设在省项目资金投入79万元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139万元占地130亩的种苗培育基地带动了全市3000亩紫甘薯的订单种植,带动农户700多户。基地负责人介绍说,每年光付给农民育苗的工资就达十几万元。

畜禽养殖是明光分水岭治理中的又一特色成果。

2012年4月21日,张八岭镇岭南村仿金养鹅专业合作社迎来了六安市金安区政府考察组一行。这是解志国副市长着力引导当地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务实之举。在他的牵头协调下,随行考察组的六安市明牛有限公司、皖江集团、皖农鹅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与明光养鹅合作社和基地进行了对接。明光养鹅业规模化走出去成为现实。

十年治理开发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尤其是分水岭治理的热潮激发了当地干群的创业激情。明光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王锡江退休后不享清闲,来到治理重点镇石坝镇,卖掉城里的住房,借租乡间民房,承包荒山开山造林,并创办了明光市银岭山中草药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40户。

十年来,明光市分水岭治理共实施结构调整项目近百个,形成了甜叶菊、红薯、花生、明光绿豆等四大农副产品基地。全市甜叶菊种植面积15万亩,红薯年产量200万公斤,“明绿”品牌重新获得国家工商注册商标和著明商标。

截至目前,明光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6家、滁州市级11家,全市农村经济合作社达377个,带动农户4万户。

暖心的黄

黄色是最辉煌、最明亮的色彩,它象征着温暖和阳光。

一方面,十年来,省纪委咬定分水岭治理开发帮扶工作不放松,主攻难点,多办实事,书写了这一地区开发、治理、建设史上辉煌的篇章。在明光市首批5个美好乡村示范镇村中,属分水岭地区的就占3个。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还有待提高,那些致富无果、生活困难的群众仍有不少。这一切都时时让帮扶干部们牵挂在心。他们每年都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

他们想方设法为当地农民请来专家,义务开展畜牧养殖业培训;帮助乡镇进行城乡规划设计;为岭区乡镇中小学教师义务培训英语;为岭区小学提供课桌椅及教学设备;为乡村办公室提供办公电脑和办公桌椅.......

解志国副市长了解到自来桥镇乌山村石郢的群众吃不上干净水,便把这事向常做公益事情的老同学、安徽伟青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春生作了介绍,吴总当即慷慨解囊3万元,为群众挖了一口井,建了一个水塔。

到石坝镇走访一下,就能感受到当地干群对省建工学院派驻该镇汪伟的感激之情。他们说,汪伟同志每月驻镇时间都在20天以上,帮助当地进行规划,深入施工现场督查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他还从建工学院的学生中征集军训服装400套,无偿捐献给石坝镇,解决镇民兵训练及部分特困户穿衣着装问题。

省商务厅驻张八岭镇帮扶联络员刘尚励自2009年起,连续三年驻扎在山乡。省商务厅机关有关部门和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领导先后7批次前往调研,实地对接。2010年12月,在省商务厅大力支持下,张八岭镇农贸市场建设资金20万元到位,随即引来配套建设资金100万元。2011年12月镇农贸市场建设竣工。2012年春节前,商务厅副厅长陈晓玲主持召开了与明光市张八岭镇的联络帮扶对接会,达成多项支持意向。随着一项项工作成果的取得,刘尚励站到了省分水岭工作表彰大会的领奖台上。

十年栉风沐雨,十载春华秋实。在省纪委的帮扶协调下,明光市从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间,争取到省和滁州市资金1898万元,组织群众自筹和吸引社会资金4481.5万元,总投入高达6342.5万元,有力地推进了岭区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在江淮分水岭上唱响了一曲科学发展、拚搏奋进、求实创新的豪迈之歌。

猜你喜欢

明光市明光分水岭
明光市人民医院
与《四季》有个约会
习作点评
2019,一定是个分水岭!
WeatherConnect the dots and write. Fill in the missing letters.
安徽明光方言语音研究
“华北第一隧”——张涿高速分水岭隧道贯通
分水岭
不同类型脑分水岭梗死与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