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生态道德情感培养的路径选择
2013-08-19周光迅
周光迅,温 馨
(1.浙江理工大学 生态哲学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8;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丰盈的物质财富,也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一场劫难,多少年来,人类一直以自然界的“主人”自居,“用度在我、取舍由我”,俯仰之间,皆从自然获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艰巨任务,即“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有两种东西,在我心中,愈思愈生敬畏之心,那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因此,要解决我们现在面对的生态危机,首先要解决人们的心灵危机。
一、生态道德情感理论概述
(一)生态道德情感的涵义
生态道德情感虽然一直未被中西方学者纳入独立的研究体系,但无论是“敬畏生命”、“诗意栖居”、“珍爱大地”的西方生态伦理思想,还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等思想,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与发展。
朱小蔓教授曾指出,“道德情感教育强调以感受体验为基础,以情感态度的养成为表征,以培养情感性道德人格为目标。”[2]笔者通过对道德情感以及生态道德等概念的总结分析,认为生态道德情感就是人们根据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生态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在体验,它与认知、意志和行为一样,是生态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其主要包括生态敬畏感、荣辱感、正义感、责任感、亲和感等内容,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源泉和内在动力。人们只有对生态理论及行为产生情感认同,才能将生态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主体的行为规范。
(二)生态道德情感的特征
首先,生态道德情感具有内隐性。这种主体发自内心的态度表现不是肤浅的、虚伪的,而是在人们灵魂深处对生态问题发自肺腑的觉悟,是从人性上对生态问题的感知与感悟,内隐性使生态道德情感成为生态行为最有力的监督工具。同时,生态道德情感又具有外显性。主体在将生态道德认知内化为态度体验的同时,也能将自我的生态道德情感作用于道德行为,指导生态道德行为的选择以及有意识的改造生态环境。这是道德情感内化后的必然结果,主要体现在指导主体在生态实践过程中,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践行。另外,生态道德情感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生态道德情感的本质体现。所谓生态道德情感,就是主体关于生态道德现象与行为稳定的情感体验以及固有的心理状态,它是对一定现象产生的稳定的“兴趣”。在生态道德中,这种情感体验是可以重复的,在相似现象的刺激下,情感体验不断加深从而稳定为主体的固有态度。最后,生态道德情感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它源于社会也源于历史,既是一个社会过程,又是一个历史过程。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历史的车轮从不会因为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停止,每一个历史时期都需要正确的情感指引社会前进的方向。生态道德情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它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所处时代的生态问题,并能有效指导我们的生态实践以解决生态危机。
(三)生态道德情感的功能
古往今来,人类文明的每一处丰碑,历史画卷中的每一笔重彩,时光长廊里的每一次辉煌无不依赖于情感的教育与培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情感教育的价值也愈加凸显。
首先,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助于将正确的情感体验内化为主体自身的道德准则,具有规范约束的功能。在生态道德情感的作用下,道德主体能够自觉践行生态道德行为准则,达到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效果。同时,生态道德情感作为道德行为的衡量尺度,具有评价判断的功能。任何情感首先都是对外界刺激的评价性反应,生态道德情感亦然。对于符合情感认同的行为,主体会产生愉悦、钦佩的情感,对于违背情感认同的行为,主体则会产生厌恶、谴责的情感。另外,生态道德情感作为沟通人与自然的桥梁,具有协调平衡的功能。当人自身利益与生态利益发生冲突时,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感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相反,如果没有符合道德标准的情感做指导,面对日渐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并不会因为感情上的愧疚而选择践行正确的生态行为。最后生态道德情感具有强大的凝聚激发功能,它可以将相似的情感体验汇集凝聚成强大的情感力量,从而激发人们对生态道德行为的践行欲望。它既有助于人们形成坚定的生态敬畏感、生态责任感、生态正义感,又有助于人们在心中形成坚实的绿色屏障。
二、我国公民生态道德情感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环境质量总体上处于恶化态势,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土地污染、空气污染等。在2012年9月到2013年初的四个月时间里,我国湖南省等地相继发生农田塌陷,形成20 多处“天坑”,当地政府部门初步认定导致塌陷的原因是多年采掘煤矿破坏地下水系造成的。2013年11月1日12 时,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实时发布平台显示,北京城区12 个环境评价点中有10 个点的空气质量显示为五级重度污染,部分郊区环境评价点的空气质量达到了六级严重污染。这是北京一周之内再度遭遇的“霾伏”。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从道德情感的角度看,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化结果却差强人意,总体水平较低。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感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公民虽然有较高的生态道德意识,但是生态道德情感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空泛性、内隐性以及矛盾性等特点。
(一)生态道德情感的空泛性
调查显示,大部分公民都有较高的生态敬畏感、荣辱感,正义感以及责任感。如表1 中,表示具有以上四种生态道德情感的公民比例都在60%以上,分别为67.6%、81.1%、79.8%、69.8%。但在道德情感的践行方面,结果却形成强烈反差,如表2 中,只有11.6%的人表示会主动参与生态实践活动,43%的人则表示从没主动参加过生态保护的活动,这发人深思的数字表明,目前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感具有一定的空泛性,还处在喊口号的阶段。
(二)生态道德情感的内隐性
尽管我国公民具有较高的生态正义感,但是这种感情的外化效果很不明显。81.1%的人表示具有一定的生态正义感,但表2 显示,只有13.4%的人看到破坏生态的行为会主动制止或举报。显然,生态道德情感在指导人们生态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在生态实践中的情感内隐性,是公民生态道德情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
(三)生态道德情感的矛盾性
我国公民在生态道德方面已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等能力,但这种是非辨别标准又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在与自我利益发生冲突时,大多数人并不愿继续遵守心中的道德准则。虽然69.8%的人表示自己有强烈的生态责任感,但在表2 中,能够牺牲个人利益践行生态道德行为的人只有18.3%。超过60%的人表示,并不会为践行生态道德准则而损失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在这种正义感与是非辨别能力内化为主体的主观体验时,并不是遵从绝对的道德准则,而是伴随着主体的自私性,显示出矛盾性。
表1 公民生态道德情感内化情况 (%)
表2 公民生态道德情感外化情况 (%)
三、公民生态道德情感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以家庭为基础,夯实生态道德情感基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初期,对其进行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效果必然事半功倍,然而目前,我国的家庭恰恰相对缺少对此方面的教育。2011年8月11日到16日,南方周末联合新浪通过网络开展了“儿童与自然亲密度”调查。调查显示,孩子的户外活动场所一般是小区,公园等,很少去城市周边的自然景区。而日本学者调查发现:童年时人们接触自然越多,孩子长大后的生态道德情感就越强烈。因此,家长在对孩子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时,应该将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融合进去。
首先父母可根据孩子成长年龄段、知识需求、心理发展特点,加强对孩子的生态常识教育,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破坏花草树木的危害、乱扔垃圾的危害等等,使孩子及时地了解当前的生态问题,懂得如何经过自己的努力降低生活中改善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同时,应培养孩子适度的消费观。“消费主义是一种不顾社会发展现实条件和生态平衡而盲目追求高消费的思潮和模式,它只重物质需要,而轻精神满足,是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重要原则。在现代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该摒弃消费主义,树立可持续的生态消费观,即人类的消费应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前提,消费除了满足物质需要,还应满足精神需要,应是一种健康、文明的消费。”[3]在家庭生态道德情感培养过程中,家长应提倡正确的生态消费观念,纠正超前消费、过度消费、铺张浪费、重视价格外观时尚的行为习惯,鼓励孩子购买环保产品、分类处理垃圾,引导孩子践行一种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进行生态道德意识的渗透,激发孩子的生态责任感,自觉抵制各种不符合生态道德的生活习惯。
另外,应鼓励孩子参与生态体验实践活动。父母可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本地的环境特征,引导孩子走出家庭,立足于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秀美山川、江河湖海、沙原湿地,培养孩子主动关心环境、热爱自然的生态敬畏感、亲和感以及责任感。
(二)以学校为载体,促进生态道德情感升华
要解决目前我国公民生态道德情感空泛性的问题,学校的教育是核心。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应当有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观念。而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公众形成可持续发展精神理念的关键[4]。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在于培养具有环境伦理道德的人”[5]。基于公民生态道德情感的现状,应把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使生态敬畏感、荣辱感、责任感等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好品质,从而可以促进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感培养,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的主要途径。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专业科目为主,综合科目为辅的办学格局,这就从宏观上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对学科的交叉渗透起到了抑制作用[6]。同时,我国的传统教育多偏重认知素质,忽略了情感素质,而对于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多以“灌输”为主,淡化了情感的催化作用。因此,在打破这样僵化体系的基础上,教师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与大学生深入探讨生态道德情感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敬畏感、荣辱感、正义感、亲和感。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独有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往往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从而达到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情感,塑造学生灵魂的目的。生态道德情感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长久而深远的。在此基础上,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不同学生的特点,大力开展以生态道德情感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中的物质文化生态建设,使学生在生态美的氛围中,自觉内化正确的情感体验。
同时,生态体验的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关键环节。师生可以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深刻理解生态环境知识,体会生态敬畏感、荣辱感,从而培养起正确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学校可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节日,开展相关主题宣传活动,以制作标语、广告、海报等宣传方式,以回收旧报纸、旧电池、节约用水用电等实践方式,增强学生的生态道德责任感,调动学生参与生态保护活动热情。同时,学校也应组织开展相关的校外体验活动,近距离感受生态问题治理的可行性有效性,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野外体验活动结合起来;将生态道德情感真正内化为个人的态度体验。如组织学生走进绿色社区、参观环保企业、考察生态工厂,进行野外实践,实地调查走访等。
(三)以政府为导向,引导生态道德情感方向
面对公民生态道德情感存在的内隐性等问题,政府应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目前我国公民已基本树立了正确的生态善恶观,可大部分人又不愿将生态正义感践行到日常生活中,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举报行为劳民伤财,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公民是监督环境问题最有力的群体,如果每个人都秉着嫌麻烦,怕报复的心理,那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力量将无从发挥。因此,应充分肯定公众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手机、微博等工具,建立公众参与监督的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引擎排名、门户网站、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上下联动,形成全面参与、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
同时,在生态道德情感的宣传工作中,政府也发挥着主导力量。政府的一项政策或决定往往对民众的影响较大,所以政府要树立负责人的形象,加大环保经费投入,建立环保的公共基础设施,建立生态环境博物馆,利用地铁、公交站牌、车体广告、网络、报纸等宣传媒介,将原本离公民较远的生态体验呈现在公民的生活中,时刻让公民感受到保护生态与自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而激发公民内心的共鸣,逐渐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荣辱感、正义感以及责任感。
(四)以社会为平台,凝聚生态道德情感力量
当前,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感普遍呈现矛盾性的特点,对此社会应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应培养公民的社会存在感,就个人而言,这种存在感能使人获得一定的社会适应感和与人分享精神成果的满足感,就社会而言,这种通过个人存在感的激发所形成的生态道德情感氛围可以引导社会范围内的情感流向,这既是一种无声的社会导向,又是形成一定凝聚力和秩序的保障。在公民个体共同感形成的过程中,民间团体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是距离民众最近的生态道德宣传机构,具有亲民性、真实性等特点。民间团体在生态道德教育宣传机构中处于基层位置,距离大众的距离更近,可以与公民保持密切进行联系、交流和沟通,从而在公民中形成一定的号召力。而民间团体的组成成员均为普通公民,他们了解大众的期望,能够拿到第一手的资料,其研究和宣传更加符合大众的要求。因此,培养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感,应充分重视民间团体的作用。
同时,应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面对日益突出的生态问题,媒体有义务、有责任去宣传生态知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生态道德有清醒的认知,从而激发公民生态道德责任感与正义感。从2009年10月8日起,《南方周末》推出了“绿色新闻版块”,其集结了环保能源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采编精锐,吸纳古今中外的绿色智慧,打造了一个超级绿色新闻平台[7]。这真正体现大众媒体在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感培养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大众媒体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批判破坏生态的行为,扩大公众的环保参与权与知情权,在培养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重视社区教育的作用。第一,社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要做好政府与公民沟通的桥梁,及时传达政府精神,听取民意,为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感培养过程扫除沟通障碍。第二,可以组织社区居民定时开展生态体验活动,社区周边的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都可以作为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感培养基地。第三,有效组织公民参与有关环境的听证会,可以充分发挥公民的生态监督作用,为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感的表达提供良好的空间。
四、小结
生态道德情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源泉和精神依托,是公民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效果令人堪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对公民的情感培养。加强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不仅能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敬畏感、荣辱感、正义感、责任感,更能促使公民将这些情感内化为心中的道德律,从而生成主动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觉悟。因此,通过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教育途径,积极培养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感,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有利于“美丽中国”梦的实现。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朱小曼.情感道德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8.
[3]刘翠娟.生态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06.
[4]曾建平.试论环境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J].伦理学研究,2003(6):28-30.
[5]罗驰.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摭论[J].湖北教育科学,2006(10):43-44.
[6]刘文良.当前高校生态教育的困境与超越[J].教育与现代化,2008(2):16-18.
[7]绿色工作室.为绿而生[N].南方周末,2009-1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