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变革与创新生态

2013-08-18整理仲东亭

华东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态企业

整理/仲东亭

2012年浦江创新论坛于11月3日-4日在上海召开,以“产业变革与创新生态”为主题,来自国内外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的近百位精英汇聚上海,纵论创新之道。论坛包括全体大会、主宾国分论坛和9个专题分论坛。本期软科学基于论坛全体大会嘉宾报告整理而成。

2012年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聚焦“产业变革与创新生态”主题,邀请国内外政界高层、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发表精彩演说,深入分析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从不同角度揭示出构建创新生态和打造企业主体的要诀。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就是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生态原是自然界概念,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生物与生态系统间的互动,同样也适用于创新成果与外部“生态”环境。万钢副主席指出:创新生态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共性,包括主体的多样性、共生性以及系统的净化性、自主性、开放性。综合嘉宾观点,创新生态的关键在于:集群效应、知识产权、创新文化、资本市场、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

首先,集群效应在创新生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人才与产业集群往往围绕核心大企业、重点大学周边展开,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一是形成“人才雪球”。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兼CEO、原康乃尔大学校长杰弗瑞·雷蒙认为:企业在大学周边选址,将使得环境更加有创意,会像“滚雪球”一般吸引风险投资人、工程师、律师和会计师等人才快速涌入。二是先分离再合并。大型企业的职员离职出来创业,仍然选址在原公司周边,既可获得原公司的技术支持,又方便原公司对其进行回购。丁磊举了硅谷信息技术产业的例子,称微软和谷歌分别收购了140家和120家这样的小公司,对其创新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补充。

其次,知识产权管理是确保创新生态中个体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旦知识产权和专利服务跟进不够,创新将有可能被阻碍。在国际市场上,专利越来越重要,跨国公司间的专利战也越来越猛烈。关于这方面,陈文琦以威盛和宏达(HTC)为例,他们各自都是在低能耗芯片和智能手机领域的先行者,但由于与英特尔和苹果公司的专利诉讼,遭受了相当大的打击,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发展。

个体发展的另一个支撑是营造允许错误、宽容失败的文化,特别是在大学里。嘉宾们认为:一所好的研究型大学知道怎么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创造力,把被动听老师的话改变为主动锻炼和学习,学生不会因为新颖却错误的观点而受到奖励,但也不会受到惩罚。与此同时,大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估方式,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重点,杰弗瑞·雷蒙指出:如果只是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显然也不会加分,最值得奖赏的是新鲜有价值的学生。

资本是支持创新的重要力量,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将制约创新的生态环境。我国金融资本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还不够,同另一个创新活动高度繁荣的国家——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于中美的差距,丁磊认为,原因在于双方资本市场建设的不同:美国是四层正“金字塔”结构,分别是粉单市场2、地方性柜台(OTC)、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最活跃的是有着6万多家企业的粉单市场,创新活动在“金字塔”底部获得了很大支撑,整个市场直接融资起码达到80%-90%。中国刚好相反,先是主板市场(1990年深交所、上交所),过了20年创业板和新三版才启动,呈现“倒金字塔”。目前直接融资比例为25%,中小板7000多家、创业板仅100多家。

最后,创新生态的构建还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同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产业发展的早期,政府应当加强对创新的引导,但不宜长期为之,更不能干扰市场。丁磊认为:创新的动力来自于最后对价值实现的激励,现在高科技园区各地政府都拿出土地补贴来支持创新,实际上是一种无序的资源配置,很多企业到这个园区走走,到那个园区走走,就想拿到好处。这无疑对于产业发展和价值导向不利。该观点也带来另一个问题,即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不光局限于“供给式”的补贴投入,更要注重对于需求引导政策的研究运用。陈刚常委介绍了北京市在培育企业新技术应用环境的一些经验,包括组织实施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加强政府采购试点和应用推广、订购首台技术装备实验和示范项目等,通过扩大需求,真正使得新技术、新产品经受住市场考验。

二、创新生态建设要高度重视企业创新管理和协同创新

企业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产业变革的最基本力量来自于企业家的创造。加快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中心任务。嘉宾的观点集中于两个方面:关注企业创新管理和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一方面,关注企业的创新管理。建立更加科学的战略管理和研发组织机制,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不断提升创新效率。

一是高度聚焦市场化需求。技术与产品研发必须充分结合对实际需求的挖掘,绝不能闭门造车或独立空想。值得一提的是,外资企业在华能否获得更好发展,就在于是否成功对接本土化需求。夏智诚称:通用电气在中国上海、成都、西安、无锡等城市建立了创新中心,有1500多名研发人员,更多关注本地需求。如成都的创新中心与当地医院开展了紧密合作,围绕本地病患需求加强医疗器械的研发应用,使得当地人民以更低价格获得更贴切的医疗服务。

二是加强对创新的流程管理。创新是一个过程,企业可以通过业务流程来规范化、标准化。夏智诚介绍了通用电气的创新流程:包括科技计划、合作、有竞争力的基准、技术领域的尽职调查、评估外部想法、跨部门团队、中长期项目组合、季度商业评估等方面,通过一系列复杂、严格而有序的环节来决定投入、分配资源、平衡技术可行性和用户需求,确保完成从先进技术到先进产品的转变。

三是创新管理需要一定自由度。与无形的创新文化类似,一些大型企业还为创新设置了有形的自由度,给予员工一定资源开展自由创造,并对好的成果进行激励。丁磊列举了创新能力卓越的美国3M、谷歌和思科公司设置自由度的案例:3M公司允许研发人员拿出15%工作时间做任何事情;谷歌允许员工将20%工作时间自由选择项目;思科50%的创新项目“购买了”内部员工的创意。

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嘉宾认为:

一是要矫正大学在技术创新中的角色。大学是创新主体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大学应当更加关注基础研究和关键应用研究,而不是像企业一样生产或培育新产品。杰弗瑞·雷蒙认为:最好的大学应用研究要支持行业研究,但绝不应该取代它的工作。研究型大学更应当专注于做那些其他机构做不好的研究。同时,大学应当专注于人才培养,为增强本地创新能力夯实智力基础。夏智诚称:通用电气会选择国内大学合作开展一些入门级的项目,目的就是为了培育人才,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二是要加强全社会资源的协同。加强科技宏观统筹,健全宏观决策与协调机制,不断完善研发组织方式,建立科研院所、高校向企业开放科研设施的合理运行机制,促进资源高效利用。高速列车科技创新联合行动计划是近年来我国重大战略性科技任务取得显著成果的案例之一,突出特色就是实现全社会资源的协同。据万钢副主席介绍:该计划集中了全国25 所研究型大学、11个研究院所、5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以及铁道系统的三大整车企业、70家配套企业和500多家零部件企业,集聚了500多名教授、200多名研究员和上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牵头企业获得了超级计算机、地面交通工具风洞等一批大型设备的共享使用,帮助其完成如车头空气动力学、车身噪声振动设备、驱动制动系统、公网和道路网信息系统、车身舒适性等10个关键领域的集成研究应用,最终促成了中国高速列车的问世。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态企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企业
企业
企业
“生态养生”娱晚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大学求学的遗憾
住进呆萌生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