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开县秦巴古道路线考述
2013-08-17杨林军栾成斌姜海涛曾维嘉
蓝 勇 龙 驹 杨林军 栾成斌 罗 权 姜海涛 曾维嘉 刘 静
(1.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重庆 400715;2.开县旅游局,重庆开县 405400)
秦、巴之间被东西走向的秦岭、大巴山切割,万山重叠,群峰纵横,千沟万壑,蜀道之难可见一斑。勤劳智慧的秦巴先民从未敬而远之,胼手胝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通了数条秦巴之间的通道。三峡地区的秦巴古道路线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如《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一书对川陕东路的三条通道(洋万涪道、荔枝道、洋蕖道)和宁河、堵水道作了详细考证,对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网状的秦巴古道绘制了明晰路线图。以开县为中心来研究秦巴古道的成果很少,而开县是研究三峡秦巴古道的重要路段之一,本文即以此为撰写基点。开县,地处秦巴枢衢,东望湖广,南达渝黔,西通四川,北接三秦。境内千峰竞秀、百川汇流,物华天宝、蕴玉藏金。隋时,开县被誉为“水陆所辏、货殖所萃”[1]之地,宋元又处于“巴夔西土之喉衿,襄峡上流之唇齿”[1]的战略要地。开县因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号称巴蜀的“小天府”,素有“金开县”之称。开县境内的秦巴古道,正是巴渝通往三秦和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
一、唐宋元时期三峡开县秦巴古道路线考
唐以前,开县对外交通道路较为模糊,仅有一条史料可以佐证秦巴古道的开通。《晋书》记载:“(太和)四年(369年),迁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曹真伐蜀。帝自西城(安康)斫山开道,水路并进,泝沔而上,至于朐忍,拔其新丰县。军次丹口,遇雨,班师。”[2]据考,“新丰”为“汉丰”之误[3]68,这次伐蜀的进军路线是从汉江逆流而上,翻越大巴山直取汉丰县(今开县境内)。这证明了能通过千军万马的秦巴古道早已开通。
唐宋时,开州通往长安的官道已很明确。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开州领开江、万岁、新铺三县:
东至夔州云安县龙日驿一百九十里,从驿路至夔州二百二十里;北至东京二千七百一十里,北至西京二千七百九十里,若从江陵水路陆路相兼至洛阳二千六百八十里,北取通、洋两州路至长安一千四百三十里,南至万州小路一百六十里,大路二百里,西至达州四百九十里,东北至万州梁山县一百五十三里,西北至达州石鼓县一百二十八里,东北至姚州界二百八里,东南至达州石鼓县一百二十八里。
可见,在唐宋时开州的交通已是四通八达,而开州至长安的秦巴古道是经通州,越过大巴山达洋州,再经子午道抵长安。《太平寰宇记》又载:“(涪州)东至万州水路六百一十里,自万州取开州、通州宣汉县及洋州路至长安二千二百四十里。”[4]《元和郡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涪州)从万州北开通(州)宣(汉)县及洋州路至上都二千三百四十里。”[5]历史上从洋州经通州、万州达涪州的通道称为“洋万涪道”。再参照《通典》、《元丰九域志》所载各州里程可推知,这条古道起于渝州,顺江340里到涪州,350里到忠州,260里到万州,弃舟从小路160里或大路200里到开州,然后顺下蒲江(今后河),北上翻大巴山沿洋水到西乡,取子午道抵长安,约三千里左右[3]67。这条古道成为巴渝到长安的捷径,开州就位于长江与大巴山之间,居于秦巴交通的枢纽之地。
这时期,万、开、通(宣汉县)州的道路虽在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但依据相关资料还是可以推知大致路线。从万、开、通州的地望来看,万州经开州、通州宣化县之道,应该有大、小两条路。小路从万州登陆,往西北过新铺达新宁,再向北到通州的宣汉县,并没有过通州的治所,可能就是只有160里的小路。大路从万州登陆,沿着今天的普里河直上到开州治所,再从治所西北折经窦(豆)山关,达到宣汉县,可能就是200里的大路。这里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唐宋朝时期开州与今天的开县地理范围是不一致的。唐代开州下属开江县、新浦县和万岁县,两宋开州领有开江县和清水县。其中,唐时新浦县的治所在今天的南门,更靠近万州,前面推断的开州小路,经过新铺治所而到通州就成了可能,因为不能说经过州治才算经过开州的。
五代时期,“后唐天成三年(928年)二月,兴元府奏修斜谷开道二千八百余里。四月洋州奏重开入蜀旧路,比今官路近二十五里。五月夔州奏开新路至房州。”[6]由于唐末兵燹,入蜀的洋万涪道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至天成三年才提出重开此道,理由是比金牛官道还要近二十五里(又说三十五驿)。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可知,川陕古道东线(秦巴古道)共有三条,即洋万涪、洋渠道和荔枝道,传统上把这三条秦巴古道统称为洋巴道[3]67-72。但是三者走向和道路里程有很大差异,上文所述的洋万涪道大多穿行于川东地区的平行岭谷间,路途艰险,比之于洋渠道和荔枝道要迂回、曲折,路途艰险。除涪州、万州到长安取此路外,黔州、播州也是走此道北上。据《元和郡县志》载:“(黔州)北取万、开州路二千五百七十里”[5]736。《太平寰宇记》载:“(播州)北取开州路至长安三千二百七十里。”[4]2409思州、夷州也取此道北上。以上材料表明,唐宋时期开州已成为川东及黔北地区北上出川的交通枢纽,不仅周边的万州、云阳、涪陵、忠县、彭水北上出川要取用此道,遵义、沿河、凤冈北上出川也要经开县。北宋刘光义、曹彬平蜀是到万州后舍舟取陆而行,南宋范成大也是在万州舍舟取陆到成都的。宋时开州万岁县县令刘源,见通道“有滩,舟楫之源,炽炭虞石,淬之以醢其石,立碎滩为通流,民立祠于滩侧,号开滩长官祠。”[7]
宋嘉熙元年(1237年)冬,蒙古都元帅塔海率郝和尚拔都、梁秉钧等将领,自凤州(今陕西凤县)出兵,经大巴山古道“谋窥开、达”[8]。嘉熙三年(1239年),蒙古军队由间道直入开州。可见蒙古军队入蜀正是从洋万涪道而来。降蒙大将杨大渊认为,“取吴必先取蜀,取蜀必先据夔”[9]。开州居于夔州和达州之间,据有开州就可以控制夔州局面,因而把开州推到了战略要地。从1237年至1275年间开县战局胶着,几易其手。由于宋蒙之战的原因,开州战略地位提高到“巴夔西土之喉衿,襄峡上流之唇齿”[9]的地位(见封三图1)。
元代,广置站赤。开州设盛山站,经到高粱站(万州)至在城站(梁山),往西至荣城站(大竹县),与峡路各站赤相接;往南经在城站直抵长江边的溉云根乌蒙站。秦巴古道的开州段,仍然是起到承三秦启巴渝的关键节点上。
二、明清时期三峡开县秦巴古道路线考
明清以来,陕西入川之道“由宁羌、广元栈道而前者,正道也;而奇兵往往由西乡而进。”[10]也就是说,秦巴古道的战略地位下降,但并不是说此道废弃,反而成为区域内商贸活动的重要通道。这一时期开县交通更加发达,形成了西北、正北、东北、东、东南、南、西等呈放射状大道,是秦巴古道在开县的拓展和延伸。
1.开县秦巴古道考
明代以来,由于这条古道地位下降,官宦和旅行者或是走四川北道进入成都,而后沿江下转重庆,顺长江至小江口登岸;或是走水路,经瞿塘峡到小江口,再登陆进入开县。清代,进入开县的秦巴古道出现了几条叉道,可分作西北道、正北道(见封三图2)。
西北道在唐宋时期就已经非常活跃,即开县到宣汉县接秦巴大道。清代这条古道进一步加强,陈明申在《夔行纪程》中对这条古道作了详实的记载:
自定远白庙塘上滚龙坡入川境,三十里梨树溪为赴太平、城口总路。……山沟溪石堆磊。询诸土人云:夏秋山溪水涨人不能通行,须度山越岭,攀援而过,行旅苦之。……(五十里)至大竹河,商贾聚集,为太平通水程之所。河自东而西,可行船,山内所产药材、茶叶由此顺流而下至陕西紫阳任河口。(三百六十里)合汉江直达襄樊。襄樊花布等货泝流至此,起旱运发各处。……太平厅……梅子关入开县境。由红崖子而下山势渐坦……(榨井坝)人烟聚集,每逢三五八日于此赶场。……谭家坝山逾宽坡,逾平,麦垄稻塍依山冈而辟,兼种杂粮,施叶土肥沃。……温汤井盐出,总路铺户百余家,俨然成市……(沿河)竹林葱蔚,气候暄和,时未立夏,已割麦插秧。……马家沟……温汤井,产盐之所。东西两山相对,中隔一河……谭家坝之下游河东为温汤老井,河西为裕泉、玉龙、青谷三井……长店房,系开县近城大市场。四十里抵开县县城。……开县开河不能行大船,船名桡拐子……推摇出开县南门,即登船河流湍激,节节皆滩……三十里渠口场。高阳场为开县赴云阳、万县水陆通衢。[11]
这是对秦巴古道最为详实的记载,是这时期旅行者从秦地沿入蜀旧道进入开县的记录。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线路来:
大巴山→梨树溪(今万源县梨树隘)→大竹河①→太平厅(今万源)→梅子关→红崖子→榨井坝(今大进)→谭家坝(今谭家)→温汤井盐场→马家沟(今乐元)→温汤井(今温泉)→长店房(郭家)→开县县城→渠口场(普里河与小江口交汇处)→高阳场→小江口。
唐宋时期这条古道为官道,而且具有较强的战略地位。明清时期古道的地位下降,南北往来不及以前。我们从梨树溪土人所言可知,“夏秋山溪水涨,人不能通行,须度山越岭,攀援而过,行旅苦之。”如此看来,这条道常年失修,夏秋通行多不易,具有季节性的限制。
秦巴古道北段除上文提及西北道外,还有一条正北道,即开县通往城口、太平县的道路,最终与洋万涪道会合,是秦巴古道重要通衢之一。具体线路如下:
(开县)北四十里谢家坝(今郭家镇谢家坝),二十里到六堂溪,三十里小茶园(今官面乡小园村),四十里安乐坪(今官面乡安乐坪),三十里青湾子(今白泉乡青湾子),三十里雪泡山(今白泉乡雪宝山),四十里寒溪河,三十里梭罗寨(交太平县界),东六十里白沙河(今万源市白沙镇),六十里旧院坝(万源市旧院镇),四十里井溪坝(万源市井溪乡),三十里响水硐(万源市井溪乡响水洞村),三十里桥坝嘴(万源市蜂桶乡桥坝咀村),二十里七里沟汛(万源市蜂桶乡七里沟),六十里鸡鸣寺汛(城口县鸡鸣乡),三十里寒溪寺,三十里雪泡山,交开县、大宁县界[12]。
此路在开县境内“沿途高山峻岭,自青湾子以北,从老林中行走,极为幽险。”[12]在太平县境内,也是“高山峻岭,入响水硐,从老林旁行走,极为幽险,沿途颇有垦荒人户。”[12]此路到达太平县后,可接洋万涪道,而达陕西西安[3]66-72。
秦巴古道南段(即开县到万县道)除上文提到的水路外,还有一条陆路,即从开县县城出发,经过赵家场、陈家场,分作正南道和偏西南道。正南道从陈家场,经张家岩、大丫口,抵万县境;偏西南道从陈家场分道,经南门场、跳蹬场、沙河场,过五通庙至万县境②。南道与万县的驿道交会,可抵长江边。
2.小川北道
据《蜀輶日记》载:“开县产米,舟航四达……陆路由万县、梁山、大竹、渠县、蓬州、南充、蓬溪、射洪、三台、中江、金堂至成都,一千三百里,半月可到。”[13]这条官道启用时间很早,史称“小川北道”,清代共设置了14个驿站:万县驿、分水驿、梁山驿、垫江驿,从大竹、渠县、蓬州、南充、蓬溪、射洪、三台、中江、金堂至成都[3]268-269。明清不少官宦和游人从湖北取水路入川,因水路行程时间长,故到万县弃船,登陆北上,经开县地界至达州,或从梁山往南至成都。因此,小川北道也可看作秦巴古道的延伸线。
3.清代开县东西通道②
随着社会生产发展,明清时期开县的耕地数、人口数不断增多,商贸交往进一步增强,开县与周边州县关系更加密切,形成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交通网。
元明时期铺递多有设置,清代铺递的设置更为普遍,与驿站并用。据嘉庆《四川通志》记载:
开县,在府西少北二百三十里;东西距二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大宁县界二百里,西至直忠州、梁山县界四十里,南至万县界六十里,北至直达州东乡县界七十里,东南至元阳县六十里,西南至万县界六十里,东北至大宁县界二百里,西北至直达州新宁县界四十里。[14]
在开县内所设置的铺站数中,南北铺递数最多,表明开县南北交通是主要的通衢。这些铺递都派专人把守,及时传递外来文书等重要信息,也是对外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铺递设置均在重要的交通要道上,起到了强化开县秦巴古道的功能,推进开县交通网络的发展。
表1 清代开县四方铺递数和距离对照表(以县城为中心)
开县往北、往南道与秦巴古道同。东道通往夔州府治,是比较重要的通衢。东道(开县至云阳路线):
开县县城→渠口铺→口溪铺→屈马镇→高阳镇→云阳县。此道“计一百八十里,平原坦途。”[12]
开县至大宁县(巫溪县)东北道:
(开县)三十里到排垭口,二十里清山坡,四十里到路阳坝,三十里到马竹坝,三十里到沙陀寺,三十里到黄泥坡,三十里到黄草坪,五十里到分水河,二十里宝塔,五十里到天心观,三十里到鸡头坝,三十里到大宁县[12]。
开县往西的通道也比较发达,可通至东乡、新宁等境,在临江市分作三叉延伸,具体如下:开县县城往西,经关子口、观音山北麓、竹溪铺至临江市,其中一路经回龙场、柞木店、南凹场,过窦山关达到新宁县界。第二路从临江市经回龙场,折向铁锁局、中路溪,达到巫山坝。第三路从临江分道,经三和场、中和场,越过杨柳关至东乡界。西段支系道路的发达,一方面是开县通往洋万涪正道距离最近,另外一方面山路较为平缓,有利于商贾通行。
4.开县内小道
清代开县小路主要分布在普里河东里,这些小路把场镇连接到大路上。这些小路总体分布呈南北走向的“三纵一横”特点,是秦巴古道的补充。
此外,历史上开县到长江有一条水上通道,称为小江运道。小江旧称开江、澎溪河,历代都有从小江口航行到开县治所的记载,此水路还可以往北到温汤井以上,西支南河可航行至今临江镇(见封三图3)。
三、历史上三峡秦巴古道的主要功能
古道的功能就是方便行人往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秦巴古道自晋代开通以来,成为秦巴交往的主要通衢,成为以茶盐贸易的经济动脉。古代战争对交通依赖程度很高,运送粮草和兵马都要考虑较为便捷的通道,宋蒙战争中秦巴古道居于整个战局成败的高度。秦巴古道还是传播中原文化的走廊。秦汉时期大巴山南北夷夏民族分布明显,文化习俗差异突出。开通之后,加快汉文化南传,在唐代韦处厚等官员影响下,开州已是京城所知的地方。明代“人才辈出,始彬彬然,与通都大邑埒焉。”[15]1
1.秦巴古道是一条经济动脉
秦巴古道是物流之道,是秦巴先民克服自然屏障而开通的一条水陆兼顾的通道,或沿河筑路,或横岭越垭;以茶、盐贸易为主的商道,还是运送贡品和官员往来的官道。
唐宋时期,巴山南麓形成了以夔州为中心的产茶区[16]。开县所产茶叶品质很高,“味极佳,不生杂卉。”[17]唐宋时期这条通道上茶业贸易已是很盛,北宋后期发生在开州的“茶商护城之战”②略窥一斑。明清以来,三峡地区的茶业贸易更加发达。据嘉庆《四川通志》[18]统计,夔州府下属的建始县有腹引18张,大宁县有腹引13张,奉节县有腹引23张,开县有腹引13张、边引11张。乾隆十六年(1751年)开县新增茶引140张[19],道光三十年开县茶叶腹引增至 150张[15]。茶引数量的递增,全赖开县境内交通便捷,因此,清代开县界内稠密的交通网络形成正是茶叶运转所驱动。
盐业同样是推进交通发展的动力之一。开县的盐业资源最为丰富,汉代就设有“盐官”[20]。开县温汤井盐场历史悠久,影响很大。《太平寰宇记》载:“开州(开县)产盐……方寸中央隆起如张伞,名曰伞子盐。”[4]2671从盐业贸易额来看,开县有水引 55 张,陆引739张[18]2321;延至咸丰年间,开县配销陆引达1673张,水引316张,加上分认行销云阳的陆、水引1308张,共2981张[15];每引按 300斤算,近90万斤盐,这些盐依靠秦巴古道开县段交通运送四方。清乾隆、咸丰时期的《开县志》和《三省边防备览》中都对开县温汤井盐业作了详细记述。近代以来“川盐济楚”,川盐济湘、鄂、云、贵、陕等省。开县盐业的兴衰与时局密切联系,没有发达的秦巴古道作为基础是难以施展的。唐宋时期洋万涪道作为官道,承担着朝贡物品运输的职能。
2.秦巴古道是一条军事通衢
秦巴古道山高路险,历史上常被用作出奇兵之险路。《晋书》记载了(太和)四年,晋伐蜀的进军路线就是取道后来的洋万涪道,这证明了这条秦巴古道战略地位。
嘉熙元年(1237年)至德佑元年(1275年)年间宋蒙战争,开州几易其手,宋蒙双方都投入重兵力争。它不仅是扼守秦巴门户之锁钥,更是连接巴蜀与长江中下游京湖地区的关键节点。此处之得失,关乎整个战局的成败。加之开州经过南宋时期的经济大开发,“盛山风物,冠冕峡郡”[21]。明代,临江市处于开县与达州、万州之交通岔口,战略地位显著。“临江市属襟喉,上达重叙,下连湖湘,地土饶衍。奈何弃以资贼,自遗患?”[15]45-47明末张献忠从开县出发,踏遍巴蜀,整整转了一个大圈,又绕回开县。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在临江驻扎了40多天,当地有数万农民参战。这些验证了秦巴古道是“巴夔西土之喉衿,襄峡上流之唇齿”的军事要道。
3.秦巴古道是一条文化走廊
秦巴古道不仅是中国大三峡腹地通往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秦、巴、楚文化交融之所,还是古代先民南北迁徙的一条重要通道。开县居于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上,得天独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汇集地,涵育了历久弥新的盛山文化。
名相韦处厚、“诗圣”杜甫、“四部尚书”柳公绰、“二王八司马事件”的主角王伾、宰相宋申锡等都在开州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它们生命中重要的旅程印记。据不完全统计[15]45-47,开县自唐以来共有进士 7人,举人27人,武举9人,声名鹊起。近年在开县余家坝巴人墓地的考古发掘,为秦巴文化交融提供了考古佐证。余家坝巴人墓葬不但呈现出巴文化、楚文化的因素特征,这一发现为研究秦、巴文化在三峡地区的交融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汉丰故城的建筑风格,既有别于三峡地区的古城,明显地受到中原地区古代城市建筑风格的影响,是承袭中原文化的缩影。此外,开县拥有多达120个洞寨,虽为世乱之时的避难之所,也是秦巴古道上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总之,秦巴文化与楚文化的广泛交融,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民族的融合,秦巴古道上的开县就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注入了秦地文化而彰显出别具一格的文化内容。
注 释:
① 沿大竹河谷的大路历史上称王古道、任何道,又称大竹河道。
② 参考清代《夔州府全图》,该图绘于光绪年间,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③ 李贤,彭时等奉敕修撰:《明一统志》卷70《夔州府》(万寿堂刊本)。又嘉庆《四川通志》卷7载;“又募茶商三百余人逐之出境”,“百余人”应为“三百余人”。
[1]佚 名.咸淳遗事:上卷[M].汪氏艺芸书舍抄本.
[2]房玄龄.宣帝纪[M]//晋书:卷1.北京:中华书局,1974:6.
[3]蓝 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乐 史.太平寰宇记:卷120“涪州”[M].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2390.
[5]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30“涪州”[M].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738.
[6]王 溥.道路[M]//五代会要:卷2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343.
[7]夏原吉,等.寰宇通志:卷65[M]//玄览堂丛书续集.1947.
[8]王大经.昭忠录·和彦威[M].江苏忠义局,1872年刻本.
[9]宋 濂,等.杨大渊传[M]//元史:卷161.北京:中华书局,1976:3778.
[10]严如熤.三省山内风土杂识[M].陕西通志馆,1935.
[11]陈明申.夔行纪程[M]//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七帙.
[12]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3“道路考”[M].道光二年刻本.
[13]陶 澍.蜀輶日记[M]//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七帙.
[14]常 明,杨芳灿,等修篡.嘉庆四川通志:卷22[M].成都:巴蜀书社,1984:665.
[15]开县志编纂委员会.咸丰开县志校注[M].开县印刷厂,1991(内部资料):1.
[16]李家光.古蜀名茶的形成与发展[J].茶业通报,1985(6).
[17]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编委会.西南稀见方志文献:第一卷[M]//中国西南文献丛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226.
[18]常 明,杨芳灿,等.嘉庆四川通志:卷69《茶法》[M].巴蜀书社,1984:2335.
[19]清实录:卷388[M].北京:中华书局,1985:3490.
[20]班 固.汉书·地理志:卷28[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1603.
[21]祝 穆.方舆胜览:卷59《开州》[M].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