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图书馆竞争战略研究
2013-08-17闫勇
闫 勇
(淮南市图书馆,23200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和信息通讯得到广泛的应用,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均发生深刻的变革。图书馆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着挑战。一方面,数字信息化、计算机网络化使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优质、快速的信息服务,给图书馆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图书馆的服务走向开发化、社会化;另一方面,数字通信技术的冲击使得图书馆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播中介,图书馆的外部竞争压力空前增长,面临着与各种信息服务机构展开战略竞争的局面。文章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在构建图书馆竞争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图书馆的竞争环境,对图书馆的四种外部竞争强度结构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竞争战略。
1 图书馆竞争模型
五种力量模型(简称“五力模型”)是竞争战略之父麦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竞争战略分析模型。他认为一个行业中的竞争存在着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即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构成了著名的“五种力量模型”[1]。企业通过上述五种基本力量的分析,可以认清自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效地分析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为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发展提供战略依据。
依据波特五力模型,图书馆可能会视为企业的一种特殊形态,结合图书馆非营利性、依附性等具体特征,并考虑到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是行业内部作用力,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总体,因此,忽略现有图书馆之间的馆际竞争这一内部力量,将研究目标聚焦在影响图书馆核心竞争强度的四种外部结构性竞争因素上,并将替代品威胁根据盈利性划分为非盈利性替代品威胁和盈利性替代品威胁,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图书馆竞争模型。
2 图书馆竞争环境分析
根据图1建立的图书馆竞争模型,这里的图书馆竞争环境是指图书馆的外部竞争环境,影响图书馆核心竞争强度的四种外部结构性因素分别为: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行业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图1 图书馆竞争模型
2.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图书馆的潜在进入者威胁是指企业、新组织或其他机构进入图书馆行业,瓜分图书馆市场,分享图书馆现有的用户群,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对现有图书馆所带来的威胁[2]。从图书馆的准入门槛上看,图书馆行业进入壁垒非常高,一方面图书馆大多拥有比较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而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巨额社会资金的持续投入,更需要长期的历史文化积累过程,不能仅靠短时投资形成;另一方面,图书馆作为一种公益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具有非盈利性,这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个人、组织、企业、机构来说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此外,公众形成的免费阅读的习惯,也成为阻碍潜在进入者的屏障。所以,图书馆的潜在进入者威胁很小。
2.2 替代品威胁
替代品威胁是指其他组织或机构提供与图书馆相同或者相似的知识服务,给图书馆带来威胁,甚至可以发展成为图书馆的替代品。替代品威胁主要来源以下四种:公益机构(包括档案馆、博物馆等)、信息服务机构(包括信息情报研究所和数据库提供商等)、搜索引擎提供商(包括百度搜索、Google、欧洲数字图书馆计划等)、现代书店(包括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等)。其中公益机构属于非盈利性替代品,信息服务机构、搜索引擎提供商和现代书店属于盈利性替代品。公益机构主要指博物馆、档案馆等。它们共同的特征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是图书馆的传统竞争对手,其竞争主要围绕社会资本的投入而展开[3]。信息服务机构主要包括信息情报研究所、数据库提供商、系统服务商、其他信息咨询中介机构等。信息情报研究所包括专业的信息情报研究所,政府信息中心和科技查新站等,主要为用户提供科技查询、引证查询、原文传递等服务[4];其竞争优势是服务专业程度较深,弱点是业务范围比较有限,与之相比,图书馆大众化程度高,拥有更广阔的知名度和用户基础。数据库提供商、系统服务商和其他信息咨询中介机构拥有图书馆数字资源供应商和普通用户信息提供商双重身份,其数字化信息资源体系不依赖图书馆而独立存在,不但可以给图书馆提供数据库电子资源,还可以为普通用户提供在线阅读、文献下载等个性化业务,对图书馆电子资源信息提供业务带来了很大的替代威胁,而图书馆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多种数据库的跨库检索,为用户全面搜集信息提供便利。
搜索引擎提供商包括百度搜索、Google、欧洲数字图书馆计划等[5],其特点是检索方便快速,检索的范围广,信息量大,检准率高,还能为用户提供在线阅读文献,并免费下载电子文献等多种服务,如百度的百度文库、谷歌学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户习惯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来获取信息,搜索引擎提供商将分流大量的图书馆用户群,这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威胁。
现代书店包括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等。现代实体书店能为用户提供阅读、借阅、展览与讲座等与图书馆类似的基本服务,与图书馆相比,现代实体书店环境温馨,更重要的是对周围用户有地理位置的优势,并对用户的兴趣把握较准确,能通过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化服务来扩大用户群。而网上书店则能承担图书馆部分电子资源业务功能。所以现代书店对图书馆也是一个较为强势的威胁,而图书馆的优势是藏书丰富、知识面广、规模大,并具有历史气息。
综上所述,现有的替代品在信息环境中是图书馆的主要竞争对手,对图书馆的威胁很大,其竞争主要围绕信息用户展开。
2.3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对图书馆来说,供应商分为两大类:纸质资源供应商与电子资源供应商,主要包括书刊出版发行商和数据库服务商。供应商在与图书馆议价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图书馆必须由信息资源体系来支撑,而图书馆自建的信息资源比较少。在市场环境下,图书馆纸质资源可以通过招投标管理达到成本和价格的透明。而电子信息资源,对数据库服务商依赖性非常强,电子资源服务商借助技术平台和数字资源,在定价行为中处于绝对主导,图书馆的议价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为数据库供应商寻找客户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数据库供应商可以将电子资源直接卖给情报研究所、信息咨询机构、企业、个人普通用户等,图书馆不再是供应商的惟一客户,使图书馆的议价能力更弱。目前,供应商涨价行为较为普遍,其强大实力已经威胁到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6]。
2.4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图书馆的购买者是指使用或者购买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个人或者机构,即图书馆读者和用户。用户在除了图书馆阅读、借阅等基本业务外的深层次服务方面较图书馆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主要原因也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图书馆的产品差异化竞争程度低,传统的阅读、借阅业务与书店差异并不明显。由于图书馆大多是公益性机构,服务态度和质量有很多地方值得完善,当用户不满意时,容易产生用户分流。另一方面,由前面分析可知,在互联网络和数据库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年轻用户更注重快速、方便,更容易选择图书馆的替代品,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逐渐变小,提高了用户对图书馆的议价能力[7]。
2.5 外部结构性竞争因素竞争强弱程度比较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影响图书馆核心竞争强度的四种外部结构性竞争因素中,潜在进入者威胁由于图书馆行业进入壁垒非常高,导致这一竞争因素最弱。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现有的替代品在信息环境中是图书馆的主要竞争对手,对图书馆的威胁很大,这一竞争因素最强。供应商实力强大,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平台和数字资源在议价中占有主导地位,供应商议价能力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一竞争因素也较强。购买者在选择信息服务时,由于有很多图书馆替代品可以选择,具有议价能力,购买者议价能力这一竞争因素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对影响图书馆核心竞争强度的四种外部结构性竞争因素的竞争程度由强到弱排序(图2)依次为:替代品威胁、供应商议价能力、购买者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图2 图书馆四种外部结构性竞争因素竞争强弱程度比较
3 图书馆的竞争战略
按照影响图书馆核心竞争强度的四种外部结构性竞争因素的竞争程度强弱排序,考虑到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竞争强度最弱,在制定图书馆竞争战略时可将其忽略。图书馆的相应竞争战略主要是针对替代品威胁、供应商议价能力、购买者议价能力这三种外部结构性竞争因素。
3.1 应对替代品威胁的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竞争战略
应对替代品的威胁,是图书馆的关键竞争战略,重点在于提高图书馆自己产品(业务)的竞争力,对不同的替代品威胁来源主体应采取不同的竞争战略。
3.1.1 应对非盈利性替代品威胁的资本领先战略
图书馆与博物馆、档案馆等非盈利性替代品的价值观相近,其竞争主要是社会资本投入的竞争,图书馆应该在政府的资源配置方面采取积极方式取得竞争优势,来获得政府对图书馆的持续财政支持,使图书馆在资本上保持领先,应对非盈利替代品的威胁。
3.1.2 应对盈利性替代品威胁的差异化竞争战略
相对于信息情报研究所和数据库提供商、搜索引擎提供商和现代书店等盈利性机构,图书馆公益性明显,在政府资金长期持续投入下,拥有更充足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可以深入研究用户的差异化信息需求和其他服务机构相类似的产品,整合各供应商的先进数字技术平台,制定出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具有明显差异化的竞争产品,使自己的产品质优价廉,在同类产品中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以提高竞争力。
3.2 应对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图书馆联盟竞争战略
为应对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威胁,摆脱图书馆在议价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图书馆应该建立图书馆联盟,成立统一的采购集团,在信息资源的采购中,图书馆派出代表通过集团采购来应对强大实力的供应商,以提高图书馆的议价能力来降低购买成本[8]。在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实现共建共享,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以便电子信息资源进行跨馆跨系统流通,实现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9]。
3.3 应对购买者议价能力的个性化服务竞争战略
图书馆在面对用户由于能选择替代品具有较强议价能力威胁时,应该采取以下两种竞争战略:一方面,应该加强用户个性需求的研究,以用户为中心,制定出具有鲜明个性化的服务。图书馆应该加强用户需求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对用户的深层信息需求进行挖掘,进而真正抓住用户。另一方面,还应通过社会媒体扩大宣传与影响,对用户采取主动贴近的措施。图书馆可以与手机报、数字电视、网站、论坛等合作来加强宣传,使服务广为人知,吸引更多的用户群。
4 结论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构建了图书馆的竞争模型,根据构建的模型深入分析图书馆的竞争环境,对影响图书馆核心竞争强度的四种外部结构性竞争因素进行强弱排序,并从中选取三种较强的竞争因素,分别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图书馆竞争战略,使图书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发展之道,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Michael Porter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甄利华.五种力量模型在我国图书馆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晋图学刊,2007,(6):13-15.
[3]杨广锋.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基础:图书馆竞争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7,(3):2-6.
[4]王晓明.现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模式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05,(6):6-8.
[5]Donna C.Chan.Core competencie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Canadian public libraries[J].Library Management.2006,27(3):144.
[6] Konrad Ingelise.Future competence needs in public libraries[J].Scandinavian Public Library Quarterly,2010,43(4):8
[7]Lisa A.Ennis.Core Technology Competencies for libraries and library staff:A LITA Guide[J].Bulletin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2010,98(1):89-90
[8]肖 珑,姚晓霞.我国图书馆电子资源集团采购模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31-34.
[9]马迪娜,曾程双修.图书馆馆际间的合作:全球性的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