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果产业撑起农民增收半边天——陕西彬县果业发展调查

2013-08-17王新娟

中国果业信息 2013年10期
关键词:果业果品果农

文/本刊记者 王新娟

“水泥村道干净整洁,新式楼房排列有序,庭前院内花木点缀,私家小车停在门前,欢歌笑语飞出院外……”这是记者在我国渭北高原优质水果主产区陕西省彬县香庙乡南芦村看到的新农村建设新景象。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典荣说:“村民之所以能够盖起新楼房、建设新家园,主要得益于苹果产业快速发展”。据彬县果业中心负责人邓西涛介绍,2012年以来,彬县以“十强村”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十大惠农工程”,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5.23亿元,同比增长1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 835元,同比增长18.7%,增速位列咸阳市第一。该县果园总面积发展到52万亩 (3.47万hm2),果品总产47万t,实现产值16.4亿元,农民纯收入一半来自果业。目前,随着苹果的采收完毕,2013年水果生产工作已全面结束,据悉,产量和品质又有新的突破。

陕西省彬县海拔在715~1 501 m之间,年平均气温9.7℃,年均降水量601 mm,无霜期171天。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降水量较为充沛,享有中国苹果20强县(市)、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中国果品之乡、国家农业(苹果)标准化示范区、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绿色果蔬示范县、中国绿色生态彬州梨之乡等荣誉。“彬州牌”苹果被授予“中华名果”、陕西苹果优秀品牌。全县所产红富士苹果个大、形正、色艳、肉黄、汁多、味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在16.3%以上,硬度10.4 kg/cm2,酸甜适度,多次被评为国家、省级优质“绿色食品”。彬县梨以形俏、皮薄、汁脆、果肉白、糖分高、耐贮运而闻名遐迩。彬县柿色艳味美、香甜可口,是鲜食和加工的最佳果品。大晋枣个大核小、皮薄肉厚、甘甜如蜜,素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说,明、清时代已为皇室贡品,是滋补营养佳品,馈赠亲友的珍品。全县现有果园面积52万亩(3.47万hm2),其中水果36万亩 (2.40万hm2),包括苹果2.16万 hm2,梨 0.16万 hm2,桃、杏、葡萄等时令水果0.08万hm2,干杂果16万亩(1.07 万 hm2)。

▲彬县果业局杨东光局长在果园培训果农

果业发展的“真经妙计”

悠久的种果历史,奠定产业基础。彬县果树栽培历史悠久,《诗经·豳风·七月》里已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豳”音、意同彬。编者)。“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和“朋酒斯飨”“跻彼公堂”的描述。《广博物志》记载周文王时,“有弱枝枣甚美,禁止不令人取。置树宛中”,又证明周初枣树已成为栽培品种。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知邠州(彬县旧称)时所作的《眉寿堂劝农》诗中吟咏“烹葵剥枣古年丰,莫管时殊俗自同”,以及彬县现存的四五百年的大枣树,都说明彬县枣树栽培历史很长。《直隶邠州志》载有明朝嘉靖年间的邠州司马张金度的一首诗中提到,“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煞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可见当时的梨枣已成为贡品。3 000多年前,彬县就有李、桃、山葡萄等杂果(《诗经》)。 《直隶邠州志》记有石榴、桃、樱桃、葡萄、李等多种小杂果。彬县的苹果生产起步较晚,1942年开始引进栽植,但该县久远的种果历史为水果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持续推进,彬县水果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彬县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班子都把果业生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抓住不放,全县实行财政补贴制度,共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果树建园。1986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建设5万亩果林基地的决定》,经过共同努力,共建园4.26万亩(0.28万 hm2),品种以秦冠、国光、红星为主;1992—1993年,为了优化果品结构,全县共建苹果园15万亩(1 万 hm2),品种以红富士为主;2006 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果业生产的决定》,采取“政府采购、以奖代补、乡村组织、群众自建”的方式,先后投入财政补贴资金710万元,群众自筹300多万元,调回苗木595.5万株,新建苹果园15万亩(1万hm2);2011年,为了振兴彬州梨产业,县上投资60多万元,新建梨园5 000亩(333.33 hm2),并对原有老品种进行了保护。

强化培训,技术支撑不断增强。提高果农素质是实现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彬县始终把搞培训、提高果农科技水平作为果业生产的“突破口”,紧抓不放。在果园管理的关键季节,安排技术干部蹲点驻村,手把手地给果农讲要点、教技术,不断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在培训形式上,一是与县电视台联合,在果树管理关键环节,制作果业生产技术专题片,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扩大了培训覆盖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先后选派6名技术干部赴日本研修果业生产先进技术,还选派技术干部,参加省市组织的技术培训班,每名技术干部每年培训时间都达到10天以上。三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依托中日合作彬县果业生产示范基地,共邀请日本及国内知名专家到彬县开展果业生产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四是采取办辅导班、现场示范等方法,对全县果农进行广泛培训,并对农民技术骨干进行重点培训,已有137名农民技术骨干取得了农民职称证书。在培训内容上,既重视生产技术培训,又重视贮藏及营销知识培训。在培训时间安排上,农闲时开展系统培训,农忙时开展重点培训。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彬县的果业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果业生产新优实用技术得到推广,果业产业化程度大幅增强。

示范带动,样板带动作用显著。建立示范园,树立样板,带动推广新优技术,是果业生产的一条可行之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发放补贴果袋、肥料等物资,推广新优技术,在全县共建成省级示范园10个,省级生态果园示范村3个,市级示范园15个,县级示范园25个。特别是2011年,在对全县果业生产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了25个示范园,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确定包抓技术人员,在彬州果业网上公开向社会承诺,并与咸阳绿地灵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免费为选定的5 000亩(333.33 hm2)示范园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共在示范园推广配方肥料1 000 t,补贴资金90万元。并补贴20多万元,在示范园果实套袋推广双层三色优质育果纸袋1 000万只。引导示范园所在村成立了果业协会,为每个协会固定了一名技术员,并配套了价值2万元的果园机械一套,协会统一组织果农进行实际操作,并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方面提高了果农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标准化生产。

▲苹果装车现场

▲2013年彬县苹果再获丰收

革新技术,全力提高果品质量。1999年至2001年,彬县实施了规模空前的优果工程,通过聘请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组成了技术服务团,使全县果园管理、果品产量及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近年来,针对果园密度过大,树体结构不合理,园内通风透光不良,作业不便,果品质量不高等实际情况,大力推广了陕西省果业管理局提出的“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通过实施间伐、提干、控冠、疏枝等措施,基本解决了果园通风透光不良、果品质量不高等问题。2008年,积极响应陕西省果业管理局号召,按照“果—畜—沼—草—网”生产模式,推广应用了灯、板、带等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及防雹网、反光膜等新优实用技术。2011年,结合实施现代果业项目,在香庙镇万亩现代果业园区推广应用了果树间伐、果园生草、果园覆盖等技术,使园区的果园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几年来,全县累计推广大改形20万亩(1.33万 hm2),强拉枝 27 万亩(1.80 万 hm2),巧施肥30万亩(2万hm2),果实套袋130亿个,应用杀虫灯1 000台,黏虫板50万张,诱虫带100万条,反光膜10万kg。

做大加工企业,提升产业效益。随着果业基地规模的发展壮大,彬县果品贮藏、保鲜、加工等相关配套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在果品加工方面,2002年,引进深圳东部集团投资3 700万元,建成了彬县通达果汁厂。该厂建成以来,累计投入近3亿元,收购果品61.8万t,生产浓缩果汁8.78万t,出口创汇4亿多元,上交税金2 172.3万元,实现利润1 377.3万元,为彬县及周边县区果农增加收入2.37亿元,通达果汁厂也一举成为彬县产值过亿元的工业龙头企业。在果品贮藏方面,建成了中兴、永圣、天和、圣果、鑫农、天盛、祥富等7个果品贮销企业,果品贮藏能力达到3万t,其中冷库贮藏能力1.8万t,通风库贮藏能力1.2万t。几年来,累计贮藏果品4.6万t,实现利润4 600万元,并带动包装、运输、劳务等行业收入2 346万元。中兴公司2009年成为陕西省从云南磨憨口岸报关出口陕西苹果的首家企业,并实现自营出口200多万美元,走出了一条自营出口高速发展的路子。果品贮藏加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为彬县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铺就了道路,更加坚定了果业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在宣传促销方面,彬县通过生产贴字艺术苹果,制作高档包装礼盒,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果品展销评优活动,大力宣传彬县果品,不断提高彬县果品知名度。2011年,建立了彬州果业网站,这是咸阳市首家果业专业网站,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宣传彬县果业。网站成立以来,点击率一路攀升,有效地拉近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从而使生产管理、市场、消费成为有机整体,并为“彬州牌”果品走出国门创造了条件。

果业发展的“紧箍魔咒”

经过多年的发展,彬县果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近几年,果树建园规模之大,品种之优,财政补助资金之多,在彬县果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清。主要是一些管理者和生产者对果业发展形势盲目乐观,津津乐道于区位优势,满足于已有的工作成绩,看不到工作上的差距,因此,有满足现状的想法和做法。

二是果业产业面临“断代”。彬县1986年前后建立的一批苹果园,到2003—2004年多数产量急剧下降,病虫害严重,缺株断行突出,已失去栽培价值,有的已挖树毁园。因此,彬县果业面临“断代”问题。

三是果业结构不尽合理。一方面,品种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为桃、杏、核桃、枣等面积较小,苹果面积较大。在果品内部结构上,主要存在晚熟多,中熟少,早熟缺,加工果品发展不足等问题。

四是果业技术力量不足。全县目前仅有专业技术人员46名,每名技术员平均指导1万余亩果园,工作量大面广,难免顾此失彼。另外,近几年来彬县几乎没有新招录进入大中专毕业生,现有的技术人员年龄档次又较为集中,因此,导致彬县果业方面后续技术力量严重不足。

五是产业化程度不高。通达果汁厂的建立填补了彬县果品深加工方面的空白,但是,一个年产果品约45万t的果业大县,却没有一个集果品清洗、打蜡、分级和贮藏、包装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果品的贮藏、保鲜和包装技术严重滞后。

▲贴字苹果生产

六是果农组织化程度低。果农群体大,没有组织,缺乏进入国际市场的载体,在果品销售方面民营企业主渠道的作用难以发挥,这将势必对彬县绿色果品和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果业发展的“灵丹妙药”

针对存在的问题,彬县果业正在探索一条产业化的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果业,实现市场化、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社会化和企业化。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彬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要始终坚持果业是彬县农村第一大主导产业的思想观念不动摇,要把果业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繁荣稳定,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途径,长抓不懈。果业曾给彬县财政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增强果业后劲,建议县财政加大果业的扶持力度,每年列支100万~200万元,每667 m2果园补助100元,老果园更新复壮 666.67~1 333.33 hm2,力争 3~5年内对现有老果园全部进行复壮和品种更新。同时,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发挥行政推动、宣传鼓动、政策拉动、技术带动的作用;要加大扶持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制订资金调配、土地流转、果业保险、果园确权等方面优惠政策;宣传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生产、加工、流通三者的平衡发展,研究推广果业生产新优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扶持壮大果业企业,不断推动果业产业化发展。

二是抓队伍改技术。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彬县果品质量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果农技术素质较低。虽然彬县在技术培训、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46名技术人员面对52万亩(3.47万hm2)果园,技术指导工作无异于杯水车薪。陕西省洛川县是全国有名的果业大县,该县有苹果40万亩(2.67万hm2),果业技术人员达400多人,平均每1 000亩(66.67 hm2)果园配备一名技术干部。而彬县平均每1万余亩果园才配备一名技术干部。因此,应增加果业技术力量,以便更好地指导全县果业生产工作。可以在增加县乡技术干部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遴选200名农民技术员,县财政每人每年补贴1 000元,聘用为村级技术人员,负责指导本村果业生产工作,以解决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另外,建议县财政投资100万元,在中日果业示范基地建设彬县果农培训基地,配备相关设施,基地每年对果业技术人员进行集中系统培训,以提高全县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果农的整体素质。

三是树立市场意识。各级政府及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要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应市场的优质安全果品。在生产方面,要大力推广“果—畜—沼—草—网”生态果园生产模式,通过应用果园配方施肥、病虫无害化防治(诱虫灯、黏虫板、诱虫带等)、果树大改形、铺设反光膜、生产艺术果等一系列果业生产实用技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果品产量、内在质量和外观品质。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特别要严把高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准生产、不准销售、不准使用关口。果实采收时,要改一次采摘为分期分批采摘,改混装贮存为分级贮存,逐步实现果品产后清洗打蜡、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以减少果品消耗损失。在营销环境治理方面,要加强果品营销经纪人队伍管理,增强其诚信经营、公平交易的意识。成立以有执法职能的法院为主,其他部门参与的果品营销纠纷处理小组,及时、公正、妥善地处理果品购销纠纷,构建和谐的果品购销平台。在宣传促销方面,大力宣传彬县果品已获得的无公害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出口果园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陕西苹果”原产地域保护等多种认证,加强对这些认证和标志的保护及监管工作。在品牌宣传中,不宜每个企业分别注册自己的品牌,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全县应由果业部门注册一个品牌,企业免费使用,采取大制作、大手笔,进行大宣传。

四是组建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作用凸显,成为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突出亮点。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果业生产先进的日本、我国江西省安远、山东省烟台、陕西省洛川县的经验无不证明专业合作社在产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应按照 “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果农,组建果业经济合作组织,为果农提供果业生产资料,果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变无关联的家庭生产为有组织的集约化经营,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发挥合作社上连市场、企业,下接农户的纽带作用,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是发展果业企业。企业化是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一要发展生产企业。可以将缺少劳力的部分果园采用出租或转让使用权的形式由人力充足的家庭或组织、公司来经营。另外,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形式,使一些人或组织、公司在一定的范围内租赁到面积较大的土地,进行大面积的果树栽植,形成果业生产大户,进而成立果业生产公司,实现规模化生产。二要发展贮藏企业。彬县许多果农之所以每年苹果采摘后不顾价格急于销售,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贮藏条件。应制定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支持引导外地客商、专业合作社、果业生产大户、果业企业等,建立一批高标准、贮藏效果好、贮藏期长的气调果品贮藏库,使彬县果品贮藏能力达到产量的50%以上,实现果品季产年销,增加果品贮藏利润空间。三要发展销售企业。在果业合作组织及果品贮藏库的基础上,成立由政府补助(类似国家出口补贴)的联合性的或专业性的果业销售公司,建立从产区到销区的直销通道,摆脱等客上门的被动局面,实现农超对接。可以把鲜果生产、保鲜贮藏、市场销售有机联系起来,自主进行一级市场批发,把产区和销区紧密连结,减少销售环节,提高销售利润。四是发展加工企业。在支持通达果汁厂扩大规模、开发新产品的基础上,建设果干、果脯、果冻、果酱、果酒、果醋等系列果品深加工企业,提高果品附加值。

六是提质量、树品牌。品种是果业的生命线,抓好品种更新和品种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在水果品种结构调整上,通过高接换种,增加一批早中熟品种和具有发展潜力的晚熟品种,苹果早中熟品种可发展丽嘎拉、美国8号等,晚熟品种仍然以富士优系为主;梨中早熟品种可适当发展七月酥、绿宝石、玉露香等,晚熟品种重点发展水晶梨,使早、中、晚熟品种比例逐步达到0.8∶1.2∶8。与此同时,重点在南塬地区发展澳洲青苹、粉红女士和红玉等高酸度果汁专(兼)用加工品种,建立3万亩(0.20万hm2)果汁加工用高酸优质果品基地,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品牌是旗帜,要重点宣传品牌,打响自己的品牌,要教育广大果农树立品牌意识。首先,要开展无公害果品基地认证、绿色苹果基地认证等品牌认证工作。其次,果品包装要向规范化、小型化发展,果箱颜色向多彩化发展,箱内用果品托盘等要向高档化发展,千方百计满足市场需要。最后,在彬县建立一批示范果园,专门生产套袋艺术果、套瓶果等特色果品,树立彬县果业自己的品牌,提高果品生产的附加值,提高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要在大力宣传“彬州牌”鲜水果商标的同时,抓紧注册“彬州梨”商标,使“彬州梨”这一古老品牌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果业果品果农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果业电子商务营销体系构建研究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