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产城融合之路 造宜居宜业汽车城——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纪实

2013-08-17白海林

决策探索 2013年11期
关键词:中牟汽车产业郑州

◎文/本刊记者 白海林

提及中牟,人们通常首先想到的是中牟大蒜和中牟西瓜,然而,很多人不曾了解到的是,中牟县还是河南省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全省有近一半的整车制造企业落户于此。

中牟汽车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牟县带动力最强、产业关联度最高、经济贡献率最大的支柱产业。依托汽车产业,中牟县正在以快速务实的步伐向工业强县迈进,农业之“温柔”与工业之“刚强”在中牟这片热土上得到了完美结合。

从1989年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搬迁至中牟,再到郑州日产、海马商务、河南红宇三家整车企业的相继入驻,中牟汽车工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面对历史机遇,中牟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2006年开始规划建设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集聚区规划区域位于中牟县城南部,总规划面积71平方公里,由汽车生产制造和汽车售后市场服务两大板块组成。其中,汽车生产制造板块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现建成区面积已达7.2平方公里,主要进行整车及零部件生产。

目前,随着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都市区等战略的强力推进,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走产城融合之路,造宜居宜业的汽车城,是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必然之路。

优势突出

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之所以能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不菲的业绩,与其自身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密不可分。

产业优势。目前,产业集聚区已具备年生产整车18万台的生产能力,伴随着郑州日产中牟工厂18万辆产能提升和新能源汽车批量生产工程中心项目、海马商务产品转型升级项目、河南红宇专用车扩大产能项目、深圳比克电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河南千禧新能源纯电动出租车示范运营项目、郑州东工纯电动场地项目的建成投产,到2016年,集聚区汽车年产量预计将达到40万台的规模。

交通优势。中牟县处于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区”叠加中心区域,东西距开封、郑州各30公里,是郑汴一体化的核心区域和战略支点,素有“一肩挑两市、一路通三城”之说。随着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都市区建设加快推进,与之融合的中牟发展被提升至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层面,成为政策优惠、资金扶持、项目聚集的热点区域和炙手可热的投资焦点区域。

资源优势。一是能源优势。集聚区能源保障相对充足,周边有50万伏变电站1座,22万伏变电站1座,11万伏变电站4座以及郑州热电联产项目,以上项目将为集聚区电力保障和集中供热提供便利条件。中原油田至郑州市的天然气管道穿境而过,集聚区内天然气管网铺设已连接到企业厂区,可完全满足企业用气需求;二是劳动力资源优势。中牟县总人口70万,城镇技能人才2万,基础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中牟是河南省职业教育最先进的县(市),职业教育院校全省最多,每年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约1万人,为中牟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环境优势。深化行

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一批、下放一批、上解一批、整合一批”的审批事项,通过印章集中管理、派驻效能统计官、引入审批倒逼机制等方式创新,极大地加快了项目入驻速度。同时,县各职能部门对汽车产业项目涉及的各类审批事项,实行“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批。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实行首席服务官制度,重点跟踪服务。

发展迅猛

近年来,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依托各项发展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整体实力不断增强。2012年,集聚区共生产整车约12.7万辆,实现产值约272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约18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约40.5亿元。2013年1月至8月,生产整车约10万辆,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50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约16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约44亿元。集聚区现已是省级产业集聚区,先后被评为省重点产业集群、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验区。

规划编制有序进行。“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完成了汽车产业集聚区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规划环评以及各专项规划,实现了“三规合一”。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截至2012年年底,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亿元,建成“六横七纵”50公里道路,安装铺设各类市政管网200公里,完成道路生态廊道绿化约30公里,集聚区已实现“七通一平”。2013年,计划投资35亿元,建设34公里道路和4座立交桥,目前,10条道路正在进行施工。吉庆110千伏变电站已建成投入使用,牟姚线完成高压移位,万洪公路、建设南路等8条道路已完成生态廊道及道路绿化。投资8亿元、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的郑州日产生活区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招商引资日新月异。近年来,集聚区坚持算大账、算总账、算长远账,紧抓汽车产业转移机遇,以全局性、战略性、奠基性的“三力”型项目为重点,实行“三位一体”项目分包机制,落实“五职招商”责任制,不断强化产业链招商,一大批好项目相继入驻集聚区。2013年1月至8月,累计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约515亿元,其中,超百亿元项目1个、超50亿元项目1个、超10亿元项目6个。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近年来,集聚区积极承接汽车产业转移,重点以整车企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做特做强传统整车集群,以零部件五大总成本地化为方向做精做优零部件集群,以承接郑州市汽车类市场外迁为机遇做专做大后市场集群,以动力电池发展为切入点做先做高新能源汽车集群,目前已建成入驻郑州日产、海马商务、河南红宇、郑州东工等整车生产企业4家,零部件生产企业50多家,集聚区内有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2家,省、市级企业研发中心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河南省博士后工作站1家。

要素平台加快构建。园区重点构建7大中心完善要素平台建设,分别是投融资服务中心、审批手续代办中心、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公共信息服务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科技服务中心、规划展示中心。投融资服务中心由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投资公司、郑州正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两个融资平台组成,累计收储土地1200余亩,完成融资6.7亿元。审批手续代办中心内设8个代办窗口,及时办理企业各种手续,处理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规划建设以来,集聚区就严格制定了各类土地使用标准,明确项目投资强度、产出强度、容积率和企业税收贡献率等控制指标,原则上新建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260万元/亩,产出强度不低于500万元/亩,容积率不低于1.6,企业税收贡献率不低于10万元/亩/年,投资5000万元以下、占地不足50亩的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全部入驻标准化厂房。

任重道远

经过多年发展,中牟汽车产业聚区现已形成了从汽车研发、生产到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配套体系和从整车生产到零部件配套及汽车后市场产品生产、展示、销售、服务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河南省最大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同时,集聚区内企业品牌产品质量、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凯雪”冷柜系列产品荣获“中国著名品牌”,红宇牌爆破器材运输车和福仕达荣获“河南省名牌产品”,郑州日产有限公司先后荣获“郑州市市长质量奖”“河南省省长质量奖”等称号,其旗下的帕拉丁、N V 200、帅克、御轩等品牌享誉国内外。

当前,集聚区处于持续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展望未来,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将牢固确立新型工业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以实施“三年倍增、五年超越”行动计划为抓手,以培育汽车产业集群为重点,以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为核心,完善集聚区公共配套设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高整车产量,拉长产业链条,强化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把集聚区打造成为河南最大、全国知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汽车后市场商贸和信息服务中心,形成与汽车工业发展相适应、功能比较齐全的汽车商务、贸易、仓储物流等服务业体系。集聚区力争今年实现总产值400亿元,2016年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中原经济区中产城融合协调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汽车城,为提升郑州都市区建设支撑能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中牟汽车产业郑州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梦启郑州
中牟 县域内医疗机构分工协作
中牟:纠正“变形”的金字塔
共享新能源汽车产业盛宴
“大运河”考古行记——河南中牟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