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字形音意 彰显人生精气神
—————金文研究家傅幻石的联墨风采
2013-08-16梁石
●梁 石
日前, 笔者有幸结识了一位金石研究家,从他本人的外貌举止上,笔者领略了风流倜傥; 从他研究的殷商甲骨、 金文成果中,笔者叹服其突破贡献。今天我向联界朋友介绍这位人物,名叫傅幻石。
傅幻石,原名傅胜强,一九五七年生于陕西汉阴。 祖籍根系山西平陆。 号松翁、真朴,别署松石斋主、归贞山人。 国家一级美术师,他十余年先后登泰山三十多次,听松涛阵阵,观云海茫茫,抚摩崖石刻,读古籍心经,为的是感悟大自然的灵气,奋力开垦属于他自己的一方艺术净土。 他博采众家之长,融儒、道、佛于书画创作之中,并将画泰山古松之枯枝笔法变为写大篆金文的笔触神韵, 把深厚凝重的商周金文与遒劲雄拔的甲骨文笔意巧妙地揉合在一起, 互融互补,逐步形成了傅幻石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得世人垂青喜爱。 作品被中南海等部门及个人收藏。
我们从事楹联创作, 或者从事书法研究,都离不开文字。文字,即汉字,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甚至更加遥远的悠久历史。 而汉字的起源,应该是源于大自然的象形文字。这形、音、意合一的汉字,揭示了包罗万象的自然哲理, 也蕴含着先民祖先的聪明智慧。从上古时代的结绳记事,黄帝时期的仓颉造字,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钟鼎文,再到后来的小篆、汉隶、行草、楷书等古代法书碑帖,无不散发着中国古文字独创、独有的艺术光彩与人文魅力。 从中华文明的高度审视中华民族的文字历史演变过程,又是一个汉文字体系不断发展并完善的过程。 从东汉的《说文解字》、晋代的《字林》、南朝的《玉篇》,到清代的《康熙字典》,这些林林总总的汉字的创造与书写,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创造力。 在追溯华夏古文字的渊源由来的时候, 往往有不少人只知道远古的三皇: 燧人、 伏羲、神农,甚至只知道神农氏发明了农耕术閭,教会人们采撷果实, 栽培农作物; 神农尝百草,为人类除疫治病。从古代典籍中获知文字是仓颉创造的。 传说仓颉通过观察鸟兽印在泥土上的爪印足迹, 启发了发明文字的灵感,创造了古代的『象形字』。 然而,人们忽略了一位文字先祖, 他就是殷商王武丁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天文学家、建筑学家傅說。 傅說(公元前一三三五—————一二四六年),尤其是商王武丁时期,傅說倡导象形文字的传播,把金文与阴阳五行八卦,融为一体。有人这样评价傅說,称他是『上古华夏民族文字文化之父,是有文字记载历史的第一位圣相。 也是掌管文化、 创造文字并快速传播文字文化的奠基人。 』作为傅説后代传人的傅幻石,十分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是: 他忠实地继承了先祖傅說的文化衣钵, 默默地做着先人未尽的文字事业。在此,值得注意的是: 傅説的『説』字,可不能写成『说』。必须知晓的是『兌』读yue 月,而『兑』读dui对。 这是字形相似但字音和字意完全不同的两个汉字。 有人将『傅說』写作『傅说』,那是犯了知识性的错误。
在三千三百多年前, 金文已完备了汉字的基本构件,金文中的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假借字、转注字六书造字法一应俱全。 然而,傅幻石先生审时度势,站在完善与弘扬中华文明的高度, 以一种科学的严谨态度, 对已经出土并经人研究破解的甲骨文、金文(即钟鼎文)进行再研究,甚至是『拨乱反正』纠错化讹的深入研究。迄今为止,甲骨文能识读的只有一千九百余字, 金文能识读得也只是两千四百二十余字, 而傅幻石先生经过几十年的访贤问道、伏案工作,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魄力、智力、精力,从本人艰难创作的一万余字中提炼出七千多金文汉字, 完成了一部鸿篇巨制般的《傅幻石金文书法大字典》。 这部经典金石书法工具书填补了我国古文字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是中国书法艺术界带有开拓性、创造性的一大贡献。这里, 我不想用过多的语言来评价傅幻石先生的这部金石书法大典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我只想对他的几副金石对联作一评介。
先看傅幻石先生二零零零年金秋时节,客居泰山斗毋宫观泰山玉皇顶上云海奔涌、心潮难平,一时兴起,撰写如下一联:云锁山头山锁云;海连天边天连海。
从联语上品评, 很明显这首先是一副嵌『云海』奇观的妙联,按此语序,所以就出现了上平下仄的联语。而且,从语势的强弱分析,这样的云海前后置位也顺理成章。另外,审读此联妙趣,恰是一副『回文联』,正反吟读都自然成趣,毫无牵强生硬感。从联律要求上,惟有下联的『边』字是一瑕疵,然而, 瑕不掩瑜。
当今旅游文化界, 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最近, 当我结识了金石研究大家傅幻石先生之后,才知道他的研究成果是惊人的。尤其他设在太原三晋国际酒店的金文书法艺术展览,更是书法艺术上的一个奇迹。只不过是尚未被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发现和认知而已。我呼吁当代书法界,请关注傅幻石先生的金石书法艺术!
当笔者有幸观赏了傅幻石先生的金石书法艺术展览后, 对傅先生对金文研究的造诣之深,贡献之大更有一个升华的认识。整个足有二千平米的展厅四壁全是傅先生的金石书法,装裱精致大气的百幅大作,让人看了是一种心灵震撼,是一场艺术盛宴,是一种精神享受。 其中有两副金文联墨作品, 点缀其中。
一副是五言联墨:清和化四海;德善聚五福。
很显然,这是一副新声联,『福』字古声从仄,新声属平。『清和』对『德善』属并列语法结构,相当工稳。上联的『化四海』虽属三仄尾,可以宽而视之。此联的立意正充分彰显了道家的思想意念, 也与当下创造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相吻合。
再看傅幻石先生最得意的一副题写先祖傅說的联墨大作。 联曰:
武丁中兴勒名甲骨;
傅說光华铸史鼎尊。
这副联语对仗十分工切, 词性对得天衣无缝,『中兴』在这里是『兴』从平,作兴旺发达解。 尤其『武丁』对『傅說』、『勒名』对『铸史』、『甲骨』对『鼎尊』,对得相当精采!虽然『中兴』对『光华』有失工稳,但上联『武丁中兴』不可易改,按照词不害义的创作原则,此处完全可以从宽而对,豪无异议。
以上三副联墨作品, 傅先生都以金文书法完成,笔墨线条饱满丰润,柔中有刚,涩中有疾。 章法上错落有致、上下呼应。 联借墨出采,墨以联生韵。观者无不称羡这等联墨作品非大家难以为之!
日前, 笔者欣喜地发现傅幻石先生最新创作的一副金文书法六言联。 这副对联是傅先生精心专门为其先祖圣人傅說画像而配作的,联语是:
福泽中华儿女;
文传万古千秋。
毫无疑问, 傅先生为先祖傅說的画像配联,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审视傅說对当时人文的历史性贡献。用这样一副对联来概括傅說的功德,恰如其分。
有人看了傅先生的这副联墨作品会说: 上联的『中华』怎么能与下联的『万古』成对? 同样,上联的『儿女』又如何能对上下联的『千秋』? 傅先生在这里玩的是『联中自对法。 』即上联中『中华』与『儿女』自对; 下联中『万古』与『千秋』自对。 这在楹联专业人士看来,也是十分难得的妙笔。
书画同源、诗联同宗。 我从傅幻石先生的联墨艺术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傅先生之所以能够在金石文字研究上有如此高深的造诣,与他多年耐得住大寂寞,吃得消大苦头是分不开的。 惟有此才能心有大目标、人有大作为。在我品读傅先生大量金文书法作品,尤其是翻阅这将近五百页的《傅幻石金文书法大字典》之后,我深信傅先生夜以继日埋头探索的是巨大的国家文化工程,是功德无量,载入中华汉字文化史册的大事。最后,我为傅幻石先生撰一副嵌名联:
幻中文字为经典;
石上图腾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