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为主推拿治疗颈性失眠30例疗效观察
2013-08-15张琪,高斌
张 琪,高 斌
(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193;2.天津市河西区东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193)
据报道,在我国失眠发病率约为43.5%[1],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多发,且近年来呈低龄化趋势[2-3]。同时也发现,因患颈椎病而致失眠者呈逐年增加趋势。与此同时,睡眠质量下降也会使颈部肌肉及相关软组织得不到充分休息,又会明显加重颈椎病症状,从而相互影响,恶性循环,迁延难愈。对于颈性失眠的治疗,西医以镇静安眠类药物为主,长期服用,可出现药物依赖、作用消失和药源性失眠等状况[4]。中医推拿这种传统的非药物疗法治疗此类病症有其独特的优势,据报道,推拿是目前治疗颈性失眠常用的干预手段[5]。笔者近3年对30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总结一套颈性失眠治疗手法,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9月-2012年5月就诊患者30例,其中住院20例 ,门诊 10例 ,年龄25~50岁,平均40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5年。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1998)中症状表现;且均有不同程度头晕头痛,颈项肩背部酸胀疼痛,影像学检查有不同程度颈椎退行性变,实验室检查和各脏器功能检查均未见器质性病变。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风池、肩井、颈夹脊、睛明、攒竹、神庭、百会、四神聪、合谷、太冲、太溪等。
2.2 操作方法 治以活血化瘀,安神定志。手法选取点 、按 、揉 、滚 、摩 、推拿,一指禅等。1)患者坐位 ,拇指对称点按双侧风池穴,然后自上向下顺次点揉颈部夹脊穴,点按双侧肩井,一指禅推颈部两侧肌肉,重点弹拨枕下肌群及斜方肌硬结、压痛点,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滚法及大鱼际推法作用于双肩部和肩胛内缘菱形肌,滚法力度渗透,推法动作轻快。术者双手夹持患者两侧下颌部,用力向上牵引,力量持续30 s,然后在牵引下前屈、后伸及两侧旋转头部。2)患者去枕仰卧位,小指点按双侧睛明及瞳子,拇指点揉双侧攒竹、印堂、丝竹空、太阳、悬厘、悬颅,点穴手法由轻到重,以酸胀感为宜,两拇指依次对挤头皮督脉穴位,神庭、百会指力稍重,以酸胀、轻微疼痛感为宜,同时配合点按四神聪、头维及肢体远端太冲、太溪、合谷穴。轻抹眉弓、前额,扫散头皮手足少阳经,手指轻叩头皮。每穴点按10 s,头面部点穴和缓,扫散动作轻快。1日1次,10次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判定: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3.2 结果 本组30例,经过1~3个疗程治疗,治愈15例,占50%,显效6例,占20%,有效9例,占30%,总有效率100%。全部病例颈部不适症状明显改善。
4 讨论
项痹不通可导致脏腑气血失和,阴阳失衡。“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不能入阴,进而心失所养,神失所安,《景岳全书·不寐》记载,“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可见项痹日久不通,直接导致失眠之证,从而机体阴阳失衡,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现代医学认为,颈项部肌肉筋膜劳损可引起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导致睡眠失常[7];同时慢性劳损引起颈肌痉挛,周围软组织炎症,椎间盘排列不稳,小关节错位,颈部三维立体结构改变,这些病理改变可以刺激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引起项背、后头部疼痛不适,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使脑部支配睡眠中枢区域受影响,亦可导致睡眠质量减低,神不守舍,卧不安寝。中医推拿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起到活血化瘀,理筋整复的目的。经云:“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通过以穴位点按为主的按摩方式,对外周经穴刺激,以期获得循经感传[8],达到调整阴阳,养心安神的目的。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手法作用于颈部肌肉和椎间关节,可以缓解肌肉痉挛,通过调节椎体内外动静力学平衡[9],解除对相关神经血管刺激,从而达到优化睡眠质量的目的。
点按风池、颈夹脊、肩井等穴位可以明显缓解颈肌疲劳;颈部牵引等活动关节手法可以对颈椎骨性排列进行微调,从而间接提高睡眠质量;《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通过对头面部太阳经、少阳经、督脉穴位的点按刺激,可以加强“神明之府”的功能,辅以远端四关、太溪穴,共奏疏通经络、平肝降气、滋阴潜阳之效果,是以项痹通、心神安、气机调畅、阴平阳秘。
[1]许良.中医睡眠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医文献杂志,2005,2(2):55-56.
[2]辛月勇.按摩治疗颈椎病85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2):235.
[3]张雪,罗汉华.颈椎病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12):1177-1179.
[4]梅海涛.失眠的中药治疗及研究思路[J].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45-1046.
[5]温元强,陈立.颈性失眠与推拿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3):111-1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6.
[7]杨来福,王文彪.整脊疗法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7):152-153.
[8]胡勇,杨传标.关于循经感传现象机制的初步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0,5(5):349-350.
[9]纪清,赵国红,徐旭.按揉类手法干预颈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评价[J].吉林中医药,2009,29(4):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