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探析

2013-08-15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学生

吴 进

(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正从封闭走向开放,管理方式社会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学生结构复杂化,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兼容渗透。当前我国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复杂,危及大学生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多,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安全问题。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确保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高校应认清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深刻反思安全教育中的问题,建立健全安全教育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充实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规范化、专业化、学术化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开展安全教育科研,努力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风险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都不容乐观。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现代化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高风险的时代。正如贝克和吉登斯所言,人类社会正“坐在现代文明的火山口上”,人类正把自己抛入“一个失控的世界”[1]。国内社会当前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社会生活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社会利益关系、分配格局、阶层结构、生计模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个自由多元的现代社会逐步形成。由于新的社会结构尚不协调稳定,各种利益群体之间常处在对立或冲突的状态下,社会矛盾比较容易激化。且各种社会矛盾之间往往相互交织、强化,易产生连锁反应。表现形式也日趋显性化、激烈化,甚至一些极端方式也被用于解决问题。这样的大背景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校园安全建设敲响了警钟。广大领导干部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目前的紧迫形势,加强安全教育。

(二)高校校园特点决定需要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大学校园普遍可以自由进出,建筑施工单位工人、商品营销人员、学生亲友甚至闲杂人员及各种车辆可以畅通无阻,这样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尤其近年来,我国高校大跃进式扩建、新建校区,不少高校建在偏远郊区,周边无业人员、工地上外来打工者聚集,人员构成复杂,治安形势严峻。郊区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黑车横行,交通安全事故多发。大学生虽基本都是成年人,生理上完全成熟,却容易冲动,出现斗殴情况危害很大。大学生参与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如校外兼职、社会实践、求职择业等,但由于社会阅历、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或者轻信陌生人,或者争强好胜,容易造成意外事件或遭遇不法侵害等。暑假期间,大学校园部分学生留校住宿,参加校外培训班、打工、复习考研等,假期学校管理工作不细,也易发生安全问题。大学生也是海外敌对势力拉拢的重要对象,西方国家欲推广其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利用网络、影视、报刊等形式传播、推广他们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试图瓦解中华民族文化体系,最终颠覆他国政权[2]。大学生有着很强的社会活动参与热情、政治热情,但思想单纯、辨别力不强,容易产生危害国家社会安定的重大安全问题,特别是网络时代,大学生与外界交流快捷、直接,其受到网上蓄意欺骗诱导的事件屡有发生。

(三)重视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安全和高校稳定的重要保障

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安全是人的最基本需要,是实现其他一切需求的基础和保证[3]。安全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关怀,保障大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成才。大学要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全面发展人才,这不仅仅要求大学生有端正的思想态度、良好的学习成绩,还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这将是伴其一生、终身受益的重要素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高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必要措施。学生事件不仅对学生及其家庭造成巨大伤害,也给学校的和谐稳定带来冲击,甚至影响社会稳定。针对屡次发生的校园安全问题,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也多次强调,要予以高度重视,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安全。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人身安全

身体健康、人身自由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学校、家长、社会及广大学生都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人身安全。任何情况下不能伤害身体,无论是外力还是自己都无权侵害生命。高校要将基本的校园人身伤害的预防措施全面细致地告知给学生,在日常生活、与人交往、处理情绪的过程中严守保护人身安全的底线。学生饮食安全保障、避免运动导致的意外、自然灾害的防护等也都属于人身安全教育的范围。

(二)心理安全

心理安全主要是指大学生要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保持内心的平稳、踏实、舒畅,避免焦虑、纠结、恐惧等不良情绪[4]。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复杂、善变,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会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很好地处理日常事务,与人相处等,这给学生本人带来巨大伤害,也给学校、家庭造成负担。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安全教育需要常抓不懈。

(三)精神安全

精神安全是指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健康的信仰支持,在是非判断、生活状态、学习状态上没有重大的偏差。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当前不少大学生沉迷电脑游戏,荒废学业,是非不分,和社会闲杂人员混在一起,赌博、抽烟、酗酒,漠视学校纪律,对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反感,精神上处于危险的边缘。因此加强精神安全教育是高校育人任务中的重点。

(四)财物安全

财物安全是指财物所有者的钱财、物资不被他人非法取得、占有、使用等。大学生财物已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趋向时尚化、高档化甚至奢侈化,财物安全已经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校园盗窃案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笔记本电脑、手机、现金、贵重饰品等屡屡被盗。大学生由于防范意识低,已经成为窃贼经常光顾的人群,高校校园,特别是宿舍、自习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学生聚集场所成为财物失窃高发场所。财物安全教育是高校日常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目前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

相对于能立刻产生的可见效果,安全教育的效果是隐性的,因此校方也有侥幸心理,出事才能想到,平时很少关注。领导对安全教育的投入不积极,甚至忽视,很多教育措施很难落实。高校领导主要关注高科技人才引进、争取科研项目、学位点申报、基础设施建设、对外交流等立竿见影的工作。在此大环境、大氛围下的安全教育具体工作往往形式多于内容。一般由辅导员在入学教育时专门提一下,每逢节假日或遇到突发事件时,采取“抓一抓”的形式,做些有针对性的“表面文章”,强调一下。或只有保卫处一家重视,进行管理、惩罚、处理,无法形成全校重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规范化、常态化的教育体系。

(二)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还是停留在遵守法律法规、防火防盗、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护等传统意义的安全教育上[5],没有紧跟日益变化发展的社会安全形势,新的安全问题和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少有体现,如心理安全、学业安全、信息安全、社交安全、择业安全、文化安全、国家安全、高科技风险等。安全教育的主要方式仍是集中开会、展板宣传、横幅签名等,学生往往容易产生麻痹和排斥心理。

(三)师资不足,课程缺失,专业性不强

当前,高校几乎没有专职的安全教育教师,安全教育工作主要由院系辅导员和保卫处人员承担。保卫处工作人员多数是复转军人或安置的高层次人才家属。他们往往没有受过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更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安全技能实践训练,只能凭借自身生活经验、常识,尽力提醒学生一些安全事项,开展专业的、学术性的安全教育教学,则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在多数高校还是空白,缺乏安全教育专业化的主渠道。有的高校虽然设置了安全教育课,但没有与其他课程同等对待,不算学分,不保证课时,学生也不重视,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校偶尔会邀请校外专家前来讲课,但次数太少不能达到系统教育的效果,往往杯水车薪。与科研、教学等相比,安全教育仍处于边缘化,没有纳入正规系统的教育教学中。

四、开展安全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建设常态化的教育机制

高校要本着对生命敬畏爱惜的态度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6]。安全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将其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重要工作,动员全校各部门共同参与其中。不仅保卫、教务、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其他部门都要承担相应任务。学校要制定学生安全教育各项制度,健全教育运行机制,完善各级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机构,各管理层都要责任到人,签署责任状,落实具体教育措施,保障专项资金,满足安全教育软件、硬件需求,让安全教育万分重要的理念深入人心。无论干部、教师都要绷紧学生安全工作的弦,涉及学生工作都要考虑安全问题。如组织校外活动,要充分考虑出行安全;对学生批评教育要考虑分寸,特别是自尊心很强的贫困生或女生等,应考虑其心理承受能力;对学生的公共服务需求要重视,能解决的要及时办理,不能立刻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避免矛盾激化。

(二)充实安全教育内容

在继续做好传统安全教育的同时,要增加新的体现时代特点的内容。在经济、金融、生态、疾病、犯罪和大学生消费、保险、知识产权等方面及时补充教育模块。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尤为迫切。胡锦涛同志曾强调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要大力加强网络信息识别,增强安全意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要尽快开展全面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社会大环境使得人们内心世界不断变化,大学生心理安全、精神安全急需关注,要引导教育他们正确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倡导真诚合作、有序竞争,保持平衡的心态、平和的精神状态,培育和谐伦理精神,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理想,保持旺盛的生活学习热情。当前就业重压下,大学生就业被骗也常有发生,如骗财骗色、骗取劳动成果、拉入传销等,就业安全教育急需关注。校园安全易受到社会矛盾的波及,近期个案表明一些极端的人员会选择人群密集的地方制造事端,报复社会,如厦门公交纵火案,要严防此类事件发生在大学校园,教育师生提高安全敏感度,安全隐患应快速上报,师生及有关部门能第一时间预防制止。

(三)创新教育形式,增加实践环节

安全教育如果只限于开会、领导讲话,纸上谈兵,学生则会昏昏欲睡,索然无味,起不到教育效果。高校要采用贴近当代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方法,使安全教育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媒介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几乎人人可以手机上网,因此,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运用微博、微信、QQ群、飞信等即时信息发布传播工具开展安全教育。可以制作关于安全教育的个性台历,将安全知识集中印制在台历上,辅以学生喜欢的精美图画,赠送并放置在宿舍公共区域,让安全教育融入生活之中。还可以举办“安全知识记我心,平安校园每一天”安全教育主题晚会,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小品、相声、短剧等联欢的形式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要动员专业课教师,利用专业课程中能够体现安全教育的专业知识,适时开展安全教育,如化学课程中蕴含大量防毒、防火等安全知识教育素材,计算机课程中蕴含信息安全教育资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可以开展求职安全防范教育。要大力组建大学生治安志愿者服务队、安全类社团,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增强其自觉维护学校安全秩序的责任感。对处理安全事故的技能、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方法要进行操作训练,如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当地公安消防部队学习防火灭火技能,前往医疗机构学习心肺复苏术,开展校内安全技能大比武等。

(四)安全教育要规范化、专业化、学术化

要成立教研室,开设必修课,建设规范的教材,制定教学大纲,编排教学计划,招聘、培养专业教师,将热爱此项工作并有一定知识和技能基础的保卫处干部、辅导员经过专业培训后转为专职安全教育任课教师,进行系统规范的教学,开展课程建设,聘请公安民警、消防部队专家、职业救生员等充实教学队伍。要在制度上保障教师的积极性、钻研性,在待遇、条件、职级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保障。做好系统的课前培训,确保教师熟练掌握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定期开展实践培训。有针对性培养有科研潜力的同志成为安全教育学术专家,提升安全科学研究的能力,最终成为专业化、职业化的安全教育教师。对学生,要严格学分管理,课程考核不通过必须重修,严肃课堂教学管理,记录考勤,确保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效果的体现。成绩和其他课程一样记入学生成绩册。

(五)大力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体现着安全价值、信念、传统、风气等,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拥有丰富的安全文化,明末清初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述道:“深至五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镢抬取者,其上支板,以防崩耳。”明确记载了早期煤炭开采中劳动者保护自己生命安全采取的防范措施。这些思想认识在生产劳动中互相交流、完善,形成共识,逐渐汇集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高校要深入挖掘我国悠久的安全文化历史资源,精心营造当前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从校园亭台水榭的构建,建筑物字画的悬挂张贴,到各种校园活动的开展等,考虑植入安全文化的元素,要把潜移默化的安全文化熏陶与刚性的教育活动相结合,加强舆论引导,在高校校园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关心、维护安全的人文氛围[7]。

(六)开展安全科学研究

对大学生安全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要进行总结研究,科学研判大学生安全的形势和发展方向,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大面积成规律性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测和研究对策建议。还要开展项目研究,编制选题指南,集中攻关有现实性、前瞻性的应用课题及对安全学科发展起奠基作用的基础理论课题。

[1]周术国.风险社会语境下党的执政安全问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5):38-41

[2]陆振生,李星.浅析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7-80

[3]张洪波.作为人权的安全权:比较、内涵及规律[J].南京社会科学,2013(5):91-97

[4]张晓.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有效途径——基于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安全现状的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41-43

[5]韩红根.论大学生安全的构成与保护[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76-79

[6]徐文闻,马治国.生命安全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形成路径及教育建议[J].教育科学,2013(1):32-38

[7]谢振安.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及综合评价模式构建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1-93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