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圣经》文本解读《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和《推销员之死》
2013-08-15陈晶
陈 晶
(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推销员之死》(1949)和《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1962)都被视为美国现代戏剧的经典之作。《推销员之死》是亚瑟·米勒的代表作,曾获得“普利策奖”、“托尼戏剧奖”和“美国戏剧评论家奖”,而爱德华·阿尔比的成名作《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获得了后两个奖项。国内学者对《推销员之死》的研究颇多,比如:柯建华的《论〈推销员之死〉中的伦理冲突》,施清婧的《〈推销员之死〉中的自然现象》,还有很多论文分析了主人公威利的悲剧成因。但是,尚很少有人从《圣经》这一文本入手,分析和阐释剧中的家庭关系。对于阿尔比的《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国内研究并不多,一篇是孙畅的博士论文《阿尔比戏剧中的真实与幻想主题分析》,另一篇是邹惠玲的《论〈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社会批评主题》。因而,用《圣经》的原则分析以上两部戏剧具有创新意义。
一度被视为西方权威之作的《圣经》早已融入了西方生活,以至《圣经》原则广泛地应用到了婚姻生活、管教子女等诸多方面,并形成了颇具体系的理论。笔者之所以将《推销员之死》和《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并置研究,在于这两部戏剧将美国现代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尖锐化了。如玛莎和乔治之间无休止的抱怨与争执,以及推销员威利为了给儿子留下一笔保险金而选择驾车身亡。如此悲惨的结局,不得不引发笔者对美国家庭矛盾的探究和挖掘。随着后工业化及商品化程度的再度提高,西方人在物欲横流和拜金主义浪潮的驱使下已失去了昔日的信仰,家庭中已丧失了昔日的宁静和祥和,家庭成员处于极度的焦虑和不安中,进而夫妻关系以及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处于长期的争执和不信任状态,最终导致了家庭悲剧。笔者力图用《圣经》的原则分析这两部戏剧中的家庭关系,旨在揭露偏离了“盼望”和“仁爱”所酿成的家庭悲剧,以及对回归信仰寄予了希望。
一、夫妻关系的背离
在《圣经》中夫妻关系被描述为:“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丈夫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她的丈夫。[1]342”显然,以上经文囊括出妻子顺服丈夫及丈夫疼爱妻子是夫妻关系的核心。但是,物质至上的现代美国家庭已完全背离了《圣经》中夫妻关系的原则,进而暴露出人性的本原。其实,在《圣经》中有很多章节都探讨了人性与精神的对立与抗争:人性是罪恶的,表现为自私、贪婪、嫉妒等,而精神却能够引领人走向正义之路。在《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大学教授乔治与妻子玛莎之间扭曲的婚姻关系是物欲横流的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大学校长的女儿玛莎原本以为聪明潇洒的乔治先能够接管历史系,之后顺利地接替父亲的校长职位,所以她选择嫁给他。但事与愿违,玛莎父亲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乔治并不具备这些能力,导致玛莎无休止的抱怨和指责。《圣经》中一再提及要远离牢骚满腹的妻子,比如“宁可住在旷野,不与争吵使气的妇人同住”和“宁可住在房顶的角上,不在宽阔的房屋与争吵的妇人同住”[1]1029。可见,一个喋喋不休的妻子会对丈夫产生多少负面影响。玛莎一再在年轻夫妇面前嘲笑和羞辱丈夫乔治,衍射出了物质生活丰富的西方人家庭中精神的缺失;玛莎不断地抱怨丈夫的低薪和失败的事业,揭露出了金钱是这一社会的唯一衡量尺度。除此之外,玛莎与父亲对乔治的不满和鄙视,逐渐抹杀了乔治的男子汉气魄,也衍射出他们结婚二十三年无法生育的根源。如何将这种不得安宁的、空虚乏味的婚姻生活持续下去呢?夫妻俩最终共同幻想出他们的绿眼睛、褐色皮肤的儿子,他是那么漂亮、聪明、完美和富有男子汉气魄。幻想出的儿子似乎缓解了他们空虚无聊的婚姻生活,缩小了夫妻间的鸿沟,给他们的未来带来了希望。但是,这幻想究竟能持续多久呢?
在《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另一对年轻夫妇大学教师尼克和他的妻子哈尼不堪一击的婚姻更加暴露出物质至上的美国社会中人的道德沦丧。尽管尼克和哈尼青梅竹马,但是尼克娶哈尼为妻的真正原因,与其说是哈尼以为自己怀孕,还不如说是哈尼父亲有钱的缘故。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尼克为了获得事业的成功,甚至会“搞几个有关人员的老婆”[2]126。在利欲熏心的年轻一代面前,《圣经》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已全然消失了。其实,在参加完玛莎父亲举办的派对之后已是凌晨了,玛莎又邀请这对年轻夫妇到她家做客,显然有悖常理,她和乔治不正常的婚姻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玛莎一再在客人面前取笑奚落丈夫,将他以“失败者”和“懦夫”相称。当玛莎和尼克跳舞,并感觉到英俊潇洒的尼克强壮的体魄时,顿时激起了她的情欲。于是,她开始大胆地勾引尼克,并当着丈夫的面和他调情。性原本被视为高尚的、纯洁的、美好的,但是在当今的美国社会已变得随意化、庸俗化了。在《圣经》中,就将通奸罪列为十戒之一。很多经文反复强调通奸的后果和代价,一再告诫世人远离美色,不要被其勾引,“与妇人行淫的,便是无知,行这事的,必丧掉生命”[1]1007。在这里,夫妻的恩爱被加以歌颂和赞美,这种恩爱使人内心充满喜悦并蒙受祝福,这才是正义之路。正如《圣经》中写道:“要使你的泉源蒙福,要喜悦你幼年所娶的妻……愿她的胸怀使你时时知足,她的爱情使你常常恋慕。[1]1005”
在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的剧作《送冰的人来了》中,白日梦被奉为遭遇挫败的人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但恰恰相反,在被誉为美国荒诞派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的剧作中,打破幻想面对现实似乎才是通往真爱和幸福的必由之路。在《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幻想出的儿子似乎是对残酷现实和失望婚姻的弥补,这从玛莎对“儿子”不同阶段的诉说中得以体现。她对幻想出的儿子的爱是那么真挚和深厚,以至让惧怕生育的哈尼萌发了做母亲的渴望。玛莎曾和乔治发誓,绝不向外人透露他们的秘密,可是在一个惆怅失意的夜晚,玛莎却不由地泄露了秘密。此刻,悲痛欲绝的乔治在无奈之下,向玛莎发起了最后的进攻,将梦幻中的儿子扼杀,“玛莎……我们的儿子……死了……他在乡间小路上驾车,口袋里装着初学者的通行证。为了避开豪猪,他紧急转向,却撞进了……[2]245”幻想出的儿子的死讯,迫使玛莎回到赤裸裸的现实中,幻想和现实最终得以分离。正如“仁爱”、“无私”、“完美”的基督为了救赎世人而被活活钉死在十字架上,丈夫乔治和妻子玛莎似乎也从儿子的死亡中得到了救赎,找到了平静和恩爱的生活。正如此剧中所描述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美国社会,由于信仰的丧失使得人们精神匮乏,夫妻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紧张之中。笔者认为,正是在这种物欲横流、利欲熏心的大环境下,回归信仰才显得更加迫切。家庭缺乏爱,世界缺乏爱。那么究竟什么是爱?下面这段经文很好地阐释了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不是嫉妒,爱不是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1]305”
二、教养孩子方式的背离
《圣经》中有很多经文涉及教育子女,因而运用《圣经》原则探讨教养孩子的书籍在西方颇为普遍。尽管这些原则早已成为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准则,但是随着后工业社会人们物质欲望的不断膨胀,伴随而来的便是信仰的逐渐丧失和准则的偏离。父母信仰丧失以及信念偏离的结果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以致类似《推销员之死》中父亲威利的悲惨结局,这足以发人深省。以下作者将从管教、价值观以及背叛这三个方面阐述《推销员之死》中,父亲威利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完全偏离了《圣经》中教养孩子的原则。
在《做好父母》这本书中,家庭生活的执行总监雷尼写道:“父母必须委身于一个平衡的训导方式:奖励孩子的好行为和管教孩子的错误决定。[3]”显而易见,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爱和管教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正如《圣经》中所写的那样:“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管教原是众子所共爱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精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1]396”除此之外,在《圣经》中,很多经文一再强调管教一词,比如:“喜爱管教的,就是喜爱知识;恨恶责备的,却是畜类”[1]1025,“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1]1018”,“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1]1026,“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1]1032”,“管教你的儿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里喜乐”[1]1042。然而,在《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威利——一位推销员,他在教育两个儿子比夫和哈比的过程中,完全忽视了管教这一核心原则。威利很疼爱自己的孩子,在他们小的时候,出差回来都会带礼物给儿子们,并且时常对两个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的儿子赞不绝口。的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表扬奖赏应该和指正管教并置,父母的表扬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至关重要,但是一味地表扬和虚夸只能导致孩子浮躁,以及养成他们无法服从权力的恶习。正如比夫所言:“我一事无成,因为你吹捧我,以致我从来无法容忍接受任何人的命令!那是谁的错![4]”更有甚者,当威利得知儿子多次偷窃的事实后,他竟然未曾去加以制止和管教,以致铸成大错。父母的爱和管教,相互依存,但绝不能偏离。
对于教养孩子而言,父母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的树立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柯建华在《论〈推销员之死〉中的伦理冲突》中所写的那样,主人公威利的悲剧主要是源于他价值观念的错位和价值追求的偏执[5]。作为推销员的威利,他的价值观严重地影响了他教养儿子的方式。威利忽视了谦卑、勤奋、诚实这些传统但极为优秀的品德,而本末倒置地将“好人缘”和“个人魅力”视为成功的法宝,显然这是深受商业丛林法则的诱导。在《圣经》中,涉及谦卑、勤奋、诚实的经文数不胜数,其实谦卑是整个《圣经》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圣经》自始至终都强调要谦卑,不能妄自尊大,自大必导致失败和毁灭。然而,在商业丛林法则中,谦卑的品德早已被浮躁的心态所取代,以致威利将“好人缘”作为教养儿子的核心价值观,这直接造成儿子们虚夸、不踏实、不诚实,以及缺乏责任感。当比夫一再偷窃,父亲威利却未曾严肃地批评指正;当儿子学业落后时,父亲威利非但不对他严格要求,还让邻居查理的儿子帮忙传答案。显然,他对儿子们的管教不严是造成悲剧的根源之一。
的确,威利价值观的错位与偏执,铸成了儿子们不良的品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了儿子比夫的堕落呢?答案便是威利对妻子的不忠与背叛。当比夫得知自己高考数学不及格时,他急切地来到波士顿寻求父亲的帮助,因为他完全信任父亲,父亲是他坚实的后盾,也是他力量之源。他认为凭借父亲的魅力,一定能够说服老师,给他及格。然而,比夫万万没有想到,父亲此刻竟然和一个女人在宾馆鬼混。在目睹了这一场景后,比夫变得一蹶不振、心灰意冷。正如《圣经》中写道:“与妇人行淫的,便是无知,行这事的,必丧掉生命。[1]1007”父亲的背叛使比夫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导致他三十四岁仍然一事无成。由此得出,夫妻关系也是教育孩子的核心。倘若夫妻之间恩爱,有和谐的家庭氛围,那么孩子也会朝着良性的势头发展;相反,倘若做父母的自己行为不检点,只能导致孩子教育的失败。当威利最终得知是由于当年自己的过失导致了比夫的自暴自弃时,内心的负罪感刺痛着他,最终选择走上绝路。为了能让儿子得到一笔人寿保险费用作为开创事业的起始金,他故意驾车身亡。
三、结语
在《圣经》中,自创世纪,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经不住撒旦的引诱,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违背了上帝的意愿,被逐出了伊甸园,便产生了原罪。紧随其后的便是,他们的儿子该隐因嫉妒而杀了弟弟亚伯,随着时间的推移,世间的罪恶越加深重,之后出现了诺亚方舟。在当今科技与物质生活丰富的美国社会,对金钱和物质的永无止境的追求,使世间的罪恶越加深重。人们不再受道德的约束,不再受信仰的约束,昔日的精神家园也完全缺失,因而人们变得贪婪、自私和冷漠。信仰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危及到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首当其冲的便是家庭中夫妻关系以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乔治与玛莎这对夫妇不断的争执与抱怨,体现出了他们精神和信仰的缺失;而《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教养儿子的方式也全然背离了《圣经》中教养孩子的准则,以致铸成了警世性的结局。综上所述,在物欲横流的美国社会,回归信仰以及再筑精神家园是构建和谐夫妻关系以及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保障,正如《圣经》中所写道的:“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1]305”
[1]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89
[2]Albee Edward.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M].New York:Signet,2006
[3]Dennis Rainey,Barbara Rainey.Improving Your Parenting[M].Little Rock:Family Life,2010:47
[4]Nina Baym.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2007:2388
[5]柯建华.论《推销员之死》中的伦理冲突[J].外国文学研究,2010(4):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