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中名动转用的多元化认知研究
2013-08-15吴艳霞彭咏梅
吴艳霞 彭咏梅
(1.江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2.江西中医学院 人文学院 南昌 330006)
一、语义认知
名动转用,在语义上具有原生名词的特性,因此它们具有很强的形象或意象比喻意义。例如:to snake(像蛇那样匍匐、缓慢行进),to nurse(像护士那样细心照料。但不是所有的名词都可以转为动词,很多专家学者赞同名动转用是有条件的。Jespersen[1]在有关“名词”的一章将名词转用的动词称为“名物化动词”,认为这样的动词表示了同原名词有关的某种动作或状态。徐盛桓[5]认为,从语义上说,这是因为部分名词的语义内容含有若干表动作的语义成份,这可作为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现比较如下:a.为名动转用句的例子;b.为以此扩展成为通常的句子表达式,表示对名动转用句的理解:
1.a.He'll bag a lunch.(见 Book 3,Unit7,TextB)
b.He'll[put]< a lunch >[into]a bag.
2.a.He campaigned his way to the presidency.(见 Book 2,Unit2,TextB)
b.He[made]his way to the <campaign>for the presidency.
3.a.He sprang through the cab door.(见 Book 1,Unit7,TextA)
b.He[jumped]to the cab door[like]a <spring>.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b作为对名动转用句的理解,原生名词既有动作义的衍生,也有词义滞留。前者放在方括号内,后者放在尖括号内。从a、b句的比较可以看到,弄清楚衍生的动作义是怎样产生的,它又是怎样作用于滞留义的,也就把握住了转用句的理解。本文从《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搜集了大量名动转用的用例,分类如下:
1.be/act as N with respect to…(如 He cocked his head.)(见 Book 1,Unit1,TextB)
某些表动物的名词——可转用表体现该动物特征之动作
2.deprive of N(如 weed the lawn);(见 Book 1,Unit4,TextA)
某些表物体的名词——可转用来表“去除该物”义
3.V with N as instrument(如 be shipped overseas);(见 Book 1,Unit5,TextA)
某些工具名词——可转用来表示以该工具工作
4.give/provide with N(如 shelter them)(见Book 1,Unit7,TextA)
某些表处所的名词——可转用来表示同该处所有关的动作;
5.put in/on N(cloth the naked)(见 Book 3,Unit2,TextA)
表示吃、穿、住的名词——可转用来表示“提供吃、穿、住”
6.也可利用某些名词所表之物的形状——将该名词转用来表相似之动作
如square my shoulders(见 Book 1,Unit5,TextA)
需要注意的是,名动转用语义有时难以把握,必须借助上下文或语境去理解,否则就会出现误解或笑话。to milk coffee和to milk the cow两个词组中的milk意思完全不同。第一个是 to put the milk into the coffee。而第二个milk的意思是:to get milk from the cow。
二、语法认知
英语句子是主谓两分的结构,这就形成了句法同词类及其形态对应的这样一种句子结构格局:主语宾语由名词充当,谓语由动词充当。名动转用就是在谓语动词的位置上由一个名词充当动词,成为句子句法形式上的谓语动词。我们将转用的名词称为“原生名词”,句中形式上的动词原是由它“生”成的。原生名词成为谓语动词后,已有了动词形式上的特征和动词的语义,如:“kay!”echoed Scott,trying to copy his older brother.(见 Book 1,Unit7,TextA)echo原是一个名词(回音),该词在句中转用后,从形式上说它具有表动词过去时的形态变化。说话人既要维持自己语句建构的选择,又要接受英语语句约定俗成的规范,只好采用变通的手法,这就给谓语动词位置上的名词披上动词形态的“外衣”,于是出现了像“echoed”之类的过去时形式,以表示这些是“动词”。转用作动词的名词获得语法功能的第一步,是获得动词的形态。只要赋予该名词以恰当的动词形态,名词马上成为动词。这个动词如何真正成为句子最中心的成分,能确定句子中必须出现的其他成分。换句话说,它的确具有进入由原动词所确定的句法关系的能力,这是获得语法功能的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实现了,我们就说这个句子失去动词的语法功能的缺损得到了补偿。名动转用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载体转换的过程。
三、语用认知
我们研究名动转用的语用认知,是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性的表现,以便加深对名动转用机理的认识,掌握名动转用句解读的策略。名动转用句的句义是由表达式的显性表达(例如bag a lunch,记如xy)同内化于该显性表述的隐性表述(put… into… )相互协同,才达成相对完备的表达:put x into y。名动转用中的语用认知,就是要推导出内化于显性表述中的隐性表述和找出显性表述、隐性表述交际关联的方式。关联理论提出的设定:语境效果大,但为之付出的加工力度小的信息其关联性就大。据此,我们将名动转用语用过程认知解释为:以名动转用表达式的概念编码信息作为推理逻辑起点,在环境信息和交际者自身已有信息的协同下对表达式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亦即进行充实和阐释,从不确定、模糊、笼统、多义,到较为明显而确定,最后衍生出暗含的动作义。这个过程的成功,特别是衍生出动作义的成功,决定于信息充实和阐释后所获得的“正面认知效果”。由于交际双方都受着认知活动的价值取向和认知策略的制约,受话人付出最少加工力度就能获得的“正面认知效果”。例如,显性表述shape the wood into furniture(把木头打成家具)(见 Book 2,Unit2,TextB)隐性表述 make the wood into the shape of furniture。这就是“形状”、“木头”、“家具”三者的关系给我们的“正面认知效果”,因而我们可以认为正是这种解释是合乎交际关联原则的。认知科学将认知过程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处理的有序过程。当人们要将一些信息加工成为具有“正面认知效果”的信息时,他们面对有关材料很自然就会怎样容易就怎样入手,怎样顺当就怎样加工。这就是“最为恰当关联设定”所说的“(a)明示刺激是足够关联的,值得受话人付出努力进行加工处理;(b)明示刺激同说话人的能力和选择偏好是相一致的,因而也是最为关联的”所赖以依据的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从名动转用的语用推理中也可以明显地观察到这样的关联现象。
四、修辞认知
名动转用是词汇化的方式之一。Packard[2]认为词汇化是语言演变为词的一种方式。Leech[4]指出,所谓词汇化,就是将某些语义成分整合成一个在句法上不能分割的整体加以使用。这种观点印证了名动转用的两个修辞特色,即言辞简洁、精炼和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一)言辞简洁、精炼
名转动词的使用可使语言表达精炼,避免行文的冗长拖沓,若不用该动词,通常要用其他几个词或词组才能表达清楚。例如:
1.a.He rained down 19 blows onto his opponent.(见 Book 2,Unit3,TextB)
b.she hit down 19 blows onto his opponent like rains.
2.a.He needed a towel to dry his grip.(见Book 2,Unit5,TextA)
b.He needed a towel to make his grip dry.
(二)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名动转用可使本来很枯燥的句子变得清新活泼、形象生动,让人耳目一新。
3.a.Is there life circling other stars?(见 Book 3,Unit4,TextB)
b.Is there life living on other stars
4.a.I'd comb the pages of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见 Book 2,Unit6,TextA)
b.I'd sort out the pages of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短语live on other stars由于广为使用,已成为语言中的陈词滥调,现将名词circle转类用作动词代替live on,词义不仅丝毫没受损伤,而且避免落入俗套,故能给人一种清新生动的感觉。第4句通过紧扣comb之典型特征,来比喻把报纸和杂志归类,真可谓描述维妙维肖,极富诙谐雅趣。
五、结 论
名动转用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一是名动转用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人们使用语言遵从经济性原则,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形式传达信息时,便不用复杂的语言形式。二是名动转用是人类发展的需要。英语名词在数量上超过动词,特别是新词。为了弥补某些缺项动词,名词通过词性的转化变成了动词,这不仅丰富了英语词汇,而且使得句子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因此名动转用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使用和接受。一些名动转用的例子,我们仍然无法从词典中找到它作为动词的词义,这是说名词临时转用作动词的最初阶段,转用多了,一直沿用下来,人们也把它作为动词接受下来,就成了名动兼类,也作为动词进入词典。
[1]Jespersen O.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M].London:George Allen,1924:136.
[2]Packard,J.L.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A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216;2192222;26225;26527.
[3]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95.
[4]Leech,G.Semantic[M].London:Penguin Books,1975:188.
[5]徐盛桓.名动转用与功能代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