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王维诗歌的语音修辞美

2013-08-15刘春霞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叠音仄声韵脚

刘春霞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人文学院,新疆 和田 848000)

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以取得语言的音乐美。“语音修辞”有点儿像作曲家给一首歌词“谱”曲,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语音是否和谐就直接影响到表达的效果。“人欲靓而衣必整,文欲立而辞焉能不修乎?”为什么王维的诗歌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诵,让人感到悦耳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借助于语音修辞的使用。王维诗歌的语音修辞美具体体现在:

一、音节匀称、和谐优美

音节的匀称:主要是指结构相似、音节数目相等,给人以匀称美的感受。例如:

《春日上方即事》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

鸠形将刻杖,龟壳用支床。

柳色春山映,犁花夕鸟藏。

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

八句的结构相似、字数相同、音节整齐,读起来感情充沛,有节奏感,很有气势,富有旋律美。

二、叠音生动、烘托意境

为了烘托诗的意境,增强诗的音律美,王维诗中频频运用叠音词。叠音词念起来琅琅上口,婉转自如,和谐悦耳,有很强的音乐性 。下面从四方面分而论之。

(一)王维用叠音词写景状物,用叠音词增强语言的音律美,用叠音词表情达意。例如:

《赠裴十迪》

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

淡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

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欣欣春还皋,澹澹水生陂。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其枝。

请君理还策,敢告将农时!

这首五言排律诗的感觉,清新欢快,淡然素雅。朴实醇厚的言语,描绘的却是最真切自然的景象。放眼窗外,此时亦正值春季,却少有那般别雅景致,又一次感叹诗人之妙手,绘尽世间美景,却丝毫不着痕迹。诗中,用“暖暖”描写夕阳和煦,用“欣欣”描写室内的春光盛满;用“澹澹”描写水波荡漾,欣欣向荣,一派蓬勃的景象;诗人的怡然自乐之情也溢于言表。

(二)王维直接用叠音词摹拟自然音响,使读者通过视觉而获得听觉的感受,产生多种联想和想象,从不同的感官接受美的陶治。例如:

《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在这首五言绝句中,细微的风雨声、湍急的水流声无疑给人一种空幽的抒情小夜曲般的美,而那飞溅的浪花、惊起的白鹭则增添了几个协和音符、破了它的单调,这样的画外之音,无疑会把读者带进一个空灵澄澈的清幽之境,不仅如此,作者在词语的运用上也讲究着音韵的和谐:“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中,叠音词“飒飒”(风雨的声音)、“浅浅”(水流急的样子)本身就很富有音声律动之美,而且上句中“飒”为去声,“中”为平声,声调由高放而低敛,正与飘忽的秋雨自天上飘飘洒洒而来之状相合,下句则以牙音、齿音为主,“流”字为舌音,发音由细碎到圆转,自然会令人联想起泉流的潺潺声。这样,把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沟通起来,使音响与景色和谐融合,实在不失为“有声画”。“妙在无处”,传递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意境。

(三)王维还常常将山水景物组成一个统一、丰满的画面,再用叠音词体现色彩美。例如: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写自然景色,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水田布以广漠明静的淡彩,夏木涂以葱郁深沉的浓色,间以黄色点染,画面协调而明快。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叠音词“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

(四)王维还善于用描摹色彩的叠音词来促使读者从特定的色调、光调中进行审美再创造。例如: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一起笔,就渲染了一个明朗清新而又令人心情润泽舒畅的送别环境。一场小雨,一洗往日尘土飞扬的浑浊,道路也润泽如酥,“客舍”更青了,“柳色”更绿了,惜别之情更浓了。简短几个字,清晰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清晨,送别的地点——渭城,送别的环境——“客舍青青柳色新”。仿佛就是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朋友营造了一个湿润洁净清爽的早晨,为后面写送别场面巧设了一个大的背景。用声调平而长的“青青”突出旅店青砖的瓦房更青了,作者用这个叠音词渲染客舍周围的环境气氛,是写景,又不是纯粹写景,隐隐透出作者此时的心情。这首著名的送别诗,以色写景,以景生情,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集中体现了王维“诗中有歌,歌中有诗”的特色,因而被谱成《阳关三叠》的送行乐曲,传唱至今,历久不衰。

三、声调协调、抑扬顿挫

声调的协调就要讲究平仄的协调。格律诗要求句中所使用的要讲究声调的平仄,做到平声、仄声的字交错运用。这样,读起来就会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听起来也会和谐悦耳,富有音乐性。什么是“平仄”?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中古的声调演变到现代普通话的声调,变成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平”指阴平、阳平,“仄”指上声、去声。例如: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平仄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石、竹、歇三字为古入声字,当为仄声)

第一首是是首句平起不押韵的五言平韵律诗,与标准的平仄谱相比较,作者只在第二、第三、第六、第七句的第一字处该用仄而用了平声,第五句第一字该用平而用了仄声。这五处都是可平可仄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声调高低相间,听起来,都有一种抑扬美。诗的第三四句(颔联)、第五、六句(颈联)都对仗(对仗的两句,平仄相反,词性相同)。作者非常注意诗的声调平仄协调,所以全诗读起来声韵流畅,抑扬顿挫,波澜起伏,给人以声音上的美的享受。

四、韵脚和谐、琅琅上口

押韵的和谐,就是在上下语句或隔句的句尾,有规律地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主要是为了使诗歌的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有音乐之美。王维的诗按平仄韵律来分有平韵律诗和仄韵律诗两种,其中以平韵律为主。下面以王维的平、仄韵律诗来看他的诗的韵脚。

(一)平韵律诗的韵脚

凡是用平声字押韵的诗歌就是平韵诗。例如: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国、发、撷、物是入声字)

五言绝句中的韵字是“枝”、“思”,押“i”韵。押的平声韵,声韵和谐,悦耳动听。

(二)仄韵律诗的韵脚

凡是用仄声字押韵的诗歌就是仄韵诗。例如:

《竹里馆》

独坐幽兰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五言绝句中的韵字是“啸”、“照”,押“ɑo”韵,押的仄声韵,读起来韵脚和谐悦耳,反复回旋。

五、节拍自然、节奏鲜明

语言是有节奏的。节拍就是指有一定数量的音节构成的语言节奏单位,这样的节拍也叫音步。汉语语音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我们调配节拍,追求节拍自然,就是要充分表现语言的节奏感,充分展示汉语的音乐美。诗歌的节拍比较明显,并有一定的规侓,一般是两个音节一个节拍,间有一个音节一个节拍。五言诗是五个字一句,往往是2-2-1和2-1-2的节奏。七言诗则是2-2-2-1和2-2-1-2。例如: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一首五言绝句中的每一句有三个停顿,可切分为三拍,即:“221”式;第二首七言绝句中的每一句有四个停顿,可切分为四拍,即:“2212”式。这两首诗的节拍十分明显、自然,节奏感强,给人以和谐悦耳的音乐美。生长在盛唐时代的著名诗人王维,他的诗之所以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个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还被谱入音乐人人传诵,这是因为他创作诗歌时,借助了语音修辞-音调的和谐、音节的匀称、平仄的相间、节拍叠音的自然、韵脚的和谐,把他对自然界的爱和他内心的种种思绪、情感和理想,都通过音乐般的诗句倾泻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

[1]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2000.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林庚.中国文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叠音仄声韵脚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吟出古诗之美
《笠翁对韵》韵脚分析
韵脚怎么押?
还诗歌教学的本义
我也会
锤炼汉语发音的三种方法
贞观的“观”读平读仄?
现代汉语词汇的叠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