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两型”社会建设五年:成就和经验
2013-08-15钟荣丙
钟荣丙
(中共株洲市委党校 科研处,湖南 株洲412008)
自2007年12月获批试验区以来,株洲市围绕“保二争一、科学跨越”战略目标和“打造示范区、建设新株洲”的发展主题,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大胆先行先试,争当两型社会建设排头兵,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一 株洲“两型”社会建设五年的主要成就
(一)经济质量明显提升
1.经济实力增强。2012年,全市预计实现G D P 1780亿元,增长13%,是2007年的2.4倍,年均增长14.1%;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13.8亿元,增长21.9%,是 2007年的 3.2倍,年均增长25.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0亿元,增长35%,是2007年的3.8倍,年均增长37.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亿元,增长16%,是2007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到25800元、11000元,增长15%、19%,是2007年的1.8倍、2.2倍。
2.经济结构变优。2012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340亿元,是2007年的3倍,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6.6%,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7.3%,新型工业化考核连续五年获评全省一等奖;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是2007年的2倍;引进外来资金359.5亿元,增长18%,是2007年的2倍;非公经济占G D P的比重达到56.7%。
3.产业转型加速。实施“5115”工程成效显著,南车株机、南车株所、株冶、唐人神4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时代电气、株硬集团、株洲电业、南方公司4家企业过50亿元;天桥起重、唐人神、旗滨玻璃成功上市,上市企业达到10家。全力推进园区攻坚战役,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特色园区已具规模,各县(市)区的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北汽株洲、I G B T、高精传动、五矿工具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极具成长性的企业入驻园区,加速了“四城三基地”的构建和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的形成,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282亿元增加到730亿元。[1]
(二)“两型”产业快速发展
1.建立规划发展体系,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一是建立规划引领机制。编制出台《“两型”社会建设产业兴市战略行动纲要》、《“两型”社会建设产业发展和布局规划》、《“6+1+4”重点产业发展振兴发展规划》等规划。制定工业、先进装备制造业、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汽车等 “两型”产业的专项规划。建立起 “两型”产业项目库,收集“两型”项目310个。二是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产业集聚,互补发展”的原则,着力构建“四城三基地”,即电力机车城、汽车城、航空城、服饰城和国家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基地、新能源基地、中国医药现代化产业及健康产业基地,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服饰、陶瓷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2011年,轨道交通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服饰产业销售达400亿元左右。三是明确示范区发展定位。云龙示范区按照“生态城、文化城、旅游城”的目标,定位于两型产业,拒绝工业项目进园区,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天易示范区确立“生态工业园、创新科技园、生态宜居区”的定位,形成了以“栗雨休闲谷”为代表的园区“两型”发展模式;对清水塘工业区实施产业升级和绿色搬迁,再造绿色“生态新城”。
2.建立政策扶持机制,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建立“两型”审查机制。下发《对规划编制及项目建设实行“两型”审查的试行意见》,对核心区范围内城市规划、片区规划、园区规划、产业规划及项目,特别是绿心范围内的项目实行“两型”审查,严格项目环评关、能耗关、招商关,从源头上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发展。2008年以来,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污染严重的项目100多个,对全市173个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环保评审。二是建立“两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措施”,为产业项目提供“一站式审批”全程跟踪服务,免费办理各类手续。三是建立企业发展激励机制。大力实施“5115”工程,培育5个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10个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旗舰企业”。对旗舰企业实行特殊奖励、特殊政策、特殊服务的 “三特”政策。四是建立中小企业成长机制。重点搭建信息服务平台、配套协作平台、信贷融资平台等“三大平台”;同时,实施中小企业5115工程,即在5年内,培育50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100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亿、500家过1亿、1000家过5000万的中小型标杆示范企业。[2]
3.建立自主创新保障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开展专家院士行活动,先后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开展科技项目合作,仅中南大学就与株洲市企业合作实施了40多个项目,有20多个纳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其中1项为世界首创,2项填补了国内空白。二是健全科技奖励机制。出台《关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奖励办法》,设立市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分别奖6万元、4万元、2万元。三是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机制。出台《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和实施管理办法》,开展自主创新产品认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株洲市车用铂、铱金火花塞等第一批40个产品认证为自主创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三)环境治理成效突出
1.天变蓝了。2009年,全市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18.5%、60.4%;S O2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了12.6%,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减排目标;空气质量良好天数为354天,比2007年增加38天。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为174天,又比去年同期增加7天,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6%。
2.水变清了。2009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207万吨,下降了14.2%;镉、砷排放量“十一五”期间分别累计减排了1.37吨、10.04吨,消减任务分别完成“十一五”目标的157.3%、191.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3.2%,比2007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C O D减排到年底也能如期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清水塘地区工业企业实现100%达标排放;湘江水质持续保持三类标准;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3]
3.地变绿了。到2011年6月底,城市绿化率达到47.8%,比2007年提高了10.4个百分点,仅2009年就提高了5.7个百分点。株洲的城市绿化面积都在增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到14平方米左右,道路绿化达标率84%,道路绿化普及率100%。同时,把森林引进城市,绿化带与市区公园和沿线景观融为一体,形成市区的绿环,成为株洲市的风景线和生态线。
4.城变美了。从2007年起,加大旧城改造与拆违整治力度,大力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大力整治背街小巷与城中村,加强示范街创建工作,规范户外广告管理。大街小巷基本达到摊位归线,经营归店,车辆停放有序,广告设置规范,路平灯明,管通道畅,行道绿化,背巷净化,秩序井然,城区市容面貌不断改观。
5.资源利用更节约了。2009年,全市单位G D P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19.03%,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目标;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7年下降了47.1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219%;规模工业重复用水量达5.2亿立方米;全市农用地集约经营面积达到3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4]
(四)城乡统筹步步创新
1.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出台《关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让农民保留原有农村土地、房屋权益、林权的情况下转为城镇居民户口,同时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等权益。转户人口可自愿选择参加新农保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可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和灵活就业人员医保以及城镇居民医保。
2.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以加速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推行农村土地流转“1138”制度,即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发布栏、电子大屏幕与农村土地流出意向登记簿、农民土地流入意向登记簿、农村土地流转台账簿以及岗位责任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备案审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风险预警制度、土地流转维权制度、土地流转纠纷仲裁制度、信访处理制度等“一栏一屏三簿八制度”。率先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征转分离、先征后转”试点。[5]
3.创新农民安置新模式。允许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集中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等方式,鼓励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在土地征用方面开展了“村组整体征收、整体拆迁;村民整体安置、整体转城”的农民安置新模式,严格按照“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农民利益,系统解决了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
4.创新农村产权制度。编制《株洲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宣传动员、入户调查、实地测量、村组评议与公示、法定公示、颁证等确权程序,对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产权进行确权、颁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流转规范”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5.创新村级治理机制。探索“(1+3)×X”的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建立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和服务组织“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完善或新建农村居民服务中心,将民政、社保、治安、医疗、环卫、文体、志愿者服务等职能延伸到农村社区。在城郊农村开展“撤村建居、政居分设”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治理机制改革,完成了53个村改居工作,探索城郊农村社区化管理新模式。[6]
6.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对原村级集体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成立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或者合作社等资产管理经营机构,并以股份的形式量化到具有当地合法户籍身份的居民,让村民成为股民。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有条件地参与集体建设土地开发等。对土地流转并集约经营的面积达到70%及以上的村,按集约经营面积配套一定比例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等措施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
(五)“两型”生活渐渐兴起
1.建立低碳出行模式。实施“公交电动化三年行动计划”,将市区公交车全部置换为混合动力或电动汽车,建成全国首个公交电动化城市;将公交票价全部降为1元,引导市民搭乘公交出行;建成全省第一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投入2万辆自行车,3小时内免费供市民使用;禁止柴油出租车在市区上牌,实行出租车然气化改造,改造城区双燃料出租车600余辆,占总量的30.9%;建设林荫人行道,鼓励步行,被列为“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出行比例占城市交通的75%以上。
2.倡导两型消费方式。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在全市星级宾馆(饭店)禁止使用一次性洗漱用品、餐具等;限制使用塑料袋,提倡使用环保袋,联合市两型办、市经信委、市工商局等部门开展“限塑”专项整治行动,塑料购物袋一律实行有偿供应。三是培育两型生活习惯。推行垃圾分类投放,启动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印发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手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试点工作,为居民免费提供分类垃圾袋。实施家电“以旧换新”,鼓励家电回收利用,两年共回收26.39万台废旧家电,回收金额212.26万元。
二 株洲“两型”社会建设五年的成功经验
(一)以超前的顶层设计指导
五年来,株洲市坚持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和“两型”理念,面向国际招标,确定由一流的专业设计机构,用了一年多时间对试验区建设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创新编制了《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总体实施方案》、《株洲市核心区发展战略规划》、《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产业发展规划》、《株洲市南部协调发展区“两型”社会建设总体规划》、《云龙示范区总体规划》等37个规划和方案,形成了系统性好、创新性强、层次高的行动路线图,明确了试验区建设改革的目标、原则、路径和要求。[7]
(二)以超常的管理手段落实
五年来,株洲市以超强的力度抓环境治理和城市提质,高度重视“两型”环境建设,按照“新帐不欠,旧账要还,宁可牺牲一点G D P,也要群众生活好一点”的理念,坚持“严”字当头,“三管齐下”。
1.坚持严管。把环境治理当做硬指标、硬任务,做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不批,能够改造的坚决改造,改造不了的坚决关停。2008年来,出台《“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资源节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不惜牺牲30多亿元工业产值、3亿元税收,炸掉烟囱300多根,共关停和搬迁两百壹拾多家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9个,重点骨干企业搬迁改造8家。
2.坚持严治。敢于动真碰硬,以战役的形式开展整治,先后开展“五改”、“四创四化”、蓝天碧水净土静音行动、“城市提质战役”,共改造城市主次干道38条、小街小巷137条,拆除城区临街防盗窗4万多个,拆除烟囱288根,城市化率、城市绿化率、空气质量良好率分别达到52%、50%、97.7%。特别是突出湘江污染综合治理,致力打造“东方莱茵河”,投资7个亿建设9家生活污水处理厂,投资5个亿建设重金属污水处理厂。
3.坚持严罚。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用经济措施 “罚票子”,用组织措施“摘帽子”,用法律措施 “戴铐子”。对建设项目未批先建的、环保“三同时”不到位的,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超标排污的、危废处置和辐射管理不到位的一律立案查处。[8]
全市设立2000万元奖励资金,每月考评排名第一的县(市)区,奖励100万元,末名的罚50万元。连续两次排末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约谈。同时,每年评选1-2个先进县(市)区,10个先进乡镇,100个先进村,给予表彰奖励。
(三)以超俗的工作机制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注重高端推进。按照“机构高配、人员高素质、机制高灵活”的要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两型社会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成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为正处级常设机构,是全省首个由市委副秘书长担任市两型办党组书记、主任的地市;成立了三个示范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常设机构;市直相关部门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形成了完善的两型工作体系。
2.强化督促考评,实现上下联动。对试验区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促、年底有考核”,建立了“一月一述评、一季一碰头、半年一调度、一年一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每年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下发工作计划(要点);在具体工作推进中实行“四纳入”:即将两型社会建设改革工作,纳入市级领导“五个一”工作责任制,明确一名市级领导牵头;纳入全市政绩考核范畴,明确两型考核分值占全市政绩考核总分值的5%;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述职内容,每年开展述职评议;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督查重点,每半年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两型办联合进行督查、通报。
3.率先厅市共建,搭建合作平台。为最大限度争取上级和省直部门的支持,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厅市合作,协调、组织市直部门积极向省直部门汇报、衔接,由市政府与省直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定期召开厅市合作工作碰头会和协调会,争取省直部门对我市两型社会建设改革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目前,我市已与15个省直部门和16个省级金融机构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全省开启了借助外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改革的先河。
(四)以超然的“两型”文化保障
1.凝聚两型共识。针对在试验区获批之初曾一度出现过的“限制论”、“简单论”、“无关论”和“虚幻论”等不正确的观点,我们通过广泛开展学习大讨论、探索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两型建设的意义、目标、路径的认识,树立了“促进观”、“系统观”、“担当观”和“切实观”。提出并实践了“敢于负债搞建设、敢于让利促开发、敢于放权活机制、敢于创新谋发展、敢于大胆用干部”的理念。形成了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要大胆尝试;只要有利于转方式、建两型的,就要大胆突破的共识和氛围。
2.加强“两型”宣传。在京成功举办了“湖南株洲‘两型’社会建设汇报会”,得到国家7部委主要领导、13家中央企业负责人及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编印《“两型”知识手册》等宣传读物,开展节能减排体验周,建立“两型”公益广告牌,发送手机短信,引导民众树立“两型”观念。
3.加强“两型”学习培训。把“两型”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校的培训内容,各级党委学习中心组每年举行“两型”专题学习。通过这些措施,“两型”理念深入人心,“两型”化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成为了老百姓的自觉行动。
4.开展“两型”创建活动。从2009起,连续三年率先开展了 “两型”企业、机关、学校、街道、社区、家庭等10项创建活动,建立了一套创建标准,株冶成为全国“两型”企业创建试点企业,易果双家庭入选全国“两型”家庭,涌现了如淞欣学校等一批创建典型。
三 下阶段的推进重心
下阶段,株洲市将突出抓好低碳城创建、文明城市创建、节能减排全覆盖、统筹城乡发展、智慧城市创建、示范区建设推进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土地管理、产业发展、财税金融、自主创新、对外开放、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力争到2015年实现“六个基本”,即:基本建立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两型”产业体系、基本解决重大环境治理问题、基本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两型”社会文化氛围、基本建成“两型”示范区。[9]
株洲市将力争“两个确保”:即确保株洲市“两型”工作的领先态势、确保第二阶段的试验区工作进度;着力“三个突破”:在综合配套改革、解决重大污染问题、示范创建方面上有新的突破;实行“四个全面”: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城乡环境同治、节能减排全覆盖、示范区建设。我们将具体工作任务表格化,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重点抓好“五个十”工作。
一是突出推进十个方面的改革。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发展、节约能源、土地经营、节水型社会、智慧型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财税、投融资、社会管理、文化建设等10个方面的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
二是突出推行十大重点举措。突出抓好清水塘地区产业升级绿色搬迁、“一江四港”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同治、节能减排全覆盖、节地模式推广、建设节水型社会、绿色建筑及“两型”示范小区建设、低碳出行体系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两型”审查及“两型”认证等10大重点举措,力争形成一批新的经验与模式。
三是突出建设十个“两型”重点示范项目。扎实推进南车时代光伏发电系统(二期)、株洲县渌鸿风力发电场、绿心保护建设、“两型”示范建筑、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建设污泥处置系统、中建五局光伏生产基地、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二期)、芦淞洗水工业园整体搬迁等10大“两型”重点示范项目,着力打造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典型项目。
四是全面开展十项“两型”创建。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深入开展“两型”企业、机关、学校、医院、经营场所(市场、门店、酒店)、园区、社区、村庄(农村社区)、城镇、家庭等10项创建工作,制定发布相应的创建标准,初步形成“两型”建设标准体系。
五是努力向国家和省争取十个方面政策。深化开展厅市合作工作,争取国家部委、省直单位就我市的政策请求进行对接,力争国家、省在清水塘地区产业升级绿色搬迁、产业发展、土地、财政、税收、节能环保、金融、社会保障、自主创新、对外开放等10个方面,进一步明确支持株洲市的政策措施。
[1]王 群.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N].株洲日报,2013-01-04(1-2).
[2]陈君文.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思考与实践探索[J].文史博览(理论),2009(8):7-10.
[3]于 涵,元艳波,邓海涛.芙蓉国里尽朝晖[N].中国改革报,2011-01-25(11).
[4]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N].湖南日报,2010-08-23(2-3).
[5]谢自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对策[J].湖湘论坛,2009(1):21-24.
[6]廖子良,周怀立,李文峰.致力建设“两型社会”推进株洲科学跨越[N].湖南日报,2008-12-10(B3).
[7]曹 娴,刘 勇.“两型”开启新征程——湖南两型社会建设成就综述[N].湖南日报,2008-12-10(A4).
[8]邢成敏.“火车头精神”领跑“新型”路[N].中国改革报,2012-07-09(8).
[9]中共株洲市委党校课题组.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阶段性成果及推进突破口[J].科技和产业,2011(12):12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