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腐败的新特点及治理对策

2013-08-15张瑞霞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20期
关键词:变相腐败金融机构

□文/张瑞霞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河北·石家庄)

金融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就目前的情况看,金融机构还处在垄断和半垄断地位,因此金融腐败往往潜伏期长、爆发剧烈,并且涉及多个部门、牵连一批干部,危害极大。本文试就金融及延伸到掌握经济要害权利部门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腐败一些新的特点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金融腐败的新特点

金融腐败与它独特的垄断地位和社会生产对资金的需求有紧密联系,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对资金需要量越来越大,金融腐败的危害也会越来越显著。

(一)衍生资金的非法运用。金融机构非同一般的生产性企业,往往都握有大量资金,特别是存有国家预算及预算外资金的金融机构,都掌握有巨额资金。所谓衍生资金,就是一些金融机构利用这些合法资金,通过种种不正当手段,产生出的另一块资金。由于对这类资金缺乏全国统一的权威性法律、法规,致使一些政策不配套、管理不到位,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金融部门和单位受经济利益驱动,衍生资金的无序及失控现象越来越突出,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形式为:

1、变相拒绝接受财政监督和管理。一些金融机构对衍生资金视所有权和使用权为己有,脱离财政监督,变相拒绝接受财政管理,既不按规定缴存财政专户,也不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收支计划和收支决算,甚至违反《预算法》的规定,采取弄虚作假或其他非法手段,预留或退库等方式大量截留、隐瞒收入,将衍生资金转到预算外,逃避监督。

2、利用“三产”变相转移。一部分有权的金融机构,利用“三产”为名创建下属经济实体,将衍生资金长期无息地“借”给他们用于搞创收,再返回到本单位,或者解决职工住房或补充办公经费不足等。

3、利用职能滥支滥用。或用于炒房地产、炒股票等投机活动,或搞计划外投资,有的乱拆乱借。

4、利用权利腐化堕落。一些金融机构的领导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后,到处请客送礼,从送纪念品发展到送礼金、购物券、信用卡、甚至高档耐用消费品,他们用金钱铺路编网,寻求某种保护和同盟,以更硬的后台攫取更多的财富;或用公款花样翻新的旅游,使国内研讨会、座谈会,出国考察队“方兴未艾”;或用公款挥霍浪费,购买豪华轿车、商品房,大吃大喝屡禁不止,有名目的吃,没名目的照吃不误;还有的设立小金库,贪污私分。

(二)行业不正之风层出不穷。金融机构的不正之风,主要由业务上的依赖性而产生。表现在:

1、利用业务关系变相回扣。有的利用部门权利,要求和强令有业务关系的企业从本单位所办经济实体购买产品,或者要求和强令企业把紧俏产品低价售给本单位经济实体倒卖,从中挖利捞钱,变相拿回扣。

2、利用信贷变相搞权钱交易。过去以信贷谋私主要表现在利用职权解决个人的某些问题,现在已不是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是以聚敛财富为目的,谋取的对象已从实物形态转变以价值形态、货币形态。货币相对于实物,既隐蔽又可无限地积聚,手法花样不断翻新,不断的改变其作案的场所和方式,有的利用有价证券搞权钱交易,有的钻政策法规的空子,以手续费、劳务费、咨询费等合理合法的名义索贿受贿,有的抓住股票、房地产、期货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善的机会,不择手段地牟取暴利。

3、利用业务关系变相报销。可以说,到业务单位报销已成为少数实权人物的“发财捷径”,这些人到业务单位报销与以集体名义到业务单位摊派的行径大不相同,带有极大的隐蔽性。主要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给你办理——条件报销法;诉说家事——“钓鱼”报销法;借款不还——委婉报销法;以物易物——变相报销法;投桃报李——变易报销法;委托购物——暗示报销法;家人出征——柔性报销法;揭露问题——要挟报销法。

二、积极探索治理对策

治理金融机构的腐败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但应该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要从抓教育入手。金融机构的腐败,往往是从思想上放松世界观改造开始,一步一步蜕化变质的,一些人经不起金钱、物质、女色的诱惑,意志衰退、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个人欲望恶性膨胀,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牟取私利的手段,违法乱纪。由此可见,解决金融机构职工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当前,尤其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结合反腐败的实际,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对广大职工、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抵制西方分化、西化政策,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在抓教育的同时,尤其还要解决好用人问题。提拔金融系统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组织程序办理,增加透明度。实践证明,多数人认为好的,不一定都好,但多数人认为坏的,肯定不好,要相信群众,注重民心所向,相信群众对政治的参与是遏制腐败的重要力量。

(二)要研究完善制度建设。从长远和宏观对衍生资金加大管理。首先,要从法律上明确规定衍生资金不得用于金融机构本身的日常开支;其次,对衍生资金进行清理,形成月有月报,季有季报的运行统计制度;第三,要从体制上把金融机构与本单位所办经济实体彻底脱钩;第四,要加强对衍生资金的监督,审计部门要把对衍生资金的监督列入重要工作,统计部门要逐月统计衍生资金的运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建立、健全在人、财、物管理使用方面规范化、公开化的制度,是金融机构内部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基本方向应当是“一公开、两监督”。一公开是指独立核算单位财务开支账目,在一定的时期内,要向本单位职工公布,要形成制度;两监督是指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审计监督的重点是按照财务纪律的有关规定,审核账目,进行财务监督。群众监督的重心要放在充分发挥职代会的职能和作用上,关键环节要做到如实和逐项公布账目,不能流于形式。

(三)要加大打击力度。首先要加强纪检、监察的力度,力争把腐败遏制在萌芽时期。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权,明确责任,建立相应的监察机制,依法依纪行政,对金融机构的权力运行进行必要的制约,万不要等喂肥了才宰,于国于民于己都不利,预防天灾、杜绝人祸要防患于未然。同时,把查办案件作为反腐败斗争的突破口。查处和打击金融腐败,要紧紧围绕“资金”这个主线索,抓住“资金权”这个核心,主动出击,对那些顶风违反规定的,要采取组织清理,对性质恶劣的要严肃查处,做到既坚决又稳妥,对于有影响、震动大的案件,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阻力,一定要抓住不放,一查到底,坚决制止和打击腐败现象蔓延。

(四)完善网络监督渠道。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渠道,已成为反腐败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渠道,大力开展网上正面舆论宣传,健全网络举报受理机制。与传统反腐方式相比,它具有公开、透明、快捷、高效等多方面的优点,虽然网络反腐败还有很多弊端,但实践证明网络反腐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猜你喜欢

变相腐败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跟旅游团游玩时被变相强制消费,可以投诉吗?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变相
——水墨的维度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一种内容固定与可变相结合的导航电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