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策略探究

2013-08-15□文/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20期
关键词:办学实训特色

□文/黄 艺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江西·南昌)

如何做好、做强高校教育成为教育业者们的重要课题。增强学习者的就业能力,加大特色办学是高校教育发展到现行阶段后,国家对高校特色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一、高校特色化建设的重要性

“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质量”。高校教育办出自己的特色,是高校教育生命力所在,也是当前发展高校教育关键所在。建立中国特色的高校教育,正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发展战略的突破口。21世纪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将会是特色的竞争。没有高校特色,就丧失了优势,既要“大力发展”,又要“提高质量”。而中国特色高校教育的建设目标,要求高校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的要素并达到相当的比重,都必将加快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升高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的水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高校教育有可能也有责任承担起整个教育改革战略突破口的重大使命。

二、特色化办学要凝练特色,突出要点

综观目前我国发展比较好的高校,基本都有其自己个性与特色,以自身特色取胜。自身特色的鲜明往往能带动高校更好地发展,并会取得良好的各界评价和社会声誉。关键是要如何确定特色,发展特色,强化特色。我们认为,高校必须坚持“不求全能、只求特色”的办学理念,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长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坚决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办学道路。通过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形成以具有“特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的新观念,以特色来促进高校未来的发展。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龙头,专业建设水平集中反映出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实力,抓好了专业建设就等同于抓住了高校持续发展的“龙头”。因此,高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应当以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为建设核心,专业建设规划搞得好了,专业发展水平就会高,就可以辐射和带动高校开展其他各方面的工作。高校要以师资队伍发展规划为重点,因为专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就是师资,基本可以说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发展不可分割,这是一个相同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专业建设规划在意义上讲,最终还是会落实到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上。

三、特色化办学的几点研究策略

1、坚持政府主导,发挥行业、企业及社会的作用。要统筹各方面社会资源来支持教育发展,特别是在现行阶段,需加强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主动调整教育结构,转变政府相关职能,制定规划、规范引导、发布标准、督导检查、建设项目、评估验收、专家评审、执法检查等间接和宏观管理方式,引导、推动、监管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办学行为。

2、推行新的高校投资体制。高校资金上的短缺会影响高校教育发展、实训基地及高校建设的各个方面,会遇到资金上的瓶颈,普遍认为,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投资体制,像民办高校教育、股份制高校教育就是很好的例子,多元化投资可以吸引产业界的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高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不同程度修改院校管理体制。推行多元的高校投资体制,在教育管理和资金两方面对高校教育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3、改进、完善人事制度,加强市场化考核,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制度力。

基本改革取向是:考核的结果与奖金挂钩,职称的实现和评聘分开,领导要能上能下,鼓励各类教师进入教学第一线。考核后的结果是:拉开收入差距,各类干部“按岗聘职、限制任期、期满辞职、重新竞聘”。由于经济上的收益、职称、岗位都完全与个人业绩挂钩,完全实现市场化的激励,广大教职工在考核中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制度力不但体现在高校的大制度上,各相关部门的制度也要不断完善。

4、建立公共实训中心。教学同生产、科技工作相结合。要加强高校同社会、教学同生产科技工作的紧密结合,高校要请用人单位参与高校专业设置、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到高校承担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依靠企事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基地和生产实习场地,形成产学结合的新的教育机制。试验使用公共实训中心是教学过程社会化的尝试,取代一个个不同的实训基地,取代较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提高利用率。很快,国内有可能会有一批由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建设的技能转化中心,实行资源共享,完全开放,它将是高校与企业的最佳结合点,集技能培育中心、技术孵化于一体。上海市已经在实行这样的公共实训中心,这也意味着是对现有高校教育制度的大幅度改革。

5、开展国际合作。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已进入全球化,全球经济相融,国际合作是指院校与国外高校就教研项目或其他内容合作研究,各国高校教育在相互联系上日趋增加,高校教育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上日益增强,各国在高校教育内容、思想、方法和模式等方面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普遍加深。借助于与国外发达国家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是办新高校的有利途径,共同合作研究与实践某些教学问题,这样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成本,提升研究效益,加快社会适应度及人才培养的跨国就业竞争力。

6、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师必须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对象,因材施教,研究学生心理及个性差异,分析学科专业的最新发展动向,教学内容要反映最新技术及学科前沿知识,驾驭课堂教学轻松自如,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及思维能力,培养教育良好的人格品质。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要有高校教育理念的指导,将实践技术升华到理论,反过来再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从事教学研究,形成教与研的良性互动,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将零散的教学思想理论化、系统化,巩固专业思想,增强角色意识,从模仿式、适应性教学逐步过渡到有创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透射出教学艺术的魅力。

[1]陈柏松.特色就是生命——我国高校教育特色综论.专家论坛,2010.1.

[2]米如群.加快发展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3]胡延华.国际化背景下高校竞争力培育与提升.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

猜你喜欢

办学实训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完美的特色党建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