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3-08-15卢雨晴王礼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20期
关键词:国际石油石油贸易

□文/卢雨晴 王礼阳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湖北·武汉)

石油主要成分为甲烷,同时含有少量的乙烷和丙烷以及一氧化碳、氮气等。通过对石油的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等燃料。通过化工过程,可制得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因此,石油被称为整个社会的“黑色黄金”、“经济血液”。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的日益紧密,我国对石油的敏感度越来越高。石油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已经被提高到战略高度。

一、国际石油资源格局分析

(一)国际石油资源分布现状。石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不平衡:据统计,仅中东地区就占68%的可采储量,其余依次为美洲、非洲、俄罗斯和亚太地区,分别占14%、7%、4.8%和4.27%。

(二)国际石油贸易现状。国际石油贸易包括原油和成品油贸易。根据石油经济要素分离理论:国际石油贸易存在着“资源与消费”、“资本与需求”,以及“科技与开发”三种矛盾。理论一方面阐述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石油资源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同时也说明了世界各国由于地域、分工等的不同对国际石油贸易的影响,这正是当今独特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

二、国际石油贸易格局经历的变化

(一)国际石油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发展速度放缓。受经济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较为缓慢,人口老龄化使机动车保有量达到饱和。因此,发达国家石油需求将呈逐步放缓下降趋势。相比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年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等原因,其未来石油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石油需求增量的主要力量。

(二)国际石油贸易方式向多样化、体系化方向转变。受石油市场影响,国际石油贸易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主要的国际石油贸易方式有长期供应合同、现货合同、准现货合同和期货交易等方式。另外,还有以油抵债、以油换油等准现货贸易方式。在市场疲软的形势下,还有诸如延长付款期、减免运费、保险费等折扣方式。

(三)亚太交易中心地位的竞争日益激烈。预计今后,亚太地区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随着中亚管道和远东管道(ESPO)的建成投产,俄罗斯和中亚对亚太地区的出口会迅速增长;非洲将原先输往北美的原油改道为亚太;拉美也会继续增加对亚太的原油出口。亚太地区是未来油气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全球贸易重心将逐步东移。

三、国际石油贸易影响因素

(一)地缘政治因素。地缘政治因素,主要指突发性的政治事件,如爆发战争、兵变、革命、政变等。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是造成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动的重要原因,其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而影响到世界石油的价格。

(二)地区发展不一致。主要贸易地区的产销差日益扩大导致石油贸易不断发展。2012 年世界三大石油消费地区依次是亚太、北美和欧洲地区,但其石油产量却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两者差日益扩大;而消费量较小的中东、俄罗斯和非洲却是产量远远大于消费量。这种地区间的严重供需不平衡以及主要的消费区产量与消费量差距逐年扩大的趋势正是由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引起的,该因素同样促使世界石油贸易活动日益活跃。

四、中国在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2012 年我国进口石油2.39 亿吨,同比增长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近十年来,我国由于油气勘探投入不足,新增石油储量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对外贸易已是在所难免。在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动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将面临一些挑战。

(一)公司竞争力差。目前,我国炼油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产品成本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应用新技术及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方面,我国企业差距更大,目前我国有近80%的无铅柴油依赖进口。由于石油产品缺乏价格竞争力、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且质量性能欠缺、营销体制和市场开拓能力差等原因,国产石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下降。另外,企业规模及盈利能力与国际石油巨头差距较大,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资产总额之和与合计销售收入分别只有埃克森美孚的63%和33%。

(二)在国际石油定价中处于被动地位。石油进口只能被动接受以美国和欧洲为主导的石油供需形成的价格,国际石油价格在形成过程中没有客观、合理地反映我国石油的供需变化。虽然我国石油贸易量增长迅速并逐渐成为国际石油贸易中的重要部分,但这一因素在基准原油价格中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中国需求因素常常被错误的预期所夸大,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国际石油价格,而我国却只能被动地选择接受。

(三)能源合作不强。在国际能源合作机制中,石油是核心。我国重点参加了一些多边能源合作机制,但碍于时间、制度、政治等因素的制约,目前还未完全建立起稳定、有效的能源合作框架,从而影响了石油贸易战略的实施。

虽然我国目前正积极加强能源合作,但仍是困难重重,例如中国与苏丹合作石油进口项目中,由于苏丹出现政局混乱进而导致石油资源分配矛盾,使得合作计划悬而未决。这都说明我国目前能源合作不够充分,仍处于发展和改进阶段。

(四)对外依存度过大,石油安全问题严峻。供应安全一方面来自于产油国的政治动荡。中东、非洲、拉美这些资源集中区的政治经济不稳定,宗教、民族冲突、叛乱、政变以及与西方的抵抗关系使这些国家的石油供应和出口存在变数;另一方面则来自运输,未来进口油气运输仍以海运为主,陆上管道运输仅能作为补充。未来10 年我国对中东油气资源的依赖仍接近一半,中东航线运输安全最重要,其主要线路有三条,当中任何一条线路出问题都将影响我国近一半的进口量。

五、中国经济发展应对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化的策略

(一)提升贸易企业竞争力。我国应逐渐打破国有贸易一统的局面,在竞争中促进我国企业国际贸易能力的全面提高。此外,我国石油企业在国外也应积极获取权益油,当然,在国外取得权益油并不是直接的国际石油交易,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取得的权益油运回国内,但这提供了一种关键时刻的战略选择,提升了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讨价还价的能力。

(二)提高中国在国际石油定价中的话语权。随着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国内石油市场已经成为世界市场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该从世界石油市场的高度出发来看待国内市场建设对保障国内供给的作用。我国应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市场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允许国际大石油公司、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等参与国内石油期货市场的交易,提高国内石油市场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地位,争取成为全球性石油定价中心之一。

(三)营造有利的国内外合作环境。积极发挥国家在争取国际石油供应中的作用,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此外,在合作的产油国开展先进技术展示,进行产业交流,以市场换取稳定的石油供应,也是稳定与产油国关系的重要方式。在稳固现有石油进口来源渠道的同时,要逐步拓宽石油进口来源地,以降低由于石油进口集中度过高可能带来的风险。发展石油外交,中国对于世界石油市场如此敏感,直接原因是缺乏对世界石油的定价权,因此建立积极的石油外交,与中东地区、俄罗斯、尼日利亚等国家进行经济、政治、石油等战略性的合作有利于中国石油进口来源的稳定及安全。中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以现货贸易为主,为了走出“高买低卖”的尴尬局面,中国需要通过建立石油期货,争夺国际石油市场的定价权,最终与世界达到共赢。

(四)提高国内石油开采和冶炼水平,增强安全性。在建立以中东原油为主的多元化进口原油格局面前,我国石油进口国以中东国家、俄罗斯为主,为使我国的原油供应更加稳定,必须使原油进口实现多元化,从而减少对中东原油的过分依赖,保障石油安全。另一方面,更要加强我国石油的开采和冶炼水平。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来提升石油行业的开采技术,使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渐减弱;同时,要提升石油的冶炼水平,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节约石油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1]王家枢.石油与国家安全[M].北京:地震出版社,2010.

[2]刘卫国,郑垂勇,徐增标.浅析我国石油安全体系的构建[J].生态经济报,2009.

[3]《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1.

[4]程春华.国际金融危机对主要石油出口国的影响及其对策[J].国际石油经济,2010.

[5]赵媛.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田春荣.2010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0.

[7]邹海民,丁志青.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石油贸易[M].中国地质出版社,2010.

[8]DL Levy.Strategic responses toglobal climate change:Conflictingpressures on multinationals in theoil industry.New York:Business andPolitics,2010.

猜你喜欢

国际石油石油贸易
《国际石油经济》30周年征文通知
《国际石油经济》期刊征订
《国际石油经济》30周年征文通知
石油石化展会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奇妙的石油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