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8-15王坤峰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学风学习态度校园文化

刘 影,王坤峰

(1.宿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2.濉溪县临涣中学,安徽 濉溪 235100)

一、学风建设内涵分析

学风是指学生从事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质,养成良好作风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品格、学习效果及学习环境的综合风貌的表现和概括。[1]66学风建设是指高校根据学风的特点、规律和目标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在校学生治学精神的培养活动。[2]77

学风,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全体学生在学习目标、方法、态度及品质上逐渐养成的有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本文探寻狭义的学风,力求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促进学风建设,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成功,即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纪律、学习品质等各方面均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学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还要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只具备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是不够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现在“90后”大学生的主流学习思想是积极进取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为: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高中时的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而进入大学后学习目的就变得比较模糊,学习热情降低,缺少理想、没有规划。很多学生没有正确认识所学专业,总觉得自己的专业前途不好,或者兴趣不浓,以致未端正学习态度。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需要大力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自主学习。

2.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能力不强

大学教育有其自身特点,部分学生仍用中学时的学习方法,处于被动和应付的状态。实质上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特点。

3.学习纪律涣散、学习品质不高

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自觉性不高、缺乏积极性,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有的学生忙于做兼职,迟到、早退、逃课现象频发,学习纪律涣散。有的同学只顾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大学期间仅仅学习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锻炼应用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优良学习品质。

三、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促进学风建设的实践与对策——以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为例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学风建设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因此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激发热情,提高素质。“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3]7应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全面促进学风建设。

“90后”大学生个人意识较强,要尊重其主观能动性,设计与他们生活实际相切合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调动他们通过参加校园文化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顺利推进学风建设。

(一)设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学习观、成才观。

1.以孟二冬精神为主题

如:以孟二冬事迹为素材、以孟二冬精神为主题,举办演讲、话剧、朗诵等文化活动,展示新时期优良学风的崇高境界,描述和阐发孟二冬为文与治学的深层内涵,引导学生通过参加相关活动感知、领悟、养成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学习态度,树立自信、自立、自强学风精神,激励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进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2.以传统文化为主题

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富有多彩的人生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节奏中重新焕发出生命的色彩,以大学生所喜爱的方式设计学生活动,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来接受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如: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而举办的知识竞答、灯谜竞赛、辩论赛、征文、朗诵、演讲等活动。

3.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

精心策划举办征文、辩论、交流、讨论等活动,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让学生在活动交流中提升思想境界、净化灵魂、完善知识体系、提高文化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氛围。指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支教扶贫等多种形式,更好地了解社会,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走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社会要求与个人需求相统一,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4.推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的本质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4]98融感恩教育于日常学生工作中,注重养成教育,积极开展丰富的感恩活动:如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板报、演讲、PPT制作、一句话、一封信、一声问候、一份祝福表达对他人及社会的感谢之情等活动;播放感恩题材视频;开展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义务支教、公益劳动、走入敬老院、关爱留守儿童等。通过丰富具体、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使学生把感恩意识化成自觉行为,让学生体悟施恩的快乐,营造浓郁的感恩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实现自身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努力学习。

5.以专业理想为主题

开设专业讲座,请专业老师讲解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主要特征,专业学习能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哪些重要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习的盲目性。设置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比赛,使学生对自身的性格特点、价值观、专业兴趣和社会需要进行全面积极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发展愿望和发展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和奋斗目标。

(二)设计以专业为特色的活动,促使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基于专业特色的文化活动是个让他们获得直观专业教育的有效阵地。[5]31因此,要结合专业特色设计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平台,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学生在参与专业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学习专业知识、锤炼专业技能,实现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核心开展系列活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写作、朗诵、教师技能大赛、课件制作大赛等;新闻学专业开展摄影、报纸编辑、新闻标题评拟、新闻写作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展策划、调研、广告设计、魅力家乡等;重视科研立项工作,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核心的活动让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掌握,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把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发展、职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体验方式强化专业学习,提升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学风。

(三)以制度评比为手段,将学习纪律、学习品质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学风建设工作应重视以纪律、规章等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将学风建设纳入制度建设中是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首先,制度制定评比。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各班根据各自的特点与规律,制定符合自己班级的学风制度。从学风制度的设立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循序渐进、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评比。

其次,制度执行评比。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既然已经做到有章可依,就必须扎实做好有章必依,违章必纠。评比活动帮助学生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并将制度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再次,院系制定评奖评优评先制度与学风制度相结合。在学风建设中应当充分利用制度作引导,将学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参与文化活动的情况与创新学分、综合测评、奖助学金和各种荣誉称号相挂钩,促使学生改变原有的自发学习状态,以一种自觉的学习状态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践行良好的学风,激励学生更努力的学习。

精心设置、周密部署,组织开展内容丰富、主题新颖、形式多样、创新性的、以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真正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1]瞿祥华,邓云涛.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2]王利民.高校学生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实践和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3).

[3]杨叔子.是“育人”而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4]朱会丛,尹华.感恩教育的现代缺失与重构[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5]孙熹,张宪林,方立琴.浅谈基于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

猜你喜欢

学风学习态度校园文化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