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产业发展探析

2013-08-15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红河谷红河州红河

杨 珂

(红河学院商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一 “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概述

“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是指红河流经的中国云南红河州红河县至河口县段,以红河州的红河、石屏、建水、元阳、个旧、蒙自、金平、河口、绿春、屏边10个县市为核心,发展以红河流域内部经济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生物产业、梯级电站、基础设施建设等为基础,以红河谷经济发展和红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目的绿色经济带。

根据红河州的资源分布以及发展规划,旨在经济走廊上打造“一轴、一带、两区、两屏”的绿色经济布局[1]。其中“一轴”是指沿红河水道的发展轴,连通昆河和昆曼两大对外经济走廊;“一带”是指以金水河口岸和河口口岸为主体的延边经济带,促进滇越边境的跨境经济合作;“两区”是指红河南部的资源产业区和北部新兴产业区;“两屏”是指哀牢山生态屏障和南部边境生态屏障,加强生态安全保障。

“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的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上“东邻文山达两广,北经玉溪进滇中,南下越南通柬泰,西接普洱连滇南”,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经济合作区、以及昆河经济走廊叠加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让经济走廊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此外,经济走廊内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充分发展绿色、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打造绿色经济走廊对红河州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是红河州加快“桥头堡”建设的需要

红河州是云南省“桥头堡”建设的前沿,而“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位于昆河和昆曼两大对外经济走廊之间,是连接两大走廊的重要通道。在此区域内有由两个国家级口岸河口口岸和金水河口岸形成的延边经济带,是红河州延边开放的重要窗口。另外,绿色走廊的北部以个旧、蒙自等工业基地为主打造的北部新兴产业区,将成为带动昆河经济带上金融、物流、制造、加工贸易等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可以促进产业内的结构调整,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互动发展,更好的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进中国红河——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从而提高红河州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二)可以带动边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红河谷是云南省重要的生态屏障,有国家级、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2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8%,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气候资源丰富。它的开发开放要立足于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发展目标。而“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发展规划中正好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容,以两大生态屏障——哀牢山生态屏障和南部边境生态屏障的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绿色、特色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依托水源涵养林及防护林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行退耕还林、城乡绿化、打造宜居环境。这都符合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有助于实现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统筹红河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地理位置上处于红河州南部,大多是山区和未开发地区,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均较低,还有很大部分人口位于贫困线以下。2010年,红河南部贫困人口为41.05万人,占全州贫困人口的67.78%;而从经济总量来看,2010年,红河州南部为95.55亿元,北部为554.98亿元,分别占全州经济总量的14.7%和85.3%;财政收入南部为9.44亿元,北部为66.87亿元,分别占全州财政收入的12.4%、87.6%[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红河州南部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与北部地区差距较大,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而绿色经济走廊的建设将为红河谷地区的经济、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并以绿色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成为连接南北,缩小区域差距,促进红河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桥梁。

三 “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不平衡

在“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区内,大部分县市还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10年区内10县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3:46.8:33.9,第一产业比重比红河州平均高3.3个百分点,比云南省平均高4个百分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如在红河、元阳、金平、绿春等县第一产业占GDP的比例都在40%以上,其他经济部门或多或少都与农业相联系。而且经济作物较为单一,种植业中粮食比重较大,受气候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没有稳定的增长点。而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企业规模小,效益不高,主要依托自身矿产资源的优势来进行开发。工业经济增长尚未真正摆脱粗放型发展路径,产业链带动不足,多数产品处于初加工水平,位于价值链的末端,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太低,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科技研发能力不强,技术、工艺和装备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主要以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为主,旅游开发和宣传程度不够,而科技含量较高的金融、信息、物流、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比重较小,组织形式和服务手段都比较落后。

(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足

红河州作为云南省的老工业基地,拥有能源、电力、有色金属、化工、烟草等五大支柱产业,占全州GDP中的比重已达40%左右。但是大多数都是原料型、资源型的重工业,生产中大部分都还采用固有的技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较多。这就导致了资源和自然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加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另外,随着城镇人口持续增长,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严重;干旱、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矿山尾矿、城乡垃圾、工业污染等对产业生态环境和耕作土壤产生了巨大危害。这些问题都给红河谷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课题,生态工程建设应该放在产业发展的首位。

(三)特色产业发展不够突出

近年来,虽然红河州的优势特色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大都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对于资源的依赖还很明显,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专业化程度低,产业内部加工、销售、贸易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没有形成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组织能力和经营能力还不足,研发创新的意识薄弱,没能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品深加工能力还较低,产品多为初级加工,生产中大部分都还采用固有的技术,导致附加值低,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不到体现[3]。如在南部地区仍以传统农业为主,没有特色的经济直接导致产业毫无竞争力,产业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北部矿区的开采技术和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矿产开发效益不高;区内特色果蔬保鲜、加工技术和设施都还比较落后,品牌意识不强。这都导致了绿色经济走廊内的特色产业“优”而无“势”,不能有效带动区域内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四 推动红河谷绿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区内产业结构

借打造绿色经济走廊的机遇,红河谷应充分发挥区域内的资源优势,优化生产力布局,整合资源要素,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清洁能源、文化旅游、新型矿产、生物等产业,按照强基础、抓生态、扬特色、扩开放的思路,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依托红河谷区域内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提升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和环境的和谐为目的绿色经济,促进形成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可持续服务产业为基本内容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

具体来说,首先应以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为出发点,巩固和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发展优势农产品深加工业;其次,工业发展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环境少、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区内化工、能源、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强生物能源项目的开发,打造绿色能源基地;再次,服务业要以旅游业为主导,物流业作支撑,大力推进新型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层次,使其成为红河谷绿色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二)发展绿色农业和食品深加工业

发挥区域内资源的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突出发展特色品种。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立一批优质、高效的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和特色水果种植基地。如蒙自以石榴和枇杷、河口以香蕉为主的种植基地。在深入实施红河州“8311”计划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茶叶、烤烟、甘蔗、核桃等经济作物和经济林种植。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强化食品工业科技开发,加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食品营养和安全水平,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

深入发展食品深加工业,如抓好石屏豆制品工业园区、果蔬深加工;抓好红河县特色产业园区的棕制品、木薯淀粉、粮食精细工程、草畜养殖;发展个旧大屯粮食加工基地、将其建成杂交稻科技示范创新基地;以及建设元阳优质红米加工、金平草果八角深加工等基地。果蔬产业着重发展干鲜果品保鲜、储藏及精深加工,推广净菜上市,发展脱水蔬菜、反季菜、保鲜菜等。肉类加工突出发展以冷鲜分割肉、肉蛋奶精深加工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建成面向全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三)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新型工业化建设是充分发挥“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特色资源优势,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如前所述,目前红经济走廊区域内工业化发展相对滞后,且南北不平衡,工业产值主要依赖于矿产资源开发,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和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相对较慢。为此,新型工业化要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来提升核心竞争力[4]。

首先,要在依托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好以锡、铝、铜、锌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生产基地,着力进行银、铟等稀有贵重金属的开发,力争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材料发展和稀贵金属开发上有所突破。其次,要抓好新型能源工程建设,加快打造红河谷绿色能源基地;继续推进红河干流梯级电站的建设,做好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开发的前期工作;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积极开发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重点的生物能源项目,在该区域内建设甘蔗、薯类等非粮能源作物原料基地。再次,依托红河工业园区,以延长产业链为出发点,以提升产业效益为核心,有针对性的引进一批聚合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和支持能耗低、排放少的企业,把清洁生产标准纳入到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导企业从原料选用,产品方案,能源资源消耗,污染防治等各个环节选用清洁生产技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发展生产。

(四)打造特色服务业

沿红河流域、滇越铁路带,打造以“红河谷”为品牌的旅游带。结合自身特色,在改善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包括名族文化游、跨境游、生态游、观光游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品。如开发以元阳为核心,带动红河、绿春的哈尼梯田、哈尼村寨民族文化旅游;充分发挥金平、河口的口岸优势,发展中越边境跨境旅游;开展以屏边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绿水河热带雨林、红河蝴蝶谷为主的热带雨林生态旅游;进一步提升建水古城、蒙自碧色寨法兰西风情小镇、石屏郑营等景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推进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和民族文化特色小集镇建设。把景点景区穿成线、连成片,全面打造红河谷特色精品旅游业,把“红河谷”建成高品质、高知名度和极富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

加快红河谷现代物流业的建设。推进和完善运输网络、信息网络、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红河工业、物流园区为核心,辐射红河谷各区域,以金水河口岸和河口口岸为节点的国内国际双向区域性物流服务网络。形成以泛亚铁路东线、蒙河高速路、红河机场、红河航运等陆运、空运和水运的多层次的物流交通网。把“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枢纽。另外,进一步提升金融、保险、信息、通讯等行业的竞争力,以现代的服务业促进红河谷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带动特色产业链的构筑和发展。

[1]红河谷将打通绿色经济走廊[N].经济参考报,2012-9-6.

[2]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打造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新典范[N].红河日报,2012-4-6.

[3]余玉龙.加快红河州优势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3).

[4]陈里忠.试析红河州在云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N].云南经济日报,2012-6-15.

猜你喜欢

红河谷红河州红河
魅力红河 大美梯田
红河书法作品欣赏
创享空间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说谎和开玩笑
斑斓红河谷
浅析歌剧《红河谷》的艺术特征及人物形象分析
《红河三道弯》
红河州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分布
红河谷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