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行为理论在商务信函汉译英中的应用

2013-08-15舒亚莲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函电信函雨伞

舒亚莲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900)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经济与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正日益紧密。商务信函是搭建商务贸易的桥梁,也是促进商务合作不可或缺的手段。毋庸置疑,一份措辞得体且表达合理的商务信函能更好地促进贸易双方的合作,从而使贸易双方能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而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商务信函的翻译已成为贸易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从这个意义上讲,上乘的商务信函译文自然就是成功地进行对外贸易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探索商务信函的汉译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翻译行为理论概况

1.理论来源

20世纪50-60年代,翻译理论的研究侧重语言学角度,如50年代雅克布森 (R.Jakobson)提出的符号学翻译理论以及60年代奈达 (E.Nida)提出的“动态对等”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行为理论(Action Theory)对翻译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1](P74-77),当时出现的德国功能理论打破传统翻译理论研究的束缚,强调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所具有的目的性。

翻译行为理论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主要建立在行为理论基础之上。百科全书中给行为的定义为: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主要的手段。德国功能派沿用了学者莱特(Geory Henrik VonWright)对行为的定义:“行为是有目的地把事物的一种状态改变或转化到另一种状态[2](P47-49)。根据哈贝马斯对行为概念的归纳,行为有4种:目的行为、规范行为、戏剧行为和交往行为[1](P74)。目的行为是翻译行为理论的主要理论依据,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因此,在翻译时,译者要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来进行翻译,同时要综合考虑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情况。

1981年,功能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曼塔莉(Justa-Holz Manttari)在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并于1984年将其进行完善。她把翻译不再简单地理解为翻译(translation),而是一种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她本人甚至避免使用“翻译”这个词[3]。翻译行为不是指语言间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系列参与者和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曼塔莉认为翻译是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复杂活动,并且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2.翻译与翻译行为

根据翻译行为理论,翻译活动不等于翻译,而是一种翻译行为,而翻译行为的目的是通过专家 (译者)打破文化和语言的障碍来传递信息。以下例子可简单阐释翻译和翻译行为的区别:一名译者建议他的德国顾客不要把寄给新加坡一家小公司的信翻译成英文,而是译成中文,因为该译者知道新加坡虽然是个双语国家,但小公司里的人不一定熟识英文[2](P47)。在这个例子中,这位译者所做的就不只是简单的语言间的转换(翻译)工作,还执行了翻译行为。当然翻译与翻译行为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概念,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是翻译还是翻译行为,都不可能完全忽视源语文本的作用,它们都受到来自源语及文化的制约。

3.翻译过程的参与者与翻译

翻译行为理论注重翻译过程的行为方面,关注翻译行为参与者各自的作用,特别强调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作用。翻译行为参与者除了传统上的译文产生者 (source-text producer)、译者(translator)和译文接收者(target-text receiver),还有译文发起者(initiator),委托人(commissioner),译文使用者 (target-text user)译文收受者(target-text addressee)等参与方。翻译过程中这几个角色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一个参与者可能会扮演多种角色。但毋庸置疑,每个参与者都会对翻译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翻译必须考虑到各个参与者的作用。

译者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在翻译过程中,译文发起者首先给译者提供原文和提出翻译要求,译者首先要从法律上、经济上以及意识形态上分析翻译要求是否可接受或者是否可行。其次,译者应检查译文是否有产生的必要,并制定出执行翻译要求所需要的活动。最后,译者根据通过与各方协调后做出的最后决定来执行翻译任务。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可能会与译文发起者协商修改翻译要求。同时考虑到译文使用者及使用目的,译者会对原文做必要的选择性翻译。简言之,译者以翻译要求为指导,从特殊的翻译任务中总结出译文的交际目的,交际目的则使译者决定如何完成翻译任务[2](P48)。

三、商务信函简介

1.商务信函的用途

商务信函与亲人间的普通家书或者朋友间互道问候的通信大不一样。一般的家书或朋友之间的问候信件多是起着提供信息的作用或是起着问候、交流、联络感情、加深友谊的作用。而商务信函一般是公司与公司之间,或公司与其它组织、团体及个人之间等较正式的公务文书。商务信函用词是否贴切,内容表达是否得当,通常会给信函接收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时候甚至会直接关系到能否说服对方或者能否与对方建立贸易往来关系。

笔者试将商务信函的具体用途归纳如下。用途一:告知对方重要商务信息,例如,“我们已将贵公司5月27日订单中所定购的6 000件货物装船。”用途二:发布商业广告或介绍产品特点,向对方推荐产品,例如,“本公司此款产品采用全新设计方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随函附寄产品说明书及样本,敬请查收。”用途三:联络业务合作伙伴感情,以期取得进一步的贸易合作机会,例如,“据悉贵公司最近在华南地区做市场调研,有来该地区开设分公司的意愿,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如有任何需要我们效力的地方,敬请联系我们。”用途四:贸易谈判,这突出表现在通过商务信函进行发盘和还盘,例如,“贵公司10日函电里提到的发盘价有点过高,如贵公司愿意再让利5%,我方愿增加2 000订单。”由上可以看出商务信函不管是用来发布商务信息、介绍产品、联络感情还是进行贸易谈判,都是与企业或个人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

2.商务信函的语言特色

由于商务信函与一般信函的用途和目的不尽相同,因此,具有自身的语言特色。商务信函的措辞用语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语言清晰简练。商务信函要求语言清晰明白,言简意赅。一切与经济利益挂钩的事物,都应清晰易懂,以免造成歧义,含糊其辞不利于合作双方取信彼此,因此不利于贸易合作。比较a与b的措辞用语:

a.我们公司非常荣幸地在两天前也就是24号收到了你们公司关于咨询我们公司产品的信函,我们已将200件产品样本一并寄出,希望你们公司按时查收。

b.我方于24日荣收贵公司咨询产品的信函,已将200件产品样本一并寄出,敬请查收。

同样的商务信息,不同的表达方式,a表达不清,用词累赘,给人可信度不高的感觉,相比之下,b表达清晰易懂,言简意赅,信息明确,令人信服。

(2)措辞委婉,套语迭出。商务信函的用途之一是为了促成贸易合作,这就暗示了其用语应注重礼貌原则,因此,商务信函的措辞一般力求委婉,并且频繁使用套语。如,“承蒙贵公司对我方的高度信任,以使合作顺利进行,特此函告,以示谢意。”在这里,“承蒙”和“特此函告”都是典型的商务信函套语,它们使得信函的语气更加亲切,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3)用词专业化。商业领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专业用语,不容随意更改。如“发盘” (offer)、“还盘”(counter offer)、“提单” (bill of lading)、“不可抗力” (force majeure),这些商业词汇尽管在许多没有商业基础知识的人士看来不是很容易理解,可它们在商业界已成为固定用语,如果不懂使用专业词汇,信函给人的感觉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可能直接影响商业合作或贸易洽谈的进行。

四、案例分析

翻译行为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复杂行为,并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理好与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是打破语言和文化障碍的专家,在翻译过程中起核心作用,联系着译文发起者和译文使用者,并执行翻译行为。商务信函具有极强的商业目的性,同时有其自身的语言特色,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妥善处理各方关系,积极发挥译者作为专家的作用,因此,翻译行为理论对商务信函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集中体现在译者在翻译前的准备过程及翻译中对翻译方法的选择过程上。以下将通过实例来阐述翻译行为理论在商务信函翻译中的应用。

例1[4]:

背景:某美国公司A向某中国公司B订购200件蓝色雨伞。张先生是公司B的销售经理。李小姐是公司B的专职译员。一天,张经理将已草拟的一份中文函电亲自委托给李小姐翻译。并嘱咐李小姐,公司A是他们的大客户,要尽量与之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以期在今后取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待译函电的正文如下:

非常荣幸收到贵公司4月18日要求定购200件蓝色雨伞的来函。十分抱歉的是,由于蓝色雨伞暂时缺货,我们无法满足贵公司的此次定购。再次感谢贵公司的定购,我们希望当贵公司再次需要定购蓝色雨伞时,我们能给你们提供货源。

这是一封典型的商务函电,主要目的在于向顾客表示未能供货的歉意,同时希望能取得下次的合作机会。李小姐在看完函电后,觉得公司给客户未能供货的理由显得生硬,她想象着函电的收受者在阅读了这封函电后会有哪些想法,“蓝色雨伞短缺的原因是什么?客户会不会觉得我们公司对他们不够热情?客户对我们公司的信任会不会大打折扣?”最后,她决定向张经理提出自己的这些想法,与他协商能不能在译文里补加相应的信息,比如公司虽然蓝色雨伞暂缺,可是还有其它颜色的雨伞供应,是否可以向顾客介绍一下其它颜色的雨伞以示诚意?经过与张经理的协商,李小姐的最后英译文为: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order of 200 blue umbrellas on April 18.Unfortunately,we cannot fill your order at thismoment due to a temporary shortage of blue dyes.However,there are brown and yellow ones which are also fashionable.You are encouraged to consider them as an alternative.

Thankyou again for your order.We hope we will have other opportunities to fill the order when blue umbrellas are available.And we shall be only too pleased to have other inquiries from you.

在李小姐的译文里,与原文相比,增加的信息有:蓝色雨伞缺货的原因 (due to a temporary shortage of blue dyes),并且提供了补救方案以供顾客选择(There are brown and yellow ones which are also fashionable.You are encouraged to consider them as an alternative),并且用了英语商务信函常见的套语 (we shall be only too pleased to have other inquiries from you),这里译者执行了翻译行为,而不是仅仅进行语言间的简单的转换,通过与委托人的协商,修改了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得出更易使收受人接受的译文。在具体翻译方法的选择上,译者在忠实原文大意的前提下,采用了意译和套译,而不是对原文进行字对字的翻译。

例2:

背景:公司C的一位美国客户给公司C发来函电,称自己生病了,要做一个手术,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其公司事务暂时由其秘书代为管理。公司C在回复中,出于礼貌,对其进行询问,中文部分原文如下:“……惊悉先生贵恙,请问病况如何,是否严重?”[5](P131)这也是一封典型的商业信函,目的是希望通过表达对顾客的关心,以期与之取得长期合作。在中国文化里,询问别人的病情表达你对他的关心,而在西方文化意识里,个人病情与年龄、收入等都属于个人隐私,不愿轻易对外人透漏,所以译者如果对该信函进行忠实的直译,不但起不到联络顾客感情的作用,还冒着侵犯顾客隐私的危险,因此译者需要充分发挥他作为专家的身份,尽力去打破文化与语言的障碍,执行翻译行为。如果译者没有考虑到这些文化与语言的差异,采用直译的话,译文可能如下:

We are shocked by the knowledge that you are ill and we are wondering what kind of illness it is and if it is serious.

这种直译,对原文固然忠实,可是达不到商业信函本身要达到的目的。因此译者应该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采取意译的策略,对原文进行一些灵活处理,笔者认为比较理想的译文如下:

We are sorry to hear of your illness and hope it is not very serious.We are sincerely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your recovery from the mentioned operation.

通过实例分析,在商务信函的翻译中,译者总是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着翻译行为理论的指导,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非常清晰地明确自己的翻译目的,考虑到收受者读到译文后的心理,不断与委托人进行协商,修改翻译要求,同时要充当打破语言和文化障碍的专家,使译文能够更好地为公司利益服务。于是,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译者会更多地考虑意译,灵活翻译以及套译,而不是一味地直译,忠实翻译或字对字翻译。

五、结语

翻译行为理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重要发展,它将翻译视为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复杂活动,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尤其强调译者作为专家的作用,它对目的性较强的商务信函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翻译行为理论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并不能解决在商务信函翻译中出现的一切问题,例如,当函电所提供的信息与公司利益相冲突时,翻译行为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可能会以公司利益作为根本准则,而将信息的忠实性居于其次,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信用危机,使结果适得其反。尽管如此,翻译行为理论在商务信函翻译中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翻译行为理论将可能更好地指导诸如商务信函这类实用性较强的文本的翻译。

[1]徐剑.行为理论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9):74-77.

[2]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3):47-49.

[3]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7.

[4]范红.英文商务写作教程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周景刚.论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 [J].商场现代化,2006,(7):131.

猜你喜欢

函电信函雨伞
雨伞树
雨伞
信用证项下函电交涉技巧
基于西方修辞学的外贸函电课程教学研究
一封“署名毛泽东的英文信函”
雨伞的“家”
外贸函电语用失误的成因探析
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商务函电教学中的应用
1935年3月24日王守竞致狄拉克的信函原文
1935年4月4日梅贻琦致剑桥大学研究生处的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