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逃禅”研究综述

2013-08-15赵正一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遗民士大夫现象

赵正一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作为历史上一特殊的文化现象—— “逃禅” ——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在近几十年的史学研究中,“逃禅”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历史学家们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研究角度,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见解,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积累了宝贵的材料。本文旨在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梳理,对“逃禅”有一基本的了解。

一、何谓 “逃禅”

“逃禅”一词,最早载于杜甫诗歌 《饮中八仙歌》,其全文为:“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1]此诗大体成于唐天宝五年,主要描述的是“酒中八仙人”各自醉酒状态,体裁独特,一气呵成,语言简单生动,八人形象跃然纸上。明王嗣对此作有这样评价:“此创格,前无所因,后人不能学。描写八公都带仙气,而或两句、三句、四句,如云在晴空。卷舒自如,亦诗中之仙也。阮咸尝醉,骑马倾歌,人曰:固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知章'借用其语,而须溪云:`浙人不喜骑马而喜乘船,杜盖嘲之真胡说也。`逃禅'盖学浮屠术,而喜饮酒,自悖其教,故云。而今人以学佛者为逃禅,误矣。”[2]

“逃禅”一词为杜甫首用,之后,有贞元元和年间诗人牟融《题寺壁》使用过此词。词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生活的拔高反映。词义的发展随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古代诗词因其本身语言具有模糊性,故不同的注家,对词的注解有所不同。“逃禅”一词的解释,便是如此。笔者通过搜集、整理各家注释可知,“逃禅”主体上解释可分两个大类:第一类是从诗文文本意思出发而得来的,即“逃禅” 在原诗中的意思是“逃出禅”。“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指 “苏晋”虽然在佛前斋戒念佛,但是醉酒时候却常常将佛门规矩忘得一干二净。如(清)仇占鳌《杜诗详注》卷二记曰:“持斋而仍好饮,晋非真禅,直逃禅而。逃禅,犹云逃墨、逃杨,是逃而出,而非逃而入。 《杜臆》云:醉酒而悖其教,故曰逃禅。后人以学佛者为逃禅,误矣。”[3]仇占鳌认为 “逃禅” 是指 “逃出禅”,并引用 《杜臆》的原文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即苏晋因贪杯而怠慢禅事,故从“禅” 中 “逃” 出[4]。除此之外,有 《汉语大词典》、王嗣《杜臆》等相关的杜诗选注版本都赞成这种解释。另一类解释则是认为 “逃禅”即 “逃入禅”,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学佛、事佛。这一类学者认为“苏晋”好佛,“醉中往往爱逃禅” 的 “逃禅” 是一种 “坐禅” 的状态,而 “坐禅” 则是禅定超乎形体的一种状态,是 “入禅” 的表示。“逃禅,言逃去而禅坐耳”,如赵次公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黄鹤《补注杜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以及郭知达《九家集注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等相关著述均持此解释。《西厢记》 中台词“我经文也不会谈,逃禅也懒去参”也指这个意思,即逃避世间的烦恼,逃入佛法的禅定中去,皈依佛法。

虽然关于杜甫《饮中八仙歌》的注释很多,人们称之为“千家注杜”。总的来说,多数学者认为杜诗 “逃禅”一词本义上应是指“逃出禅戒”。而 “逃入禅”的说法则是后学者们的引申义。但是,目前学术界提及和使用最多的却是引申义,无论是“遗民逃禅”还是“逃禅现象”,指的都是 “逃入禅”。

二、何谓 “逃禅现象”

伴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与演变,“逃禅”的词义也在发展变化。后继的“逃禅”更多的是出现运用于社会政治文化现象中,人们往往称之为“逃禅现象”(即明末清初之际轰轰烈烈的逃禅运动)。邵廷采曰:“明之季年,故臣士往往避于浮屠,以贞厥志,非是则有出而仕矣。僧之中多遗民,自明季也。”[5]陈垣曰:“万历以后,禅风浸盛,士大夫无不谈禅,僧亦无不欲与士大夫结纳。”[6]明朝宏智禅师《广录》卷八《为朱熙载致仕而归作诗》曰:“勇退归来适旧游,家林禾黍一成秋;黄芦雪照沙头屋,明月波浮江口舟。耕道谁从夫子后,逃禅今与老僧俦;柴桑试问陶彭泽,风味真醇相肖不。”[7]这些皆指明末清初的“遗民逃禅现象”。每一个现象产生的背后必然有着历史的必然与偶然,“逃禅现象”的产生也不例外。

明清易代之际,“逃禅现象”的出现有着其独特的政治和历史原因。关于这点,陈垣 《明季滇黔佛教考》、夏金华《明末封建士大夫逃禅原因初探》、暴鸿昌《明季清初遗民逃禅现象论析》、王尤清硕士论文 《思想传承与文化重构——贵州南明遗民逃禅研究》、张霞硕士论文《论明代遗民逃禅现象》以及孙国柱硕士论文 《天然函和尚禅学思想研究——以明清之际“逃禅”现象为背景》等等相关文章中皆有所探析。综合梳理,“逃禅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明末后期禅悦之风的盛行,这是最根本的历史原因;第二,政治动荡,社会混乱,与当时所处社会政治不合,为了逃避世事;第三,抑或因个人身世飘零,思想纠葛,为逃离凡尘杂乱,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将佛门作为自我的精神家园;第四,为保全自身实力,以寻求更加有利的时机去实行自己的抱负。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明末清初出现了大规模的“逃禅现象”。

“逃禅现象”对当世乃至后世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人士大夫进入佛门,极大地促进了儒佛的交融,使三教的思想更加趋向合一。这些集 “僧人” 和“俗人”双重身份的“遗民僧”徜徉于儒佛之间,为当世许多儒佛文献的传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其各种各样诗歌、札记、传记等等文献的流传为后人了解或研究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丰富的佐证材料。

三、“逃禅”研究现状

无论是关于文学诗歌中的 “逃禅”还是社会历史文化中“逃禅现象”,这样的文章与著作都浩如烟海且参差不齐。其中重要的著作有: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净记》、《中国佛教史籍概论》、秦光玉《明季滇南遗民录》、邵廷采《明遗民所知传》、孙静庵 《明遗民录》、麻天祥 《禅宗文化大学讲稿》、《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孙立《明末清初诗论研究》、马大勇 《清初庙堂诗歌集群研究》、黄河涛 《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王海涛 《云南佛教史》、何宗美 《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林振礼 《朱熹新探》、《朱熹与泉州文化》、张中行 《禅外说禅》、暴鸿昌 《暴鸿昌文集,明清史研究存稿》、卓尔堪 《遗民诗》、赵园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郑健勇《黔北明清之际僧诗选》、屈大均 《皇明四朝成仁录》、蔡鸿生 《清初岭南佛门事略》、王路平 《贵州佛教史》、何冠彪 《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何乃川 《闽学困知录》、何兹全《中国历代名僧》、丁志可《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卢文芸《中国近代文化变革与南社》、吕少卿 《传承与演进,渐江与倪瓒山水画风比较》、崔自默《中国艺术大师,八大山人》等等。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 “逃禅”进行了不同切入点的研究。根据前人研究角度的不同,笔者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了几个方面粗略的分类。具体如下:

1.从宏观上研究 “逃禅”的

张霞在其论文《论明代遗民的逃禅现象》中,通过“遗民僧和逃禅的界定、明遗民逃禅的原因、遗民僧的生活和处世态度、佛教对遗民僧的影响、遗民僧对佛教的影响、当时人对遗民逃禅的态度、结语”这七个部分,对多个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全面而具体地对明代遗民逃禅进行了分析。暴鸿昌在其《明季清初遗民逃禅现象论析》中将“遗民逃禅”当作一种政治现象,从“反清志士逃禅、为全志节而逃禅、为求精神解脱而皈依佛教者”三个方面分析“遗民逃禅”,针对不同的情况,分析不同的 “逃禅”原因和结果,并对“逃禅”对儒佛两教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分析。他认为“明季清初大量遗民逃禅是这个时期一个很特殊而且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这些遗民逃禅者,因各自的逃禅目的不同,所以逃禅后的政治表现和活动也不同,应作具体分析。遗民逃禅者对明清之际文化的贡献,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此,不应只从文化本身去认识,而同时也从明季清初遗民逃禅现象中去理解”[8]。

夏金华在其《明末封建士大夫逃禅原因初探》中以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对士大夫的思想来源与思想流变进行了剖析,将禅宗与士大夫的传统思想进行糅合,剖析这一时期士大夫逃禅的深层原因,窥见明代末年社会政治、经济腐朽的深刻画面,并且揭示出当时思想界心学流变的时代特色。认为“在当时政治经济处于一团糟,非凭一二圣贤所能拯救的形势下,士大夫对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普遍绝望,阳明心学的流行,开放了士大夫们的思想。禅宗在当时相对优裕的环境里自由发展,对于士大夫沉浮不定的宦海生涯,是难以排遣的诱惑”[9]。王尤清在其论文《思想传承与文化重构——贵州南明遗民逃禅研究》中,以思想领域作为切入点,将视角放在逃禅士僧群体上。从研究贵州遗民逃禅,来了解明清之际主要社会思潮和思想变迁,通过多个个案分析,全面把握遗民逃禅的生活面貌及其对时代的影响,揭示了明清易代之际思想的传承与文化的重构。梁磊在其硕士论文《明清之际士人的异化》中,引言部分主要对“士”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解释;正文又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明代士人的人格塑造,目的在于说明明末士人的异化不是突然发生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第二部分叙述了士人异化的具体表现;第三部分则分析了现象产生的原因。层层深入,对士人思想的转变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相关期刊和著作也从宏观是进行了阐述。

2.从个案分析上研究逃禅的

所谓的个案分析,主要是指对 “逃禅”研究的切入点和探讨的重点以 “个案”为主,这样的 “个案”包括人和事件,但主要以人为主。例如:黎铎在其文章《人天债负要吾酬——黎怀智逃禅溯源》中对贵州明遗民黎怀智逃禅进行了阐述,从分析黎怀智的家学渊源、政治背景、社会地位以及家人态度等多个方面入手,认为 “黎怀智的逃禅,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族入侵时坚定的民族气节”[10]。王路平在其文章 《长啸出红尘,谈笑超生死——钱邦芑逃禅出家考论》中对贵州遗民钱邦芑为什么会逃禅不仕,而选择为僧终老进行了阐述。汪青 《方以智 “逃禅” 探析》、李舜臣 《法缘与俗缘的反复纠葛——金堡澹归逃禅考论》、卜庆安 《论屈大均 “逃禅”》、《顺治皇帝为何逃禅》、孙立 《屈大均的逃禅与明遗民的思想困境》等几人的文章也是异曲同工,分别是对方以智、金堡澹、屈大均等人的逃禅经历或逃禅原因、结果等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主要内容以个案为分析点,选取相关的名人名士。具有内容鲜明、个体明朗的特点,但是缺乏对全局的综合把握,有一定的局限性。

3.从地域划分上研究逃禅的

地域的不同,必然导致文化背景、政治状况、经济状况等种种内容的不同。为此,一些学者从不同的地域对 “逃禅”进行划分,并讨论其特点。例如:王路平先生在其文章《明季黔中逃禅出家士大夫考录》中,专门针对明代贵州地区的士大夫,尤以黔中地区为主。对黔中出家为僧有姓有名的十余人(钱邦芑、郑之、陈起相、郑逢元、黎怀智、李之华、陈祥士、谢国梗、孟本淳、皮熊、程源、谈亮、眼石)进行了详细的个人考录,有利于资料的集中收录。王德军在《屈大均 “逃禅”与明清之际岭南政治生态的变动》、《明清之际岭南遗民“逃禅”特点研究》两篇文章中,对岭南地区“逃禅”进行了介绍。得出岭南遗民 “逃禅”具有过程的反复性、明显的目的性、“逃禅”的地域性特点。其文中说到:“岭南遗民逃禅者多兼具遗民、僧人甚至学者的多重身份,在明清鼎革之际变幻莫测的政治生态中进行着角色的转换。他们心理呈现出矛盾的状态,行为表现出“悖逆”现象,身份具有明显的 `过渡性'。”[11]此类文献主要从研究“逃禅”的地域出发,对地域性的 “逃禅”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4.从文学、书画等角度研究逃禅的

哈迎飞在《逃禅易,逃世难——论二十年代作家的两种不同的逃禅倾向》、《随缘任运、皈依自然——二十年代作家逃禅现象之一瞥》这两文中,从文学创作角度探讨了作家逃禅倾向,对近代知识分子的逃禅精神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王晓辉的《禅灯梦影的栖息——论吴梅村逃禅思想的 “圆形”程式》一文,作者通过评析明清易代之际的文学泰斗吴梅村的文学作品,对吴梅村的“逃禅”思想进行层层分析。谭伟《杜诗 “逃禅” 解诂》 以及王晓敏 《杜诗 “逃禅” 一词议》,这两篇文章都是从词源学的角度,以专业的文字学知识对“逃禅”一词进行解释。崔自默《中国艺术大师,八大山人》和吕少卿《传承与演进,渐江与倪瓒山水画风比较》等著作则是介绍了山水画中反映出的“逃禅”意象。

总之,学术界关于“逃禅”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内容多元化。无论从文学、艺术还是史学等角度,学者们的研究都日渐深入,跨学科的综合分析与比较日渐增多,多角度、多层次的纵横探析日渐丰富。

四、余论

“逃禅”一词有着其自身的内涵,这一说法从提出到后来的盛行有一“意义”外延的过程。对“逃禅”的研究应在充分把握“逃禅”实义的基础上进行,不应捕风捉影。盛行于明清之际的 “逃禅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及政治现象,且在客观上促进了儒佛之间的交流。对“逃禅”的研究,可以进行多角度、多视角入手。学者可以在还原 “逃禅”真实面目的过程中,了解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梳理,有利于其它相关问题的研究。总之,我们对逃禅应进行客观的评价,将其放入特定的历史时期加以考察,从而得出全面而公允的结论,这样才能将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进行全面而详尽的阐释,丰富学术资料。

[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 (上)[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1228.

[3][唐]杜甫撰,[清]仇兆鳌详注.杜诗详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83.

[4]张霞.论明代遗民的逃禅现象[D].南开大学,2005:2.

[5]邵廷采.思复堂文集卷三,明遗民所知传 [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393.

[6]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28.

[7]《大正藏》卷48,91.

[8]暴鸿昌.明季清初遗民逃禅现象论析[J].江汉论坛,1992,(3):62.

[9]夏金华.明末封建士大夫逃禅原因初探[J].学术月刊,1998,(2):74.

[10]黎铎.人天债负要吾酬——黎怀智逃禅溯源 [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10):70.

[11]王德军.屈大均“逃禅”与明清之际岭南政治生态的变动 [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2):84.

猜你喜欢

遗民士大夫现象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明代士大夫的法律修养
西夏遗民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遗民文献整理与研究》评介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莫高窟第61窟甬道为元代西夏遗民营建说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高句丽灭亡后遗民的叛乱及唐与新罗关系
蒙元时期金遗民研究——以金遗民的地域特性为中心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