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辅修专业教育

2013-08-15刘鹏飞

河北职业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主修辅修教与学

刘鹏飞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辅修的英文为minor,指学生的辅助科目或课程;中文辅修以主修为依托,突出“辅”,是主修的补充和扩展。辅修专业指学生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同时,定向修读其他专业的课程,并依据修读的辅修学分获得相应的辅修证书。复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事物产生反应,形成一种新生事物,产生1+1>2的效果。复合型人才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博知识面,基本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一、辅修专业目标的定位:培养复合型人才

辅修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复合型人才的特征相吻合。复合型人才具备综合素质高、智能结构好、思维辐射广、活动迁移快、社会适应力强等特质。辅修专业通过跨专业交叉学习,达到专业间的知识复合,表现在知识理念、技术方法、工具平台等方面的复合,即专业间的理念、方法、工具等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辅修专业的培养绝不是主修专业基础上再单纯地去学习另外一个专业,其内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其根本目的是知识复合,其核心理念是强化专业综合素质,其主要目标是扩充专业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其手段是交叉学习。辅修专业的学生拥有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广博的专业知识面,辅修专业知识的掌握有助于主修专业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如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是既具备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又拥有经济、法律、管理知识,会设计、懂施工、善管理的能够实施土木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合格人才。辅修工程管理专业主修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既拥有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核心要素,又拥有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核心要素。辅修学生兼备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分析、研究与解决土木工程专业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土建工程造价及工程量计算、工程经济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管理理论与方法、相关经济理论、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及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

辅修专业教育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1]辅修专业教育的目标既不是为部分对主修专业不感兴趣学生所设计的补充教育,也不是把学生培养为另一领域的专门人才,而是把学生在另一领域“引进门”,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辅修专业教育对构建主修专业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体系具有辅助性质,可使学生系统地获得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和知识面,有机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丰富和扩展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具有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辅修专业教育的实施: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扩大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作为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据调查,目前我国复合型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技术与技术复合型人才、技术与外语复合型人才三个方面。辅修专业教育通过两种不同的专业领域,通过不同视角的基础训练,突破狭窄传统的专业领域范围,促使不同专业的思维理念、研究方法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专业间的知识相互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孕育学生的潜在能力,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1.辅修专业的选择修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航标。专业跨度相对较小的辅修,如工商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相互辅修,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专业的相互辅修,管理类专业与经济类专业的相互辅修,文学类专业与艺术类专业的相互辅修,理科类专业与工科类专业的相互辅修,主辅修专业间的基础课程存在一定交叉,专业间的理念、方法、工具存在部分相似,容易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学习难度较小。专业跨度相对较大的辅修,如文学类专业与理科类专业的相互辅修、理学类专业与艺术类专业的相互辅修、哲学类专业与工科类专业的相互辅修,虽然对学生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能有更好的效果,但主辅修专业间的基础课程几乎没有交叉,专业间的理念、方法、工具相距甚远,难以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学习难度较大。辅修专业的选择既要避免跨度太小,拓宽不够,又要避免跨度太大,造成学艺不精。适当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辅修专业,选择的恰当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是否学有余力,是否有兴趣爱好,是否适合主修专业学习。不恰当的辅修专业选择则无所适从,不仅难以实现复合型人才目标,更有可能无法修读好主修专业的课程;恰当的辅修专业选择则如虎添翼,造就复合型人才。

2.辅修专业的培养方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指南。目前,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存在课程设计研究不够,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课程与课程之间连贯性不强,课程内容知识面缺少广度和新意等问题。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应与主修培养方案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主辅修的教学、相互协调主辅修的管理。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不等同于相应的主修专业,其培养方案应在安排好专业课前提下尽可能地考虑必要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2]。不同主修专业背景的学生,其专业基础存在较大差异,专业基础知识存在断层。因此,制定学生实际培养方案时应尽可能地考虑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缩小与辅修专业主干课程所要求的专业基础差异。这样有利于不同主修专业的学生基础相近,有利于辅修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中所开课程务必考虑专业特点、课程的前后衔接,部分课程的整合。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线确定辅修专业课程体系,相近专业辅修培养方案开设课程总学时数,以主修专业培养方案中主干课程总学时数的50%~60%为宜,跨学科辅修培养方案开设课程总学时数,以主修专业培养方案中主干课程总学时数的70%~80%为宜。注重相关课程的前后衔接,加强课程整合。课程体系设计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辅修课程自主学习学时数不少于该课程总学时的20%为宜,课程设置侧重学生对辅修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及能力的综合提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探索问题的能力,切实保证辅修专业的培养目标。

3.辅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石。辅修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贯彻复合型人才的特质,坚持“因材施教、系统完整、突出重点、注重实用”原则,按照“总量控制、比例适度、课程相通、整体优化”原则不断优化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辅修课程的难易程度应合理,让学生能够与主修专业有机地结合和自然地衔接。

4.辅修专业的教与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熔炉。辅修专业的教与学,应符合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辅修专业的教与学应避免以学分导向的任务型教与学,应注重以学分导向的创新型教与学,教的过程中重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和主观能动作用。学的过程中避免疲于以考试为目的的应付式学习,创建积极的自主式学习。辅修专业教与学中应重视与主修专业的融合,既要注重辅修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的学习,更要注重与主修专业的思路、方法与知识的碰撞与融合。辅修专业教与学中既要注重辅修专业课程的教与学,更要注重与主辅修专业教学内容和知识相结合,将辅修专业与主修专业孤立分散的内容知识结合形成融合一体的知识体系。融合一体的知识体系,既要依靠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思考,又要依靠知识面广泛、具有交叉专业领域知识的师资。融合一体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接触不同专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以在不同专业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比较与实践中开阔视角,触类旁通,学以致用。主辅修专业的学术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学术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5.辅修专业的组织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保障。辅修专业的组织管理包括辅修专业的申报与审批、辅修专业的宣传与生源组织、教学运行的管理与协调、课程考试的组织与管理、资格的审查与授予、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与督查等。辅修专业正常有序的组织管理,可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辅修专业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探索,符合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对辅修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研究,既能引导学生正确的修读,又有利于学校完善培养方案。

[1] 杨宗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江苏高教,2011,(3):102-105.

[2] 边士洪.完善辅修、双学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2):95-96.

猜你喜欢

主修辅修教与学
辅修:不一定是最优解,但何妨一试
楷书的教与学
高校辅修专业教学现状与思考
——以天津理工大学英语辅修专业为例
我国高校金融学辅修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以西北大学为例
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羽毛球课程中的应用——以四川工商学院体育学院主修课为例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Explaining the Benefits and Harms Online Communication Brings to Young People from a Durkheimian Perspective
“主修+自选”选项教学的实践探索
运动训练专业竞技体育策划主修课程创新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