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考与对策
2013-08-15詹灵杰
詹灵杰
(淮北师范大学 党委组织部,安徽 淮北 235000)
马克思主义必须掌握群众,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力。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彻底,就在于它抓住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始终抓住群众,赢得群众和指导群众,能够始终以科学真理的力量和与时俱进的品质说服群众,掌握群众和融入群众。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是属于群众的真理,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为解放全人类的。因此,它天然地要求掌握群众。而群众是分层次、分群体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青年代表着希望与未来。马克思主义只有掌握青年,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有鉴于此,马克思主义必须在青年中得到广泛传播,并获得青年的认同、支持、理解和接受,才能够真正把真理的薪火传递下去。
一、在当代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视域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命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为我们传播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宽广的理论视域和实践视域。鉴于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主要是在人民大众中的传播,主要在于掌握人民大众,所以,立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域探讨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问题,就显得比较贴切自然。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和应用。”[2]
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观照视域,去探讨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问题,是源于:(1)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既来自于人民大众,又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理论,按马克思主义的本性来说,它就是大众的。这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大众中的传播奠定了理论本性基础。(2)既然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指向大众,从大众认同与支持中获得丰富与发展的动力。没有群众的参与,没有群众的普遍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当然,没有青年群体的参与,没有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会缺乏源源不断的新生动力,最终也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指向青年。这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群体。(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过程,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众头脑的过程。青年时期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目标正在逐步确立的关键时期。此时的青年可塑性极强,如果马克思主义能够在当代青年中得到有效传播,使他们真正认识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将赢得青年。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这无疑增强了西方敌对势力与马克思主义争夺青年斗争的艰巨性。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大众化的策略和媒介去占领青年思想舆论与文化价值的阵地,扩大在青年中传播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4)当代青年身处大众传媒时代。大众传播方式的迅猛发展和全面渗透,对当代青年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与大众传媒相结合,才能依托其大众传播力、覆盖力、渗透力对青年发挥理论引导和思想诱导作用。互联网产生后,电子出版物、电子报刊、数字化电影、数字化电视纷纷出现,书籍、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纷纷在传播网络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使互联网成了多种媒体运行其上的综合体。尤其是当代青年正处于微博时代,人人都可能是发言人,人人都可能是媒体人,人人都能表达自己的主张,具有独立的话语权,并以“微力量”影响着社会的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可以说,互联网把当代青年带入了大众生活时代,马克思主义要在青年中传播,就必须与青年在大众传媒时代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样态相呼应,使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借助现代传媒技术的倍增和放大效应,借助与当代青年思想情感、文化认同、价值确立和行为方式契合度和协调性的提升,来真正获得青年的信仰。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既需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哲理基础、价值基础、目标群体基础,也需要确立大众传媒基础,并彰显对青年接受主体的重视。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传播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进程开始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传播的历史起点。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国的广大青年受到了一次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思想文化条件。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几乎与此同时,李达、杨匏安、李汉俊、陈独秀以及赴法勤工俭学的进步青年等纷纷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可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开始就与中国青年密切相连,水乳交融。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对青年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借助政党力量的推动,成为了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这种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影响和引领青年,使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加强和扩展。
中国共产党在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其青年教育、培养的政治策略和战略构建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传播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形成发展以及青年工作密切相关。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场合,反复表达了对青年的殷切希望。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3]毛泽东之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在不同场合都阐述过对青年的希望和愿景。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殷切希望反映了党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涵,它们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青年观一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依靠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中国青年紧密贯通,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传播获得了理论的力量。二是中国共产党从应对“和平演变”挑战出发,倡导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政治战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武装中国青年的价值。毛泽东曾指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就是将来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权能不能继续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手中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不能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进的问题。”[4]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他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在1964年五六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培养接班人的五项条件,把它作为“反修防修”和防止“和平演变”的一项重大措施。这五项条件是: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绝大多数人一道工作、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富于自我批评精神。[5]毛泽东之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过接班人问题。从毛泽东对接班人提出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进的要求和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标准,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对接班人的马克思主义者素养要求来看,中国青年成为接班人的第一要素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就从政治信仰和人生理想层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传播的重要性。三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的现实选择,诸如关心青年,爱护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支持青年、服务青年以及严格要求青年的认识与做法,反映了党和国家在政治思想、理想信仰、业务能力、身心发展、建功立业等方面对青年的要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等政治属性方面的要求,向青年工作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引领青年的政治标准。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传播确立了中国青年工作的路径与渠道。四是党始终重视对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和建设。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中国共青团同样如此。中国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青年成长的大熔炉,并受党的委托,参与着青年培养、教育、服务和引领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通过组织的力量传递给中国青年的过程。党对共青团组织的重视实质上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传播的重视。
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青年中传播的现实环境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需要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历史和国际环境等的条件的。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同样如此。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演变,并逐步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以及由此派生的社会矛盾、阶级关系、革命性质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包括在青年中传播的基本的现实背景和环境。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救国救民和改造社会的途径,并提出了“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策略。但是,这些策略最终都没有成功,包括辛亥革命也没能完全改变中国的命运。中国的先进分子不得不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包括在青年中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历史和政治基础。1917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唤醒了西方的无产阶级,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必然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先进分子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就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大门,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创造了积极条件。特别是五四爱国运动,进一步推进了中国青年的觉醒,他们纷纷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各种方案。正是在这种探索中,中国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克服了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在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中国逐步形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力量。这也使五四运动前后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传播的思想文化环境。
从上述回顾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离不开现实的思想文化、政治历史环境和条件。那么,我们在当下以及未来背景下传播马克思主义,同样需要分析中国青年面临的现实状况。
1.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文化环境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要范畴。2009年1月,中宣部编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从本质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要的任务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加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度,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头脑。这是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思想认识基础。从文化建设角度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从哲学上讲,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所以,党的十八大还概括总结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了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当代青年在思想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必须首先从文化意义上认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为青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而正确的价值导向必然带来正确的价值追求。从党和国家价值追求的层面看,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解决好我们党和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党和国家坚持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意志在全社会扩大开来,就是要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唱响马克思主义的主旋律。这就为在文化阵地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引领青年,使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获得文化意义上的支持提供了主流话语。
2.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社会和历史条件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以来,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的繁荣发展与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历史充分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创造中国发展的奇迹。只有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正如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在90年中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既是对党的历史的凝练性评价,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指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成功范例的深刻性总结。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科学指导,以及在其科学指导下取得的丰功伟绩,形象生动地向中国青年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力量。这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奠定了事实基础。2012年11月15日,新华网在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产生纪实中谈到: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的“中国奇迹”;民主制度、民主形式、民主渠道不断健全、丰富和拓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自由和权利的“中国活力”;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富有成效的“中国精神”;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中国故事”;成功举办大事、要事,从容应对急事、难事,经受住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的“中国力量”;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答卷”。从这段话中描述的“中国奇迹”“中国活力”“中国精神”“中国故事”“中国力量”“中国答卷”辉煌业绩来看,无不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科学价值和现实力量。当代青年,生逢这个开拓未来、创造历史的时代,能够亲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从而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心和信任。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提供了内驱力。
3.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及其实现的生动历史过程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他还在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关于“两个百年”的梦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既为全中国人民描绘了美好的蓝图和愿景,也为中国青年未来的发展开启了希望之门。五四时期,中国青年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真理,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实现着人生的理想。他们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人生理想无疑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完成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余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亲身参与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指导力量。未来的社会发展环境和社会历史进程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两个百年”的梦想和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展开。中国青年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也将秉持爱国奋进、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投身时代建设和发展的洪流,并再次见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的现实变化。这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继续深入传播提供更加广阔的历史空间。
四、在当代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对策与措施
1.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内外马克思主义传播,特别是在青年中传播的经验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曾经在青年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这种传播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总结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经验,有助于我们做好在当下的中国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传播,理论的科学性是内在依据、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是动力源泉、大众传媒是主要载体、先进知识分子队伍是推动传播的主体力量。”[6]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世界。它诞生160余年来,除在东方国家广泛传播,指导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外,也在西方世界以不同的方式传播,对西方国家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共产党,同中国共产党一样,结合本国国情需要,不遗余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因此,学习借鉴西方国家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对我们做好在中国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从历史进程上看,西方共产党非常重视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宣传力度。“它们积极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尤其是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平台上一些生动活泼、民众易于接受的形式,传播党的思想主张,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力。比如,一些共产党利用网站上的视频对话等渠道,开展关于社会主义话题的讨论。日本共产党围绕国内普遍关注的‘非正式个人就业’、‘资本主义的局限’等话题,通过网络和电视媒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共产党人的观点。美国共产党设立专门的多媒体制作小组,把党的新闻和方针制作成视频,直接上传到You-tube。西班牙共产党采用漫画形式生动地阐释《资本论》的原理,在党的网站上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7]
在总结国内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时,有几点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如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大众传媒载体、先进知识分子队伍的主体力量等。所以,在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必须坚信和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必须重视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高校青年大学生以及科研院所的青年人才,必须加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力度,发挥青年杰出人才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示范带动作用,必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现实需要,与实际相结合展开传播工作。要特别重视大众媒体的作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媒介是报纸和杂志。而今是多媒体时代,必须重视互联网在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功能,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以及电视以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其传播方式的实时性、开放性、交互性、快捷性特点不容忽视,它既使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2.学习、吸收和借鉴科学的传播理论,在构建完整的传播体系上作出积极努力
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哈罗德·拉斯韦尔曾经提出过一个经典的传播模式,即“五W”模式。他在《社会传播的构造和功能》一文中指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就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后来被人们称为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即五个“W”∶who(谁来传播);says what(传播什么);through whatchannel(传播渠道);to whom(传播对象)和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当然,由于拉斯韦尔的理论模式存在忽略受众的主动性和反馈作用以及忽略传播环境等两个方面的缺陷,后人又对他的理论进行了补正,把它扩展为“七W”模式,即增加了传播环境(what environment)和传播意图(what aim)。其实,无论“五W”模式,还是“七W”模式,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传播体系。从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看,中国共产党负责传播,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渠道无疑是多种多样的,诸如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文化建设、理论社团等,传播环境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国内意识形态建设,特别是要重视应对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传播意图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青年思想阵地,武装青年头脑,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而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传播对象,即青年。所以,我们在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青年,理解青年,关心青年,支持青年,并从心理接受机制方面,增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3.采用适合青年特点与需求的传播方式,选取新颖的传播视角,增强传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在注重个性和自我,强调主体价值,生活在网络时代,喜欢微博、自由等生活方式的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用适合青年思想文化需要、身心需求和生活样态等的传播方式,会更有利于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因此,在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必须注重与青年主体本身的契合。“要坚持做到‘五个契合’,即与其创新创造精神、身心发展、文化需求、语言风格和生活方式相契合。”[8]只有做到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象,即青年自身特点的完美契合,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才能获得青年内在力量和内需驱动的支持。同时,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以来,促进了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指南。自从科学发展观提出和实施以来,发展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当然,也成了青年成长的主题。如果能够围绕青年发展传播马克思主义,必将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与青年发展有机融合起来,这样,马克思主义会使青年更易于接受。所以,在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有必要确立发展的传播视角。“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学术界重视不够。我认为,应当整合力量对此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系统研究。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视角就是青年发展。从青年发展的视角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9]可以说,以人为本是我们党青年发展思想的核心。赢得青年、赢得未来是我们党青年发展思想的目标。我们要坚持以青年为本,以为马克思主义赢得青年,并赢得未来的勇气,在青年发展和发展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0:14.
[3]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20.
[4]李慎明.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62.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725.
[6]罗会德.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条件的再认识[J].大连干部学刊,2009(5).
[7]姜辉,于海青.西方世界中的社会主义思潮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6.
[8]王向阳.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生主体力量建构和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
[9]陆士桢.从青年发展的视角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